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研究

2024-05-10 05:18蒋芳张华驰方彦攀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研究分析新时代

蒋芳 张华驰 方彦攀

【摘要】在我们党艰难的革命斗争中,无数有着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共产党人,在极其危险的战斗环境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逐渐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保持和继承新时期的革命精神,有助于党的事业达到新的高度。为此,本文在观点论述上,立足新时代背景出发,针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当前背景下的传承和创新展开了观点的探讨,为更好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时代|传承创新|研究分析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共产党人在严酷的内外部环境下,为了革命事业、人民幸福,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现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充分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坚定信念。在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键阶段,深化党的历史研究,深入对革命精神的学习,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对于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精神谱系脉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陈独秀、李大钊等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发展的价值,开始在中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与者共13名,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2名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大会。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对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立足历史发展视角,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的起点。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诉求,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于中国而言,若是离开了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可能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

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產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的革命实践中自发形成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引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现自己当家做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民主。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驱动下,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才能够不断向前,进而实现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历史性的发展成就。

(一)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多年艰苦奋斗,真正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是人民当家做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革命精神的强力驱动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撑,促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是独立。随着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摆脱了一直以来被压迫和剥削的境况,中国拥有了独立主权,中国人民拥有了话语权,能够自主处理国家事务。

第二是团结。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结束了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全国各民族高度团结,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这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未有过的现象。

第三是民主。中国共产党作为民主力量的代表,为民主奋斗终身。所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最大限度激发人民活力,团结带领人民奔小康。

第四是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行,重民生,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巩固农业基础,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促使中国在发展历程中,能够不断改善过去贫穷落后的状态,逐步走向富强。

第五是文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动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新性地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了崭新的文明时代。

第六是和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健全管理机制,增强社会创造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建立起了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活力。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生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自行车到汽车,从黑白电视到液晶电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人民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清晰、逐步实现。

三、传承党的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列理论的指导下,在严酷的内外部环境下,历经百年奋斗历程、做出巨大牺牲所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坚定信念。因此,在新时代,依托多种载体和渠道,深化党的历史研究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学习,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并在新时代传承发扬意义重大且深远。

传承党的革命精神有助于我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国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离不开理想信念牢固的中国共产党发挥引领作用,党的理想信念坚不坚定,也依赖于全党的每一名党员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面对国内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一定不能丧失忧患意识;面对国际局势的尖锐和复杂,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才能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传承党的革命精神有助于强化宗旨意识。我党一路走来,始终牢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出历史性发展成就的原因。百年的基业要稳固好、继承好、发展好,必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让人民群众与党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传承党的革命精神有助于激发内生动力。每代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成长、发展,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艰难困苦。新时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赖于人们在以往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吸收革命精神,并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勇于担当、奋勇前进,积极在各自岗位上做出贡献、创造业绩,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取得社会建设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西方利己主义思想对我国人民思想意识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外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在被人们所关注和认识。西方的价值观强调自由、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这刚好与我国提出的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主义价值观相悖。这种价值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党员干部,更会影响一些三观还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思想一旦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行为也往往会以个人为中心,较少考虑给家庭、组织、社会带来的影响。个体一旦出了问题,整体就会很容易受到影响,各种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现象开始滋生。利己主义思想甚至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党内政治生活都会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旦价值观出了问题,往往连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都难以遵守,很难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全部与局部、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就难以对其产生影响、被其认同,更难谈传承与发扬。

(二)一些分裂势力扭曲和否定中国革命史的行为,一定程度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虽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历经风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让社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让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是一些民族分裂势力还在不停地鼓吹、扭曲、抹黑中国革命史,夸大我国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动摇人民的思想意识,动摇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三)价值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推进,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些体制外的群体逐步增多,一些新的职业群体出现并迅速发展,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等经济实体逐渐发展壮大,在此过程中,各个群体也都衍生出了各自的价值观,有了各自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在思想层面也加大了整个社会思想整合的难度。不同的群体都会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的利益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往往就会与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思想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状况若没能得到适时、正确的引导,势必会破坏社会思想的整合,也势必会影响集体利益的实现,对社会的长足发展和政治的持久稳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并不断传承发展至今,成为我党的核心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历经艰辛、奋勇前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革命精神的形成,都是我党奋斗历程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神谱系,就是由一座座里程碑汇集而成的,是我党不忘初心的现实体现,是我党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并基于革命精神的驅动,自觉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通过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驱动,促使我们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赵俊飞,闫成俭.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07):37-40.

[2]何利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深层机理及价值意蕴[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38(04):64-69.

[3]唐晓雪,郭雪婉.新时代党外青年干部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和传承研究[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2):9-12.

[4]马晓彤,赵水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泉及其时代价值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03):29-31+34.

(作者单位:中共盘州市委员会党校)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研究分析新时代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