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2024-05-10 15:57邢明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邢明辉

摘  要:体育作为众多学生喜爱的学科,受到了许多学生的追捧。在体育课程中,学生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运动,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育课程中不仅具备了运动教学的内容,也具备了文化精神教学的内容。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教师需要综合体育教学的多面性,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育精神。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小学体育中立德树人教育的方式,让体育教学具备更高的品质,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立德树人;体育教学

自教育发展以来,文体不分家,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支撑难度更高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发展。立德树人作为一种必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帮助作用,对学生学习将产生促进性的作用。将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教师教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直接改善了教师教学的不足点,让教师为学生构建出多维度、多方向的教育方式,能够起到多样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由此,体育教师需要重视立德树人教学,充分发挥立德树人育人的功能。

一、立德树人下体育教学意义及目标

(一)立德树人下体育教学意义

1. 规范学生的运动思维

小学生因年龄认知性的问题,在体育课程中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运动,缺乏科学的运动理念,缺乏专业的运动方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正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思维,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运动风格,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安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融入,旨在培养学生优质的品德思维,以德行为先,有助于约束小学生的运动行为,规范小学生的运动思维,让小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

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课程中少不了竞赛教育,学生通过竞赛能够了解自身运动的不足,改善自身的运动方式,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现阶段,一些学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在正式竞赛的过程中,总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体育学习的信心,也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增强。在教学中注重立德树人,恰好能够帮助这类学生,引导学生重塑信心,让学生在积极、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竞赛,从而取得应有的成绩。立德树人教育中蕴含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便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进而从容应对体育竞赛。

(二)立德树人下体育教学目标

1. 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和学习体育的开始阶段,也是小学身体和精神成长、发育的核心阶段。为了小学生未来体育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小学生认知体育运动的乐趣。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导小学生运动技能,其关键在于实用性与趣味性,只有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才能够对学生进行高效、准确、有序的教学,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

2. 增强学生体质

增强学生体质是立德树人课程开展的最直接的目标,是需要教师重点思考的教学内容。新时期,学生文化思想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身体体质方面却存在了问题。所以,教师在立德树人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身体的情况,对学生展开增强体质的教学内容。

3. 健全学生人格,锤炼意志

在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力量与速度的极限,感受到团队运动的力量,感受到意志力的存在。科学的体育教学,可以弥补学生性格方面的缺漏,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等品质,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在不断地训练中,当学生突破自己体能的极限时,则可以有效锤炼意志,改变自身的思想,追求卓越,从而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二、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运动的积极性

新时期,信息技术领域高速发展,衍生了各类的电子游戏,对小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放假期间难以进行运动游戏,对体育运动认知不足,缺乏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过于偏差,过度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运动的积极性。缺乏运动的兴趣,是影响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原因,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理论支持力度不够

新时期,对学生开展体育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组织与实践的能力,还需要教师具备充足的体育理论知识,才能够对学生展开科学的教导,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一些体育教师教学理论不足,导致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既影响了学生运动与训练的效率,也影響了学生对运动本质的理解。缺乏理论支持的课堂,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展个人的运动能力,还会影响学生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素质教育的需求中,教师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构筑教学的体系。

三、立德树人教育下构建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趣味教学,启发学生运动兴趣

若想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需要启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其次才能对学生进行后续的教学与指导。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才能够增强学生运动的热情,改变学生运动的思维,提高学生运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趣味教学的方式,启发学生运动的意识,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心心相印(背夹球)、疯狂的毛毛虫、踩气球”等带有趣味性的运动,打开学生运动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带给学生运动的新鲜感,以此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创编运动的方式,启发学生运动的思维,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与了解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构建趣味运动的方式,适用于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运动的目标,推动学生运动发展的进程。

(二)构建小组课堂,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小组教学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教学方式,良好的小组教学能够弥补学生的不足,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等。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构建小组课堂,则有助于学生进行团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运动思维,强化学生运动的感受,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新时期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学生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运动的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运动的技能。

例如,根据学生的喜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篮球小组、足球小组、羽毛球小组、排球小组等,让学生根据喜好锻炼运动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改变学生固有的运动思维与方式。如教师在教学篮球小组的过程中,可以教导“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等技术,让学生掌握篮球竞赛的规范后,逐渐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定期引導运动小组进行比赛,以磨炼学生运动的技能,焕发学生运动的活力等。

(三)使用目标教学,塑造学生运动习惯

运动习惯的培养与终身体育意识的构建息息相关。科学的运动习惯,能够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精神,塑造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意志力。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教导表层的内容,导致学生难以深入认识到体育的内涵,从而影响了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塑造。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目标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制订运动的目标,让学生在实现一个个目标的过程中养成运动的习惯。

例如,教师针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为其制订“每天跑步十分钟,俯卧撑十个,蹲起二十个”等运动目标,以此夯实学生运动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后续体育能力的迸发奠定基础。针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制订“变速四百米、计时蛙跳、跳高”等运动目标,以此磨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运动的技能,锻炼学生运动的精神等,从而大幅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准。此外,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专门为其设立运动的目标,不断强化其特长方面,以打开学生运动的大门。学生在持续完成运动任务后,能够明显发觉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增强,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结合体育文化,发展学生品德素养

随着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也衍生了许多的体育文化,如篮球文化、足球文化、冰雪文化等,这些对学生都具有教育性意义。结合体育文化教育学生,首先能够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其次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感知力,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力。从体育文化中,学生的品德素养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将体育文化融入具体的课堂教育中,切实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构建体育素养,发展学生的优质品质。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郭晶晶、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峰、邓亚萍、张梦雪等体育健儿的故事教导学生,为学生播放体育健儿拼搏竞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体育健儿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并让学生简单说一说。学生A:“郭晶晶运动员身上具备刻苦学习、坚持锻炼、带伤参赛的精神,我感受到了体育坚持不懈,顽强奋斗的精神。”学生B:“邓亚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浑身被汗水打湿,高强度的训练让她身体受到了损伤,但是她再苦再难也一直训练。让我感受到了坚持的精神,我要向她学习。”教师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则可以让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认知。

在课后,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与体育相关的板报、在校园中宣传体育精神,掀起体育运动之风,让体育精神融入校园中。做到在运动中提高素养,在培养素养中增强运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获得学习的感悟,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培养学生更多的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搜集喜爱的体育文化”作业,让学生长久地将体育文化作为学习的内容坚持下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开展多样活动,塑造学生优质精神

以体育为核心的活动多样,这些活动不仅具备了体育育人的特性,也具备了培养学生体育品质的特性,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感受更多的体育精神,形成优质的品德素养。体育教师在开展多样的活动时,则需要将立德树人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提高德育教学的占比,以塑造学生优质的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清扫卫生”的活动,限定一小时时间,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三人一组,打扫学校周边的卫生,同时比拼学生打扫的整洁度。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后,则能够涌起一股自豪感,体悟劳动的意义;当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周边居民的夸赞时,将会提升劳动的自信,从而逐渐衍生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这种教育结果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相契合,能够上升教育的境界,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增强个人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体育徽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赋予徽章体育的精神,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参与度,同时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体育的精神,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思维。通过多样的体育活动,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更多的体育精神,增强对体育学科本质的理解,在体育学习中获取更多的优秀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了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导,能够避免这些教育类问题的出现,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学生稳定地学习。品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是极为正确的教学方向,体现了多学科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也进一步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让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培养,是优质的教育方式。体育教师在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之前,需要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发挥严谨科学的教育态度,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制订科学的发展计划,如此才能够将“德”与“体”有效融入一起,实现科学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沛春.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1(Z4):71-72.

[2]刘朝猛.“立德树人”视域下广西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2):141-142+149.

[3]王淑霞.解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立德树人[J].家长,2021(18):22-23.

[4]杨党艳.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54):119-120.

[5]陈春艳.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7):73-75.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