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似乎集体陷入一种困境:在朋友圈坦率地按下发送按钮,越来越难了。甚至还流行起一种新的发朋友圈方式:先私密发送,过一段时间再公开。用这样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又给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偷偷留了一扇窗。
为什么随着长大,分享欲却越来越低了?理由或许有千百种,但最后的原因,恐怕殊途同归。
年轻时的朋友圈乐于分享,可进入社会以后,有了上下级,有了客户,有了同事,还有很多半熟不熟的陌生人。
当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人多了,嘴也杂了。
你发自己加班的照片,有人会觉得你是想在老板面前表现;你发自己吃喝玩乐的照片,领导可能会觉得你工作不饱和;你记录自己的开心事或者一些特别的时刻,例如买房、买车、孩子优秀等等,又会被人当成在炫耀;就连你发宣泄情绪的负能量,还会被人教育不要无病呻吟。
用一句不太恰当的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事,还得看别人的眼色。所以,到最后,所有想说的话、吃过的食物、见过的风景,都无一例外咽回了肚子。
分享欲,归零。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断言: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大抵如此。
朋友小美以前也是一个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一礼拜至少两三条。但最近半年,从一礼拜一条,变成半个月一条甚至都不发了。
一次闲聊中,她坦言,每次发朋友圈,都有一种偶像包袱。一张照片要拍好多遍,姿势和表情既要无可挑剔,又不显得刻意;文案字不能太多,要兼具内容和思量。
如果发出去五分钟还没有人点赞,她会各种猜想和焦虑:“是不是发的内容太矫情了?别人是不是觉得我在炫耀?”
到后来,她连出门的动力都变成了要拍好看的照片来发一组美美的朋友圈。发出消息后,她便不停地刷新手机,全然没有享受旅途的心思,而是期待他人的点赞与夸奖。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和小美一样的经历。
发个朋友圈,不仅要精心考虑九宫格的排放顺序,仔细斟酌文案里的每一个字,甚至连发布时间都有讲究。发完的那一刻,虚荣心达到顶端,而后开始陷入无尽的较劲中。
每個人都需要被外界关注,被别人认同,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心理。
然而,当一个人过多依赖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将朋友圈的评论与点赞数量和“我好不好”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就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情绪里,不断内耗。所以,后来,小美决定放下对朋友圈的执念,尝试一点点改变自己的心态。
认真读书,认真散步,认真感受清晨的风、傍晚的太阳,重新出发,以更加松弛的心态来感受这个世界。
她这才意识到,朋友圈里的是风景,朋友圈外的才是人生。
在网上刷到过一个帖子,博主讨论了一个不少人纠结的问题:要不要关闭朋友圈?
博主自述,有一段时间,她一打开朋友圈整个人就非常焦虑。
一起毕业的同学已经买房又买车,她还在为下个月的房租焦头烂额;同期做短视频的同行又出爆款了,她的稿子第三次被客户打回了;又一个朋友官宣二胎,而她还在面对父母的催婚……
看到大家的生活都在闪闪发光,她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受挫:都是同龄人,以前上学成绩甚至没有自己好,为什么现在都过得比自己好?
说实话,这样的情绪每个人或许多少都有过。看着朋友圈里的光鲜亮丽,再看看一事无成的自己,和眼前平庸的日子,很难不受影响。
但其实,没有谁的生活不辛苦。只是用心经营朋友圈的人,总是擅长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对于旁观者而言,如果自身内核不稳的话,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眼里只看得到别人的光芒。
于是有的人会选择关闭朋友圈,与浮躁的世界隔绝,也让自己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许将来有一天,他们还会重新开启。而那时的他们,已经足够强大,足够自信,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
有人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朋友圈:就像是自己的房子,每一条内容都是室内设计。“我只要我的房子好看,不需要人人都来参观我的房子。”
说到底,我们来这个世界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来演绎完美的。不发朋友圈,是为了沉下心来过好眼前的生活。发朋友圈,也是为了呈现每个当下的鲜活。
没事的时候,翻看以前那些零散而又美好的记录,回忆我们如何在短暂又漫长的一生里,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