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蓉
摘 要: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需要人们去继承和发扬。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强的特点,新课标中强调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所以将红色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很多和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深入钻研课本,挖掘课本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并找准切入点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创新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一、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十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需要他人进行相应的引导。小学生长期在学校内生活和学习,使得学校成了对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给予学生更多正能量的影响,促进其早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英雄雨来》《黄继光》《金色的鱼钩》等内容都蕴含了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时,应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感悟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接触到较多的西方文化,而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情况的存在容易淡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受到各种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成绩方面,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他们早日成才。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竞争力。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而语文具有人文性强这一显著特点,是帮助学生确立牢固且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正确的价值观。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体现了革命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朱德的扁担》体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在困境中依然乐观的品质。学生长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好基础。
二、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的实践策略
(一)将红色文化教育和写作教學相结合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版块,将红色文化教育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学生进一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以《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该篇主要歌颂了“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在写作中深入了解文章情感,使学生自觉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或者以《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为例,该文章的主人公是李大钊同志,学生在学习完这一内容后会产生很多感想,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感想,并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然后询问学生:“同学们,除了李大钊你们还知道哪些革命人物呢?”学生经过思考会回答出周恩来、邱少云、董存瑞等人物,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他们熟悉的革命人物,进一步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
再或者以《七律·长征》为例,该文章语言凝练,高度概括,作者通过简短的几句诗便将长征的艰险和伟大表现了出来,教师应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通过想象、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体会长征时红军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将该篇文章扩写为记叙文。另外,教师应重视红色习作的讲评,小学生正处在重视他人评价的成长阶段,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在写作中的优点,对逻辑通顺、真情实感的作文给予表扬,提升学生开展红色作文写作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感兴趣。
(二)将红色文化教育和阅读教学相结合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版块,语文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应引导学生科学阅读,帮助他们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金色的鱼钩》教学为例,教师应先为学生介绍该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略读,并在略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了解文章主要讲述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标记和有感情地朗读,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他们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段落及原因,更深入地了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心。或者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如支吾、弥漫、鱼饵、奄奄一息等,其应先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或者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重点词语的本义,然后再让他们将这些词语放在文章中,去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从重点词语中深入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精神。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中所形成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战争中的事件离学生实际较远,学生难以切实地体会到文章中体现的情感。同时,传统阅读方式过于单调和无趣,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角色扮演类教学情境,该篇文章可以分为“游泳本领高”“上夜校”“爸爸夜归”“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脱险”这六部分,教师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然后和学生一起将课文改编为一个小剧本进行表演,为了给予学生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在开始表演前教师可以为他们播放“小英雄雨来”的动画片,并准备好相关表演道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情境中切实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机智。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假设自己是“雨来”,在面对鬼子时会如何表现,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
第三,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仅依靠语文课本上的资料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是有限的,教师应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如“七根火柴”“草帽汁”“雪地夜行”等和長征相关的故事资料,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血汗换来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但应注意的是,当代也有许多人物事迹中蕴含着红色文化,如果只为学生提供伟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阅读资料,会使学生觉得红色文化离实际生活较远,不能够完全发挥出红色文化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他们提供一些消防员、解放军等群体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意识到红色文化一直在继承和弘扬,帮助学生做好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三)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语文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不应只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而应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适时地开展实践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以家庭资源为补充,家庭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家庭中的一些长辈曾在艰苦的年代中生活过,他们的亲身见闻更能够影响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家里的长辈进行沟通,了解革命年代的艰难,并在此基础上召开“红色文化”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他们了解到的和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增长学生见识。
第二,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具体形式可以包括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开展红歌比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等。以《为人民服务》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一篇演讲稿,过程中各小组需要认真地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出一篇演讲稿。
第三,开发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利用好当地的教学资源,如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场所,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更多英雄人物的事迹,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重走长征路”实践教学活动,即让学生开展十公里的远足拉练活动,让学生深入地体会红军长途行路的艰难,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利用好信息技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应利用好信息技术,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学习体验,丰富授课内容。以《七律·长征》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长征纪录片的片段或者是《七律·长征》的朗诵音频,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情感。同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后,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自行查阅和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料,如:“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将要讲述《七律·长征》这篇课文,老师需要你们在课前对长征的起因,过程,结果这三方面有相应的了解,你们可以在放学后通过网络搜索,翻阅书本,和他人交谈等方式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下次语文课上进行交流。”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多的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深化课本知识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外,在开展红色文化写作和阅读教学时,也应利用好信息技术。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搜寻更多优质的和红色文化相关的范文展示给学生,或者是利用网络,评价学生写出来的和红色文化相关的作文,如通过屏幕共享和学生一起批改作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文批改的过程,以及作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出更多和红色文化相关的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增长学生的见识。
(五)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教学评价中所使用的评价方式是结果性评价,即依据学生周期性考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快速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缺乏客观性和完整性。假设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仍只进行结果性评价,学生会将学习重心放在成绩的提升方面,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时会出现不认真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以《开国大典》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资料的搜集、课文的阅读、学生的口语表达等方面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但应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时,应告诉学生评价标准,这时,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评价,会按照教师给予的评价标准开展一系列的课堂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多给予学生全面且正向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另外,教师应丰富评价主体,以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但是仅从教师的角度评价学生,容易出现片面的结果,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三、结语
总体而言,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教师应深入挖掘和整理课本上和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好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这五种方式促进红色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起牢固且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刘海珍.统编版教材视域下语文教学中践行红色文化育人的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3(01):44-45.
[2]张丽玉.本土红色文化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融合的实践探索: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 (05):170-172.
[3]陈丽.浸润“红色经典”,塑造“红色基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红色教育”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9):42-44.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