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整合中且思且行

2024-05-10 15:08高斐倪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中职

高斐倪

摘  要:随着新课改制度的推出并实施,对中职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职业标准与职业课程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对学前教育提出新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自弹自唱是开展幼儿教学的基础内容,已成为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科目,中职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计划是学生掌握这项技能的重要保障。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要以培养出优秀幼儿教师为己任,全面系统科学地开展自弹自唱教学工作。中职院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时要先让学生了解该岗位的就业要求,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岗位工作技能。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自弹自唱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行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是其日后成为一名幼师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也是幼儿教师就业过程中重点考查的项目,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与实用性的技能,能够实现歌曲演唱与歌曲伴奏的有效结合。对幼儿而言,幼儿教师的弹唱教学是对他们进行音乐启蒙的重要课程。中职院校要贯彻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岗位能力导向目标,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声乐、钢琴等众多学科知识融入儿歌自弹自唱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扎实自己的职业技能,提高岗位竞争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幼师队伍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到自弹自唱的重要作用,加强日常训练,提高自身的弹唱能力,丰富个人的创作能力。

一、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作用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会成为一线幼儿教师,因此,拥有良好的自弹自唱能力会有助于未来对幼儿的音乐教学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一)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幼儿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学习需要依靠家长及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是幼儿在校期间的学习引导者和启蒙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如果自身音乐能力强,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喜欢上音乐,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另外,教师拥有良好的自弹自唱音乐技能也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促使幼儿以教师为学习榜样,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这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培养也能产生积极的启蒙意义,幼儿也能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产生更加坚定的学习态度。

(二)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多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渗透以及校园中教师的系统化培养,幼儿园教学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在这一时期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学前教育的自弹自唱教学能够在幼儿园教学中激发出幼儿的音乐兴趣,为幼儿开启音乐知识的大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音乐的内在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且音乐自弹自唱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它可以有效释放幼儿的天性,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幼儿的综合发展。

除上述分析外,音乐教学作为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也可以有效缓解学前教育学生的精神压力,使学生在面临挫折、困难时有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这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自弹自唱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自弹自唱在整体学习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影响着学生的日后工作发展方向与个人能力水平的发挥。但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自主弹唱教学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具体问题如下。

(一)课程设置单一

音乐学科的知识内容较为广泛,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多种音乐课程,因此综合性较强。但是当前中职院校开展教学时,仍有部分学校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无法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及实用性。如声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只侧重于学生的演唱能力培养,没有对学生普及歌曲发声以及乐理知识,导致学生的演唱缺乏专业技巧,得不到理论知识支撑,演唱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提升。“弹”即指钢琴,熟练掌握钢琴弹奏技巧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是幼儿歌曲演唱所离不开的技能。但是由于实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以及教学器材受到限制,大多中职教师只是要求学生练习教材中的曲目,对和声专业知识讲解较少,导致学生学习比较盲目,感受不到自弹自唱的教学价值,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教学情况而言,许多中职院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学校也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开展儿歌教学活动时没有深层挖掘其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只是单纯教导学生弹唱技能和音乐理论。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当前的用人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符合幼儿院校招聘需求,降低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学生的日后就业发展。

同时,一些中职院校也没有充足的教学条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进行幼儿园教学实践,致使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儿歌自弹自唱的教学价值和真正魅力。处于这种教学现状的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而也难以培养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学生基础差,对自弹自唱认知不足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女生居多,而且多数学生的钢琴、声乐技能是零基础,更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自弹自唱过程中则无法进行协调与控制。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科目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协调性,由于学生专业性不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时常出现歌曲演唱不准确及弹奏不流畅的问题。协调能力差、不熟悉幼儿歌曲乐谱、音阶掌握不熟练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自弹自唱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部分学生专业素养较弱,甚至仅仅在考试前突击学习了音乐理论和曲目,入学后如同“白丁”一般重新对基本功进行学习,為后续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严重阻碍。学生专业技能基础薄弱,加上对幼儿歌曲的不熟练,导致其在日常实践过程中会因紧张而出现失误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心理上的负担,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自弹自唱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策略研究

自弹自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的伴奏能力和演唱能力进行培养,良好的伴奏与演唱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共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为幼儿教育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教学过程中,“弹”与“唱”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自弹自唱教学时,既要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日后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出色发挥出自身教学技能,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热情。

(一)提高学生的幼儿歌曲弹奏能力

弹奏能力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弹奏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乐理知识完整地弹奏出一首曲子,在日后参加工作时能够借此技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起到良好的教学引导作用。

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要让他们能够熟练应用正三和弦,其在幼儿歌曲中应用较为广泛,也是幼儿歌曲的基础和弦之一。许多幼儿歌曲为了能够有效起到培养音乐素养的作用,都是根据幼儿自身性格特点而设计的,一般歌曲长度都会集中在四句,内容短小精炼且朗朗上口。因此正三和弦足以满足当前幼儿教学需求。C、D、F、G和弦常用来对儿歌进行歌曲调性,学生掌握这四个和弦就能达到良好的弹奏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正三和弦训练,中职院校教师也要给出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弹奏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灵活选择伴奏类型的能力,不同的儿歌伴奏类型都是不相同的,随着歌曲题材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弹奏能力时,还要对学生选择伴奏类型的能力进行训练,如一般抒情类的兒歌通常运用分解和弦,欢快的儿歌则通常运用半解和弦。幼儿教师要能够根据歌曲所想要表达的感情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这样才能让幼儿与歌曲更好地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真实目的。

最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伴奏和弦的能力,弹奏儿童歌曲时一般在开头和结尾使用主和弦,对整首儿歌的曲调和风格进行巩固。对即将成为幼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在校学习期间要不断丰富自身弹奏技能,熟练掌握各种伴奏和弦的使用情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为日后进行弹奏教学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儿歌演唱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演唱能力,能够为日后开展幼儿教学提供保证。中职院校培养学生儿歌演唱能力可以主要从气息训练、共鸣训练、声音位置训练、吐字训练几个方面开始。

具体而言,优质演唱离不开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够保障儿歌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教师可以主要通过叹气式呼吸和闻花式呼气方法对学生气息进行训练。叹气式呼吸可以让学生的吸气肌肉群得到放松,实现演唱过程中的吸气呼气有效循环,增加演唱感染力。闻花式呼吸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演唱声音更加圆润清亮,此外,在演唱过程中依靠鼻腔吸气也是一种简单的调整气息的方式。共鸣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演唱者的声音穿透力,日常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站在高处进行喊人或哼鸣等,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声音从声带发出送到眉心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开展共鸣训练时也可以适当地融入诗朗诵进行辅助练习,帮助学生的演唱声音变得甜美婉转。声音位置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口腔,上提笑肌轻松发出“eng”“ing”等声音,提高儿歌演唱效果。由于幼儿模仿力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自弹自唱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咬字、吐字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其以后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中职院校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时要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主动性。中职教师开展自弹自唱教学时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师在进行曲目教学时,可以选择枯燥与生动互相穿插的模式,这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其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中职院校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扩展教学歌曲,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及歌手经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更好地感受作者在歌曲中融入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感悟能力。

以《一闪一闪亮晶晶》这首歌曲教学为例,在开始演唱教学之前,教师先向学生讲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并为学生播放不同的演唱版本,让学生获得不同的艺术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身心愉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便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量,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进行儿歌自弹自唱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融入一些其他学科元素,如在演唱过程中增加舞蹈元素,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下提高艺术感悟与艺术修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大力发展与扶持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职院校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自弹自唱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表面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魅力,从而爱上这门学科,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虹. 论如何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自弹自唱的难题[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1):22-23.

[2]朱发雄.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J]. 教育艺术,2020(02):60.

[3]倪添文. 学前教育学生自弹自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大众文艺,2022(13):157-159.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中职
基于课证融合的高职学前美术教学研究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