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斌
智慧校园建设是紧跟教育信息化步伐,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举措。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早日适应数字中国,将来更好地建设数字中国。
一、搭建“智”平台,营造“智”环境
1.强化保障,扎实提高智慧环境建设品质
(1)加强组织领导,协同建设
组建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分工合作:总务处分管技術装备添置、维护及常规管理,教导处分管校园书房和教室信息化管理,教科室分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综合学科教研组分管计算机室、机器人室等专用教室的使用管理等。要求全体教师常态化地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视频展示台、智慧学堂等应用于日常教学,并将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纳入月度工作考核。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及时解决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队伍建设,责任到人
学校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配备和落实各专用教室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网络,使智慧校园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3)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后勤保障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完成采购。在采购前,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购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和内容不健康产品进入学校,为高质量智慧校园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2.规范管理,逐步提升功能教室应用品格
(1)加强功能教室装备
学校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做好科学实验室、图书馆、机器人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劳技室等其他专用室场的装备工作。拥有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网络管理机房,全部建成班班通,网络终端覆盖每个办公室和教室。在各实验室门口公示各年级每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和实验教学周课程表,鼓励科学教师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提升学生探究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开展科学实验的能力。按要求做好图书馆设备装配,除纸质藏书外,还增添了电子阅读设备,要求图书室管理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开展阅读活动。适当延长电子阅读的时间,适时更新班级书柜和楼道书吧的图书。
(2)规范功能教室管理
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应用扬州市教育装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记录各班每周在功能室上课、图书借阅、实验操作等情况。加强各功能教室中计算机、无线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和各类电教设备的安全管理,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定期进行更改路由器密码、网络杀毒等工作,确保学校网络正常安全运行。
二、融合“智”应用,提高“智”管理
1.与管理工作相融合
学校各部门通过企业微信、QQ群、扬州教育云平台、教职工管理系统、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自动排课系统等多平台常态化地进行日常管理,使管理工作智能化、规范化。
2.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1)课堂教学智慧应用
学校依托扬州智慧学堂等平台,积极打造“学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能熟练运用教学助手进行备课、上课。日常教研课和骨干教师示范课均在录播教室进行,并上传平台,做到资源共享。
(2)课前课后智慧辅助
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助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课前做好导学作业,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及时批阅、及时巩固,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智慧平台推动“五个一百”,开展“名人我来讲、名曲我来奏”等活动,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选出单项之星。
(3)智慧活动丰富多彩
组建机器人社团,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比赛。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扬州智慧学堂组织的“教师个人空间评比”“我是劳动小能手”等活动,特别是智慧学堂中有关科普、法治、心理等内容的每日一题挑战,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与学生生活相融合
(1)家校沟通方便有效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扬州教育云学校门户网站、家委会工作微信群、班级QQ群等平台,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同时积极运用扬州智慧学堂、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等平台,让学生在线学习。
(2)安全防护实时快捷
学校大门口、食堂、教室走廊等关键位置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接入公安监控网,公安机关可以实时查看整个校园的安全状况;传达室的一键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处置意外险情;食堂内的两个摄像头连接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可随时查看手机实时监控,促进阳光食堂正常有序地运行。
三、建设“智”校园,推进“智”教育
1.做好智慧校园顶层设计
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教导处、总务处、教科室、少先大队部等行政人员共同参与的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在制定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时,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校园网络安全制度、录播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学生上机制度、校园网信息发布制度等,并建立相关激励办法。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校内优秀教师评选中。
2.开展智慧应用培训
分管负责人和计算机教师多次参加上级电教部门组织的智慧运用培训和网络安全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化智慧应用能力培训,每学年每个教师要完成10个以上的培训学时。
3.开启智慧教学体验
举办电子白板现场教学观摩活动、智慧学堂使用研讨活动等,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全校教师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在智慧平台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上传各学科资源等。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逐步发展,数字化社会建设的大背景对学校智慧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智慧校园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