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三重境界

2024-05-10 10:20邓敏灵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境界理想意义

邓敏灵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曾在课堂介绍王国维的“三境界”论,从怅惘茫然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锲而不舍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再到豁然开朗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论治学、立业还是人生,常常需要如此经历几重波折,才能至于理想的境界。

求学20载,我遇到过许多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他们出口成章的才华、个性鲜明的风采,深深地吸引着我亲近语文,走近文学。毕业后,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也想成为一名带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的语文教师。只是站在三尺讲台,面对一群不谙世事的孩童时,却发现一切与自己最初设想的大不相同。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我无所适从,一次次后悔、退缩,又一次次振作、奋进,在不断回首反顾和与现实对话的过程中,我重忆起了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渐渐体味到了其中深意。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入教坛,我面对的是一帮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当“一年级老师”碰上一年级学生,一边是不了解学生、不了解教育的菜鸟老师,另一边是不明规矩、不会自理的呆萌学生,互相说着对方听不懂的话,“之乎者也”碰上“咿咿呀呀”,第一年几乎就在手足无措中度过了。

正上着课,会有学生举起手来:“老师,我要上厕所!”课猛然被打断,不知该笑该怒,转念想想,孩子嘛,点头让他去了。结果更多的孩子看眼色行事,觉得上课去厕所是被允许的,也开始凑热闹似的举起手来。好不容易下课休息,一会儿来个哭哭啼啼的,嘟嘟囔囔地告着状,却半天听不清楚在说什么,一会儿来个脸红脖子粗的,气急败坏地等着老师主持公道,让人不得安宁。身为班主任,日常的教学工作成为了副业,每天都处在各种琐事、杂事的包围中,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实在是苦不堪言。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教师,质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跟学生相处,一个更残酷的问题浮现出来:我的职业选择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闹钟响起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下沉,痛苦不已。一想到要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见到一群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就像被抽掉了全身力气,带着阴沉的心情、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忙得头昏脑涨、腰酸背痛,但是内心却空空荡荡,只想躺平。可手头的事情总得做,每天自我拉扯,心里的一个“我”说要好好干,另一个我“说”不想干。严重的精神内耗令我举步维艰,痛苦迷茫时流下的泪水,也只不过是在宣告自己的无能。

教育是这样的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我每天在做什么?我觉得自己不像一个教师,倒像是个保姆、助理、客服、宣传员……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已不容易,由对单纯教师角色的理想认知到复合教师角色现实状况的接受更是困难。我在忙碌中迷失,在混沌中迷惘,既不知道如何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也不知道离开这条路又能去哪里,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慰自己维持现状也不错。

第二重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班里有个想当宇航员的孩子。想当宇航员,这是谈及梦想时,年少的孩子最爱说的职业之一。可他不只说说而已,反而认真得让人有些生气。翻开他的课本和练习册,画着各种不同型号的飞行器,上课画,下课画,午休画,有空就画。班级图书柜有关航空航天的书,他看了就停不下来,看了十几二十遍还不厌倦。上课藏在课本后看,被没收了被批评了也不悔改。他还自己制作了一张航空航天知识测试卷,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甚至思维导图题都有,他用这些题考核同学,组建他的宇航小组……

我试着在课间找他聊天,话题引向航天,他的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的心被触动了。我想到自己,20年求学过程中一直茫茫然,不知理想为何物,只看得到眼前的分数。而我的学生在八九岁的年纪就有了理想,虽然这个理想显得有些遥远,但在他幼小的心中却那么真切。我把他介绍自制水火箭的日记当作范文念给学生听,帮他宣传宇航小组,招兵买马好不热闹。他也愿意跟我分享磁悬浮小实验的视频,展示新制的航模,介绍中国航天日的来历。他沉迷陶醉的样子,让我体会到理想的魅力,深切地感受到身为教师的幸福——能够陪伴他们说梦、寻梦、造梦、追梦,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啊!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那么纯真,那么阳光,那么可爱,与他们相处日久,接触日深,我渐渐被他们身上的天真所感染。他们是情绪波动巨大的,喜怒无常的,却也是被你狠狠批评过转身又嘻嘻哈哈粘着你的;他们是对一切知之甚少的,却也是始终有着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他们是吵吵闹闹不肯停歇的,却也是活力满满充满热情的。他们就像一张张纯净的白纸,正准备画上独属自己的人生色彩。我有幸能在他们身边,共同描摹最初的底色。我的心扉敞开了,我愿意与他们一起成长。

为了能够呈现更好的课堂,为了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影响,我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读陶行知,读叶圣陶,开始重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看绘本故事,看教学课例,原先那个时常叉腰、瞪眼、发脾气的邓老师慢慢变得温和、平静、有耐心。课堂上有了飞花令、经典咏流传、故事分享等有趣环节,教研和培训对我来说也不再是无聊而繁重的任务,我希望学生喜欢我,经由我而喜欢语文。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陪伴学生度过一年又一年,我们之间的默契逐渐培养起来了。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我对班级管理事务和教育教学工作也更有方法了。虽然偶尔还会因为教育某些学生效果微茫而失落无奈,有时也因为事务繁多而备感压力,但更多的时候是欢欣鼓舞于学生的进步,把挫折和困难视为挑战,努力尽自己的职责,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但时间长了,常规化的教学、常态化的工作,让人开始拘囿于日常,失去了新意与活力。

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中,灵魂被触碰、唤醒、鼓舞乃至重塑,不得不说是令人激动的宏伟图景。可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又如何培育和滋养自己的灵魂呢?我们的灵魂是不是足够丰盈润泽,足以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呢?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师者的责任和作用,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呢?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与生活中,教育理想还值得追寻,还能够触碰吗?

我从电影《心灵奇旅》中听到一条鱼的故事。小鱼游到一条大鱼旁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大海的东西。”“大海?”大鱼问,“你现在就在大海里啊!”“这儿?”小鱼说,“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汲汲追寻生活的意义,忘记了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教育不也正是如此吗?我们去追寻那些宏伟的蓝图、崇高的价值,却忘了我们本就身处其中。

和一个孩子的促膝交谈,有意义;平息一个孩子的怒火或委屈,有意义;呵护一个孩子的梦想,有意义;为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也有意义……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点滴,就像小水珠一样汇聚成河流,也将汩汩流淌奔向大海。我们的教育生涯会有浪花,会有激流,但更多时候是细水长流,不紧不慢。“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恒常中孕育着深远持久的力量,平淡中包含着大道至简的精髓。习惯了水的鱼,意识不到自己正置身于浩瀚大海中。身为教师苦苦寻找教育的意义,回首时才发现我们寻常的工作本身就是意义。

我不再因各种复杂角色而感到忙乱,我开始意识到我的一切工作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学生。我既不是保姆、助理,也不是客服、宣传员,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让我的学生成为更好的人,他们不仅要学知识、学本领,更要学做人、学做事。我也不僅是一名教师,我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独立个体。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我在教育路上且行且思。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境界理想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品“境界”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