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创设真实情境的策略

2024-05-10 04:14刘晨张玉栋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童话汉字创设

刘晨 张玉栋

2022年版课标发布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立足于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基础上,而语文学习中的真实情境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它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文学体验乃至“跨学科学习”,是一个学生能以多种方式真正运用语言文字的场域。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实、有效的情境的创设应首先回到教材,明确其侧重培养和提升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掘语文要素,整合学习资源;其次,真实情境的创设应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把学习任务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需要驱动学生坚持不懈的探索;最后,真实情境应创造引领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生活中得以实践与发展。

基于以上三点,本文对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创设真实情境提出三条策略。

一、逆向思维,回归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真实情境的出现就像点睛之笔,赋予一系列学习活动蓬勃的生命。所以有些时候,教师会优先关注那些好玩的、熟悉的、符合学生口味的学习情境。但实际上,即使情境再真实、再有趣,如果不能准确建立在单元着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上,则只能带来无意义的热闹。真实的情境不能抛开教材而独立存在,它的创设应基于一种从现实回归到语文素养的逆向思维。在实践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对照课标,领会编者意图,确定单元主题,提炼单元大概念,创设单元大情境。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作者创设了以“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阶段为基本结构的逆向过程。在作者的思路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属于第二阶段,以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方式引入单元设计中。在此之前,教师应先对课标、教材进行研读,提炼单元大概念,转化为基本问题,并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了验证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

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童话”,教材选编了三篇中外经典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单元习作为“故事新编”。童话体裁可讲、可演、可说、可写、可画,非常适合开展各类学习活动,若要和生活相联系,也很容易创设出诸如“童话节”“和童话人物约会”等情境。但这样无疑割裂了单元教学目标与情境的关系。若运用逆向思维,在创设情境之前,应对课标、教材、课文进行深入研读。

首先,在研读课文后应回归课程标准,发现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明确单元童话教学的学习方法应以阅读、感受、体验、表达、交流为主。

其次,应把本单元与其他以童话为主题的单元纵向比较,发现本单元童话故事篇幅长、极富想象力、人物性格立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挖本单元教学的独特价值,即为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人物转变与成长,体会真善美的人物形象,通过阅读获得成长体验。学生借助童话的结构新编故事,在创意表达中发展想象力,在创编的思考过程中进行一次个体成长的实践。

再次,应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微观比较,发现几篇课文中存在的相似模式,即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物形象之间、人物前后变化都存在对比的关系。思考习作“故事新编”的内涵,恰恰就在通过赋予故事全新的结局,再次解开故事中人物成长、改变的密码。所以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应定为“解锁童话中的成长密码”。

最后,可以结合课标、课文、学段价值对本单元大概念定位,即为了读懂童话、体会人物形象、进行故事的再生产,需要在脑海中内化一台“童话故事制造机”。它的核心是故事真善美的主题,编织故事情节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对比树立鲜明的人物形象,创设人物之间的冲突,想象解决冲突的过程。

综上所述,立足大概念,紧密结合单元主题,本单元的真实情境可设计如下:

“解锁童话中的成长密码”

童話主题成长礼活动

还记得你都听过哪些童话故事吗?在很久很久以前,妈妈讲的《丑小鸭》伴你安然入睡,爸爸扮演的大灰狼让你哈哈大笑;后来啊,你迫不及待地打开绘本,要陪灰姑娘去参加舞会,跟小王子外出历险;再后来啊,你上了小学,读了童话,自编童话,续写童话,在《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小布头奇遇记》中感受真善美……由咿呀学语到妙语连珠,童话一直伴你成长。今年你10岁了,是时候用童话纪念成长了。让我们一起读童话、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一场特别的童话主题成长礼。

运用逆向思维,教师可以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创设导向语文素养提升的真实情境,真正焕发学习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二、现实驱动,向身边生活追溯

在统编本教材中,有一些单元趣味性不强,但又特别需要耐心细读,这时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为什么”,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追溯。

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主题为“山川湖海”,收录了《草原》《丁香结》《花之歌》等散文、诗歌作品,要求学生“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循着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以开始这样的思考:在《草原》一文中,为何要赏析将小丘比作中国画的句子?为什么要知道写景融入感受的好处?在读《丁香结》时,为什么要感受丁香花的特点?

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联想、想象”,可以产生如下新的思路:通过联想、想象,学生能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通过品读句子,学生虽没有亲眼见过作者笔下的美景,却能通过阅读,在联想与想象中有新奇的收获。同时,学生可以借鉴名家思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新的体验。所以,在设计这一单元学习活动时,可以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校园开始,让他们把从旧场景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作为驱动。结合单元习作,本单元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校园自白书

周一早上,六(1)班的讲台上出现了几封神秘的自白书。快来读读,猜猜都是谁写的?

第一封信:来听听我的故事。你每天路过我,却从没看过我金黄的冠冕。我和几个兄弟经常在你们走后说悄悄话:小李的站姿最端正,小王的校服又落在花坛里了,小张悄悄捡起落在地上的纸张……

第二封信:……

当你化身校园万物,一定会有新奇的体验。向名家学习,从平凡的事物想开去,写新鲜的体验,创不凡的故事。

在这个单元情境中,学生在猜测、创作、分享的过程中重新观察熟悉的校园,在教室、课桌、花园里充分感受审美的趣味,并在这种驱动之下深入品读名家语言,进而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除了校园生活的环境,教师也可以紧抓学生身边的热点事件,进一步思索“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文体是小说,单元习作内容为创作微小说,单元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天然爱读小说,但他们以后又不一定成为作家,为何要学创作小说?创作小说和学生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通过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单元课文的共通之处:作者通过小说虚构的技法塑造鲜明的人物,通过曲折的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反映现实,传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我们在班级举办了“夸夸信箱”活动。学生每周会记录平时在班级中观察到的同学们的好的表现,将其记录下来并投稿。什么是更好的夸人方式?与其说“你真棒”“表扬你”,不如以观察到的平凡小事为素材,以表扬的同学为主人公创作一篇微型小说。所以本单元创设的真实情境如下:

身边好人故事

一天,班级的“夸夸信箱”里多了一封特别的“夸夸信”:

午休结束了。

他走到教室后排的座位,一言不发,开始清扫。

“不是我扔的,看我干什么!”有人喊道。

“刚刚睡着了,忘扔垃圾了。”一位同学挠挠头,小声嘟囔着。

“不好意思哈,午休坐了你的位置。”说罢,那位同学赶忙溜走。

丁零零……午读的铃声响了。

他默默收起清扫工具,回到第一排坐下来静心阅读。

校园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资源。有效的真实情境务必朴实、现实,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需求、真实问题,让语文学科的学习融入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让现实的需求驱动大单元任务不断开展。

三、迁移运用,搭建成长的支架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经过一单元的学习可能产出以下学习成果:抄写、听写、练习册、单元习作、单元测试卷。但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有了真实情境的引领,学生的作品可能会变得更加多样:比如一份演讲稿、一份毕业典礼策划、一本杂志、一个视频等。通过对比,可以明确发现如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变得更加灵活,更侧重锻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在大单元整体设计中,有效的真实情境必须为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搭建桥梁,让学生能从课本出发,带着个人学习体验,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前进。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密切联系语文与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汉字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在创设单元学习情境时,可从单元所属“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中获得启发。如表1所示为从任务主题、学习方式、呈现方式三方面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进行分析。

(按学段)

从表1可以看出,本单元的学习应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汉字应用的场景中,并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制订研究计划,设计活动方案,积极调查、搜集、记录、研讨,最后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所以本单元的情境应以能让学生关注现实世界中汉字文化的今昔变化,并用多种方式展示所得为目标,具体如下:

汉字王国文化博览会

“汉字王国”幅员辽阔,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字谜苑”让人绞尽脑汁,欲罢不能;“谐音园”满是典故,妙趣横生;“书法宫”笔走龙蛇,力透纸背;“错字街”错误频出,讓人头痛;“热梗圈”的网络用语引人深思……请你和小组成员选定一个板块,了解这一板块的前世今生,担当文化使者,完成研究报告,在汉字王国文化博览会中打造你们自己的专属展馆。在博览会中,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推选出汉字文化大使。汉字文化大使将代表班级在校读书节中展示、宣传汉字文化。

在大单元整体设计中,若想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真正迁移运用,也要从学生的角度搭建素养成长的合理支架,助力能力真正的提升。真实情境也应贯穿全程,紧密链接并推动单元学习任务的不断开展。

如图1所示的举办汉字王国文化博览会的大情境,三个子任务有各自的情境引领,各有侧重,呈现逐层进阶的关系。子任务一创设的情境是趣玩“汉字游乐场”,对应的是教材“汉字真有趣”板块,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字谜、谐音、汉字故事、宝塔诗、回文诗等多种汉字的趣味玩法。子任务二创设的情境是寻根“汉字历史苑”,对应教材“我爱你,汉字”板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了解汉字历史。在前两个任务中,学生感受汉字之趣,了解汉字文化。在学习了搜集资料、制订计划,做研究报告等方法后,已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子任务三中,学生已具备了举办汉字文化博览会所需要的能力,可以在之前的体验活动中自主选题,完成研究报告,以海报、汇报、展板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真实情境赋能大单元整体设计,让那本沉静的语文书变得愈发鲜活:一座座纪念馆、博物馆拔地而起;一次次拍卖会、直播节门庭若市……有时,语文课堂中的生活味、情境味越来越浓,但语文味、书本味却越来越淡,本文提到的三条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真实情境回归学习语用的初心:逆向设计的思维让真实情境诞生在语文学习的根基上;从身边生活中来,增加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驱动力;到现实生活中去,让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迁移运用中真实发生。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童话汉字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