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华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字,见证了悠久的中华文明。
文字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2020年11月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是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特质的高度概括,也是塑造现代文明大国的主要内核。”[1]
在郑州大学学科首席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李运富看来,殷墟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早期的重要文化事项,殷墟甲骨上的语言文字及其记载的文化内容,跟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密切相关。
“甲骨文源远流长,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殷墟甲骨文是3300年前殷商王室的档案,说明商代以前就应该有文字流传。文字是文明的标志,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远在商代以前。从甲骨文以来,中国的文脉从未间断,甲骨文奠定的汉字系统是世界古典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并仍被继续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构造巧妙,体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殷墟甲骨文具有自足的系统和完善的功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原创精神,特别是汉字形体的构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推陈出新,孳乳繁衍,每个字都蕴涵着古代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先民独特的创造智慧。
“甲骨文王朝气象,体现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甲骨文是商代王朝的通用文字,记载的主要内容是商代王室的行事占卜及商王朝与臣属各部族和藩属各邦国的各种关系。此外,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始终属于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统,读音不是很重要,所以具有超越方言的功能,不同方言区可以共用汉字;也具有跨文化沟通的功能,成为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纽带。
“甲骨文有容乃大,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远古时期的许多陶器符号和岩画符号被直接吸收或略加改造而进入甲骨文系统,可见甲骨文所展示的殷商文字和文化不是一元的。这种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从甲骨文开始就刻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里,成为中华文明的传统基因。
“甲骨文和而不同,体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甲骨文中的‘龢字,由‘龠和‘禾两个字组成。‘龠的字形像竹管编排的乐器,长短不一的竹管经过有序地编排,各种音色高低配合就能吹奏出和谐的乐曲。音乐和谐不是单音,饮食和美也是各种味道调和的最佳状态,形成于此时的和谐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品格。”[2]
刀笔留痕,甲骨呈奇。遥远而神秘的甲骨文,有着独特的美学色彩。
汉字,是中华文化及传承的载体。只有回到源头,才能更好地感知汉字的魅力。这就是我们今天仍需要学习甲骨文的意义所在。借助考证殷墟古汉字,我们从中得以辨认出先民的农耕生活。比如“和”字,我们看这个字,它与“禾”有关。推而广之,“黍”“稷”“麦”“菽”“稻”等粮食作物的表意部分皆来自“禾”。数千年农业文明塑造了华夏先民的意识——最“香”的是粮食,最“秀”美的是庄稼成熟,粮食收回家了,就算过了一“年”。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文字学家周有光说:“从文字来看,我们的文化一条线传下来,一直传到尽头,可以追溯到3300年之前。”由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四大古典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仍被继续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距今3500年,“敬畏”成了我们唯一能表达内心情绪的词语。甲骨文的有趣,就在于它不仅是“汉字小时候”的模样,更是一个自洽的文字体系。字之道在于用,辨认一个甲骨文怎么写、怎么读,要了解它背后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政治背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殷人生活“浮世长卷”,给我们或惊艳或喜悦或震撼的感受。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19世纪末年,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后经学者研究确认为商代王室遗物,可谓是“山川效灵,3000年一泄其秘。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至今的汉字,中华文明才得以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被发现后,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向壁虚构,从而又极大地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代历史记载的可信度。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以《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为线索,探寻夏代的历史文化,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因此,用出土文物去印证古代典籍,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甲骨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
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今天,让我们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六集纪录片《甲骨王朝》中认识甲骨文,探寻甲骨奥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
让我们一起走进甲骨文的世界,从中读出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华文明的万千气象、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在纪录片《甲骨王朝》中认识甲骨文、爱上甲骨文。讲好甲骨文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题记
一
2022年2月22日至2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六集纪录片《甲骨王朝》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纪录片以甲骨文为切入点,为观众呈上一份沉甸甸的视听历史文本。
“六集纪录片《甲骨王朝》以甲骨文为切入点,在充分开掘专家资源、深刻把握前沿学术脉动的基础上,透过镌刻于片片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华夏文明这段不能被遗忘和不应被误读的关键信息。这是新时代考古工作者、历史工作者、古文字工作者和电视工作者携手为观众呈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视听历史文本。
“从《左传》的‘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到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从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到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从德里达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到德布雷的‘媒介域视角,在古今中外的思想者眼中,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技术装置,从来就是型塑社会个体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物质力量。在传播媒介的观念喧嚣中,马克思的著名追问可谓一语中的:‘在印刷所广场旁边,法玛还成什么? 在这里,我们也不妨遵循马克思的理论路径追问:没有甲骨文,中华礼乐文明之根又在哪里?
“纪录片《甲骨王朝》将传播视角投向甲骨文的价值选择,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积淀、深刻的历史感觉和深沉的精神探寻。要充分理解一个文明形态的发展历程,用以记录、存储、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是核心系统。对于商代来说,甲骨文无疑是这个古老文明得以展开的文化基础设施。”[4]
甲骨文,距今3500年,“敬畏”成了我们唯一能表达内心情绪的词语。甲骨文的有趣,就在于它不仅是“汉字小时候”的模样,更是一个自洽的文字体系。字之道在于用,辨认一个甲骨文怎么写、怎么读,要了解它背后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政治背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殷人生活“浮世长卷”,给我们或惊艳或喜悦或震撼的感受。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越向前追溯,传世的历史文献就越匮乏。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约公元前1250年)社会究竟是什么模样?商人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何生存并传承文明?对此,孔子曾有过“文献不足征”的感叹,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留下不足3000字的记载。因而,探寻商代那段模糊的历史、打捞失落的文明,一直是史学界追寻的目标之一。
“在中国历代学者心目中,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地位难以超越。‘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商代在夏商周三代之中承上启下,其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只要注意到自称‘予始殷人也(《史记·孔子世家》)的孔子,人们就会对这个远古王朝心生敬意。”[5]
纪录片《甲骨王朝》,分别从商王朝的文化疆域、社会生活、占卜制度、武丁盛世、生产科技、灭亡原因等六个方面,展示甲骨文所存在的主要时代——商王朝的方方面面,进而揭示甲骨文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意义。该片第一集《王朝初生》,第二集《烟火人间》,第三集《贞人集团》,第四集《王的女人》,第五集《马车时代》,第六集《一夜朝歌》。
文字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刻在甲骨上的符号,与现代汉字一起成为中华文明的标注。
“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单字量有4600多个,其中有1700多个见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多个大都为业已消逝的人名、地名和祭祀名等,但其词性词义大都可据词位、文例、语境等而约略得知。甲骨文语言是汉语的母体,其内部有一个比较规范的表意语音系统。甲骨文的文辞体式,有比较成熟健全、自成体系的字形、语素、词汇、句法和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语法构成一脉相承,已经基本具备现代汉语语法的词类,如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叹词等。
“甲骨文时代属于商王朝后期,历时商王盘庚迁殷至帝辛凡8世12王共273年,出自3300年前后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包括商王、贵妇、王室成员、贵族、卜官、各方巫师、地方要员等。
“这些人群以固有的占卜文例形式(通称甲骨卜辞)或记事文例形式(通称记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贯以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的生产生活、军事礼仪诸事象,记下了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记下了法律刑罚方面的一套墨、劓、刵、刖、椓‘五刑系统。这也使商代成为极其难得的有出土古文字记载与传世文献及考古发现相印证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6]
1903年,清末文学家刘鹗将他所藏的龟甲拓印整理为《铁云藏龟》出版。1904年,学者孙诒让发表了第一篇甲骨考释著作《契文举例》。1917年,甲骨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首次从卜辞中成功辑出商王朝历代国王世系表,与《史记·殷本纪》载录的世系对照,发现两者惊人地相似,说明商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存在过。
“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向壁虚构,从而又极大地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代历史记载的可信度。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以《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为线索,探寻夏代的历史文化,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因此,用出土文物去印证古代典籍,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甲骨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7]
成汤伐桀、盘庚迁都、武丁拜相、商纣淫乱等传说,在考古证据的印证下,成为信史。
“1936年第13次殷墟发掘发现的YH127坑17000多片甲骨的窖藏,以其出土甲骨的空前数量和文化内涵的丰厚,被国内外学者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档案库和商王朝的‘国家图书馆。但YH127坑甲骨窖藏的甲骨贮存数量与国家图书馆相比,就略逊一筹。国图收藏的甲骨数量是35651片,居于世界之冠,堪称商代历史档案第一库。
“国图的甲骨收藏,有不少是在学界起到一锤定音、震动学坛的名版。诸如郭沫若的《殷契粹编》(简称《粹编》),即从善斋28000多片甲骨拓本《书契丛编》中选出1595片编辑而成,虽‘略当十之一,然其精华大率已萃于是矣。善斋《书契丛编》的原骨,现在就入藏于国图。郭沫若在《粹编》序中说,王国维第一个考证出甲骨文先公名夔者当为帝喾,但其甲骨文拓本‘至今尚未问世。”[8]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代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500多年。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的特殊方式,让这些记录商代人生活点滴的“商代日记”能够保存至今。当代百姓唾手可得的日常生活起居,沉淀着辽阔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结晶,但唯独有一个时代的面貌,因为过于久远而格外模糊。商代,在青铜的光泽和神秘的甲骨符号间,《甲骨王朝》第二集《烟火人间》,试图还原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日常生活,带您走进当时的烟火人间。
“看《甲骨王朝》,让人增长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古人的敬畏。比如《甲骨王朝》第三集《贞人集团》。在没有气象学的蒙昧时代,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在古人看来是神灵降下的怒火。如何与神灵沟通,预测祸福吉凶?原始先民选择了占卜。商代人将占卜的形式规范统一,把卜辞刻在甲骨上。在那个对占卜近乎痴迷的年代,贞人就是在占卜中提出所卜之事的人。比如第四集《王的女人》。传说在上古时期,黄河边兴起了一个部落,部落成长为强大的方国,方国又建立了传奇的朝代,这便是商代。5个世纪间,殷商共经历31位国君,其中又以中兴之主武丁的统治期最为鼎盛。我们大致了解,在他治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盛世究竟是什么样子。比如第五集《马车时代》。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到来,马车已逐渐被更为先进的汽车、火车所取代,生产力的提高,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回首望去,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一辆辆马车渐行渐远。又比如第六集《一夜朝歌》,随着纣王在鹿台的一把火,这个拥有甲骨文、青铜器,开启马车时代的王朝,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历史。尔后3000余年,《史记》《封神演义》中对这段故事的刻画,让这段故事不断增添传奇的色彩。19世纪末的有字甲骨出土,则又道出了这段历史更多的隐秘。
“要完成对商代文明这样相对小众的殿堂级文化的公共传播,如何将基于可视化的视频文本可读性维持在一定水准,是摆在《甲骨王朝》创作团队面前的一道不能回避的难题。这道难题的核心是对以甲骨文和青铜器为中心的古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道难题同样摆在甲骨文的释读者面前,在节目的讲述中,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人工智能、数字模型、仿真模拟、数据采集等‘黑科技助力破译甲骨文和修复青铜器的尝试。此类努力也使观者不至于把古文字学者和考古学者的艰苦劳作视为畏途,在兴味盎然间完成一次对古代文明精神的鸟瞰。”[9]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字,见证了悠久的中华文明。
遥远而神秘的甲骨文,有着独特的美学色彩。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9世纪末年,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后经学者研究确认为商代王室遗物,可谓是“山川效灵,3000年一泄其秘。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至今的汉字,中华文明才得以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洹水安阳名不虚,3000年前是帝都。安阳殷墟有三宝: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遗址。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在清末发现甲骨文之前,这儿一直是豫北普通小村落。
后来,小屯村因发现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甲骨文的故乡。如今,安阳将甲骨文、古城文化、汉字发展史、碑石篆刻等特色文化融入“网红”的仓巷街,吸引文化单位、文化人到此地“打卡”扎根,开展制陶、拓片、研学游,举办文化讲座进行互动,将新业态引入其中,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光顾,让“网红街”热度持续不减。
安阳仓巷街,充满着深幽古朴的甲骨文气息。这条古街,持续兴旺。笔者想,吸引游客细细品味的,正是青砖灰瓦、别致门墩、精美砖雕等古典风格的建筑中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游客既能欣赏老家具、拓片、瓷器、石碑等历史文化遗产,也能看到木版年画、秦氏绢艺、苏奇灯笼画等民俗文化,在游览中寻觅古城印迹。
说了那么多,该来个名词解释了。什么叫甲骨文呢?甲骨文,即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代后期(前14世纪~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代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它也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最系统、最集中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19世纪末,晚清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肯定其珍贵研究价值,轰动学术界。后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等诸家的先后收集研究,奠定了“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那么,龙骨究竟为何物?到底有哪些功能?在光明网组织的一次讲座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柏灿这样说:龙骨是指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其特点有:性能平和,没有寒热偏性;味甘而具一定的补养之性;质地重镇,归心、肝、肾三经。龙骨使用时有生用、煅用之别。生龙骨的功用主要有二:第一,安神而用于心神不宁的多种病征,如失眠、心悸、癲狂、痴呆等。因龙骨质重而能镇静安神,故诸如躁狂之类的神志不安之证用之有效;同时,因龙骨性味甘平而具有一定的养心安神之功,一些心神失养引起的神志不安病证用之也奏效。第二,平肝而用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的病征,如眩晕、头痛、烦躁等。这与龙骨作用于肝,质地重镇而具潜降之能有关,能使上亢的肝阳、上炎的肝火下行而发挥治疗作用。龙骨的这一功用目前非常广泛地用于治疗高血压,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血压伴随有失眠、烦躁的患者,生龙骨十分适合。煅龙骨是指将生龙骨原药材洗净晒干,置于无烟火上煅烧至红透,取下待凉并碾碎入药者。其功效主要就是收敛固涩、敛疮生肌,以外用为主,研粉外敷可治疗湿疹、湿疮、疮疡久溃不收口。煅龙骨因其收敛固涩的作用也可内服使用,以治疗诸如慢性泄泻、出血、出汗、带下等病征。龙骨本身性质平和,没有寒热偏性,且具收涩之能,能调和阴阳,古人谓其能“疗阴阳乖离之病”,既能固摄人体正气,又能调整“乖离之阴阳”,从而配合方中的其他治疗疟疾的药物发挥协同治疗作用。
甲骨文就像是一个博物馆,走近它可以触摸到被尘封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辉煌,更明白当下的我们。
研究甲骨文不仅是了解汉字的过去,也是了解我们的过去。很多古文字爱好者将甲骨文定义为象形字,用“看图猜谜”的方法去猜测甲骨文含义,这对于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而言不值得提倡。甲骨学是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融合了文字、语言、考古、历史、古文献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甲骨文的考释必须依靠研究者长时间的案头工作,这需要更多人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地为甲骨文研究作出贡献。一个人不吃苦,他不能得到甘甜,所以叫苦尽甘来。人这一辈子啊,你该走的弯路,该吃的苦,该撞的南墙,该掉入的陷阱,一样都少不了,坚强挺住,熬过去,跨过去,好运自然来。
金石学的研究同样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有清一代,金石学乃全社会的显学,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与人员的层次高,国家层面有《西清》《宁寿》两部古鉴图书,达官显贵多有参与;二是参与的人员广泛,不仅有达官显贵,而且乡野鄙夫也多有参与;三是收藏的范围广,凡是古物无所不收,且有扩展,比如吴式芬和陈介祺发现封泥的价值并开始收藏;四是人们鉴古的层次高,收藏者不仅收藏面广,還加以深入地研究,尤其对三代器物上文字的重视是当时金石收藏的特点,人们每得一器,同好各作释文,书札来往,反复探讨,大大增加了人们对有关文物认识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些都是甲骨文发现的社会原因和学术背景。”[10]
“在人们的印象中,研究甲骨文这样的‘冷门绝学往往与青灯黄卷间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相联。在纪录片《甲骨王朝》中观众看到,目前尚有2000多个甲骨文字未被破译。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针对甲骨文破译难题展开悬赏,金额是一个字10万元。在公告发布两年后,仅有一个对甲骨文中的‘屯字的破译成果赢得奖金。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教授莫伯峰领导的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此进行了跟踪研究。莫伯峰坦言,在计算机时代,要攻克甲骨文破译这一学界的超级难题,新技术的跨界融合同样必不可少。笔者不由心生感慨:站在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这些对甲骨文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者肩上,后辈学者手中又添数字技术的研究利器,多少锁闭于龟甲兽骨间的动人故事又将重现人间。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了孔子的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或许,纪录片《甲骨王朝》可稍补孔子的‘文献不足之憾罢。”[11]
在甲骨学史上,提到甲骨文的发现与收藏之功,人们多数会首先想到王懿荣。作为与王懿荣同时期的甲骨文发现与收藏者,王襄,则是一个孤独者,也是被历史埋藏了许久的名字。不由想起《百年孤独》里那段经典的话:“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悲喜自渡,而这也正是我们难得的自由。”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天津人。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是我国早期发现和收藏甲骨的学者之一。
“王襄收集甲骨得力于天津的地理优势。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很多古董商人有好东西要到北京去出手,会先在天津滞留,等到打听好北京的行情以后,再拿到琉璃厂、东四、西单一带的坊肆去卖,所以天津市面上会出现很多好东西。王襄一生收藏的甲骨,据其后人回忆,大约有5000片。当时家境并不太宽裕的王襄几乎是省吃俭用、想尽办法来购买甲骨。
“王襄收藏甲骨以后,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研究甲骨文。1925年王襄将墨拓的部分甲骨收录成集出版,名曰《簠室殷契征文》,却遭到‘印刷不精,且多割剪‘多以材料可疑,摒而不用的诟病。王襄及其收藏的甲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学界的信任。
“1953年,王襄将自己以毕生精力收藏的甲骨全部捐赠给了国家,珍藏于天津博物馆。”[12]
二
甲骨文是殷商王室档案和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记录,价值与意义都很重大。甲骨文是一部传奇史诗,被发现前,它在安阳殷墟泥土下沉睡了3000多年。
甲骨文正成为中国文化的超级IP。河南是甲骨文的故乡,目前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不仅时代最早,数量也最多。
“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蕴智教授说:‘汉字源远流长,有仓颉造字传说,发展到商代,书写载体多种多样。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如今考古发掘出土的主要是刻写在甲骨上、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甲骨文并不是汉字的源头,它只是当时书写载体的一种。他认为,殷墟时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玉石文字、陶文都见证了这个时代的书写面貌。可以这样说,以殷墟时期的刻辞甲骨和青铜器铭文为典型代表的大宗商代文字符号,是我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且具有断代意义的古汉字系统。
“王蕴智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只是商代文字书写材料的冰山一角,并不是当时文字的全貌。即便是这样,也非常了不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记录了与商王有关的国事内容,包括商王及其贵族的日常活动,对祖先、神祇的祭祀,还有数百个重要的方国人物、战争地望、农耕农时、田猎气象、疾病梦幻等事类,让我们看到了史书上没有见过的殷商文化,这些重要发现值得我们全力去保护、发掘、传承、弘扬。
“如果说汉文字体系在商代殷墟时期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那么汉字的源头在哪里?王蕴智分析,在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中,中国的南方、北方也都发现了大量的刻画符号。文化发达了,语言丰富了,先民们想把这些语言概念记录下来,很多原始部族都有创造文字的冲动。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我国各地出土的史前远古符号有很多典型材料,它们有的已具备了构成文字的某些基本要素及特征,可以纳入汉字演进的历史轨迹上来考察。如漯河贾湖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刻画符号,安徽蚌埠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双墩文化时期刻画符号。大汶口文化图像符号,邹平丁公遗址、高邮龙虬庄遗址的‘陶书,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陶器上那些排行连刻的符号,双墩符号中所见部件组合式的构形等,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符号,有的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瞬间浪花,有的则可能融汇到汉字产生的主流道路上来。
“在王蕴智看来,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我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而中华文字的起源与演进过程并不是一条单纯的主线,发明文字的人物也远远不止一个仓颉。
“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使用的文字中唯一‘活着的大宗文字资料。在甲骨文研究中,学者们的坚守使这门古老的学问绝学不绝、冷门不冷。
“王蕴智介绍,甲骨文发现至今不过120多年,其间研究甲骨文的名家辈出。其中最著名的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被称为‘甲骨四堂。新中国成立前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还有河南大学都是甲骨研究的重镇。外国学者也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甲骨学也因此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甲骨文研究基地,培养、推出了一批甲骨文研究青年人才,甲骨文研究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甲骨文研究越来越热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在释读的基础上进行商代语料和历史文化的研究。王蕴智说。
“‘从仓颉造字传说到这些年来的考古发现,都表明河南是文字的重要发祥地。王蘊智说,关于仓颉的遗迹,在河南就有8处。仓颉被尊称为‘字祖,至今在中原地区的南乐、开封、鲁山、虞城等地,还有仓颉庙、仓颉祠、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冢等遗存。河南上蔡人李斯身为秦相,他曾经作有《仓颉篇》字书,辅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说文解字》这部文字学字书,是许慎在家乡召陵(今属漯河)完成的。早在西晋太康年间,汲郡(今属卫辉市)一座战国古墓出土了一大批竹书。汲冢竹书的出土,使河南成为我国竹书文字的最早出土地,同时这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官方组织整理出土古文字资料的最早记载,这些汉字学术史上的种种经典佳话,无不映照出古汉字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
“王蕴智认为,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之一的古汉字,最早就是在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孕育、成熟并被世代传承的。‘以殷墟出土的10余万片刻辞甲骨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是我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汉字系统。目前殷墟时期甲骨文字目已达4600多个,可释字目1700多个。另外河南还出土大量温县盟书,数千件魏晋隋唐墓志碑刻等大宗资料以及宋元以后的活排宋体字,从这些丰富的汉字文化遗产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王蕴智说。
“对于如何利用河南丰富的文字资源发展文旅事业,王蕴智建议,汉字资源是全人类文化遗产,河南要充分保护好、开发好、活化利用好。可以通过创新创意,做好汉字文创、动漫、游戏、研学等活动,让汉字文化‘活起来,让古文字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实现从文字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13]
“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特别是商代晚期273年的史事,内容异常丰富,涉及祭祀、征伐、年成、田猎、疾病、祸福、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礼制风俗、军事、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以及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甲骨文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慧和创新精神。当时的天文历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日食、月食和星象的文字记录。当时农业的发展水平也居世界的前列,已经种植黍、麦、稻、粟等农作物,掌握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农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其中有关植物水分生理学知识的记载,要比古代希腊早1000多年。甲骨文中还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记载,如人们有组织地治理河流、气象预测、开采铜锡铁和玉石等矿产资源,甚至都城的布局都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影响。当时,我们先人的医学已取得惊人的成就,已对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口腔、泌尿、小儿和传染病等疾病进行了初步分科,享誉世界的针灸术在甲骨文中也有明确的证据。此外,甲骨文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龋齿记录,这比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同类记载要早700至1000年。”[14]
说到我们先人的医学成就,就不得不讲一个“医”字。
“医”字,首见于甲骨文。一种观点认为,“医”字最外面的方框代表医者要方正,不偏不倚、中正。医者首先要人品中正、德行好,有仁爱之心,做人要有原则。这是对想要成为医者的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医”里面是一个“矢”字,“矢”就是飞箭的意思。整个“医”字很像一个含着“箭”的“张开的口”,这说明医者“张口即为箭”,射准了祛病,射偏了害人。故为医者,“口中含箭”,不能说错话,下错医嘱就会要病人的命。医者应深知,为医之难,为医之险。
第二种观点认为,“医”的本义为盛箭的袋囊,与疾病无关。“医”发音为yī,一声,是个会意字,外“匸”(音xì)内“矢”。这种观点来自东汉语言学者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言:“医,盛弓弩矢器也。”清代后期广东人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对“医”字做了如下注解:“匸,有所挟藏,言其中可以藏物也。”徐灏的意思是说,古代称箭为矢,象征着武力,所以“医”字的本义就是将箭矢及弓弩放置在袋囊中。《说文·匚部》“医”字下曾引《国语》:“兵不解医。”即士兵们把装有弓箭等武器的袋子挂在身上(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是故,“医”字的本义为盛箭的袋囊,与军事有关,而与疾病及治疗无关。
第三种观点认为“医”和“疾”字有关。“疾”字的病字旁,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的形态,这个人的右腋下中了一支箭,便是患上了疾病,而最开始医生的作用是把这支箭取出来并放进盒子里(匚,取“匣”意)以避免误伤,这就形成了“医”字。
第四种观点认为,医,从匚从矢。匚,消毒的容器。矢,锋利的东西,把人身上的伤口刨开,进行外科手术。
第五种观点认为,“医”字与砭石有关。《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说文解字》里面说:“砭,以石刺病也。”早期人们也将其称作针砭,人们主要是利用针砭划破皮肤,排脓放血。砭一开始多为石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当冶金技术提高之后,渐渐出现了金属针,砭石才淡出人们的视线。
砭石最开始是古时熨烫疗法所用的工具,后来砭石被逐渐打磨,形成形似箭矢一类的针灸工具或者手术刀工具。我们今天用的针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鍼”,它的解释是“所以缝也”,也就是说是指缝衣针,并不是医学上用的那种针。古代早期一般把医学针灸用的针称之为“砭”。为了避免病人看到这类较为尖锐的工具感到恐惧,故而将它们藏到匣子里,这便形成“医”字。1956年1月《汉字简化方案》中将“医”字作为“醫”的简化字,书写起来方便了许多。但事实上,“医”和“醫”原本是两个字,而且“医”远比“醫”古老。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华夏首位医圣当数炎帝,尝百草而名神农,《神农本草经》为最早药书。轩辕黄帝同为中医宗哲,《黄帝内经》是华夏第一部完整医学典籍,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与上述《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合为中医四大名著,奠基了辉煌中华医学理论。
在三国时期那样一个乱世中,有这样三个人虽非诸侯,却同样引人注目,那便是被誉为“建安三神医”的张仲景、华佗和董奉。这三个人一个被誉为“医圣”,一个被尊为外科鼻祖,还有一个,董奉,在传说中更是直接羽化登仙。
董奉,大家了解的可能不太多。三国时期东吴名医董奉,字君异,吴侯官(今福建长乐区古槐镇)人。自幼聪颖好学,酷爱钻研医术,集各家之长,创董医一派。他信奉道教,尝隐居庐山南般若峰下。他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济贫善施,相传有起死回生之术。董奉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五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世人称赞董奉为“杏林春暖”。正因为董奉的这一善举,后人常常将医学行业称作“杏林”。中医叫杏林妙术与悬壶济世,源于医家懿德风范,传统医者是用仁心用最低成本治人。“医生”一词,本质上代表的是一种称号,一种荣誉,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人们把医生看成一种职业,则更像是功利主义社会下的一种误会。
医者,仁人之心者。《左传》中说“三折肱为良医”,意思是说,手臂骨折三次,自己也能成为良医。言外之意,良医是靠多临床、锻炼出来的。医、殹、醫、毉,这四个字,在形、音、义等方面颇为相近,所以极易被混淆。医是把匚、矢、殳、酉(巫)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医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对疾病的态度,讲究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按照韦钦国先生的说法,“殹”字的本义是叩击发声,与治病有关。殹发音为yì ,四声,是个形声字,从“殳(shū)”。《说文解字》云:“击中声也。从殳医声。”王育说:“殹,病声。”即“殹”为代表治病时发出的叩击声,也有人理解为病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呻吟声——因疼痛所以需要救治。所以,“殹”字的本义就是(治病时)叩击发声,与治病有关,已经具备了现代“医”的部分内涵。
金文的“医”字有两种书写方法,分别是“毉”和“醫”。记得在一次医学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选择题:“医”繁体为“醫”,该字从“酉”,说明古代对病人的医治与(酒)有关;“醫”的异体字又用“巫”构形为“毉”,这说明古代的医术也与(巫术)有关。
不难发现,“毉”和“醫”这两个字仅有下半部分的不同,右上部分皆出现了“殳”。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呢?按照韦钦国先生的说法,醫的本义是指治病的人。醫发音为yī,一声,是个形声兼会意字。《说文解字》中说:“醫,治病工也。殹从酉……《周礼》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是“醫”是指给人治病的人,通俗地讲就是过去的郎中、現在称医生或大夫的这个群体。二是最早的医生是“巫彭”(《中医大辞典》称“巫彭,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黄帝之臣”)。三是“醫”字为上下结构,上“殹”下“酉”,“酉”为部首。“醫”为什么从“酉”呢?这是因为“醫之性然,得酒而使”,“医源于酒”,“酒所以治病也”。换言之,治病时需要酒(起消毒或作药引子使用),所以从“酉”。“酉”也是个象形字,在金文里就像个酒坛形状,事实上现在所有带“酉”部的字基本与酒有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们的饮酒习惯产生已经几千年了,中华民族有悠久的酒文化,有的地方甚至有“无酒不成席”的习俗。那为什么人们要喝酒呢?大约因为,微醺之后能完全接受世界,还爱上了这个世界,身体是轻飘飘的,但你知道头脑是清醒的,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此时的自己会比平时更加活跃甚至勇敢。喝酒的人爱上的不是酒,而是一种感觉。喝酒是一种感情上的释放,心灵上的解压。其实人爱的不是酒,而是端起酒杯将心事融入酒中,酒在杯中,杯在手中,话在酒里,情在心里。把你的心事、情绪、情感斟在杯里,端起酒杯和内心的那个我说说悄悄话,和着泪水痛饮,释放内心的自我。一杯酒,入喉是情怀,入肚是满足。
当然,除了酒本身无可媲美的幽雅醇香外,它同时还承载着人类的丰富情感,并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媒介。酒过三巡后,所有感情都折射于杯盏之间。换句话说,酒不单单是一种液体,它还有社交功能,还是桥梁,是粘合剂,在与领导、同事、合作伙伴等的推杯换盏中,得到了机会,得到了认同,得到了合约,从而得到共赢。一个人喝酒,可能是闷酒;但一群人喝酒,却可能是境界。古埃及有这样一句谚语:在水里,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脸;但在酒里,你能看到内心的花园。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年轻的时候特别讨厌白酒,又辣,又呛,觉得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喝的,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在白酒里面喝到了香,喝到了回甘,并且能从中获得愉悦,慢慢地爱上白酒。其实不是自己主观地喜欢和不喜欢,而是你的身体替你作出了选择,这就不得不提到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帮助细胞传递快感和开心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会让人快乐。多巴胺分泌多了,人会觉得生命真好;当多巴胺分泌不足的时候,人就会变得迟钝消沉,感觉生活无趣,甚至出现压抑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经历了社会的洗礼、生活的磨炼、社会的“毒打”,无可奈何,无处诉说,慢慢地喝啤酒已经不能满足身体所需要的多巴胺,这个时候身体需要喝点度数更高的白酒,才更能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不是你主观喜欢和不喜欢,而是你的身体——准确地说是你的基因替你作出的选择,白酒进口辣,但是回甘,恰恰符合了人生。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多的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所以如果你对喝酒有罪恶感,其实大可不必,这其实是你的身体在调节生理机能的一种本能的选择,你需要的就是控制好自己喝酒的量,切不可贪杯过量饮酒。花看半开,酒饮小醉,乃人生大佳趣,酒至小醉,甚是绝妙。
这大约就是“醫”为什么从“酉”的缘故吧。说完了“醫”,该说说“毉”了。
“毉”本义就是“医”。“毉“发音为yī,一声,同样是个形声兼会意字,上“殹”下“巫”。“醫”字从“酉”好理解,那“毉”为何从“巫”呢?这要从中国的巫文化说起。巫是什么呢?巫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就像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那巫又是如何治病的呢?《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简言之,巫是通过舞之蹈之而形成一个“气场”使疾病“消失”,在古代医巫不分的情况下这当然有相当多的迷信成分。客观地说,当时很多的医疗行为本身便是巫术,换言之,“巫”就是过去医学的另一种形式。“毉”就是最初的“医”字,后来就演变成“醫”。
那么,“殳”是什么呢?殳,从几从又。“几”是汤药,“又”是用手按摩。很多与“殳”相关的字都含有打击、击毁的意思,比如“殴”“毁”等。故用“殳”对抗疾病,就像打一场战争。《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历代兵家无不奉之为至戒。医家治病,常把用兵之道应用于临证处方用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则损兵折将,伤及身体,甚者贻误病情。中医学家叶橘泉曾在《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中言:“兵,利器也;药,毒物也。善用者,一则可守卫国安民之功,一则可获却病保生之效;不善用者,一则足以祸国而殃民,一则适以助病而戕生。故用药之道,一如将兵。将兵固难,而用药岂易言哉。”兵道与医道自古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结晶,诸多医家正是将兵法与医学相互糅合,将兵法运用于中医临床,屡获奇效。
在中国战争史上,粮草被高度重视,粮食与战争往往相互交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孙子曰“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充分体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用兵之道;范蠡辅佐勾践时,强调“足食强兵”的军事理念,最终以弱胜强,灭掉吴国。而在最为经典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整体实力远不如袁绍,却可以弱胜强,纵观官渡之战,其胜负与粮草给养是密切相关的,曹操举火夜烧乌巢粮,以少胜众袁败亡,不是仅仅靠军队的勇猛战斗力,而是靠焚毁粮草给养的谋略摧垮了10万袁绍大军。粮草之于军队,犹如中医的脾胃之于五脏。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临证时治疗内伤杂病,重视脾胃功能的运化,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如《黄帝内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醫学家蒲辅周认为:“凡病之发生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故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盛衰。”中医学家岳美中曾指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而在治疗过程中,脾胃功能的强健往往是康复之关键所在。”由此可知,脾胃对于疾病转归至关重要,就如同粮草对于战争一般。
当然,医生治病,最好不用开战,用“战未战”之法,也就是防病治病。“战未战”从军事角度看有两层含义:一是加强国防,提升综合实力,防患于未然;二是战争来临时,采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战胜敌人的目标,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曰:“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他指出,用兵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军不会来侵犯,而应依靠自己有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军不会来进攻,而要依靠自己坚固的防守,攻不可破。提高自身实力,有备而无患,防患于未然,这是“自保而全胜”的用兵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即为“治未病”之法。治未病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未病先防,其二是既病防变,其三是瘥后防复,而提升人的正气方可收到以上效果。疾病的发生多源于邪气的入侵,而疾病之转归,往往由正邪之强弱决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黄帝内经》中不难看出正气对于防病治病的重要性。
“毉”字下半部分是“巫”。巫中的“二”是天地,工中的“|”是人。巫是沟通天地人鬼神。巫讲的是精神。巫医并不是仅会设坛做法,而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巫医治病,从形式上看是用巫术营造一种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是需要借用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可以说,开创了中医情志学(中医心理疗法)的先河。巫医也正是“毉”字下半部分的由来。
殷人认为,致病原因有四,一是天地,鬼神作祟;二是外伤(虫兽致伤);三是外在的环境如风雨之类的侵袭;四是病从内生,其中鬼神作祟的卜辞为量最多。
殷商时期是如何诊断疾病的呢?按照中国甲骨文研究学者王建钢的说法,综观甲骨之人辞大致有三:卜诊,望诊和听诊。因为巫师、贞人只有通过问诊才能得知疾病之所在,外伤、痈肿等外科疾病则多属于望诊,卜诊就是用龟卜的方法来诊断疾病,冀以推测吉凶,预知转归。诊断后,信药信巫只能择一而从,择药则无载,择巫则见卜。其实,艾灸就是在那时发明的,甲骨文中有炙字,《说文解字》对炙释为:灸,灼也。凡以“火”与体表某些部位而治病者,便是灸法。在卜辞中有记载以艾灸有治妇女之病、有治小儿之病等等。甲骨文中有关按摩的文字有许多,如“疛”用作动词,为治疗腹之疾患,即以按摩之法而治病。从卜辞内容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殷代的按摩师均由女巫医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宫女担任。按摩疗法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治疗术,从古至今医学史及养生、康复医学都有着重要地位。
大家都知道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什么呢?学宫,其实就是古代的学校,是学习的地方。稷下学宫是在战国时由齐桓公田午设立、由国家出资支持、为养士用士而创建的,从办学目的来看属于官学。齐国的国君本来是姜姓吕氏,春秋末年被陈国的田氏公族所取代,史称“田氏代齐”。田午是田齐的第三代国君,为巩固政权、促进发展而在田齐王宫稷门处设立了稷下学宫。
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稷下学宫是由齐桓公之子、田齐第四代国君齐威王创立的。齐威王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主。虽然他执政初期沉溺于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但他有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抱负。他积极接受淳于髡、邹忌等人的进谏,广纳贤才,善用人才,励精图治,使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数一数二的强国,雄霸东方。
齐威王之子齐宣王继位后,稷下学宫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史记》记载说,齐宣王喜好有才能的、能够游说进谏的学者,除了邹忌和淳于髡外,他还任用邹衍、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共七十六人,给他们上大夫的待遇,请他们“不治而议论”,就是可以不担任职务而自由讨论时政国事。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来到了稷下学宫,于此游学的人也络绎不绝。
稷下学宫实行“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不论出身,无关贵贱,有教无类,来去自由,思想开放,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甚至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均可自由辩论,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各家学者在这里演讲和辩论,各种学说在此处不断碰撞,不断交流,不断融合,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稷下学宫的讲学之人被称为“稷下先生”,他们的弟子学生则是“稷下学士”。
稷下学宫从兴起到消亡,共经历了大约一百五十个春秋。稷下学宫里有一位我们都很熟悉的大家,他就是扁鹊,被后世称为医宗。“扁鹊三见齐桓公”的故事就是在这时发生的,“讳疾忌医”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在扁鹊医学的影响下,医巫分离,“醫”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医从混沌的医巫不分,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致中和思想,中医理论体系逐渐建立。过去人们读《黄帝内经》是沐浴更衣焚香而坐的,循着岐伯与轩辕两位大师思想,去生动体悟人体的五脏六腑、五运六气、三部九候,平人气象,脉象精微,寒燥湿火。人体像地球,头发是森林,肌肤是土地,血液宛江河,气息若风涌,七窍是洞穴,大脑如高岗,双目乃日月。耳穴、手足每部位全息五脏,脊椎指示上中下三焦。人被万物簇拥而存活,人既要自己内部平衡又须与万物平衡,故人由爱自己推及爱别人,由爱别人推及爱天地,天人合一是中医精髓。
战国时秦国有个医生,名叫医竘(qǔ),他曾为宣王割痤,为秦惠王治痔疮。张仪背上长肿,让医竘医治。张仪说:“背现在不是我的了,任你怎么样。”最后治愈。尸子说:“竘诚善治疾也,张子委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后治矣。”
如果说拔矢治病、针刺熨烫是医生的最初工作,那么后来中医逐渐发展,甚至可以和疾病“打一场战争了”,而这场战争的武器便是“巫”和“酉(酒)”。至今,民间还流行用药材泡药酒,增强其药效。《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说:“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这也指明適当饮酒可以防病治病,祛除邪气。所用的一般是黄酒和白酒。黄酒味厚,能入血分,主行药势,通血脉,和血行气;白酒气厚,行气分,主消冷积寒气,有散寒破结的作用。酒在古代往往是用于祭祀活动,还可以用于治病,在《汉书·食货志》中,对于酒的解释是这样的:“酒,百药之长。”
酒,百药之长。确实。很多人都遭遇过颈肩腰腿痛的问题,以前在农村,遇到这类问题,老人们往往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材泡50度以上的白酒,然后用这种药酒外涂患处,疼痛也能有所缓解。日前在一期广播和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颈肩腰腿痛怎么办?我说,先说说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腰痛吧。腰痛又称腰脊痛,指腰部因外感、内伤或闪挫等而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表现的病症。腰痛咋办?中医可通过多种方法有效改善,比如通过采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外敷、热敷等手段缓解腰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有的人会因为职业病落下“筋伤”。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僵硬、脚踩棉花感、腿里没劲等,通过科学系统地治筋,症状都能得到改善。
颈肩腰腿痛问题在筋不在骨,就是说,是“筋”(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出了问题。中医有“骨正筋柔,气血自流”之说,当筋失去正常保护能力,骨头稳定性下降,软组织粘连,关节容易卡住,引起炎症性反应而疼痛。所以,“筋”柔了、骨头自然就顺了,在治疗中切勿本末倒置。
很多人都有过肩膀疼痛的经历,通常第一反应就认为是肩周炎引起的。其实,“肩周炎”只是个模糊概念,真正的肩周炎叫“冻结肩”,只有15%左右的肩痛由肩周炎引起。其症状是肩关节僵硬,导致肩部的疼痛和活动度丧失。
过去由于诊断设备、技术不够先进,很多患者的肩痛被冠以一个统称叫“肩周炎”。还被认为是常见病,表现为肩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僵硬与粘连。
造成肩周炎的原因很多,外部创伤、肩关节周围肌腱粘连、运动时牵拉扭伤、肩部受寒以及长期肩部劳损都有可能导致肩周炎。
其实,许多肩痛并不全是“肩周炎”引起的,真正的病因有很多。导致肩痛常见的疾病有“肩袖”撕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周围骨折和各类关节炎。此外,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肩部疼痛,比如冠心病、颈椎病等。
最常见的容易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是“肩袖”损伤。肩袖是肩膀上的一组肌肉,它像袖子一样包着骨头,它一收缩,肩膀就能抬起来。
将长期肩关节疼痛的患者简单地归因于“肩周炎”,可能会忽视就诊而耽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如果肩关节疼痛,尤其是以夜间疼为主,病在两三个月内反复发作,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笔者个人的临床经验是:一般50岁以上的老年人肩膀痛,八九成都是“肩袖”的问题,也就是肩膀肌腱的撕裂或磨损。有些老年人患了由“肩袖”导致的肩膀疼,以为锻炼、抡肩膀就能活动筋骨,对缓解肩膀疼痛有好处。实际上,抡肩膀这个锻炼方法是错误的。抡肩膀时感觉好像好点儿了,那是关节液的润滑功能发挥了作用。老年人由于年龄或者其他方面的关系,肩关节本身就有损伤有病变了。如果还使劲去抡,损伤只会加重,关节本身的病变会越抡越坏。
患了“肩袖”,也就是肌肉已经受损伤了,应该适当地休息,让肌肉充分缓解过来。不能再抡肩膀让肌肉“加班”。可以吃点儿维生素,或是使用药物。如芬必得可以止疼,缓解症状。还有些药物能使损伤的肌肉组织再生,使病变修复。进行功能锻炼,在专业医生、理疗师、康复师的帮助下进行。“五十肩”是俗称,其实它叫“冻结肩”,这个是肩周炎。一般50岁上下的人易发,40岁或者60岁的也有,不过很少。
一般发病部位是肩膀一侧,要么左边,要么右边。“五十肩”的病因还不明确,通常是5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比较多,所以有推测它是女性生理周期的原因而导致的内分泌紊乱。还有人认为是免疫异常导致,而这种免疫不是身体能识别的。不过大约半年时间,身体能识别这是个正常的组织了,慢慢就能恢复过来。另外,也有医学认为是一过性的机能异常。
患病后常是半年时间,“五十肩”就会自动消失,所以它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但这半年会比较难过,患者发病4—5个月时,疼得往往会影响到睡眠。许多病人到处求医都看不好。
腰痛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过度劳累等。可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瑜伽等,还要注意生活起居和日常饮食。正式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同时,运动适度可以避免大多数的运动损伤。如不慎发生运动损伤,需施行目前国际上对于急性运动损伤而制定的“RICE原则”: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Elevation(抬高)。即:对患肢进行制动休息,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使用毛巾或其它布类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适当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加压,继而及时就医。
中医讲辨证,看哪个类型,看个人体质。中医认为以下方面引起腰痛:肾虚。这被认为是腰痛的主要原因。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肾阳虚则表现为腰痛畏寒、四肢发凉。此外,脾虚、肝郁和肺虚等内脏功能失调也或引起腰痛。经络阻滞。经络是连接脏腑与肢体的通道,负责输送气血、调节阴阳。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便会导致腰痛。经络阻滞的原因包括风寒侵袭、瘀血阻络、湿热内蕴等。气血瘀滞。气血在经络运行过程中,瘀血在腰部堆积,会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疼痛。跌打损伤、气滞血瘀、寒湿阻络都会引起气血瘀滞。外感因素,诸如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
我们中医治疗疾病,就是运用各种方法,使人体的阴阳重新达到和谐的地步,这个病就好了。可见,阴阳“和”,这个“和”有多么重要。
关于阴阳“和”的观念,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张广村说得好:象形文字是对物象的直接模仿。例如甲骨文中的“車”字,以两轮毂为主,因为制造“車”时需要考虑平衡性,所以甲骨文写出的“車”字左右对称、讲究平衡。《道德经》中描述的“車”轮是带有轮毂的。《道德经》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自然物象如鱼等,也是自然对称,符合宇宙法则,甲骨文在书写上更是如此。会意是用两种以上物象表示一种现象,如用天上滴水表示雨,羊在圈里表示牢,因为也是用物象表示,三点水的雨,两边长角的羊都是对称的。形声字彭,左形右声,左边是鼓的形状,右边三撇是表示声音也基本对称。这种对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朴素阴阳观念,构成此后中国文字结体的基本原则。甲骨文以后的文字结体都是方块字型并讲究对称平衡,此后演变的金文、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等都体现出方块字和对称平衡的特征。”
这个对称平衡的宇宙法则,和中医讲的阴阳平衡是一致的。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便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我们做中医的,无不敬仰孙思邈。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三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古老文明里,唯有中华文明千年不辍,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字从未断绝。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中国人或许至今都不能认清自己的文明得以传承的源头。正因为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名字,将会永远地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
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这一点基本上在学界已经达成共识。那么,王懿荣究竟是怎么发现甲骨文的呢?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甲骨文的发现,得益于一个偶然事件——生病吃药、买龙骨发现甲骨奇文,仿佛万有引力的发现是因为一个苹果。
“话说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的夏天,王懿荣感染风寒却百药无效,病症久久不得缓解。十分器重王懿荣的光绪皇帝闻得此信,遂派太医前去探视。为什么光绪皇帝如此重视王懿荣呢?因为当时王懿荣在清光绪帝身边担任南书房行走,勤勉王事,日夜‘犹复秉烛批判,为国子监诸生,讲解易得切磋,不料感染疟疾(伤寒),病倒了。光绪皇帝闻讯,派太医前去诊治。而太医开出的药方上写着一味当时比较罕见的药——龙骨。王懿荣的家人在北京城内几经寻找,才从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西鹤年堂买回了龙骨。在那些甲骨碎片上,王懿荣发现了许多似篆非篆的奇异纹络,有着深厚金石学功底的他当即意识到,这些带有刻字纹样的甲骨碎片,绝不是单纯的药材。
“王懿荣发现‘龙骨这味中药上有许多类似篆籀刻画,他猜测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但其字体又非篆非籀。于是,王懿荣开始有心收购各种‘龙骨药材。他抱病亲临药房并叮嘱药房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说来也巧,王懿荣的一个潍县老乡古董商人范春清在河南安阳小屯收购铜鼎,忽闻当地农民翻地时,发现了大量龙骨,他带着好奇的心理,便很便宜地买了40片,从中选了12片较大的龙骨片,回到京城,就急匆匆地奔到王懿荣的住处,范春清高兴地告诉他,自己到河南并收购了一些白片片,当地老百姓叫它‘龙骨。王懿荣听后大喜过望,忙捧起这些白片片,认真地审视着这些甲骨上的陌生又曾类似的刻画,问清了出处。并以每个字2两白银的高价购下,又另给范春清白银600两到河南全部购买甲骨。王懿荣前前后后共收购了甲骨近2000片。”[15]
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民间这么传,有點儿玄乎。我们再看看著名学者是怎么讲的。
在光明网组织的一次讲座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柏灿这样说:提起甲骨文,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您真的了解甲骨文吗?甲骨文中的“甲骨”二字又是指什么?这里先讲一个故事。1899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五年,这年秋天,时任清朝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教育机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患了疟疾,感觉身体一会儿发冷打哆嗦,一会儿又浑身发热,头痛难忍,口干渴,只想喝冷水,苦不堪言。他只得蜷缩在被子里养病,并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一说鹤年堂)中药店买回一副治病的中药。煎药的时候,王懿荣无意中看到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面隐隐约约刻画着一些符号,身为金石学家的他敏锐地意识到其中一定有玄奥,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王懿荣顿时顾不得自己孱弱的病体,立即起身披衣、箭步下床,拿起一片龙骨细细端详研究起来……经过一番初步的探究,王懿荣觉得龙骨上面的刻痕绝非一般随意划刻所致,而是很像古代的文字,但其形状又并非大篆或是小篆,看不出是什么字体。为了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他立即派人赶到药店,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中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了下来。后来,他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收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龙骨。在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王懿荣终于从《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中找到了线索,他断定这些符号是早在秦汉之前的上古文字,这味名叫“龙骨”的中药材也并非什么“龙”的骨头,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自此,一个崭新的名词——甲骨文便诞生了。今天,学术界虽然对甲骨文的身世依然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后,原本六文钱一斤的龙骨却骤然间身价百倍。由此,一味十分普通的中药——龙骨,走入我们的视野。也得益于这味龙骨做媒,中华文明的一个重大发现和一段被岁月掩埋的历史,慢慢浮出了水面。王懿荣因病得福,被后人尊称为“甲骨文之父”,传为千古佳话。
王懿荣对那些有着形似刻痕的甲骨片进行编号并拓片成册。与此同时,王懿荣对照《史记·龟策列传》《周礼·春官》的文字记载,开始研究、破译这些抽象而单调的文字符号,最终找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并由此抽丝剥茧,慢慢地整理出一段段尘埋泥土中的古老历史:这些甲骨文正是记录殷商王朝时君王祭天祈福、发布政令、征伐方国的史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现代汉字的鼻祖。
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1000年,那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刻下的是中国文明的破晓时间:汉字的起源和发展,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疑问,都得到了崭新的研究方向。故此,王懿荣被后人尊为“甲骨文之父”,“甲骨学”也成为20世纪中国三大显学之一。
事实的真相是,“坊间流传很广的王懿荣生病吃药买龙骨发现甲骨文之说,始见于1931年7月《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上的一篇署名为‘汐翁的《龟甲文》:‘光绪戊戌年,丹徒刘铁云,鹗,客游京师,寓福山王文敏懿荣私第,文敏病痁,服药用龟板,购自菜市口达仁堂,铁云见龟板有契刻篆文,以示文敏,相与惊讶。文敏故治金文,知为古物,到药肆询其来历,言河南汤阴安阳,居民搰地得之,辇载衒粥,取直至廉,以其无用,鲜过问者,惟药肆买之云云。该文不长,错误颇多,李学勤认为该说‘离奇‘不符合事实,可谓评价允当。也正因为离奇,合乎人们的猎奇心理,所以该说流传甚广。”[16]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着广为记载的一个插曲,正可谓是无心插柳之举。然而这个说法是不够严谨的。“把重大学术发现归因于偶然事件是幼稚的,学术上的重大发现只能放在学术史中才能看清其来源和价值。万有引力的发现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苹果。沉埋地下的甲骨肯定此前也被翻起过,但如果没有发现上面的文字及价值也只能被当作废物丢掉。这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发现。任何重大的学术发现背后,都有学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王懿荣之所以能够辨认出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并且对其作出准确断代,这归功于当时弥漫社会的浓厚的金石学风气和他本人所具有的深厚的金石学研究功底。”[17]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
王懿荣(1845年—1900年),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晚年自号养潜居士。谥号文敏,《清史稿》有传。山东福山县古现村人。福山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享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大樱桃之乡”“中国鲁菜之乡”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文教科举之风就十分盛行,福山共有75人登科,300多人中举。王懿荣出身书香官宦世家,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三任国子监祭酒,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著名的金石文字专家。1983年第四期《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颂扬他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英雄。王懿荣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晚清一流的学者,著名的金石文字学家,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其学术贡献与爱国情操永世长存。
“王懿荣在福山的始祖王忠原籍云南大理府云南县(今祥云县),明洪武年间任山东都转运盐使司下辖的登宁盐场盐课大使,他在福山为官几年后喜欢上了这块美丽富庶且人杰地灵的‘福山,决定定居于此。王氏家族遂在此繁衍子孙,后成为福山的名门望族。吕伟达告诉记者:福山王氏一家确属官宦世家,先后录取翰林6名,进士24人,举人58人,贡生58人,秀才357人;出了三任封疆大吏;有父子三翰林、兄弟多举人之称,被朝野誉为‘天眷其后,世泽蝉联。
“王懿荣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其祖父王兆琛,官至山西巡抚。其父王祖源官至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幼年的王懿荣便表现出其聪颖好学的天资,6岁进入古现村的王氏家塾,先后师从于母舅、表伯等人。他15岁随父亲进京,其后拜翰林院编修崔清如、礼部主事周孟伯等人为师。其为人聪颖勤奋,博览群书,有过目不忘的美誉。然而尽管聪明好學,王懿荣的仕途却以坎坷开始。他18岁参加乡试,直到35岁才乡试中举,面对接连7次的落榜,他从不气馁。在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光绪九年(1883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迁侍读。
“王懿荣的仕途之路最令人称道的是,三为国子监祭酒(清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品等为从四品。该官职隶属于清代最高学府。主要任务为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时人称其为“太学师”。光绪二十年,光绪帝因他‘皆耿直敢言,雅负时望,对他十分器重,同年,擢升一级,成为三品衔国子监祭酒,并蒙恩赏赐玉臂‘福寿字一幅,‘松寿字一幅。至今北京故宫养心殿里还悬挂着王懿荣书写的3幅中堂,足可见王懿荣在光绪帝心中的地位。”[18]
青年时代的王懿荣“笃好古彝器、碑版、图画”等,沉耽于搜求鉴赏文物,尤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他酷爱古代文物典籍,凡有价值的残石、碑帖、书画、古钱、善本图书等,都设法购置收藏,有时为了收购文物不得不典当妻子的嫁奁、首饰。王懿荣不仅嗜于收藏,而且精于考订。他对各种出土、传世的文物古器就其名称、类别、型式、纹样、文字、书体、功用等特征进行考证,判断年代,鉴别真伪。为搜求文物古籍,自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王懿荣先后拜访当时著名的收藏家、金石文字学者潘祖荫、吴大澄等,同他们进行商榷探索,考订违合,历时19载,撰写成金石学著作《汉石存目》《南北朝存石目》等书,成为当时著名的金石文字专家。
王懿荣对中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殷墟甲骨经他之手,从“龙骨”变成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王懿荣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懿荣的金石成就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古文字的考证。比如《尚书·大诰》中‘前宁人‘宁王以前的解释迂曲难懂,王懿荣最早指出此‘宁字当为‘文字。陈介祺对此解释充分肯定,予以极高评价,在他致潘祖荫的书札中说:‘则文王、文人之说,甚为有见。二是石刻存目的整理。王懿荣最早的金石学成果是《南北朝存石目》,汇集南北朝石刻拓片,加以编目,记录较为全面。此类还有《汉石总目》《晋石存》(此书未见)。三是区域金石志,比如《福山金石志》残稿。四是金石序跋。古人慎于著述,很多金石见解散见于序跋中,《求阙文斋文存》收集了一部分。这只是对王懿荣著述的有关内容作出的概括。其他多散见于其致同好的书札中,这些书札所涉内容广泛,涉及书画、拓片的鉴别等,比如王懿荣致张佩纶、孙毓汶的书札。此类信札,‘实为著述(梁启超语)。其他小类诸如封泥印章、泉布镜鉴、墓志造像、瓦当彝器等,皆在其收藏研究之列。
“陈介祺、潘祖荫去世之后,王懿荣称得上当时金石界之领袖。其入上书房,整理宋元书画,皇上向其询问古器鉴别就是明证。王懿荣与当时金石商人过从甚密,如潍县那些古董商人,没有不和王懿荣熟悉的,所以潍县商人得到出土的甲骨后,首先售卖给王懿荣。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因生病吃药而发现甲骨文的说法实不足信。王懿荣去世后,二子王崇烈、四子王崇焕延续家学,都有金石论著传世,可谓善于继承先人遗志者。再之后,其孙女王福重捐献甲骨500余片给天津文化局,此举以文化人、嘉惠学林,亦可视为王懿荣传古之志的延续。
“上述内容,都体现在王懿荣写给亲友的书札中。这些私人书札,书写时没有公开之虞,所以能畅所欲言,发自内心,情真意切,是学术研究中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王懿荣交友广泛,写有大量书札,且多以稿本形式分散于各地馆藏,此前未被系统整理,学界不知,难以使用。2022年4月,齐鲁书社出版了2020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成果《王懿荣书札辑释》,该书从各地馆藏及出版物中收集王懿荣致56位亲友的800多通书札,经过辨伪、释文、考证写作年代及梳理人物关系,近70万字,对于研究王懿荣的金石书画收藏、古文字考证、交友聘问、社会时政、家庭教育等,大有裨益,对晚清历史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19]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据威海,分陷荣成,登州大震”。王懿荣毅然上书请旨,要求回山东故乡办团练,抵御日寇。光绪皇帝准许其奏请,并拨饷银2.5万两资助。他當即从京师赶赴济南,会同山东巡抚商酌防务,然后又赴登州防次,联络乡团。在王懿荣的号召和组织下,一支初具规模的抗日团练很快在登州组成。正欲出征,腐败的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王懿荣闻之痛心疾首,写下了七绝《偶感》:“岂有雄心辄请缨,念家山颇自魂惊。归来整旅虾夷散,五夜犹闻匣剑鸣。”表达了请缨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壮志未酬的心声,并深以未能为国家尽一力而遗憾。
现在的鸡汤文喜欢这类的话:希望日子简单充实,可以被喜欢的事情填满。平凡是福,平淡是真。当下即最好。这不废话吗?等于什么也没说啊。谁不知道“平凡是福,平淡是真”? 大敌当前,你还能说这样的话吗?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上至慈禧太后、光绪帝,下至文武官员,纷纷敛财逃命。王懿荣受命于危难之时,这个文官竟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负责保卫京城。问题是,王懿荣根本没有军事指挥权,下属千余人的团勇,半是老弱残兵,而且缺乏武器,在敌人洋枪、洋炮之下形同虚设。王懿荣在给时任湖广总督的妹夫张之洞的信中就讲道:“弟自奉命,实作看街老兵,朝廷亦未尝以兵事责之。然自甲午以来,及今又六七年,中国兵事仍是不行。津事已极,则重臣之不得无罪夫!……至京师地面,如甘军及义和团一日不出……公能稍为捐置相助否?此垂泣而道之者也。”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防御形势是多么艰难。
不可为,也要为。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同年8月15日早晨,侵略军攻入北京东便门,北京城内一片恐慌与混乱。王懿荣率团练作最后的抵抗。下午,城破后,他又组织部分团勇“以巷为战,拒不投降”。半夜,王懿荣见大势已去,“自知事不可为”,退回家中在花园内徘徊,得知八国联军已攻打东华门,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等人化装逃跑了。
王懿荣命家人取来笔和纸,写下了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绝命书写毕后,他先吞金与铜钱,两次自杀未果,接着饮药服毒,仍未绝,于是投入庭院的那口井中,终于壮烈殉国,时年56岁。随后,继室谢夫人、长媳张夫人,皆从容投井殉国。
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中国有文仕。“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王懿荣是真正的龙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余秋雨说得好:“王懿荣当时是以官员们的自杀方式、市民们的自杀方式和农民的自杀方式,三种方式快速地轮了一遍,就是完全义无反顾地,从三条道路走向自我灭绝。我觉得他是民族英雄……这是一个金石学家,他竟然成了乱世中的金石;他在一个药里边发现的是龙骨,他成了这个民族真正的龙骨,这我想不过分。”
据说,今天的北京锡拉胡同21号院便是王懿荣旧时故居。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已具备汉字的构造:象形、形声、会意、指事、假借和转注。
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有了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而且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了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王国维将甲骨文与“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并列为“四大新发现”。就学术意义而言,甲骨文的发现更堪称这四大发现之首。
四
“对于生活在大河之南的人们来说,‘河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那么,‘河字是如何从古老的甲骨文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呢?
“在目前已被学界考释出的1700多个甲骨文中,‘河字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古文字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武亚帅说,出于饮用、灌溉、水运等需要,古人常逐水而居,对河流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
“‘世界古文明多起源于大江大河,古老的黄河则孕育了华夏文明。武亚帅介绍,在甲骨文中,‘河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指黄河,二是指自然神。其中,第一种用法是其本义,与现代汉语‘河泛指自然水系不同,上古汉语中的‘河一般专指黄河,甲骨卜辞中的‘河也多指黄河。
“较早对‘河字提出正确考释意见的是文史大家郭沫若。当代古文字学专家裘锡圭在《殷墟甲骨文考释四篇·释‘河》一文中,系统梳理了‘河字的不同写法,论之甚详。为方便大众理解甲骨文,武亚帅将甲骨文的发展演变做了简单的分期。他介绍,早期字形中,左侧的‘水较为省简,右侧像斧柄之形,即‘柯之象形初文,因而这时期的字形可以分析为从水柯声;中后期的字形里,左侧从水,右侧则刻画了人荷(背负)物的形象,即‘何字,因而这类字形可分析为从水何声。
“‘这几类写法的共同点有二:首先它们都是形声字,其次它们均以水为意符。不同点在于声符各不相同。武亚帅认为,虽然声符不同,但这些声符均从‘可声,所以它们在作为‘河字的声符时可以通用。
“在武亚帅看来,‘河字的成功考释主要得益于文字学上的证据,即有确定的声符。汉字从水之字多见,如江、海、湖、泊等,为何这个字一定要释为‘河呢?因为其所从的声符均与‘可近同,故而该字读音与‘可近,与现代文字相对应的正是‘河字。
“西周時期,同簋铭文中的‘河字沿用了晚期甲骨文字形。至战国时期,‘河字的字形逐渐趋于稳定,从晋系玺印文字、齐系陶文、楚系竹书等文字资料中的‘河字可以看出,这些字形也奠定了后世隶楷阶段‘河字字形的基础”。[20]
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至今的110年来,经过海内外几代甲骨学家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开拓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甲骨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严密规律、丰富资料和广泛研究课题的国际性学问,并成为中国古代文明探索的起点与基石之一。
《浙江日报》2021年12月17日报道浙师大人文学院陈年福教授和他的甲骨文研究。“比如,这四个字‘橛樁鼘彭(jué zhuāng yuān péng),是一句描写劳动场面的诗,可与《诗经·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相媲美。其中的‘鼘彭是拟声词,将高音低音结合,是对打桩之声的模拟。”这句文辞不是卜辞,是占卜者在完成了贞卜活动之后忽然看到河边平地间打桩的热闹场景,即兴抒写的。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汉字的故乡,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人来到这里探寻文明源头,其中就包括李运富。
“李运富曾长期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特聘教授走进郑州大学,现任国家语委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学科首席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相传创造八卦符号的伏羲、创造文字符号的仓颉都生活在中原地区,第一个研究汉字形义系统的许慎是河南人,第一个系统整理小篆字体的李斯是河南人,汉字教科书的编写、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等都肇始于河南。”[21]
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具象、隐喻和会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下文我们通过对若干汉字的“说文解字”,来看看汉字之美。
我们现在说河南是文化大省,这个“文”字,繁体写作“彣”。《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错画也。交错刻画,以成花纹。交错而画之,乃成文也。”
文,无论是在甲骨文中还是在金文中的写法,都像一个胸前文身的人。后来,引申为掩饰,如《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这是“文”当动词用的时候。“文”当形容词用的时候,意思是有文采,辞藻华丽。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如,《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当名词用的时候,意思是文章、文化等。
“万”,乃“萬”字的简体。像一个巨螯屈尾的蝎子形状,本义是蝎子。后来,万假借为数词,引申出“众多”的意思,即十千。蝎子又称钳蝎,尾刺内有毒腺,能向前弯曲,栖于干燥地带,昼伏夜出。中医用它的干燥虫体入药,可治头疼和风湿。
“奚”字的甲骨文由三部分组成:上面的“爪”(爫)或“又”指人的手,中间的“幺”指绳索,下面的“大”是正面站立的人。后来,“奚”字还被假借为疑问代词或副词,如《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中的“奚”就是用作副词,相当于“为什么”。
“男”的甲骨文,从田从力:田,外围方整,中间阡陌纵横;力即耒,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松土农具,形状似锸而顶端分叉作齿形。《易·家人》中提道:“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阐释的是中国古代男治外、女治内的道理。
“休”,人依木下为休。“休”是以人、木会意,表示休息。《诗经·周南·汉广》云:“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意思是说,南边有高大的树木,我却不能在那里休息。这里的“休”字就是用其本义。休,兼具休息和美好两种含义。从休息之义引申,又可指休养生息,进而引申为休假、退休等义。
“行”字,在甲骨文中像纵横交叉道路,作道路讲。《尔雅·释宫》中提道:“行,道也。”《诗经》中有一句著名的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说,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想和你一起变成更好的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德行如高山般令人景仰,他的正大光明的行为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遇之而不加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临之而不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大概我喜欢的是太阳吧,纵使我已光芒万丈,在你面前还要相形见绌。
遇见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然而心里是欢喜的,开出一朵花来。蚍蜉不敢撼大树,但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不求善养浩然气,只愿千里快哉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敢妄言一路有你,只愿风餐露宿时,你唱我和;荣华富贵处 ,我便仰天大笑出门去,“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我穷则你予我以自律,你达则我还你以自由。
“取”字,其在甲骨文中,从耳从又(又,即人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会意字,描绘了一个人用手割取另外一个人的耳朵。古代田猎或战争结束后,都会“论功行赏”,而记功的凭证则是取下的左耳。“取”字的构形恰恰反映了这一习俗。据《左传·宣公二年》记载,郑国公子归生接受楚国的命令攻打宋国,结果宋军大败,郑军囚禁宋国的华元,俘虏了250人,割下了被打死敌人的100只耳朵。
“要”,为“腰”的本字。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道:“要,身中也,像人要自臼之形。”意思是“要”(“腰”)是人体的中间部分,从臼,表示两手叉腰。从字形上来看,无论是金文中从女还是小篆中从大,都是表示人的躯干,都表现了双手叉腰的姿态。后来,随着字义的引申,为便于区别,在“要”上加形符“月”成“腰”,作为“身中”的专字。金文和小篆的“要”,均像一个人双手叉腰站立的样子。由于腰处于人体的重要位置,所以又有枢要的意思,引申为重要、要点等用法。
“年”字,在甲骨文中,由禾、人两个字构成。禾,甲骨文字形作(象形字,侧重表现沉甸甸的穗),谷类作物的统称。而且,在古代,谷物丰收就叫“有年”,大丰收就叫“大有年”。
流传于民间的“年”却是一个尖角獠牙的怪兽。它长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上岸,村民在这天不得不扶老携幼逃往深山。然而,“年”也有弱点,而且被一位白发老人知道了。于是,在大家到深山躲避的除夕,老人身披红袍留在村庄,用爆竹吓跑了怪兽,并把“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的弱点告诉了村民。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放爆竹,守更待岁。说到过年,就无比想念川菜中的一道名吃——樟茶鸭,带着浓浓的烟香味。樟茶鸭是熏鸭的一种。制作樟茶鸭要腌、熏、蒸、炸四道工序,其中用樟树叶和花茶叶燃烧产生的烟熏鸭是很关键的一步。那种香樟花的气味令人迷恋。我们现在说的书香味,不是香樟花的气味,而是芸香草的气味。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古人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清香袭人,故称之为“书香”。芸香草亦称芸草,产于我国西部。因为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这种草避蠹驱虫,所以除“芸人”指农人,“芸芸”指众多外,与“芸”字有关的词多与书籍有关。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象形字的定义,可理解为:画成那个事物的样子,笔画随着所表事物的外形弯曲,日、月就是这样的。
文字起源于图画,这是象形字产生的根本。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和中国的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简单易识,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毕竟有很多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无法画出来的。因此,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汉字逐渐发展成表意文字,并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如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
“父”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手持石斧的形象,是“斧”字的初文,亦是古代男子的美称。由于甲骨文是刀刻文字,古人用一条细线代表石斧。许慎也在《说文解字》解释“父”字时提出:“父,矩也。家长率教者。”石器时代,石斧是先民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可谓是寸步不離身。《诗经》有云,“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如何劈柴?没有斧子是无法完成的)”,极言斧之重要性。于是,手持石斧便成了古代男子的主要特征。
“我”字,在甲骨文中是长柄武器,就是名叫三戈戟的古代兵器,比戈多了几把像匕首形的东西。其字形结构与人体形象毫无瓜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三种解释:“我,施身自谓也”“我,顷顿也”“一曰古文杀字”,让后人自己判断。为何“凶器”“我”用作了代词?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雨”字,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像雨滴从天而降。从“雨”字的甲骨文字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造字的智慧:顶部一横代表天,下面的小点指雨滴,合起来表示正在下着雨。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雨的解释为“水从云下也”。到晚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里,“雨”字的写法已经渐渐发生变化,先是将两侧的雨滴拉长,继而将中间的雨滴连起来,再将雨滴错落其间。有趣的是,由雨滴连接成的中间一竖笔无论多长却不会刺破天。四月末,总有一场风雨会及时赶来,为这个春天作个总结,或是赶来看看那些迟开的春花。风雨无情,有时风雨又有情。无情,还似有情,有情,又似无情,谁能说得清呢?
“莫”字,在甲骨文中,以太阳落入草从,会意“夕阳西下”。莫是暮的本字。暮,是日落西山,是傍晚,是时间接近末尾、将尽的意思。“暮”字很形象,像太阳落到草丛的后面,又隐入大地的深处。在甲骨文中,一个意思常有多种字形来表示,表示傍晚时分的“暮”就有多种写法,有些写法表意为“太阳落入丛莽”,有些表意为“太阳落入庄稼地”。我们闭上眼睛,沉思默想,仿佛3000多年前的落日就在眼前。
看到“暮”字,仿佛看见太阳正一点点地落下去,留下西天的一片暮色,暮色也渐渐地收拢、变得晦暗起来。暮与春相连,令人心生感伤,多么美好的季节,就这样将要结束了,怎么会不让人恋恋不舍呢?宋代诗人王淇在《春暮游小园》一诗中说:“开到酴醾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酴醾,是开在暮春的花,它开过,春花也就散场了。酴醾花见得少,没有多少人家会栽这种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酴醾是蔷薇科的植物,月季和蔷薇也是蔷薇科的植物。
要读懂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莫”字,首先需认识“茻”字。茻,《说文》:“众艸也。”“艸”,同“草”。草本植物的总称。
古人日出作日入息,“莫”字想必是古代中原地区劳动者对落日长期观察的结晶。然而,随着汉字的演变,到隶书时,下面的“艸”变为“大”,我们便很难从其字形中咂摸出“莫”字的含义了。
“监”,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或跪或立在装水的容器旁,临水自照,看自己倒映其中的模样。铜镜未发明前,古人用什么来自照容颜?甲骨文“监”字,其实就是把水当作镜子。《书·酒诰》中有句话,“人无(勿)于水监,当于民监”。意思是,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应当把人民当作镜子。这里“监”字便是用了本义。
“车”字,在甲骨文中,像一辆舆、轮、轴、辕、衡、轭俱全的马车之形。舆是坐人的车厢,轮是车轮,轴是贯穿车轮中间用以持轮的柱形长杆,辕是车前驾牲畜的部分,衡是车辕头上的横木,轭是牲口拉东西时架在颈上的器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舆轮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相传,奚仲精通造车技术,了解夏王朝的车服制度,夏禹便任命他为“车正”。
“县”字,在金文中是:一根木头上,用绳子绑着一颗脑袋。县,悬的本字,最初指枭首示众。“县”繁体字写作“縣”,形体结构乃沿袭篆书形体而来:左边是倒写的“首”字,右边是绳子(系)。
“朋”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像两挂贝的形状。根据王国维、郭沫若等古文字学家考证,商周之时,贝朋多来自实物交易、进贡或掳掠,被视为珍宝,人们把贝串起来挂在颈上装饰。贝,后用作货币计量单位。古代以贝五枚为一挂,两挂为一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与友合称为“朋友”。“朋”是友的同义词。郑玄《周礼·地官·大司徒》这样注:“同师为朋,同志为友。”凡同师者皆可曰朋,但同师未必同志,同志者亦未必同师。
“鼎”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给人感觉是三足、两耳、大腹。其中上半部分“目”乃鼎身讹变的结果,下半部分是由鼎足讹变而来。
鼎,与钟齐名,是政权的象征。传说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九个鼎,象征九州。在古代,鼎不仅是烹煮的器具,还是宗庙祭祀的一种礼器。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
鼎以三足为常,所以多以鼎喻三。朝廷三公重臣称“鼎臣”“鼎司”“鼎辅”,科举时代有“三鼎甲”,指状元、榜眼和探花。古代鼎除了烹煮东西,还用来烹煮人,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
“字”, 子在“宀”下,最早出现于金文,本义是女子生育小孩。在古代典籍中的许多“字”,也都不指文字,如《易经·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汉书·严安传》“六畜乃字”。“不字”“乃字”“字”都取義为“生育”或“怀孕”。由怀孕生育引申出嫁。在古典小说、戏曲作品中常见的“待字闺中”“未字”“字人”等用法,便是指女子出嫁。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提道:“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
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我们不能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汉字的特点,不能光看,光看的话它没有亲和力。艺术性方面,要靠写才能更好地感觉。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汉字,是中华文化及传承的载体。只有回到源头,才能更好地感知汉字的魅力。这就是我们今天仍需要学习甲骨文的意义所在。借助考证殷墟古汉字,我们从中得以辨认出先民的农耕生活。比如“和”字,我们看这个字,它与“禾”有关。推而广之,“黍”“稷”“麦”“菽”“稻”等粮食作物的表意部分皆来自“禾”。
数千年农业文明塑造了华夏先民的意识——最“香”的是粮食,最“秀”美的是庄稼成熟,粮食收回家了就算过了一“年”。
五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与古埃及纸草、古巴比伦泥版文书交相辉映,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甲骨文的发现,推动了语言学和汉语史、古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经过几代海内外学者的努力和追求,甲骨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钥匙。
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有四大发现: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汉晋简牍以及北京明清档案。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对前三大发现都有研究。罗振玉是敦煌学学者、甲骨文研究先驱,同时也是将甲骨文引入书法的第一人。罗振玉,他在学术上没有争议地被授予考古学家、甲骨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书法家等众多称谓,被誉为甲骨研究第一人。其首创甲骨文书法,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继古创新开辟了新天地。
罗振玉究竟是何许人也?罗振玉(1866年—1940年),浙江上虞人,出生于江苏淮安。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1940年卒于旅顺。罗振玉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甲骨学、金石学、考古学、农学、教育学、出版学、收藏学、版本目录学、敦煌学、历史档案学、古器物学、书法等诸多领域中均有着奠基之功和导夫先路之劳。其对中国科学、文化、艺术、学术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其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
罗振玉,他不仅治学成就斐然,亦是一位书法大家。一生遍临经典碑帖,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书风精严工稳。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结字之精、用笔之妙,七八十年后的今人亦难逮其境,是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开创者。甲骨文是殷人以刀代笔,契于龟甲兽骨之上的占卜纪事。甲骨文书法则是以笔墨形式进行艺术表达,罗振玉将古奥难识的甲骨文引入书法艺术的殿堂,增加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并向社会推广开来,传播弘扬汉字蕴含的独特文明。罗振玉自幼敏而好学,6岁始读“四书五经”,17岁治金石文字之学,校勘《金石萃编》。此后,他校勘前人著录、读碑考释、订正史料、发表新发现。碑学研究贯穿了罗振玉的治学生涯。纵观其所藏碑帖,珍本佳拓数量逾万件,或裱卷轴,或裱册页,多有罗振玉题签、钤印或考证文字,为后世研究提供便利,并形成自身收藏体系。
“当年的罗振玉书写甲骨文,却是从零起步。甲骨文书法的诞生和发展与甲骨文研究密不可分,只有掌握一定数量,能够辨别释读甲骨文,并了解其书写规律,方能进行艺术创作。罗振玉搜罗甲骨文两三万片,考证出大量的甲骨文字,推进了甲骨文的识读工作。对甲骨文的文本内容,他首次进行了分类。在《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他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七类内容,为后世甲骨分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界评价罗振玉楷书学颜骨,隶书习汉碑,行书字体修长,用笔简远,具仙风道骨。沈曾植曾对罗振玉说:‘学问之事,既为公等垄断,而公之小行楷书,又复卓绝。我毕生染翰,竟无入处,此关天事,又复何云。
“罗振玉草书作品虽少见,但仍可见其结体修长,间有董意;用笔于侧锋中现出凝重,章法疏朗,一气呵成,创作意境与所书内容浑然一体。篆书除甲骨文外,擅《石鼓文》和金文。他的书法没有放纵恣肆的痕迹,充溢法度严谨、一笔不苟的书卷气。
“由于甲骨文是契刻文字,许多笔画带有尖锐的字口,很多书写者模拟此类效果。亦步亦趋地临摹使书写成为附庸,忽略了其中的意趣。作为文字学家的罗振玉却注重笔法与笔意,在他的甲骨文楹联中,以坚挺遒劲的主笔彰显瘦劲的精神,并辅以略轻松的笔调抒怀达意,墨的枯湿变化富妙趣。
“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在毛笔与硬刀、契刻与书写的阴阳刚柔之间,展现出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创造性地体现书家对甲骨文书法的驾驭能力。他擅长将甲骨文、钟鼎文、碑额、大小篆、秦隶书融汇创作,书风简洁古朴、秀颖醇雅、自然华贵。”[22]
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因是多用刀具之类尖硬的利器刻成的,其笔画平直、瘦劲、挺拔,下笔、收笔两头稍尖。在结构上,由曲线或直线穿插交错构成二度空间的平面。同是一个字,繁简不一,有反有正,有顺有逆,有分有合,笔画疏密有致,有秩序地变化,形成均衡、对称、稳定的格局。《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成、转注)在甲骨文中都已经具备。其章法大小参差,长短不一,有聚有散,排列匀称和谐,似自然而然。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共发掘出土154600余片,有4600多個单字。在这4600多个单字中,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700多个,仍有2900个左右的单字没有被考释。研究证实,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
“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4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5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
“从文字结构看,甲骨文不仅完全具备后来汉字方块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由甲骨文、商周金文,到春秋战国的大篆、小篆,汉魏的隶书及以后的行书、楷书,其嬗变轨迹清晰可见。
“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并长期使用汉字至13世纪才有本国文字──字喃,直到15世纪时,字喃才完全取代了汉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晋代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而其他早期文明古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23]
“甲骨文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五大自源古典文字之一,是中国独特而最早的成文记忆文献遗产,可以据以追索中国上古史的未知,窥探3000年前殷商社会生活场景,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延伸历史轴线。
“甲骨文是生生不息的汉字和汉语的鼻祖,也是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素材。
“伴随甲骨文宏富学术文化内涵与其所反映的殷商社会历史奥秘的逐渐揭示,一门学科性的专门学问‘甲骨学已经形成。
“甲骨学研究不只限于甲骨文字辨识及其所揭示的殷商历史文化等本源性信息方面,还涵盖甲骨文发现以来所有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与甲骨文相关的人文事项。张秉权先生指出:‘甲骨文固然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中国文字的一种,但甲骨学绝不是中国文字学中的一部分。因为它所研究的绝不止于甲骨文的字形部分。……甲骨学所研究的是甲骨文,但并不限于甲骨文字,凡是和卜用甲骨以及卜辞所涉及的一些有关的事项,都在研究范围之列。
“甲骨文与甲骨学是同声共气的姊妹俩。甲骨文研究的,举如文字释读、字形演绎、书体构形、卜辞类组、分期断代、甲骨材质、断片缀合、契刻走刀、微痕分析、涂朱填墨、占卜形态、文例释读、语法句法、残辞互补、刻辞内容、甲骨文与殷商史等,而与甲骨文所涉及的相关事物,比如甲骨发现与流散、甲骨文的考古发掘与发现、甲骨文的保护技术与传承、甲骨文墨拓与摹本制作、甲骨著录版本比较、甲骨文献目录学、甲骨校重、甲骨辨伪、甲骨递藏始末之人与事、甲骨学人传记、甲骨学史、海内外甲骨文研究动态、甲骨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数字化与自动识别检索技术、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构建等,还包括甲骨文楹联书法与甲骨文活化利用等等,则构成甲骨学研究范畴的扩大。是故甲骨学以其内容的博洽和方法学理的邃密远出甲骨文字之外,殊难‘登堂入室,因而被视为‘冷门‘绝学。”[24]
5000年前,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统一中原,划野分疆。从此,黄土地上诞生了悠远的文明。5000年前,史官仓颉收集汉字,编排整理。从此,龟背上镌刻下了亘古的传奇……
六
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此后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殷墟甲骨文4600多个单字,已经被考释的单字有1700多个。
甲骨文的结体字形方整,对称平衡,形成最早的为后世沿用的方块字系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唐继根说得好,“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里。”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一些学者皓首穷经,对甲骨文研究工作孜孜以求,既以对甲骨文的深刻研究探究汉字形成和演变的历史,完善对中国文化史的了解,又据此锚定中华文明史的起始时间,考据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时事和生活。说到底,甲骨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世俗意义上的‘有用‘无用,而在对中华文脉的追根溯源。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避免陷入发展‘跛脚,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今天,所谓的‘冷门专业无用论,实则是以短视对长远、以偏见遮全貌,本质上是一种哗众取宠之论。对类似‘高见的反证例子不胜枚举,对类似逻辑的武断荒谬不乏批判。然而,类似的偏见在网上依然大受关注,引得诸多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究其原因,还在于整个社会在资源倾斜、待遇回报、价值认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错配。
“既然甲骨文研究如此重要,研究者需要比常人更能坚守,可否给予其更合乎预期的薪酬待遇?既然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4000余个,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占三分之一,剩下的‘硬骨头亟待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那么,可否在职称评聘、人才激励等方面对‘冷门绝学研究者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既然大家清楚地看到当前文科在社会上遭遇的‘傲慢和偏见,可否考虑以政策引导纠偏,让人们更多地看到不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不论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都有与之对应的发展前景,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习研究的不错选择。
“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就在《人间世》中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事实上,有些事物从表面上看‘无用,从深层次看却‘有用;在短期内看‘没用,从长远来看却‘很有用;本身‘无用,其内涵或外延却‘非常有用。此次甲骨文登上热搜,正是对‘冷门有用的一次正名。”[25]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古老文明里,唯有中华文明千年不辍,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字从未断绝。而120多年前的一天,一片甲骨文的出现则重塑了中国信史的开端,指引着后人在黄土之中寻找祖先们曾走过的路。
文字学家周有光说:“从文字来看,我们的文化一条线传下来,一直传到尽头,可以追溯到3300年之前。”由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四大古典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仍被继续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本身首先是文字,是表达概念或某种特定意义的视觉语言符号,但是在其简洁的笔画之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人们于字里行间中对整齐美、技巧美、均衡美的追求。其书写的技巧、工具的运用、制作的程式都具有艺术的特质。
中国书法是文字内容与书写技巧高度统一的艺术,只有首先把字写对,才能谈得上艺术的升华。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推动了人们对古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增加了古代各种文献的可信度;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推动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
“甲骨文也为现代书法艺术提供了舒展才华的新天地,别开甲骨文书法篆刻新门类。甲骨文书体造型与行文走笔具有的高起点、合规度、具变宜的书法要素,显出早熟性的特色,先声正源而导流后世书艺,其刀笔、结体、章法三大要素,直接间接影响着晚后书学的流变,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学原则和共同心理,即平和稳重的审美观,强弱均衡、节奏有序的心理意识。”[26]
丛文俊在《雪堂书法叙论》中有言,书法艺术是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栖息地。书事活动,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重要的人文关怀和修炼。孔子早就提出,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不仅之为艺,与“道”“德”“仁”并重。
甲骨文书法的实践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21世纪开始繁荣兴盛起来,各种甲骨文学会相继成立,频繁举办甲骨文书法展览,进行学术交流。
就书法看,尽管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个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再者,因时期不同,契刻的人不同,也有了风格的区别。有的粗犷雄放,有的秀丽工整,有的欹侧多姿。在线条上有的瘦硬挺拔,有的浑厚粗壮,带有先民质朴的天性。甲骨文大多数用单刀直刻,用笔方折的特点很突出,有浓重的契刻味。也有一部分是依书写墨线痕迹刻成的,如晚商《宰丰骨》,笔画起止和线的粗细变化带有墨书意味,已有笔致的意义。因此也可以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契刻甲骨文的巫史是我国最早的书法艺术家。后代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规律亦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甲骨文天真朴质的书风一直给历代书法家、篆刻家以启示,因此甲骨文在歷史学、文字学、书法艺术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甲骨文字可谓当时巫术活动的记录。凡涉及祭祀、征伐、田猎、年成、疾病、旅行、天气、生娩等都要先求神鬼天命。占卜的内容谓‘卜辞,‘贞人将占卜的记录镌刻在甲骨上,因此也叫占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殷契。如果说这些书刻者为当时的书法家,甲骨文字迹算是最早的‘书法作品。”[27]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甲骨文书法是将这一瑰宝连结大众、连结世界的很有魅力的艺术形式。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可以说具备了用笔、结字、章法三个要素。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书法已经具有较严密的系统和规范。汉字“六书”中的原则,在甲骨文中都能予以展现。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比较明显,具有文字初期的象形意义。
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弘扬与发展,是随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甲骨文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古代社会信息,而且甲骨文字本身的契刻,或雄伟、峻峭,或柔美、飘逸,或工整,或拙朴,它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祖。
“学习与欣赏甲骨文书法,应着眼于三点:一是契之精而字之美。对于甲骨文书法,1937年郭沫若在其《殷契粹编》的自序中做了精辟的阐述:‘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我认为甲骨文书法有五美或五个特征:其一,雄伟壮丽,镌刻刚劲。主要指自盘庚至武丁时期,历经二世四王,至武丁盛世,把甲骨文书法艺术带向繁荣鼎盛。其书风雄伟壮丽,镌刻有力,单刀侧锋,笔势婉转,曲直相错,起笔多圆,收笔多尖,富有变化。其二,谨饬守法,严整一致。主要指自祖庚至祖甲时期,国泰民安,庶政精简。书风谨饬守法,严整一致,行款整齐,字画平行对称,充分显现甲骨文作者娴熟的契刻功底。其三,横斜率直,随意所适。主要指自廪辛至康丁时期,干戈动荡,连年混乱,带来了书度自由化。其书风自由开放,灵活变动,横斜率直,圆曲弯卷,随意所适。其四,镌刻粗犷,如铲如凿。主要指自武丁至文丁时期,武丁好武喜猎,书风劲峭挺拔,浑厚雄健,行款奔放,镌刻粗犷,如铲如凿,刚劲有力,气势逼人。其五,工整谨慎,端庄威严。主要指自帝乙至帝辛时期,由于外患内叛加剧,对内苛政严刑。其书风尤见工整,谨慎,端庄,威严,然而恭而不浮,契意甚浓。二是契之爽而形之妙。通过刀法看笔法,这些字由于用尖锐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其用刀用笔爽利劲拔,如鬼斧神刀,故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挺拔遒劲,体现了先民运刀如笔的艺术技巧。
“劉鹗先生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编印《铁云藏龟》,首倡甲骨文书法。故甲骨文书法基本的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刀笔味,核心是爽利,失去刀笔味就失去了甲骨文的‘神韵。从‘刀刻上看,甲骨文线条刚劲有力,有直线、曲线;有单刀,或者双刀。呈端尖中粗之状,点画起止方圆结合,直画中略有曲意,字形为长方,以对称、横竖、斜角线居多,妙趣横生,美不可言。从‘笔书的墨迹上看,线条自然流畅,写得非常爽利,曲张富有弹性,生动活泼。殷商的考古,至今还未发现毛笔,但我们通过这些墨迹可以领略到书写者的动作和运笔节奏,推知当时已经有了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28]
甲骨文的基本风格特征,如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所说:“甲骨文字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瘦劲挺拔的细笔道的;一类是浑厚雄壮的粗笔道的。”书写甲骨文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以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毛笔的软毫韵味,以其极为丰富的笔法为主导,以甲骨文的刀笔味为基调,在宣纸上写出甲骨文“刀刻”的本色,从而实现刀笔味与软毫韵味的自然和谐的统一。
“甲骨文书法,一般是先‘笔书后‘刀刻,也有刻好后填朱,个别有朱、墨所写。我们要归纳甲骨文书法章法,总的情况是:形式不规则,整版排列无序。但基本形式是直书,有右行,也有左行。自上而下书写,自右而左排列。殷商人立下的这个章法规矩,至今已延续了3000多年。
“对于甲骨文书法的创作,我认为主要应汲取先民刻辞的刀法、笔法和章法的精神实质,而不在于形式。甲骨文书法要有古意、古气和古韵。既要‘刀笔特色,又要彰显出笔情墨趣。字形结体可巧妙地、恰如其分地移位、夸张与变形,也可适当采用装饰性手段,使甲骨文的造型更加生动、活泼、遒劲、爽美,通篇透露出神秘诡异、潇散浪漫、古穆空灵的艺术氛围。”[29]
甲骨文因其自身的天然美质和原始艺术特征,吸引了一代代书法家的兴趣,他们用笔情墨趣去表现甲骨文的独特魅力,以达到原始再现和艺术再现的完美结合,为书法艺苑又增植了一株高雅多姿的奇葩。作为相对系统化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书法传递出了更多美的讯息。甲骨文书法是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最能显示中国文字特色的艺术形式就是书法,甲骨文书法是中国书法的历史源泉。
现实情况是,甲骨文笔法丰富、字法优美、章法独特,但因为其非常小众,很多人对其有年代的隔膜感和生疏感。书法家创作篆书,涉足金文、石鼓文和小篆者多,涉足甲骨文者少。甲骨文书法很难,写甲骨文书法的人也很少。首先识读难,文字尚且不认识,更不用说按艺术的规律创作,从字法、笔法上谋划,因而很多人不愿意触碰甲骨文书法;其次,因为不认识,所以甲骨文书法并不被更多人所理解。
甲骨文入书法,识字者不多,但很有古拙,悠远的气场。感觉时空穿越,洒脱秀逸。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会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就需要甲骨学者和甲骨文书法者多发声、多引导、多评批,让大众明白甲骨文书法不是靠身份、靠职务和胡划拉几下或让人写写吹捧的文字就能行的。甲骨学是一幢房子,甲骨文字好比是房子的主人。研究甲骨学和书法艺术要先了解这幢房子,知晓它的基本结构、作用、内容和属性,再到具体研究甲骨文字和书法艺术,就会从一般意义的理解上升到对具体对象的理性把握和深入了解。
甲骨文同时具备了书法的三要素,即笔法、字法和章法,而且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也体现了中庸的美学精神,作为最早的文字,其保持了纯正性和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早期的结晶。
甲骨文书法是指以甲骨文结体为原型,加入书写与笔墨技巧而产生的书体。甲骨文书法,首先,要具备“刀笔味”的凝重与古雅,不但要瘦,还要硬。由于刀刻的缘故,甲骨文的转折少圆转,多是由两笔交接而成,因而交接处方折居多,峻骨爽气,清癯犀利。有时为了避免交接形成的圭角和雷同,在两笔交接之处,常常是笔断意连,活泼生动,自然天成。因为龟甲兽骨的间质和契刀的锋利,所以甲骨文的线条挺拔劲峭,别有异趣,更能体现出“书到瘦硬方通神”。甲骨文笔画主要由点、直线、弯曲线组成。其点,多拟形表意,显得含蓄蕴藉。在甲骨文字中多以字缀的形式出现。以点为例,其所表示的定义很多,如表示水滴、谷米粒、泪滴、血滴、尘土、气味、唾沫等。其形态各异,有的形同三角、米粒,有的状似枣核、纺锤。起笔以笔尖轻轻逆入,使甲骨文更显得生机灵动而又含蓄沉稳,有画龙点睛之妙。
起码应具备“用笔如刀”,笔画中可用枯笔、浓笔、飞白等技巧展示甲骨文,但又不失刀刻、生辣、平直的特征。
其次,甲骨文书法要有章法。甲骨文刻辞的章法,基本形式是直书,有右行的,也有左行的。我们现在书法创作的自上而下书写,自右而左排列的章法格局和传统款式,便是由甲骨文最先确立的。
在章法布白上,甲骨刻辞的又一特点就是它注意材料的大小、形状和卜辞内容多少及卜兆纹路进行铺张。如有的多条卜辞并列,每条卜辞因字数多少的不同,行首和行尾便不齐平。有些方形字的多条卜辞,往往排叠成塔形结构,错落有致,显得美观。有的整版文辞密密麻麻,犹如繁星密布于天穹,有的布置稀疏,字与字之间距离很大,上中部留出大片空白,仿佛十五的夜晚,月明星稀,给人以一种旷达恬静、神清气爽的感觉。有的文字从上直落而下,下部留有很大空间,给人以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感觉。有的则将数条辞分成数块字群,以不同的排布方式,分置于不同角落,宛如高明的军师巧布的疑阵,令人莫测虚实。
另外,甲骨文书法在结构方面,要注意5∶8和5∶3的形态,符合黄金分割率的原则。
汉字是在以象形字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甲骨文中,象形字占有相当的数量,一些非象形的会意字、形声字,就其构成的各个部件来说也都是以象形为母体,所以说甲骨文的象形字,真正体现了“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概括地表现出物象最基本和最富有特色的那部分。甲骨文书法的结体,为汉字的字形之态奠定了基础,其字体以长方形为主,形体大多是5∶8和5∶3的形态,符合黄金分割率的原则。字与字大小相间,错落有致,各个殊异,行与行参差有序,行文自然,各具姿态。纵横依其势,变化因其形。其虚实相生、率真质朴的艺术效果,极具审美价值,这正是甲骨文章法的独特魅力。
甲骨文乃是簡化的金文或大篆,从理论上讲:可能甲骨文早于金文,但所发现的甲骨文多为商晚期,而商代铜器金文早于甲骨文发现的时期几百年。甲骨文应是事先写在甲骨之上,然后刀刻成形。“卜”字的字形为一把刀在刻骨头之象,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甲骨文书法既要有甲骨之形体之骨,在有限的变化中,又要有书法笔墨之韵味,此乃甲骨书法之精髓也。
正是由于字体具有象形的特点,在结体上随体赋形,任其自然,而且往往一个字有很多种不同的字形体态,使甲骨文字的结构更加千姿百态。所以,甲骨文的字体结构虽以端正为基础,却不拘于端正,在字的结构上常常显示出灵活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其形体态势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因势而行,不拘一格,又以一个重心为基础,使其参差错落,穿插迎让,偃仰开合,顾盼呼应,动静起伏,在灵活自由、错综变化中,又显得均衡、对称、稳定。甲骨文的结体重视构形上的稳中有动、欹中有正,既能体现恣意的创作情感,又合理自然,不着雕痕,体现了书家对宇宙法则和造化神功的体认。
甲骨文书法作品最早出现是1921年左右。著名学者罗振玉在研究之余,首先集甲骨文字用毛笔写成楹联,后于1921年以《集殷墟文字楹联》为书名付印,成为一部最早的甲骨文书法集,是甲骨文书法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后,著名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不仅对甲骨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而且还对甲骨书法颇有研究,其甲骨文书法生动自然,气韵贯通,笔力浑厚,绵里藏针,面貌自新,启迪着后人。甲骨文,包括钟鼎文和石鼓文,这些文字原本就是一种艺术,只要写好了,它们的艺术之美,绝不逊于后来的隶书和楷书,只是美的类型不同罢了。新时期的甲骨文书法创作尽管也是沿着罗振玉、董作宾、丁辅之和简经纶等近现代著名书家的风格而逐渐演进的,但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创作手法的灵活性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突破。
将甲骨文研究与甲骨文书法相结合,有利于推动甲骨文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重发挥。学习甲骨文书法,当以点画细长为主,切忌粗放,字帖来源当是甲骨上的原始字为主,要透过刀法感受书写的味道。甲骨文字作为汉字的源头,当今的研习与传播对于发掘和传播民族文化、提升爱国兴邦促进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费孝通先生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书法艺术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生活艺术价值带有社会普遍认知的广泛性。学习甲骨文书法的过程,也是修养性格、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情操的过程。
写到这里,回到开头的纪录片《甲骨王朝》,作一个呼应。目前被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600多个,被考释的甲骨文单字不到2000个。由于甲骨文的艰深晦涩,不少人缺乏深入了解的耐心。但看了纪录片《甲骨王朝》之后,不由感叹“吾道不孤”,原来甲骨文也可以玩出高深的书法艺术。让我们一起认识甲骨文这个“冷门绝学”,探究文字之妙,了解文字之用,体察文字之美。
《甲骨王朝》以甲骨文字为核心,利用黑科技手段来展现最新的甲骨文研究成果,最大程度还原了有关商代的经济文化的各种信息,带领我们走进充满神秘感的商王朝。其单集时长25分钟的小体量,分别从商王朝的文化疆域、社会生活、占卜制度、武丁盛世、生产科技、灭亡原因等六个方面,展示甲骨文所存在的主要时代——商王朝的方方面面,进而揭示甲骨文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原来,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独特的文化密码,破解汉字真相的过程如同破案,有趣极了。
参考文献:
[1] [2] [21]张弋,李运富.河南当努力打造甲骨文化高地[N].河南日报,2024-01-17.
[3]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N].光明日报,2019-12-01.
[4] [5] [9] [11]时统宇,吕强.《甲骨王朝》:精心打磨从甲骨文到数字化的时空跨越[Z].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03-04.
[6] [24] [26]宋镇豪.甲骨文的世界[N].光明日报,2022-07-10.
[7] [14] [23]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N].光明日报,2019-12-01.
[8]王宇信, 马季凡.甲骨文蕴含的中华基因[N].光明日报,2017-03-23.
[10]邱崇, 马安钰.一片甲骨惊天下——在《王懿荣书札辑释》中认识甲骨文之父[N].光明日报,2023-05-20.
[12]刘剑.王襄的甲骨情缘[N].光明日报,2017-12-28.
[13] 张体义, 温小娟.王蕴智:把“甲骨文”讲给世界听[N].河南日报,2024-01-03.
[15] [18]凌云鹏,焦光绪,赵洪超,侯贺良.王懿荣:福山走出的“甲骨文之父”[N].烟台日报,2009-08-13.
[16] [17] [19]邱崇,马安钰.一片甲骨惊天下——在《王懿荣书札辑释》中认识甲骨文之父[N].光明日报,2023-05-20.
[20] 李东宝.“河”字的考释与演变[N].河南日报,2024-01-17.
[22]凌鹤.罗振玉: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开创者[N].辽宁日报,2019-06-05.
[25]李思辉.甲骨文上热搜是对“冷门有用”的正名[N].光明日报,2023-12-20.
[27] [28] [29]李建春.甲骨文书法[N].光明日报,2017-07-21.
责任编辑 饶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