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明
(山西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西游原旨》是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刘一明的著作,其通过对《西游记》纲目、情节、诗词、人名、地名、兵器等的解读,来阐释道教内丹学中的金丹大道,而他评点《西游记》所采用的技巧方法,也可为后世文学理论提供一定的资鉴。现就此两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西游记》第五回的回目为“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三十九回的回目为“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第八十三回的回目为“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可见,《西游记》本身便与金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刘一明的《西游原旨》正是以抽丝剥茧、穷流溯源的方式,将其中的奥秘揭开。以下便从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说。
所谓修命,乃炼精炼气,节欲保身;而修性,则是养心养灵,集虚化神。刘一明在总结《西游记》前七回要义时说:“金丹之道,性命必须双修,功夫还要两段。两段者,一有为,一无为。有为所以了命,无为所以了性。性命俱了,打破虚空,方是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妙旨。”[1]107可见,由了命到了性,自有为入无为,是两段功夫,须循序渐进,方可成功,若性、命只是单修,则均难达道。因此,刘一明在解读菩萨叹息悟空被压五行山时才会说:“或了命而未了性,或了性而未了命,俱是修行者之短处。故大圣道:‘是谁揭我的短哩?’”[1]121然了性,只完得父母生身之初本来面目,还未见得父母未生之前的状态。所以,了性之后,又须了命,性命双修,才是正途。而具体操作方法,则可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去假存真。真假意识,一直是《西游记》原著强调的问题。如第三十八回的回目“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第五十七回的回目“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等,皆是如此。假者为邪,真者为正,去假破迷,存真悟道,正是刘一明的主张。于是,其对于《西游记》中的旁门外道,皆一一批破,如寂灭顽空、避世著书、卜算数学、星占风鉴、女鼎金石、心肾交合等,皆恨得痛切,骂得炽烈。他认为,道士不可默朝上帝,僧人不得默想西方,整日持经念佛、参禅打坐,只以一空为修,难以成仙,也无法成佛。而旁门之中,尤以御女闺丹与炉火烧炼为甚。唐三藏误入盘丝洞,即掉进纯阴鬼窟;多目怪服黄芽白雪,即炼药烧茅。若不将盘丝洞烧毁、黄花观捣灭,直以采战为内丹、炉火为外丹,将来必后悔莫及。故其言:“修炼大丹,还系圣贤事业、丈夫生涯,依世法而修道法,不拘在市在朝。非等夫采战、炉火、闺丹、顽空执相,一切鸡鸣狗盗暗渡陈仓之辈。”[1]448此为至真妙道,一字一句,皆在提醒学人。然“金丹大道,得其真者,一气成功”[1]447,故弃假还须得真。真者为何?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正如《悟真》所云:“若能一念合真修,灭尽恒沙罪垢。”[2]195刘一明指出,《西游记》或借假发真,或弃假救真,或除假得真,或用假保真,或示假破真,或悟假求真,总之,弃假是了命功夫,修真是了性事业,去假存真,正是性命双修。
其次,知行一体。要去假存真,还须有开悟的知觉。故而三藏弟子分别唤作悟空、悟能、悟净。悟,即是感知的能力。然而,知又离不开行。知者明理,行者成道。无论何种事业,非知之艰,行之艰也。于是,刘一明便在《西游原旨》中说:“金丹之道,须赖于悟,尤贵于行。顿悟之后,不妨渐修之功,是在苦力勤劳,勇猛精进,下学上达,自卑登高也。”[1]815悟空,混名“行者”,乃示人悟得还须行得,若只空空一悟,而不能身体力行,反欲上西天见佛祖,如同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也。由知到行,即是自顿悟而渐修。顿悟,是渐修的起点;渐修,是顿悟的结果,二者相互依存,体用俱备,不可分割。正如五庄观一回,“大仙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作个行脚全真”[3]308,刘一明马上评道:“此变妙哉!前推倒仙树,是徒悟一空而不知实行;今变作行脚全真,是以实行而全其真悟。悟所以为行,行所以成悟,才是袖里乾坤的手段,提携傀儡的机关,乃培植灵根之大法门、大手段。”[1]309由此可见,内外相通、知行并用,亦为性命双修之法。
最后,灭人心,存道心。在《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中,悟空曾传于唐僧四句颂子,其词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3]1041唐僧随之紧承道:“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3]1041于是,后人多认为《西游记》是心学之作。然而,心又有人心、道心之分,不可一概而论。人心有昏有恶,修之无法得丹。正如《西游记》中悟空所遇六贼之名——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刘一明直言此六贼即六欲:“喜、怒、爱、思、欲、忧,皆从人心而出。欺心,则人心用事而六贼猖狂;不欺心,则道心用事而六贼自灭。提纲‘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是道心发现,六贼自然无踪。”[1]194-195可见,人心欺心,一旦发作,必至于死地。而道心则不然,它是行者、金公、真心、本性、灵根的代称,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可以合四象、攒五行,最终成就金丹大道。须菩提祖师所居之地有一石牌,上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后人多言斜月是一勾,三星为三点,合起来便是一个“心”字,故而《西游记》终以修炼人心为本。刘一明却认为,此心并非人心,乃是天地之心。其解石牌之字曰:“这个心,即灵根之光辉;这个光辉,系一点阳刚之正气……即天地之心也,亦名道心。道心为成仙作佛之真种子,为修性立命之正祖宗。”[1]32-33其与人心相较,真有“上下床之别”。人心是二心,有善有恶,为妖为魔,属后天识神,随时可能吞噬本真;道心是一心,纯善无恶,为神为圣,乃先天元神,时刻在救人。一假一真,一阴一阳,二者本不相同,不可错认人心为道心。道心一现,人心自灭;人心不死,道心不生。那么,学者当如何修持?《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4]132只有精一执中、神清性稳,才能化人心为道心。刘一明在《悟真直指》中言:“金丹之道,虚心实腹,两般事业。虚心者,虚人心,修性之事;实腹者,实道心,修命之事。”[5]137可见,灭人心存道心,亦是性命双修、功夫两段。
以上,从假到真、由悟至行、去人心存道心,都是性命双修、有为无为之法,非如此,不可得金丹大道。刘一明讲求先了命,再了性,但了性之后呢?贞下起元、循环往复,又开始了新的更高层次的了命。这便是刘一明在《西游原旨》中指出的另一话题——了性为玉液还丹,了命为金液大丹。
刘一明认为:“金丹之道,有还丹、大丹二事。”[1]68还丹者,精气神三全,人已达到生身之初的本来状态。之后,再加向上功夫,重新安炉立鼎,将还丹温养。十月胎熟,脱去法身,便成大丹。二者的区别在于:还丹是后天中返先天,属地仙之事,为修行者前半功夫;大丹是先天中之一气,属天仙之事,为得道者后半事业。如《西游记》中,悟空曾两次大闹天宫。第一次,因蟠桃盛会王母未曾邀请,而偷仙丹、盗御酒,反下界去;第二次,则是“八卦炉中逃大圣”,直闹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刘一明对此评道:“前之大闹,还丹之事,因有阴而大闹,尚出于功力,故在鼎炉锻炼之先;今之大闹,由纯阳而大闹,已归于自然,故在鼎炉踢倒以后。”[1]103-104然欲得大丹,须由还丹起脚。结合《西游原旨》,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炼己筑基,堪破世事。还丹者,还其本也。《老子·二十八章》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6]73-74这里的“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便是道教还丹之本。入此门户,先要牢把念头、立志长久,时时慎独,片刻不能懈怠,此之谓炼己筑基。除此,还要摆脱声色名利的诱惑,做到心清性稳、明心见性,这便是堪破尘世。《西游记》中的小西天,有一座山,名唤“七绝”。刘一明评曰:“‘七绝’者,七情。言情欲能绝灭其真性也。人生世间,惟货利是图,而锢蔽其灵窍;惟情欲所嗜,而堆积其尘缘。填满胸怀,积久成虫,其污秽恶臭,尚忍言哉?”[1]765可见,情欲污秽,妄念伤真。若不及早断欲忘情,必被色网所缚,终生碌碌无为矣。又《西游记》魏征梦斩泾河龙王一回,原著言:“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俯伏在案边,鼾鼾盹睡。”[3]120刘一明当即评道:“盖言人恩爱牵缠,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一往直前,不肯回头,自谓百岁不老,那知大限若至,一盘残局胜负未分,而早已鼾鼾盹睡、长眠不起矣……呜呼!人生一世,犹如一梦,不到此地,不知才是一梦也。”[1]146由是可知,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功名利禄尚且是一场空梦,又何必贪图粉色骷髅,为情欲所困?对此,刘一明《西游原旨》有二诗正可作结:
人生在世是浮沤,背理违天谁肯休。任尔堆金多积玉,怎能买得命长留?
——《西游原旨·第十回》
水性漂流最误人,生情起欲陷天真。此中消息须看破,断绝贪痴静养神。
——《西游原旨·第四十三回》
其次,金木同功,性情相合。《西游原旨》曰:“金丹大道,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拖船,从有为入无为,由无形生有形,阳神出现,身外有身,皆系真着实用。”[1]527这里,“莲”属木,“船”属金,水金与火木,共同构成金丹大道。从《西游记》的回目中可以看出,悟空是金公,八戒是木母,沙僧是黄婆。而刘一明却认为,悟空乃水中金,八戒为火中木,沙僧是中央土。他们三家攒动五行,合成一个太极,即是唐僧。这样一来,三家相会,五行攒簇,浑然一中,金丹就结成了。而在五行之中,刘一明尤其强调金木之间的和合作用,将其称作“金木同功”。如在乌鸡国,悟空令八戒去驮死去的国王,刘一明评析如下:
行者捉弄八戒驮死人,八戒捉弄行者医活人,并非捉弄,实有是理。非八戒不能驮出,非行者不能医活。驮出正以起其死,医活正以回其生。八戒木火,行者金水,外而金木交并,内而《坎》《离》相济,死者可生,生者不死,为起死回生之真天机。诗曰:向生身处问原因,子母相逢便识真。金木同功真宝现,法财两用返元神。——《西游原旨·第三十八回》
此中情节,如云栈洞悟空收八戒、猪八戒义激美猴王等,皆可看出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离。悟空是水金,乃修炼之大药,运火锻炼,能够剥去群阴。八戒是木火,辅佐行者,使人明白有戒有行、戒行两用的道理。回到人身,金公属情,木母属性,性情相合,才可成就金丹。朱紫国中,“二人携手相搀,径上街西而去”[3]834。刘一明评曰:“盖八戒者木火,属性,为真阴;行者金水,属情,为真阳。性主乎内,情营乎外,内外相济,阴阳合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乃以己合人之大法,燮理阴阳之天机。”[1]778可见,悟空与八戒和睦共处,西天早晚可到,真经自然可得。而沙僧作为真土,起调和之作用,亦不可缺少。只有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共保唐僧,才可完成取经大业。而从刘一明的视角来看,也只有金木同功、性情相合,才能做到仁义并行、阴阳相交,最终结成婴儿。这是还丹的方法,五行一气,归于太极。
最后,返本还元,逆运成仙。刘一明言:“金丹之道,须于生我处穷其源,于死我处返其本。”[1]1063穷源返本,归根复命,就是还丹。如悟空学艺之后卖弄手段,须菩提祖师让他“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3]23每个人都从父母处来,皆须回到父母之处,故刘一明才会说:“返本还元之要,即父母生身之道。”[1]136不被俗世所迷,复归父母生身之时的状态,这叫婴儿本象。刘一明言:“金丹大道,唯是配五行、会三家。三家会而五行攒,婴儿有象,浑然太极,真经到手。”[1]1136这种还丹本象,其法在于能从后天返先天。如师徒四人到宝林寺各赋诗一首,八戒曰:“我说你取经还满三涂业,摆尾摇头直上天。”[3]450刘一明立刻注道:“用火得宜,毫发无差,取真消假,摆去后天阴浊之物,复还先天根本之性,即可以出凡笼而入圣域矣。”[1]416许多人的真性被后天污浊所染,而“不知先天为至清至静之称”[7]61。能从后天返先天,回归到人生之初的最本真状态,无私欲,亦无杂念,便是返本还元。它的效果,在刘一明看来,即是物我归空,身外有身,可如行者一样长生。当然,返本还元的整个过程,道教有一专用名词——逆运成仙。人一出生,由婴儿、少年到壮年、老年,慢慢趋向死亡,这是顺则生人之途;而从老年、中年回到婴儿朴素无为的状态,便是逆运成仙之道。《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叫“灵根孕育源流出”,于是悟空迸裂而出,据水帘洞称王。刘一明注曰:“灵根具有先天真一之气,又名先天真一之水。此水顺则生人生物,逆则为圣为仙。‘水帘洞铁板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桥门’,是逆则生仙之道。但人只知顺行,不知逆运,更明明朗朗一座铁板稳妥之桥,而人当面不识也。”[1]31其是说水帘洞洞天福地,人人皆有,不须他求,只要懂得颠倒逆运之理,勤加修持,便可还丹。对此顺凡逆仙的道理,在《西游原旨》中处处都可见到。如《西游记》“四圣试禅心”之后,有《西江月》一词,其文曰:“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3]290刘一明注解为:“‘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语浅而意深,读者须当细辨。盖此原本,乃生天生地生人之根本,顺之则死,逆之则生。修道者不过修此本,返本者不过返此本,还元者不过还此本,归根者不过归此本,复命者不过复此本。”[1]295欲成金丹,须逆而修之,与天地争权,与日月争光,最终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即是返本还元、金丹有象。然而,金丹结成,并不是修道的终止。因为结丹只是第一步,丹结之后,还须急脱;还丹事毕,大丹才正式起手。正如《西游原旨》所言:“还丹之终,即大丹之始,大丹之功不到纯阳无阴、寿与天齐之地,不得休歇。”[1]69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刘一明的大丹之说。
大丹,是金丹修炼的最高境界。还丹之后,温阳圣胎,不可渗漏。转而别立乾坤,再造鼎炉,最终打破虚空,方为了当。修行者,自有为而无为,再开始新的有为;从了命到了性,再回复到下一轮的了命,道教称此为“贞下起元”。《周易·乾卦》曰:“元亨利贞”[8]1。还丹已顿脱群思,达到“贞”的地步。现在又重头起脚,贞下起元,开始修炼大丹。它的指向是先天,即父母未生之前的面目,最终有为入无为、勉强归自然,功到自成,无须强作。而大丹成熟的状态,又可从纯阳和虚无两方面来说。其一,剥尽群阴,体化纯阳。“夫金丹之道,阴阳之道。”[1]525修炼大丹,首先要以阳决阴。刘一明在评析孙悟空七兄弟皆称大圣时说:“修持大丹,以阳决阴,趁时而动,先天而天弗违,自主而不由天主也。”[1]7这个过程要谨慎小心、绵绵用功,潜藏默运之下,逐渐点化群阴,最终成为纯阳之体。正如《西游记》“唐三藏路阻火焰山”一回,开篇便说:“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叫出入乘龙。”[3]723刘一明对其评析如下:
言先天大药,须随时采取,收归我丹炉之内,用天然真火煅炼,剥尽群阴。如一轮红日出现,朗朗辉辉娇艳,圆陀陀,光灼灼,体变纯阳,为金刚不坏之身,入水不溺,火火不焚,步日月无影,透金石无碍,隐显莫测,出入自便;不为阴阳所拘,而乘龙变化,与天为徒矣。——《西游原旨·第五十九回》
这个“与天为徒”的经过,就是在修炼大丹。群阴剥尽,体化纯阳,“阴尽阳纯,自可超凡入圣”[9]55。其二,先天一气,打破虚空。还丹,是后天返先天,从阴阳中取;大丹是先天中之一气,从太极中化。刘一明认为,“《西游》大道,乃先天虚无之学。”[1]13金丹由先天一气凝结而成,无影无踪、无声无臭、纯粹至精。道教内丹学将此操作称之为“脱法身”。人之身体,属于后天五行,为幻身。经过精气神的锻炼,还丹成就,身外有身,称之为“法身”。如《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师徒四人至凌云渡,“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他们三人,也齐声相贺。”[3]1189其中道理已明,死尸是幻身,真人为法身。故诗云:“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3]1189而刘一明认为修行到此还不够,必须将幻身、法身俱弃,达到与太虚同体的境界,方才罢休。“盖金丹之道,以调和阴阳为始基,以阴阳凝结为中途,以打破虚空为尽头。”[1]549这个尽头,人心绝迹,道心浑化,一切归于虚无之境,即是大丹模样。
由上可知,金丹之道,有还丹、大丹两阶。还丹是凝结圣胎,成地仙之体,最后露出法身本象;大丹是脱胎出神,得天仙之本,最终打破虚空,复归大道、无象无形。这一思想,是刘一明解读《西游记》的精髓,也是他所阐释金丹大道的关键,不容忽视。
“金丹大道,三教一家之道也。”[1]976儒、释、道三家,门虽不同,其理则一,它们都教人修德立身、行善度人。以下便从三方面对其进行简要评说。
首先,三教一家,仙佛同源。刘一明《西游原旨读法》曰:“《西游》贯通三教一家之理,在释则为《金刚》《法华》,在儒则为《河》《洛》《周易》,在道则为《参同》《悟真》。故以西天取经,发《金刚》《法华》之秘;以九九归真,阐《参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师徒,演《河》《洛》《周易》之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1]12可见,《西游记》融会三教之旨,得之者,在儒可以为圣,在释可以作佛,在道可以成仙。《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登坛开讲,妙演三乘之教,“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3]15。原来金丹之道,虚灵不昧,说的即是三教合一之论。天竺妙旨、犹龙《道德》、泗水心法,都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门虽殊,道则同。刘一明言:“太上金丹之道,即孔圣中庸之道,亦即佛祖圆觉之道,一道也;且儒之道义之门,即道之众妙之门,亦即释之不二法门,一门也;儒有存心养性,道有修心炼性,释有明心见性,一性也;儒之执中精一,道之守中抱一,释之万法归一,总是一也,总是三教之一理也。”[1]1135道、门、性、一,三教同理。它们要人从根本上下功夫,下学上达,从而归于自然之境。刘一明怕人走错路,对禅家顽空寂灭之法、道门执心着相之修、儒士寻章摘句之学,进行了激烈的批驳,望人早醒回头,知仙佛同源、真履实践的道理。所谓“同源”,指先天之一气,即《西游记》首回之“灵根”。《西游原旨》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见,中藏先天之气,生天生地生人,为仙佛之源头,天地之根本。”[1]169此气,在儒为精一执中,在道为九还大丹,在释为教外别传,名不同而理同。如唐僧四人到达玉真观,金顶大仙来迎接。悟空言:“师父,此乃是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3]1187刘一明即批:“仙即是佛,佛即是仙。仙者,金丹有为之道;佛者,圆觉无为之道。佛不得金丹不能成佛,仙不明圆觉不能成仙,一而二,二而一,灵山雷音即金顶大仙,岂可以仙佛歧而二之乎?”[1]1110然其又说:“金丹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380这又明显是儒家穷理尽性之言,出自《礼记·中庸》篇。悟空曾对车迟国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3]579刘一明说:“盖偏心,则道自道、僧自僧、儒自儒,而非精一执中之理,信何有焉?三教归一,无偏无倚,无过不及,至中不易,信在其中,而大道在望。”[1]535这里所说的无偏无倚、无过不及,也即“中庸”。可见,儒、释、道三教一脉源流,都从先天祖气而来,最终要达到“中庸”的状态,读者不可不晓。
其次,修德立身,清净中正。刘一明说:“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性命俱了,浑然天理。”[10]4而天理的具体表现则在于儒、释、道三家都提倡身体力行、真履实践,度己与度人并重。欲度己,先修德。《西游原旨》曰:“金丹为至尊至贵之物,教人急须积德,以为辅道之资。”[1]984去除毒恶,积功累德,才可以立身。西天路上有“凤仙郡”之地,刘一明释曰:“‘凤’者,南方朱雀之象,丽明之义。仙而能明则必刚,刚则以柔接之,刚柔得中,则水火相济。水火既济,则资生万物,能为天地立心,能为生民立命,而天德具矣。”[1]985为百姓、为自然、为万物,付出自己的所有,称之为“天德”。天德具,人身立。努力用功,勤加修持,才有望达道。以德扶道,以道行德,道与德相辅相成,是刘一明强调的修真要诀。然欲成仙道,先修人道,这是次序上的要求。如《西游记》中,猴王漂洋过海抵达南赡部洲,学人穿衣、说话、行礼,最终才能来到西牛贺洲、寻见灵台方寸之山。可见,去兽心而修人道,人道尽而仙道修,这是修道的不同阶段。刘一明认为,无论人兽,只要修身立德,皆可成仙作佛,也就是说金丹人人有份。《西游原旨》曰:“金丹大道,以清净为本,出污泥不染,而借真经修养也。”[1]562这是说,修身的状态为一片清净中正的面貌。正如祖师口诀“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3]19。心无所染,虚室生白,而神明自来。刘一明将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视作邪火为害,躁火妄动、根本不清,才须观音菩萨用甘露收服。原著说:“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性不定.等我叫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3]527刘一明即评道:“是顿悟之机,功以渐用,不到至清至净之地,而不可休歇罢功。”[1]488这种至清至净的境界,又离不开“中正”二字。《西游原旨》曰:“金丹大道,乃执两用中、刚健中正、纯粹至精之道。若失中正,则非至精,正是妖精。”[1]793太上老君有一件宝物,唤作“金钢琢”。刘一明释曰:“太上老君为乾之九五,为刚健中正之物,因其刚健至中至正,故有金钢琢。金钢者,坚固不坏之物,至正之义;琢者,虚圆不测之象,至中之义。刚健中正,主宰在我,妄意不得而起,能主其意,不为意所主。格物格到此地,方是格之至;致知知到此地,方是知之至。”[1]592可见,修德立身、清净中正,乃格物致知的最佳状态。主宰在我,自然天理在此,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生命的主角。
最后,行善释厄,真经度人。《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乃教人走出困境、超脱苦难。天理昭彰,善恶分明,真经不仅可以度己,还可以度人。儒、释、道三家共同之理,都是导人向善。正如刘一明所言:“金丹大道,非真僧不传,非孝子不救。”[1]978猴王劝樵夫修行,樵夫却说:“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卖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3]1刘一明即评道:“金丹之道,万劫一传,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得,非大忠大孝之人不可传。行孝君子,与神仙为邻。”[1]32人若不念父母、不知报恩,与禽兽何异?翻开《西游记》,两界山前,刘伯钦为父超度;灭法国后,孙悟空救樵子见母,都是告诉世人,孝乃百行之源,人不可不为善。“善无大小,而善量无穷。”[11]31正如《西游记》原著第十一回开场诗所言,“古来阴骘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一部真经,就是要劝人从善,集义以成仁。殷温娇江流弃子,读来一字一点血、一句一行泪。刘一明说这是“仙翁慈悲,借‘小姐弃子’一段,激出著作《西游》度世苦心,不可不知”[1]134。可见,行善释厄、度己度人,乃《西游记》旨归,无论儒、释、道主张若何,总是三教一家、浑然天理。
以上,性命双修、还丹大丹、三教同理,便是刘一明《西游原旨》所倡导的金丹大道。其言看似玄虚,其意却诚恳真实。读《西游记》,就是要不攀衣、不择食、不昧良心,自然中正、行己有耻,堂堂正正地去做人。
除了金丹大道之外,刘一明《西游原旨》一书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学技法。下面,我们依然从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三五合一,本是道教基本原理。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曰:“三五与一,天地至精。”[12]270张君房《云笈七签》曰:“三五合气其本一。”[13]1643张伯端《悟真篇》又曰:“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2]24此理论,众说纷纭,未成定论。刘一明认为,五行中金水是一家,木火是一家,土自成一家,三家五行合成一个太极,便是“三五合一”。其将这一术语运用到《西游记》的评点之中,寻眼搜骨、探究来脉,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方法,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三五一家,以一驭万”。刘一明在《西游原旨读法》中说:“《西游》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太极而统五行也;三徒归三藏,五行而成太极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1]16小说中,孙、猪、沙三徒,总是一个“三五”。“西四金,北一水,合为一五,一家也,行者有之;东三木,南二火,合为一五,一家也,八戒有之;中土戊己,自成一五,一家也,沙僧有之。三藏得此三徒保护,即‘三家相见结婴儿’,正‘三五一都’之妙旨,五行攒簇之法门。”[1]1137此法三五一家,得一者,得天下。老子《道德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6]106谭峭《化书》云:“一能贯五,五能宗一。能得一者,天下可以治。”[14]68曾慥《道枢》又云:“天也,地也,人也,若得一则皆为之大。”[15]312于是《西游原旨》才说:“儒、释、道三家合为一家,执中精一,抱元守一,万法归一,一以贯之。”[1]524如“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一回,刘一明便用此理论解析“人参果”三字:
“人参果”者,“参”与“生”同音,犹言为人生之结果。又“参”与“参”同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言人与天地为参之结果。此果在儒门为一善,在释门为一义,在道门为一气。是一者,乃生人之原本,得此一本,散之而二仪、三才、五行、八卦,万事万物无不流行;归之摄万而八卦,八卦而五行,五行而三才,三才而二仪,二仪而一本。正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总之,一在五中,五在万中;万本于五,五本于一。此人参果出于万寿山五庄观也。——《西游原旨·第二十四回》
人参果,是人生之结果。其中,“参”(Shen)又与“参”(Can)同体,有“参悟”“领会”之义。只要参透天、地、人三才与善、义、气三旨的关系,就可以找到根源,以一本来驭万殊。如此评点文学作品,看似世间罕见,其实质则是归一。即为《西游记》一书确立主脑,寻见作者立言之本意。细究之下,又可分为寻眼与辨脉两途。
其一,冠首寻眼,收束有骨。冠首,即开头,包括提纲回目与开场诗词。刘一明认为,《西游记》每一回的文眼皆在此处。正如《西游原旨读法》所言:“《西游》每回妙义,全在提纲二句上。提纲要紧字眼,不过一二字。如首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即上句字眼,‘心性’即下句字眼。可见灵根是灵根,心性是心性,特用心注修灵根,非修心性即修灵根。何等清亮!何等分明!”[1]13可见,首回要义即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文眼为“灵根”与“心性”。因分别道出,说明灵根不是心性。在刘一明看来,灵根乃先天虚无之一气,只有修心修性才能从后天返先天,回到最初的本真状态。只要抓住提纲文眼,任篇中言语千变万化,总不离其宗。《西游原旨读法》又言:“《西游》每宗公案,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多寡不等。其立言主意,皆在分案冠首已明明题说出了。”[1]13例如第五十回,回目是“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那么,此桩公案主旨为何,即可从冠首词中窥得一斑。词曰:
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莫教坑堑陷毗卢。本体常清净,方可论元初。性烛须挑剔,曹溪任吸呼,勿令猿马气声粗。昼夜绵绵息,方显是功夫。——《西游记·第五十回》
刘一明评曰:“冠首《南柯子》一词,叫人心地清净,扫除尘积,抛去世事,绵绵用功,不得少有差迟,方能入于大道。”[1]571此又从开场词中拈出“清净”二字,来引出后文唐僧“没甚坐性”,因贪图口腹而被擒。除冠首外,刘一明还注意到《西游记》每回末尾之句,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言:“《西游》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二句总结,乃全案之骨子。其中无数妙义,皆在此二句上着落,不可轻易放过。知此者,方可读《西游》。”[1]13如第一回末句为“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将猴王出世指向先天鸿蒙;第五十八回末句为“神归心舍神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明确指出六耳猕猴乃人之六识,元神复归,大丹可成;第九十八回末句为“见性明心参佛祖,功完行满即飞升”,可知幻身已脱,正照应提纲“猿熟马驯方脱壳”之旨。全篇骨子,归纳总结,尽在收束之处。刘一明对此也刻意模仿,于《西游原旨》每一回的最后都赋七绝一首,百回百首,用心良苦。由上可知,《西游记》每回冠首与结尾,都有深奥妙义,读者不可不察。
其二、探源溯流,辨清来脉。对于《西游记》中的许多情节,刘一明总要探究一下它的原因,看它从何而来、因何发生。事情的出现,总有一个根源,那就要寻出这个根本来。如镇元子要唐僧还人参果树,刘一明说:“灵根为作佛之根本,不知还灵根,将何而见佛?”[1]317又如南山大王把唐僧绑在树上,刘一明说:“正示其有根本实学,而未可在末节搜寻也。根本为何物?即本来一点真知道心。”[1]969而寻本探源,必须反向推求、辨清来脉。例如悟空大闹幽冥地界,在十代冥王面前强销生死簿。此事根由为何?刘一明探究曰:“悟空之销生死簿,并不在见十王时销之,已于打死两个勾死人时销之矣;犹不在打死两个勾死人时销之,已于睡着时销之矣;犹不在睡着时销之,已于放下心时销之矣。总之一放下心,早已了帐,不伏阎王管了。”[1]61销生死簿,由见十代冥王推至打死勾死人,再推至睡着觉时,最后落脚于放下心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反向探寻,必要找出源头之所在。这种逐层逆推的方式,就是在辨清来脉、溯本穷源,不得不说刘一明思维之缜密精细。以上,便是《西游原旨》中的三五合一、寻眼辨脉之法。
刘一明评点《西游记》极其细致,他对书中的人名、地名、仙名、妖名、山岳、川流、兵器、情节、纲目、诗句等都做出了解析。如解释“狐阿七”大王,“狐者,疑惑不定之意。阿七者,七情也”[1]408,这是直解;又如解释百花羞公主的两个孩子,“两个小孩,一个食性,一个色性,乃食色之性也”[1]368,这是分解。而最能凸显《西游原旨》解析特色的乃是拆字解音与环形对照二法,现简要阐述如下。
其一,拆分字体,探究音义。即把每个字拆开分析、将每个音重点强调,看它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天竺”二字,“‘天’为二人,‘竺’为二个,乃真阴真阳相会之地”[1]168;又如“趙寡妇店”的“趙”字,乃“‘小’、‘月’、‘走’三字合成,言人自先天一点真阳走失,形虽男子,一身纯阴”[1]957。由此扩展,拆词、拆句、拆物件等,都是刘一明惯用的评点技法,此处不再赘言。而解音之法,相当神奇,具体可分为同音异字和同音同字两种情形。同音异字就是谐音,如“‘蝇’与‘婴’同音”“‘针’与‘真’同音”“铃儿者,灵儿”等,皆属此类。遍读《西游原旨》,刘一明运用此法最频繁者,莫过于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狮”与“师”、“授”与“受”、“盗”与“道”、“缠”与“禅”,皆同音异字。此回妖怪名为“九灵元圣”,是太乙救苦天尊座下的九头狮子。刘一明说:“师心未可以盗道,缠禅才是静九灵。缠禅即在盗道之中,盗道不在缠禅之外也。然则欲盗道,不可不求师传;欲静九灵,不可不先归一。”[1]1020这里以“狮”比“师”,以“盗”同“道”,元神归一,九灵自静。简言之,九头狮子为邪师,孙、猪、沙三人不应好为人师。欲求大道,须访明师,此为道家修炼法门,不可不知。而同音同字表现最为明显者,则是一个“观”字。刘一明解读“观音”曰:“‘观’者,静观密察之谓;‘音’者,阴阳消息之机。能观其机,而或顺或逆,抑阴扶阳,无不如意。此‘观音’二字,不特为此回(第六回)之眼目,而且为全部之线索。故西天取经,以观音起,以观音结,则知作佛成仙,惟在能观其天道耳。”[1]91“观音”之“观”,同于“观察”之“观”。只有静观密察,才能彻悟妙理,故西天路上观音常来救苦救难。这不仅是原著的一条线索,还是道家自我修持的另一法门。可见,拆字也好,解音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挖掘蕴藏在字、音深处的深刻内涵。
其二,连环顶针,双关对照。刘一明解读《西游记》,层层推进,环形相连,最后又能回到原始的出发点。如唐僧为百花羞公主捎书以救其脱困,刘一明对此解读说:“唐僧之为公主稍书通信,正以自通其信;公主之为唐僧解救,正以自救其生;不但自救其生,正以救金公,使金公救唐僧,而并救己。”[1]345唐僧欲捎信救公主却被黄袍怪所擒,黄袍怪在宝象国饮酒打伤白龙马,白龙马点拨八戒请悟空出山,悟空出山救公主亦救唐僧。没有公主托唐僧捎信,就没有悟空回到取经团队,所以刘一明才说唐僧救公主、公主救金公、金公救唐僧。他们三者连环顶针,形成一个环形。又如“圣僧恨逐美猴王”一回,刘一明评曰:“金公之去,非出本心,乃唐僧之再三逐去;非唐僧逐去,乃八戒之谗唆逐去;亦非八戒逐去,乃尸魔之戏弄逐去;亦非尸魔逐去,乃唐僧因食色自戏自谗,自逐自去耳。”[1]329先否定,后照应,从唐僧逐悟空起步,又落回到唐僧身上。顶针连锁,环形归己,逻辑实在缜密。而评析人物关系,除了环形推进外,《西游原旨》还有双关对照之法。即一语双关、相互照应,表面称谓之中含有深刻的寓意。如观音禅院中的广智、广谋二僧,教唆师傅焚烧人马夺袈裟,到头来,却是损人害己一场空。可见,广智、广谋不仅是僧人法号,还指代智谋本身。千般算计,以假为真,反害了金池长老性命。又如,青龙山玄英洞有三个牛精,分别换作辟寒、辟暑、辟尘。刘一明评曰:“辟寒、辟暑、辟尘,成精千年,假佛偷油,要煎吃唐僧肉,以见虽能修得一己之性,而遂偷闲自在,辟寒、辟暑、辟尘,自谓佛即在是,终是精灵哄众,而非真佛降样,究与先天大道无涉。”[1]1029由此读来,辟寒、辟暑、辟尘,不仅是妖精称号,还借指顽空寂灭、一己独修之术,双关对照、妙不可言。以上,即为《西游原旨》中的拆字解音、环形对照之法。
《西游原旨》一书,融入了刘一明太多的情感,其不仅要借此书阐发金丹大道,还时刻提醒后人从正学、走正路,不可堕入迷途。刘一明认为《西游记》每一句皆有意味,读者须细细品味。对此,亦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
其一,主体介入,警醒世人。刘一明读老鼋“我若真情不送唐僧过此通天河,将身化为血水”[3]614之句,感慨万千,评曰:“我思古人,不禁惨然泪下。彼地狱种子,而犹毁谤圣道,甘入下流者,其不将身化为血水者几何?”[1]563本是解读《西游记》,却思念古人、潸然泪下,其主体精神已然渗入到文学评点之中。又如“荆棘岭”一回,“薜萝缠古树,藤葛绕垂杨……为人谁不遭荆棘,哪见西方荆棘多”[3]783,刘一明说:“此实言也。前古后今尘世之人,尽被荆棘所缠绕,而不能解脱。”[1]737此又为主观介入之法,感叹世人被心中荆棘所绊,千虑百智、计谋妙算,总不得清净自然。刘一明在评析《西游记》时,对贪图口腹、戕害性命、持经念佛、轻妄鄙俗、执着皮囊之行径,一一开口责骂,将主观情绪完全喷发了出来,真是至情之人。当然,主体介入,其目的还是要警醒世人。他劝世人不可空活一场,不要贪图富贵、留恋美色,更不能虚度光阴、误了前程。“自古及今,恃小慧而耗费自己资财,独取观望于外,不知收敛于内者,每每到老无成。一旦油涸灯灭,髓竭人亡,空过一世矣。”[1]1028“吾劝有志之士,急速猛省,勘破这些野狐,速访明师,求问真诀,苦志修炼,以报师恩。”[1]1135生命有限,时间宝贵,若只是忙碌于歧途,一事无成,实在可惜。刘一明一片良苦用心,旨在警醒学者、报答师恩,的确令人钦佩。
其二,言不空发,不解而解。《西游原旨读法》曰:“《西游》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一句有一句之意,一字有一字之意。真人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知此者,方可读《西游》。”[1]12这是让读者处处留心、行行着意,不可放过一字。有些句子看似平常,却内含奇妙道理;有些地方看似有纰漏,实则却另有深意。如唐僧出生时为贞观十三年,十八年后为父母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可《西游记》中玄奘长安城讲法、领通关文牒、准备出关西行等时间,却仍为贞观十三年。最后一回,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磨难回到东土,可通关文牒仍以“贞观十三年”示唐王。多数人认为这是《西游记》的疏忽,刘一明却以为其中用意非常。他说:“生身之道在此,修真之道亦在此。《悟真》云:‘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其妙在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贞下起元之时,正贞观十三年之奥妙。若以闲言过文看过,埋没古人度世婆心。”[1]132在他看来,生身之处、修道之处、返本还元之处,都追求的是先天一气,所以时间都是贞观十三年。《周易·乾卦》的“元亨利贞”,积阴之下,必定会“贞下起元”。而贞观十三年出发,历十四年取得真经,就是贞下起元的明证。刘一明以此解读原著中的时间错位现象,虽有隐晦、过度之嫌,但最终还是要告诉世人《西游记》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应当处处着眼。除此,对于原著难解的地方,刘一明采取了一种“不解而解”的方法来与读者交流。例如乌巢禅师传授唐僧《多心经》后,吩咐道:“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3]239唐僧不解其意,刘一明评曰:“‘三藏不解得’,非三藏不解得,言此等妙理,天下学者皆不解得也。行者以为骂了兄弟两个一场,而非讲路;三藏以为讲西天大路,而非骂。骂两个正是讲大路,讲大路而故骂两个,骂之讲之,总说西天大路。此不解之解为妙解,学者解得乎?”[1]246此中石猴是水中金,野猪是火中木,水怪是中央土。三五合一,打开心中门户,必定可通向西天大路。“骂两个”与“讲大路”,“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16]47。唐僧不解,刘一明却称其为妙解,即是“不解而解”之法。含蓄蕴藉,意在言外,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刘一明的评点视角,见于《西游原旨读法》四十五条之中。无论是三五合一、拆字解音,还是环形对照、主体介入,都是以一己之见来结识天下知音。以上文学技巧,不过是《西游原旨》中的冰山一角,但却为中国小说史、文学史、批评史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谓有功于后学。
《西游原旨》是一部以道教内丹学视角评点《西游记》的奇书,书中所提及的金丹之道,大多可以在原著中寻见痕迹,其中由悟到行、自假归真、从人心至道心,都属于性命双修的范畴。此外,静心修持,还须两段功夫:第一,是通过逆运的方式回到婴儿状态的还丹;第二,是冲破法身、纯阳无阴,脱化为与太虚同体的大丹,最后回归现实。刘一明认为儒、释、道三教一家,门虽不同,其理则一,即以诚为本、导人向善,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另外,《西游原旨》一书毕竟是解读《西游记》之作,其中三五合一、寻眼束股、拆字解音、环形对照、不解而解等文学技法,在文学批评史上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当然,刘一明的评点手段远不止此,细读《西游原旨》,定能从文学的角度寻出大量的宝藏。总之,以不同的眼光阅读经典,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即是本书宗旨所在。道理虽然简单,实践起来,却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