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毅 郭 洁 孙艳丽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2)
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2021年,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评价的改革方向是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提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人人出彩”提供了更多可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
2020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开设1 200余个专业,每年培养约1 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自身发展,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影响,探索基于这一教育思想理论指导的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通过培养高素养强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学生,凸显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其他高职院校探索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职文秘学生培养途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他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解读: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教育必须适应现实需要,不仅要与社会生产相结合,还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应使受教育者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而不是只有技能的“机器人”;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要更多地理解和感受生活,学生个体的经验才能实现持续不断地增长;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习的时效性和效果[3]。
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具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但高职文秘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欠缺,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具体体现为:①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较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和高招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自主招生的学生占3/4的比例甚至更多,课堂教学多是纯理论内容,老师无暇逐个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差生容易失去信心,优等生又会受到影响而忽略后天的努力,学生的个人境界和思想水平只停留在“学生”阶段,没有角色适应和转化的条件。②缺少创造性思维。文秘专业从业人员的辅助决策,并不是像留声机和复印件一样简单重复,而是一项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一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学生长期被动学习,容易失去观察力、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为了完成作业并减轻个人压力,不少学生不利用时间充分思考,而是应付差事般提交书面材料,和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创新性”距离遥远。③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能力提升。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运用,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传统的文秘工作动手、动脑环节全都被手机所取代。如老师布置的文书写作任务,本身有难度,但学生只需要搜索关键词,然后复制、粘贴,答案就跃然纸上。此时,学生的主动学习就会出现被手机牵着走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渐降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差。
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高职文秘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应注重实用性,即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除了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转化课堂的师生主体角色,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激发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有效实现技能的提升。高职教育要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工作环境中,保证课堂所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知识有效内化为实践技能。
注重实用性并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应用在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具体体现为:①人才培养目标要清晰具体。高职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潜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②“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做中教”,学生“学中做”,学做合一,重在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教学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做”为核心,贯穿在知识讲解和实习实训中;教师鼓励学生勤于实践、勇于思考,只有“做”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4];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提升对工作岗位的认知。③以“学”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做交替、认知岗位,践行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竞争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今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密切联动,“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动力,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全新发展理念,这意味着国内企业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进行合理设定,始终把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时,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紧密契合。
高职文秘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特征:①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即就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学习内容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切实符合文秘专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②培养具有复合能力的技能人才。高职文秘专业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要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匹配的行业知识与技能,即“基础知识+行业知识+设备应用技能+社会交际能力”[5]。社会需要的文秘专业人才,是“专家+杂家”“通才+专才”的复合型人才。③培养过程注重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既要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又要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学生。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要具有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因此,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实用性,将高职文秘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以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文秘岗位,能够从事商务沟通、会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助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突出工作能力,具备职业性、复合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高职文秘专业从业人员以极大的尊重,将自身对工作的热爱传递给学生。教师创设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感受文秘专业的职业魅力,体会职业带来的荣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推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秘专业书籍,如《秘书写作》《会议管理》《秘书实务》等,学习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加深对专业的理性认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文秘专业工作有关的文学作品,对于做好秘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纪实文学《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学生在阅读时以客观的角度审视历史,感受职业环境,增强职业适应力,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职业体验和党性修养。
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应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深化学生对文秘专业的认同:①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学校邀请大国工匠、企业高管、劳动模范等做专题演讲,对学生进行真实生动的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职业意识。②营造良好职业氛围。学校可以每学年开设文秘体验活动,以秘书周、秘书节为载体,进行校园秘书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主题演讲、辩论比赛、礼仪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③创造职业实践机会。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周和假期,在实践教学周将学生安排到文秘实训室模拟工作,鼓励学生在寒暑假自主求职,进入企事业单位岗位实习。通过多实践,增强学生对文秘专业的感性认识。④感受企业精神文化。学校组织学生到大中型企业体验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精神,为学生提升职业素养、顺利进入文秘专业工作岗位奠定基础[6]。
高职文秘专业是“文秘+文化”的双重结合,体现了综合性、职业性、文化性等特点。秘书工作不是“打字机+留声机”的简单模式,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指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这是文秘专业从业人员良好素质和品位的外在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围绕文秘专业讲解文学作品,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圣人先贤等专题讲座。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推动学生深入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学注重实用性。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采用行动导向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时从具体生动的案例引入,分析案例导入新课,再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完成本次课任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教师的“教”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教学重过程而非结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学生“学”的目的是掌握知识、提升技能,以所学知识为工具和载体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将资源整合、内化,形成能力的过程,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符合文秘专业的内在需求。
1989年,Brown等在《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中率先提出了“情境教学”的概念[7],强调“知识只有在他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文秘专业应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弥补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缩短他们适应工作的周期,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有效衔接。
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完整的工作项目并掌握知识、获得感悟的过程。高职文秘专业的项目通常指撰写文稿、模拟会议、策划商务活动等内容,项目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配组员、协作实施、总结反馈,项目完成后要接受组内成员、组外学生、教师、专家的评价。这一教学法具体体现为:项目开展前,学生搭建小组,与他人进行分工合作;项目实施中,学生根据问题寻求方法,与他人协作完成;项目结束后,学生协调各方资源,实现与小组成员、校内教师、校外专家的总结沟通和信息反馈;这是对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全面考量。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融入团队、协同合作、创新工作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给高职文秘专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只有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文秘专业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加强中西方国家的对话和交流。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要符合实用的人才观,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从“头衔性人才”向“实用性人才”转变,从“高学历人才”向“专业化人才”转变,从“能力标准”向“品德标准”转变,推动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领域和专业岗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