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思维能力视野中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2024-05-10 09:35王铁柱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底线总书记现代化

王铁柱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南开大学,天津 3003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端正增强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六种能力。从唯物辩证法这六种思维能力视角审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辩证思维:科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从联系、发展、矛盾的角度审视“人—世界”的关系,这就要求人们科学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宏观关系问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中观关系问题、生态现代化认识与生态现代化实践的微观关系问题。

(一)人与自然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纾解现代化发展内在张力的路径必须通过人与自然的“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社会的和解。这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出了初步的参考路径,指出人们要“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为人们开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药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和解”理论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置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将自然生态纳入现代化轨道,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与自然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谐共生”作为方法论,一方面要求人们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协调与合作;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要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推进自然的“跟进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交融、螺旋式双重共进的发展形态。在“和谐共生”生态伦理方法论指引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理路中实现了生态现代化之“美”。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蕴含了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美学意蕴。

(二)发展与生态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的纵向视角审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各国的国家治理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汲取人类文明经验智慧,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山”理论。绿水青山是自然生态风景,金山银山是社会财富景观,习近平总书记巧用唯物辩证思维,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联结,“就是”一词巧妙地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联系起来,搭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联。“两山论”理念指出了根本问题是发展方式问题,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生的战略路径。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要通过科学设计、正确推动、科技创新,使生态资源这一生产对象“活”起来,变“绿色”为“金银”。生态资源是美丽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优势资源发展绿色生态系列产业,因地制宜撬动“生态经济”。通过资金、技术、政策等扶持辅助,充分激活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

(三)生态意识与生态实践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行动的逻辑起点,在微观层面而言,“每个人”就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在生态实践层面将“现实的个人”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将自然生态保护落实到每一个“现实的个人”。习近平总书记进而在理念和实践两个维度为“每个人”提出了具体的生态参与方法论,从理念上,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从实践上,“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这要求人们要在科学生态理念指导下进行生态保护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为人们树立正确生态意识和开展科学生态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历史思维:将生态置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思维是主体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体现的是一种在历史中探求智慧和经验以指导工作的一种思维能力。

(一)历史因应: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文明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化史,这一关系的时代变迁直接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从人类文明史审视,原始文明时期展现的是人完全依附于自然界以生存的景观。农业文明时期呈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的逐步改造与破坏。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人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人类为获取更多粮食等农业收入,砍伐植被、焚烧林木,以求扩大农业耕地面积,对自然的破坏,出现了自然生态危机,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初步的紧张对立关系,土地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文明衰落。工业文明时期呈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利用。工业革命的逐步推进,科技理性和“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自然界成为资产阶级掠夺剩余价值的“阵地”,大自然也在悄然对人类社会进行“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尖锐的张力关系。在“资本逻辑”主导下,没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彻底改造,大自然仍是人类谋取“金山银山”的工具。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调整,需要一种超越于“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规约。200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一种“和谐交融”的关系范畴,这一科学论断也成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指引。

(二)文化蕴涵: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在新时代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以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并转化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参照路径,这一鲜明品格在生态现代化上集中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具有深厚中华文化蕴涵。儒家倡导“天人合一”,佛家讲求“众生平等”,道家追求“道法自然”,一系列鲜明的生态思想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鲜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思想上的契合,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鲜明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三、系统思维: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治理要坚持“系统治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思维是指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方面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作为方法论,生态现代化中的系统思维表现为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

(一)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从系统论角度将自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就要求人们在思考自然生态问题时,应自觉将自然界的各种要素联系起来予以审视。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与系统思维观念结合在一起,这种“关系”式思维要求人们在审视客观事物时,应从系统思维去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正是从系统思维视角,科学把握了自然客观事物的内在关联。“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这一理念将自然界作为一个内在有机统一的“大生命”系统,赋予大自然以“大生命”的蕴涵。习近平总书记用“命脉”将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唇齿相依关系。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也是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将自然本身作为生命共同体,而且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重要生态文明思想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尤其将自然纳入生命伦理逻辑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性发展。这一思想理念不仅在理论层面呈现了系统思维,而且在实践层面也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必须将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生命进行有机融合,为生态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宏观方法,弥合了人与自然两大生命系统的内在关联,打通了人与自然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三)生态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两大理念决定了人要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对自然生态进行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传统的自然生态治理采用的孤立式方法,割裂了自然生态内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生态环境治理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线思维问题,而是一个标本兼治的系统治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共抓大保护”,若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机械分割,则会出现生态治理的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一系统治理方法论告诉我们,应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统筹各类自然生态要素,将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综合治理,从而为生态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四、战略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全局视野谋划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思维强调主体思维的全局性、协同性、整体性、长期性,体现的是主体总览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整体态势的一种思维能力。

(一)生态文明形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囿于“资本逻辑”主导思维,西方现代化一直处于一种片面、畸形、物质主义现代化景观。中国式现代化选择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将自然生态纳入现代化的轨道,赋予现代化以生态意蕴,科学协调和处理好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破解了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与自然破坏之间的逻辑困境,探索出了一条全新景象的生态现代化道路,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景观,这也是唯物辩证法战略思维的创造性转化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丰富了现代化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新的时代蕴涵。由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文明”所形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创设了生态战略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不是单一经济现代化,而是一条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协同性、全面性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念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指导和方法论要求。

(二)生态文明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场域中,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重要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状态,认为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上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作为实践方法论要求人们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置入重要位置,特别是应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置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以合乎自然生态规律和合乎人类自身需求相融合的方式改造和利用自然,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将生态文明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维度。

五、底线思维: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底线思维是主体在分析各种困境、风险和困难基础上,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认知基础上,从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条件中分析各种不利要素,从而提出化解不利情形的一种因应方略。底线思维方法论也是基于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倒逼”式的科学方法论。

(一)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红线、底线、上线

底线思维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思维,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自然生态领域非常重视和坚持运用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自然生态实践,将底线思维灵活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底线思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底线思维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科学设定最低目标,立足底线,经过主体努力争取最大权益的一种积极思维方式。底线思维要求人们在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向好处努力,为坏处做充分准备。底线思维要求人们在生态建设中必须划定好“生态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红线”“控制线”等词汇,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又创新性地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直接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置入生态底线“安全阀”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马克思主义质变量变规律在方法论上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度”的规约意识,生态底线“安全阀”为生态现代化建设提供刚性约束控制线。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强调为了经济发展而逾越环保底线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作为方法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底线重要论述要求人们要严守生态底线原则,将生态底线“安全阀”作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准则。

(二)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与法治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最根本的就是用制度、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底线提供重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制度与法治是衡量现代文明的重要尺度,生态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同样需要制度与法治的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建构,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和优化生态文明生态现代化的制度和法治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实施与监督,构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以最严格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赋能。同时制定修订了包括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生态现代化的法治体系,用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勾勒了生态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框架,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六、创新思维: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治理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思维是对固有、僵化和传统思维的突破,是在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创新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创新生态文明理论表述、开拓生态治理现代化实践版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方法论。

(一)创新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命共同体”“命脉”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实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解”理论的高度契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时代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生命共同体”“命脉”等重要生态伦理概念,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将自然生命与人类自身生命有机联系起来,不能以牺牲自然换取人类自身发展。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用“眼睛”“生命”等词语表达了生态环保的极端重要性,这些词语形象生动,能直观地展现人与自然的血脉相连关系,这就要求人们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必须将自然生命与人类自身生命作为有机的共同体。

(二)创新生态文明思想叙事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创造性地丰富了生产力思想。生产力包括人与物两大类,其中自然生态资源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重要理念。这一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要素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把自然中“绿色”元素转化为“生产力”,可以有效激活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全要素,进而把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环境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反映就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就要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求,绿水青山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创新性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民生向度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三)开拓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实践版图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承继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立足新的实践,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现代化建设理念,将生态置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版图中,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为发展中国家,进而为整个人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实践方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了由“资本逻辑”向“共生逻辑”的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共生逻辑”景象。人通过实践改造大自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自然纳入人的实践发展轨道,创设和实现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现代化场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生态向度,超越了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标的资本现代化的实践逻辑路径,拓宽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生态向度,超越了以“物”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路,将现代化的实践旨归建立在“人”这一基础上,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制了基础。以“美丽”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在实践领域开拓了一种更文明、更全面、更平衡的现代化实践版图。

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角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思维能力。从这六种思维能力审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推进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标志着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这六种思维鲜明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猜你喜欢
底线总书记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