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园林艺术” 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4-05-09 15:46冯静乔秀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冯静 乔秀娟

摘  要:“园林艺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园林艺术”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找准痛点,构建特色鲜明的“三化+两阶+两省+多考核”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内容、策略、效果和反思”四个具体的课程建设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扎实建设一流课程和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为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艺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U-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2-0039-04

一、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019年,教育部提出“双万计划”,《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1]。

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以本为本”成为最大共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基本面开始成形。

一流课程建设是以观念转变和理念更新为根本,以目标为导向,以方法改革为关键,以评价为激励,以制度强化与政策激励为保障,涉及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综合改革工程[2-3]。

二、“园林艺术”课程的基本情况

(一)“园林艺术”课程性质

“园林艺术”课程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运用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园林理论指导思想和解决一般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其他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园林艺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组梳理和归纳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为内容不精、参与不够、考核不全、能力不足四点。

1. “学什么”——内容不精

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奠基石,“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庞杂,知识点多。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在课时少的情况下,重复内容占用了有限的专业课课时,每堂课都是大量的理论知识,导致课程吸引力不强,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听课效率和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构建。

2. “怎么学”——参与不够

“園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偏多。虽然有大量的案例讲解,但学生对案例并不熟悉。实习环节安排在三年级以后,课上讲授内容缺乏多向交流,出现了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兴趣不高,自然参与性不足。学时的压缩,使得互动讨论环节受到限制,导致教学进度加快,教学效果堪忧。

3. “学的效果”——考核不全

课程考核为闭卷考试,导致学生的关注点仅围绕考试,在意考试内容和卷面成绩,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思辨能力的培养。一门课程的考核应全面、多元化,漂亮的考试分数并不能说明专业基础的扎实,更不能凸显过硬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设计专业,理论扎实,方案精彩,文字点睛,图纸方见真功夫。

4. “教的效果”——能力不足

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即使考试取得了高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实践环节,能力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及思考的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不紧密,既不利于后期专业课程的衔接,也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及素质、德育、情感目标等具体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和完成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三、“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建设路径分析

结合课程特点,针对现存问题,课程聚焦“内容、策略、效果、反思”四大路径,对标一流课程建设的理念、方法、目标和评价,系统地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三化+两阶+两省+多考核”课程教学模式,有力回答了“园林艺术”课程“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效果”和“教的效果”这四个问题。

(一) “三化”——构建内容框架,明晰教学目标

“三化”是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建设路径,主要应对“园林艺术”课程“学什么”的问题。“三化”分别是重点聚焦化、实践一体化和课程思政化。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面向素质和能力培养进行教学设计,确定课程目标,梳理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对应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和目标性质,以目标引领课程建设,确定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价值引领“四位一体”的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聚焦理论知识点,关联实验环节,确定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搭建完善的课程构架。

1. 重点聚焦化——课程内容优化

课程的教学思路围绕“园林艺术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园林艺术?园林艺术要学习什么?”三个问题展开,核心问题还是“美”。何为美?怎样欣赏美?如何创造美?依据OBE理念和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过程顺序进行安排,将八个章节内容再划分为具体的授课小单元和若干个知识点,结合课堂讲授和SPOC在线课程资源,课堂上进行重难点阐述,线上资源随时查看。这样符合布鲁姆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学习层次,能更好地对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在传统方案设计、图纸呈现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环节,强调素养和能力达成。

2. 实践一体化——实践内容协调

实验教学安排不同的训练主题。训练形式包括“看图写话”(分析方案,撰写说明书)、图文转译(分析方案,图示表达)、专题辨析(古典与现代辨析、中西方对比)、模型制作(园林空间序列演绎)、实地小考(造景手法推敲与应用)等,将知识点通过实验的形式多样地进行理解、运用和创造。此外,还结合专业实习、设计竞赛、科创项目、社会实践等,将理论实践融为一体,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具体的设计场景中。

3. 课程思政化——德育培养并行

“园林艺术”课程文化底蕴深厚,美学理论丰富,历史现实交织,理论实践并重。课程既回顾历史,又凝视当代,更展望未来,因此不仅仅是艺术范畴的审美鉴赏,还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融合的课程,是严谨科学和高雅艺术的完美诠释,更是课程思政、专业育人的示范课堂。教师应积极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明确传统文化和美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政元素,积极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效。

(二) “两阶”——完善教学设计,强调参与学习

“两阶”是实践教学策略的具体课程建设路径,主要应对“园林艺术”课程“怎么学”的问题。“两阶”是教学设计阶段和教学活动实施阶段。

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足的问题,是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如何使教师从单一的对知识的关注,转变为对教学对象、内容和过程的关注,这就涉及具体的教学模式选择,即考虑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匹配度状况,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教学设计阶段——BOPPPS教学设计模型

BOPPPS模型是通用型的教学设计模型,既可以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对一堂课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园林艺术”课程知识点多的特点,BOPPPS模型极为适用。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简单有效的步骤使教学目标明确、可评估,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掌握目标的达成度,并进行梳理、总结和延伸。课程组将每个章节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再将每章所有的知识点通过BOPPPS模型进行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重难点内容。

2. 教学活动实施阶段——量体裁衣

参与式学习重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针对知识目标采用头脑风暴、视频反思、模拟训练等具体活动形式,针对技能目标采用推导、评价、分析、图示等具体活动形式,针对应用目标采用辩论、讲授等具体活动形式。课程理论类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完成知识、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所有教学活动贯穿在课堂上和课堂下,是一个全周期的完整的教学环节。如授课环节中对时事新闻、专业热点等提出疑问,或是以纪录片或视频等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再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同时将传统的“师讲师评式”调整为“生讲生评式”和“生问生答式”,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

(三)“多考核”——构建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

“多考核”是实践学习效果的具体课程建设路径,主要应对“园林艺术”课程“学的效果”的问题。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打破“期末考试一张卷”的传统课程考核办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考核测试贯穿于每个单元、每一节课,从过去的注重知识转向能力和素养的达成,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用中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方法,加强了专业实践应用能力[4]。所有的课程目标均有适当的评价或考核方式,每一项考核有明确的评分标准,考核权重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知识目标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的成果(作业、报告、模型、汇报、讨论等)来评价。

(四)“两省”——量化评估教学目的,反馈改进教学策略

“两省”是实践教学效果的具体课程建设路径,主要应对“园林艺术”课程“教的效果”的问题。

教的效果要通过评价体现,具体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分别对应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本阶段教与学的质量和评估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學水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形成性评价最为重要,有助于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开展持续性终结性评价。

1. 学习效果反思——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通过学生学习档案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过程,可以评判学生对于教学目的的掌握程度。通过具体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学生学习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并进行教学反馈与及时调整。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的预习、巩固和复习,以及每个章节对应的作业训练,化整为零,分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步攻克所有章节内容。

2.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策略的反馈

回归教学本身,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由老师制定实施的,而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是从参与者角度为教学策略提供持续改进的动力。反馈结果关乎每节课、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评价量规、评价标准、评价任务与能力目标是否匹配,是否制订了合理的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不合适,还是活动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定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映的相关问题,促进和优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作业的安排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调整。

四、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一)课程建设,目标先行

考虑学科专业特色,紧扣“园林艺术”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成,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具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四位一体”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知识探索重在拓宽学生全球视野和宽广的跨学科知识;能力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审美与鉴赏、沟通与协作、批判性思维、实践与创新、自主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人格养成要求感受设计之美和传统文化之厚重,养成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刻苦服务、积极乐观、坚忍不拔的人格;价值引领必须立足学科及行业领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厚植行业情怀和家国情怀。

(二)重视实践,技艺并重

课程聚焦“内容、策略、效果、反思”四大路径,系统性地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由于专业实践性强,课程实验环节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小题大做”的改革。“看图写话”、专题辨析、模型制作、图文转译、实地小考、科创项目、国内外设计竞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促进理论与实践应用。

在教学中引入教师的实际设计案例,参与科研项目,使学生将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落实在具体的学习和实践中。如此,既能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也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

(三)课程思政,潜移默化

“园林艺术”课程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在教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美丽中国、文化自信、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纳入专业教学之中,讲述中国园林故事,在园林要素、设计手法之外,解读中国园林的文化底蕴和深邃意境,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文化功底,提高其人文修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结合可以有效地将“教”与“学”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同频共振,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必经过程,课程思政的融入塑造出品行端正、爱国爱民、敢于担当的专业人才。

五、结语

一流课程的建设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必须是持续和更新迭代的,除了知识的不断完善和丰富,还应考虑到行业发展和专业需求,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填充,还包括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效果。只有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扎实有效地从师、生两方面入手,解决“老师怎么教”“教得怎样”和“学生学什么”“学得怎样”等根本问题,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一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出专业优秀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05):57-62.

[2] 饶燕婷. 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与基本特征[J]. 大学,2020(06):15-20+14.

[3] 施曉秋. 新需求、新理念视域下一流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4):52-58.

[4] 邱雯婕. 学生中心到学习中心的转向[J]. 大学,2019(09):27-33+14.

[5] 冯静,李侃侃,罗西子. “园林艺术”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3):22-24.

(责任编辑:淳洁)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陕教高办〔2020〕2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园林艺术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编号:OC1901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园林艺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2103070)。

作者简介:冯静(1983—),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乔秀娟(1989—),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现代园林艺术·微物志·定制与体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