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政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工作中占首要位置。长期以来,“思政课程”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单靠“思政课程”唱独角戏,教育成效还不够明显。同时,伴随新时代世情、国情和社情发生的巨变,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空前未有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教育部反复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产生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又一创新理念和模式。要想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就要全面厘清其中的逻辑进路。探究二者协同育人的逻辑进路,亟须准确理解二者协同育人的内涵与本质,同时完整把握协同育人的逻辑基础,继而找到协同育人的逻辑路径,这对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有效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是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准确理解这一点可为高校精准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供依据。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指高校“课程思政”(涵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应协同“思政课程”发挥好育人功能,形成“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与“思政课程”显性育人相连接的“大思政”新态势,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达到育人目标、内容、主体和机制的协同,从而有效实现二者的相伴相随、同向而行。具体而言,首先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保持育人方向与政治方向的协同一致。其次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育人。课程教学体系以“思政课程”为主干和核心,以“课程思政”为补充和辅助,“思政课程”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同向发展,“课程思政”助力“思政课程”的有效建设,最终实现思政资源共享和同向育人。其三是全体高校教师协同担负思政育人的主体责任,共同完成教书与育人的历史使命。各门课程的教师原本应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但思政育人对教师提出了互通互助、协作共建的要求。最后是高校应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逐步探索互通互助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确保思政育人合力的形成和运行。综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个内涵极为深刻的概念,是思政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二者协同育人拓宽和延伸了思政教育主体的边界,推进了各教育主体间的协作,从而孕育了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1.2.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主体具有全员性
主体是协同育人中的人员要素。首先,思政育人计划的实施及其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人去完成。只有育人主体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各个环节才能产生育人整体合力。其次,思政育人的职责内涵要延伸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多个环节。这不仅表明了育人主体之间要进行整合,还强调了育人主体范围要实现由专职到全员的转变。所有教师、全体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参与育人过程,将以往只有思政课教师单独参与的思政教育变成全员集体参与的教育行动,主体多方协同完成育人的历史重任。再次,所有课程都要始终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主线。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非思政课教师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思政课教师要担负起社会主义高校思政显性教育赋予的使命,其他课程教师也要实施思政教育,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价值塑造、铸魂育人,彰显思政隐性教育的优势。作为高校育人共同体,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要担当立德树人职责,分别守护好自己的责任田,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产生协同效应。
1.2.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具有完整性
过程是协同育人中的时间要素。思政教育历来都非孤立的、静止的,而是联系的、动态的。思政教育理应始终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凸显教育内容以知识为本,又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首先,思政教育应是一种集合多种形式的完整性教育,包含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非连续教育与连续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等形式。若将课程视为思政育人的主要载体,那么,“课程思政”侧重隐性的非理性教育、非连续性教育,而“思政课程”关注显性的理性教育、连续性教育。虽二者呈现的形式不一样,但育人任务一致,都是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育人活动。其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彰显了育人的全过程性。教师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和各门课程的任务、特点,通过全过程整体性跟进,在各个学习阶段实施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全体教师都要参与思政教育全过程,齐心合力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由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联合构筑“思政共同体”,相互合作与补充,共同建构一个完整和谐、类型多样、层层递进、互为支撑的思政教育体系。
1.2.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方位具有立体性
方位是协同育人中的空间要素。适应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思政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多维立体的育人格局,在实施过程中发展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立体教育。为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和指向性,各高校在课程教学指导上把教育与教学有机连接起来,强化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因而,在课程建设上就应有两个层次:一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育,二是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大思政”(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育人[1],它与“思政课程”一起组建分工明确、协同一致的立体性思政教育模式。另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配合进行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实践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诚然,思政教育还应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政教育的烙印从学校走向社会,促使思政教育边界由封闭走向开放。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思政育人的基本环节,而每个育人环节之间既互相联系、影响,又互相渗透、补充,从而全方位协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战略目标。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逻辑基础是指二者能够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也是二者何以要协同育人的研究。要回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何以要协同育人,首先必须明晰高校思政教育的担当使命与时代定位,这是协同育人发挥实效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众所周知,思政教育要以信念理想为灵魂、以爱党爱国为中心、以道德情操为根本、以全面发展为归旨,涵育能担当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应有之意。从实践层面看,思政理论课要与时共进,笃行思政教育的担当使命,就必须找到发展与创新的路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2.1.1 “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理论阐释
“思政课程”主要任务是阐释思政教育理论之“道”。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进展规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系统的理论性、鲜明的价值导向性等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理性认知,并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魅力[2]。“思政课程”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一贯采用非常显著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理论性、系统性和集中性的意识形态育人方式,由教师采用显性施教方式,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说透说通说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理论精髓,凸显思政教育应当具有的政治性和价值性。因此,要使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真正学有所悟、学有所为,就要注重思想引领,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解疑释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真正展现“思政课程”的显性育人价值。
2.1.2 “思政课程”向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挑战
显然,传统的说服式、灌输式、孤岛式“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已跟不上新时代的复杂形势。主要表现在:首先,“思政课程”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长久以来,多数高校要么把思想、政治、道德、法制等素质培养统统归入“思政课程”的范畴,一味地无限扩大其功能,使“思政课程”的培养目标陷入“泛化”的深渊,要么把单纯的道德素质培养视为“思政课程”的培养目标,使“思政课程”的培养目标走向“窄化”的窘境[3]。其次,大部分高校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认为思政教育无关紧要,导致“思政课程”在课堂内外难以产生合力。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进一步,但一到其他课堂又回到原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思政教育缺乏整体合力的客观现实。再次,非理性思政教育功能被忽略。传统的思政教育是一种唯理性的育人方式,其显著特点是重视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的知识灌输,却常常忽略了政治信念、政治意志、思想感情等非理性育人内容的培养和渗透[4]。这种育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消除固有的弊端,致使育人的实际成效大大削弱。由此,要切实增强“思政课程”的实效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就成为当务之急。
2.2.1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理论渗透
教师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意识地隐藏起来,运用间接、婉转的教育方式把新时代价值引领、意识形态等思政因子有意识地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因此,“课程思政”具有教育目标渗透性、教育方法隐蔽性和教学手段综合性等特征。一般来说,“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当然,“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教学理念,不是课程与思政的机械相加,更不是要把所有课程都变成思政课。“课程思政”强调以专业知识为介质,通过学科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无缝连接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5],进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2.2.2 “课程思政”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思路
“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作用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能够协同育人的重要原因。首先,高校思政教育绝非“思政课程”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必须打开思政教育的所有通道,对所有课程进行全面覆盖、全面整合。其次,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因子具有指向性、针对性,任课教师要深挖其中的学科思维方法素材、代表人物素材等,把非逻辑性、非系统性、非集中性的隐性思政资源与专业教育紧密连接在一起,涵养学生科学思维,厚植忠诚于党、热爱国家、服务人民的情怀。再次,高校面临全球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和挑战,青年学生的思想又正值可塑期,要解决“思政课程”缺乏整体合力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全体教师、所有课程都来参与思政教育教学,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启动的协同局面。可见,“课程思政”在充实课程知识方面的多元性和价值引领性,发挥着“思政课程”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为构筑思政教育的整体合力,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综上,“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更是党中央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殷切要求。
2.3.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联系为同向而行提供资源共享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具有思政教育的性质和功能,通过相互融合、分工协作,提供资源共享和高效互动。首先,二者都具有思政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思政课程”是显性、系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是隐性、非系统的思政教育,二者皆为思政教育的分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同向而行的合力育人态势,展现了思政教育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教学体系。其次,二者相互融合。“思政课程”可以大量融合、吸收其他各门课程的综合素养涵育功能,如自然科学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等精神,人文科学的家国情怀锻造、理性思维塑造等功能,从而隐含了“思政课程”教学的多学科渗透性。同时,各门课程中也隐藏丰富的思政资源,如课程中正确的价值理念、学科的求实精神、杰出人物的工匠精神等素材,具有隐性育人的属性。再次,二者分工协作。“思政课程”一般采用的是直接说理式的理性教育,而“课程思政”是间接渗透式的非理性教育。二者紧密结合,通过情理融合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由此,完整和立体的思政教育应是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存并重而构成的共融同进体系。
2.3.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逻辑关联决定同向而行的运转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能够同向而行还体现在二者互动逻辑上的统领与递进关系。首先,二者共同构建“隐性”与“显性”协同的互动体系。从教学功能的层面看,在鲜明的政治导向上“思政课程”绝对统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是“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完善,这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动逻辑关联的起点[6]。“课程思政”可以结合有关学科特点及学科协同培养优势,立足相关专业的教育目标,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确保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立德树人价值旨归。其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全体教师共同筑牢思政教育根基。“课程思政”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处于零散状态,需要全体教师积极深挖、开发并通过综合运用、优化整合使育人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政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政道德素质最为直接的显性课程,以价值引领和政治导向贯通于教学全过程。二者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理应互相呼应,协同运转。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和逻辑基础映射出二者协同育人的逻辑路径。明确二者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之后,探寻二者协同育人的逻辑路径成为解决思政教育缺乏整体合力问题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以“基础—过程—方法和手段”的分析架构阐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逻辑路径。
马克思主义强调一个完整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这为协同育人逻辑进路的产生和实现奠定了现实基础[7]。协同育人过程是非理性与理性融合发展的过程,理性教育引领非理性教育,而非理性教育为理性教育提供动力支撑。
3.1.1 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思政教育功能的耦合
理性教育是关于认知社会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非理性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及准则对学生的信念、意志、情感、心理等进行的引导,通常是针对学生面对发展、选择、前程、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时产生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响应而作出的应对。从价值取向来说,思政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在学生的思想活动中实现发展的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巧妙的功能耦合。这里的思政教育功能耦合就是理性思政教育非理性化与非理性思政教育理性化[8]。在人的社会实践中,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理性认知与情感认知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使某种意识、观念真正得到稳定、深入和持久的理解和认同。因此,思政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社会价值规范及道德准则的全部内容,提升其理性认知能力和水平,还要向学生传递意志、情感、心理、行为方面的知识,不断强化其价值塑造、心理成长和能力提高之间的联系[9]。因此,只有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都发挥作用,且二者达到巧妙的功能耦合,完整的思政教育才能达成最理想境界。
3.1.2 协同育人是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协同发展
育人过程中,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目标是紧密协同的,二者相互浸透、相互促进。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互联性,是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最初,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目标相同。二者共同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形态和内在构成要素,对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有着直接影响,并鞭策学生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理性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意识、价值和观念的形成与转变,非理性教育则是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培育,二者分工不同,但意图相同。其次,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互浸透。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浸透的。在转变学生意识、价值和观念的过程中,实施理性教育须借助情感、意志、心理等非理性教育的方法。同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心理等非理性教育时,也必须植入一定的意识、价值和观念等理性教育的方法。再次,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互相促进。理性教育为非理性教育指明方向,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认知、美好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和端正的行为。同时,在非理性教育环节把陶冶性情、磨炼意志和调整行为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也会促进学生思政理论水平的提升。思政育人的终极意义是达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目的,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认知,更是一种态度、行为。
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譬如根据“课程思政”的教学定位,在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将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充分结合在一起,重点引导学生在实践情境中检验理想信念的正确性,并在已有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有所感,有所为,促使其内化、认同和践行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认知与行为统一、教化与内化统一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10]。因而,只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时代使命。
行动过程是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根据人的发展规律,思政教育活动应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协调统一的过程,二者相互包含,且互为彼此存在的根本和条件。因此,协同育人的行动过程必须是非连续性教育与连续性教育协同的,连续性教育是思政教育得以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非连续性教育则是思政教育得以有效延续的必要补充。
3.2.1 思政教育过程是非连续性发展与连续性发展的统合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是一对极为普遍的哲学范畴,就如黑格尔所说,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唯有统一在一起才会是真的。所谓连续性,即事物运动接连不断的发展特性。而非连续性是指在事物接连不断的发展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猝不及防的障碍和干扰因素,这些因素会对事物持续的、沿着特定轨迹的正常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非连续性往往会引起事物发展的终止、间断或转向,使事物的发展具有非连续性。客观上,人的一生一定不会只沿着既定的道路发展,这是因为非连续性的发生是有偶然性和规律性的[11]。只有经历过诸如沉痛的打击、重大的变故、突发的危机等人生坎坷,人才能真正学会成长,最终形成一个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对自己负责的稳定状态。这种非连续性的特别事故通常隐藏在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行动过程中,在其学习成长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非连续性发展是连续性发展过程的必然体现,连续性发展又蕴含了一定的非连续性发展过程,非连续性发展与连续性发展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只有认识到非连续性发展与连续性发展的必然性,尤其是正视非连续性发展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2 协同育人是非连续性教育与连续性教育的和谐一致
连续性教育是指依据学生连续发展这一客观规律,高校运用系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对学生施加连贯的、系统的影响,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逻辑认知的教育。非连续性教育是为应对阻碍学生连续正常发展的非连续性因素而实施的教育,它并不谋求思政教育过程的连续性,而是对学生实施非连贯性、非逻辑性、非系统性的教育。博尔诺夫首创性提出了训诫、号召、唤醒和碰撞等一系列非连续性教育范畴[12]。譬如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时常会显露出精神萎靡、无精打采的状态,这种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会导致学习的偏离,甚至个别学生可能会误入歧途。此时,教师可实时予以告诫和激励,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可系统诠释“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的意蕴和实质;专业课教师可把学科专业知识与奋斗不息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挖掘课程中科学家和理论家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成长历程;公共基础课教师可通过“奋斗精神”主题教育侧重培养学生奋斗情怀,在奋斗精神教育中融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勇于挑战、爱国主义等思政因子[13]。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语就会引发学生的顿悟。教师以此指引、敦促学生非连续性自我思想变革。
“思政课程”主要是进行思维、价值、信念等理性精神层面的培育,而“课程思政”则是欲望、情感、意愿等感性因素方面的陶熔鼓铸。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是以人的连续性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故而尤为重视“思政课程”。毋庸置疑,学生的发展具有非连续性。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非连续性的发展,那么,“课程思政”也就不容忽视。可以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是非连续性教育与连续性教育协调同步、相辅相成的过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协同育人的具体环节。协同育人方法体系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一致、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艺术手段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教师将晦涩而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沿波讨源,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理论认同。同时,对模糊而笼统的理论进行形象化艺术化处理,凝练为学生易于汲取的教学内容。
3.3.1 协同育人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一致
教学方法是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依附。教育家杜威有个著名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14]。因此,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思政教育方法有两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且两种方法应遵循协同原则。理论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撑,具有显著的学理性和思想性特征。其中,理论教学包含两种教学形式:一是既定的“思政课程”,二是把思政内容渗透于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应积极运用各门课程的“大思政”效应,使之与“思政课程”协同实现理论教育的育人价值。二者通过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灵魂,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完善人格、塑造灵魂的育人作用[15]。
实践教学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扬实践教学内在知识架构和逻辑思路,厘清实践教学活动真正追求的教育价值。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学生的理性认知与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获得思政教育理性认知后,只有经过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理解、消化,进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另一方面,只有经过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的思政教育理性认知才能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品格。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涵盖线上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实践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教学。教师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知信行相统一,学思用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3.3.2 协同育人手段: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艺术手段的协同运用
教学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是提升协同育人水平的必要条件。教学技术手段是指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所有教学方式。它能使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故而线上课程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备受青睐。为践行协同育人原则,各高校应加强校内各部门、各院系和各课程教师间横向的互联互通、协同推进机制建设,构建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邀请思政课教师研讨、把关。以专业课程教师、思政课程教师等为主体组建“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其整体效能将远远大于各个教师单体育人效能之和。各主体通过专长互补、优势叠加,发挥各自的专业背景优势,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线上资源共享平台,推进各门课程思政因子的融合、共享与创新。
教学艺术手段是指显性或隐性育人过程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恰当地通过艺术的形式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包括故事、诗歌、歌曲等艺术形式。经验表明,人的思想、情感、意愿等非理性因素可以借助艺术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接地气的艺术手段以轻松、愉悦、含蓄的方式净化和陶冶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强烈、更持久的心理感受,最终完成思想的自我成长。譬如上海大学由哲、文、史、法、经、管等多学科的十几位教师与思政教师一起开设的“形势与政策”,采用“把理论融进故事、让故事说明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将悟道代替灌输”[16]的教学手段,深受学生喜爱。要使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情感有温度,拓宽有广度,延伸有深度,需要任课教师用心设计,用情上课,协同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
新时代要求全体教师紧跟时代潮流,在传授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立德树人的主旋律,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因子完美而高效的结合,以此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