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琴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交通分院, 江苏 无锡 214151)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提到“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实现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的战略目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具备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1]。最新出台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到,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促教,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加快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交通运输行业一线技能人才的工作岗位艰苦、工作时段不分寒暑、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时更需要在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方面下功夫。校企携手紧跟江苏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步伐,深化产教融合,确保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机制运行顺畅。本研究拟在育人全过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挖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通过充分调研分析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的运行现状,借助反馈控制理论,提出优化培育机制的建议,研究培育机制的反馈策略,为江苏交通运输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突出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2],指出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劳动已不再简单被定义成谋生的手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到现代文明的人工智能等都是人类劳动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将生产劳动与教育二者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基石和重要内容。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属于职业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描述了二者的深刻内涵。劳模精神,即劳动模范精神,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度概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内涵的诠释。
反馈控制[3]6是控制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在实际控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实时控制对象,常在整个控制系统中增加各式终端传感器来加强对被控对象状态的跟踪监控。同时,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元件反馈的数据,按照既定程序加入定向的激励,实现下一循环中被控对象的状态更新,以达到控制目的。加到系统上的激励分为有效激励和无效激励两种类型,有效激励决定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规律,而无效激励破坏系统的控制效果。当被控对象受到外激励偏离给定值时,控制系统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反馈激励来消除误差,保证被控对象尽可能地接近系统给定值,最终达到预期控制的目的。职业院校通过反馈控制理论与学生教育教学的跨界融合,对学生思想、行为等偏差反复纠正,在反馈—纠偏—再反馈—再纠偏的循环中,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周而复始地螺旋式上升,以达到育人的目标。
职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毕业生、行业企业等第三方的参与,以及教育者的关注、引导和帮助。鉴于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元素的复杂性和机制运行的动态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应重视机制运行的反馈策略研究,从反馈控制理论的视角研究学生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这也是学生职业精神研究的跨界尝试[4]。
本研究前期以问卷星形式对三类调研对象发放了调查问卷。经调研,学生问卷调查得到1 034份有效数据,涉及江苏省内五年制高职道路桥梁、航运水运、现代物流、汽车工程和航空服务等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劳模和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研了20所开设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省内职业院校,主要针对其培育标准制定、校企合作机制建构和运行现状、“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等职业精神的弘扬和宣贯情况。通过对34家企业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和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真实的人才需求以及校企在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机制运行中的痛点,深入研究校企共育人才的切入点。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学生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机制运行中仍存在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过程统筹规划不合理,以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数据总体反映,在学生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培育频次、广度和深度上,未形成全过程的培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质量、课程标准质量、教材适用度等均有待提升;在课程设计上,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还不够深入,课程思政教育大格局还未真正形成;产业学院、研究中心等校企合作项目多见挂牌,鲜见工作落地,校企融合深度挖掘不够;企业对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不显著,等等。
基于以上高职院校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机制运行现状的分析,可见学生劳动意识、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等培育机制运行仍不顺畅,亟须重拾“劳动”本质,重塑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地位,加快优化现有培育机制,探索培育机制运行反馈策略,积极培育“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交通生力军。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整套多方协同、操作灵活、运行高效的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运行机制,在优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教学质量管控机制、优秀文化传承机制以及积极评价监督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在培育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创新劳模、工匠文化宣贯机制,强化过程评价反馈作用,确保各项培育任务顺利完成、培育目标如期实现,形成育人闭环系统。
2022年年底,国家发改委社科司发布的《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关情况》指出中央关于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职业院校需进一步破除传统认知,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就协同育人共商、共研,重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衔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训任务与企业项目链接,进一步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明确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计划,加大校企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力度。现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交通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订苏交科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企业每年除承担道桥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外,还需承担50名学生的实训任务,校企联合开展项目开发、标准制定、技术推广等研究。结合此案例,笔者谈几点思考。
首先,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衔接上,全面梳理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和劳模与工匠精神元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度,在人才培养规划中分年级、分层次构建阶段化、递进式的育人体系,以破解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之间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可以说,二者不衔接,就无法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其次,在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上,分析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岗位知识的关系,以及技能等级与技能课程的关系,即“岗”“课”“证”融通[5]。根据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体系与职业知识及岗位技能体系对比,捕捉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关联元素,校企共同商定详细的各专业课程思政和“岗课赛证”融通的落地计划。
最后,在实训任务与企业项目链接上,强调实训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每个实训任务中的项目均是一个完整的企业项目,实训项目的规范和流程都要直接体现行业的迫切需求。校企将劳模与工匠精神相关元素有效融入实训项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项目化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可用于学生实训教学以及企业员工培训,在潜移默化中将强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达到校企双方共育人才的目标。
教师既是三教改革的主体,又是产教融合的主体。职业院校应从培育执行力入手,制定并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质量意识,将劳模与工匠精神真正贯穿全过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教师应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好课堂教学和实习训练两个主阵营,挖掘劳模与工匠精神传承的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管控机制有效落地。
首先,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积极构建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与技术技能讲透彻,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与方法,将价值观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同时将学生认知与职业精神的考核内容作为教学机制的反馈指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成效。
其次,教师要重视专业实训课的体验效果。职业院校的实训课时量要远远高于普通高校,在实训课程规划时,要更重视发挥校内实训设备、企业导师以及内外实训基地等资源作用,注重实训效果与企业岗位实际相衔接,通过学生认知实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不断探索实训课程“岗课融通”改革,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提到:“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校企协同文化应高度融合,将劳模与工匠精神以及企业文化共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培育过程的跟踪检查,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将劳模与工匠精神文化全方位融入教学环节。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等较弱,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机制运行时的正反馈作用,重视先进典型,挖掘宣传机制创新,通过积极开发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树立育人典型案例、宣传行业企业先进人物等,努力打造品牌金课、宣传身边正面典型。作为职教人应把握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正确规划职业生涯,让劳模与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渗入学生三观,帮助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整装待发,在踏上社会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高职学生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全方位链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运行应更多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和效能增量。育人评价不搞横向比较,应校企联合对学生开展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增值性评价,专注学生职业精神的提高,该“提高”既是对学生发展的增值评价,又是学校在学生职业精神“提高”方面贡献度的体现[7]。
课题组研究认为,在学生端评价时,学校要在专业课程评价中加入对学生隐性职业精神的评价内容,增加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评价内容,优化学生和教师双边评价机制。在企业端评价时,要结合企业兼职教师、顶岗实习单位、就业单位等对学生实训和就业的评价建议,反馈实际教学过程评价的不足,不断完善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实效。同时,要创新评价渠道,从问卷调查到走访交流,从线下调研到线上咨询,从主观片面到标准科学,多个维度对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完善积极评价反馈机制。
反馈控制是校企双方在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机制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花亚嵘[8]在其硕士论文《甘肃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优化研究》中,从综合协同、组织保障、激励评价三个维度开展一定区域内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优化对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更侧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育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相关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反馈出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过程统筹规划不合理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职业院校需经过培育—评价—反馈纠偏—再培育的过程,将劳模与工匠精神逐步浸润学生心脑。笔者具体提出以下反馈控制策略。
高职院校应充分分析阶段性反馈的教育教学效果、毕业生跟踪调查及企业等社会多维度反馈数据,并根据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计划,与企业联合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三教改革,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根植职业精神,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新需求[9]。在培育机制运行控制中,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校企联合加强工学结合机制运行控制。结合培育过程反馈信息,动态调整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元素分解到各个课程标准中,并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创设模拟真实施工场景。二是校企联合实施精品课程开发战略。校企将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持续改进教学方法,联合开发新形态教材,校企共建共享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共同申报省级以上核心课程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让劳模与工匠精神真正进理论课堂、进实训基地。三是校企联合共建专兼职师资团队。充分发挥产业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以及企业导师的积极作用,建立“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培养机制。例如,企业专家入校开展劳模与工匠进校园活动,院校为每位青年教师聘任一名企业导师,帮助其提高技能水平。同时,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完善校内教师轮训培养制度,使专兼职教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跨度长,学生经历了“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学生最后一个可塑性强的阶段,作为职教人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有的放矢地施教和引导。评价不是简单的检查和评比,是为了让被评价对象(学生)达到预期培养的目标。崔景贵[10]教授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潜能,必须通过积极评价来帮助学生调动积极情绪、自主积极投入、拓展积极自我。因此,学生发展增值评价一定是立体的、动态的,既是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客观评价,又是三维全息全过程的积极评价。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学生五育增值评价的重要元素,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之纲。学校除了要加大对第一课堂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执行情况的督导,还应聚焦第二课堂上两大精神的增值评价机制运行与控制,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保障评价机制落地、落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自主成长平台” 就是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元素一一纳入学生第二课堂成长任务库中,引导学生自主接纳并践行培育任务,并在自主平台打卡获得相应的积分,这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知识、强技能的内在动机,增强了学生自主掌控人生的动力。同时,管理者应实时跟踪评价情况,及时反馈优秀者和进步者。
新职教法要求职业教育质量控制过程需要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让社会各界了解职业院校。只有在全社会层面解决职业教育的歧视问题,才能真正迎来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时刻。职业教育历史地位的回归,需要职业院校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在开展各类课程教学时,须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大格局。第一,加大对“中国奇迹”“航天英雄”“大国工匠”以及重大科技成果等的宣传,在育人过程中有机融入“争创一流”“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元素,培育学生科学的精神意识,强化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第二,重视劳动教育落地,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把“艰苦奋斗”“一丝不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等精神元素渗透育人全过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精髓贯穿育人全方位,强化学生使命担当的意识。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的各界先进人物,将“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等精神元素植入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思政元素中,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和工程质量意识,强化学生岗位责任意识。第四,建立学生一人一卡的建档立卡培育制度。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不同年级给予劳模与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案,帮助学生全过程植入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今后的奋斗目标和榜样。同时,要让劳模与工匠精神“接地气”,在校内营造崇尚劳动、劳模和工匠典型的氛围,通过表彰优秀典型、奖励技能雏鹰等形式反馈,刺激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让劳模与工匠精神从传统走向新时代,走进学生灵魂深处。
近年来,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一个又一个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应以新职教法为准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打破传统育人壁垒,跨界学习反馈控制理论,校企协同育人。从社会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和生产劳动观出发,控制系统(即学校)根据反馈数据(即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按既定程序(培育计划)加入定向正激励;被控对象(学生)受到劳模与工匠精神内涵的有效激励,控制系统(即学校)产生相应正反馈以消除偏差,促使被控对象纠偏,不断向培育目标接近[3]4。劳模与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的良性运行能让学生以劳模与工匠为荣,增进使命感,唤醒求知欲,培植自信心。工作不再是学生的谋生手段,而成为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路径,最终能够充实学生内心,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