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杨
(闽南理工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福建泉州 362700)
《社戏》中的平桥村和《边城》中的茶峒,都是作者心中故乡的模样,这两地依水而居,“水”是其精神家园的底色,“戏”是其存在形式。[1]两篇小说都展现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和谐的背后是他们对人类社会的深沉思考,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反思。
在《社戏》中,以“水文化”为核心的自然风光贯穿整部作品。水不仅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也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和包容性。“水文化”成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水边嬉戏、垂钓、畅游,与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到水带来的快乐和宁静,如《社戏》中描绘了孩子们月下行船去看戏的所见所闻等。
《社戏》往往将水与山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水代表了生命的源泉和活力,而山则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水从山上流淌而下,滋润着大地,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水源。这种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山水之间,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态度。水作为生命之源,与山结合在一起,凸显了生命的坚韧与活力。人们通过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汲取生命的能量和智慧,与自然相互交融、共同成长,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激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社戏》通过描绘人物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水乡之间,与水为伴,水流动、清澈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了人物内心的激情和渴望以及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如渔村是理想中的江南水乡,人们依水而居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水的存在使他们感到安全、舒适和满足,并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追求。这里的水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同时也表现了健康的生活形式,是精神寄托、归属感的来源,形成他们独特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水文化”在《社戏》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人与水的互动不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示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边城》中,依水而居表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人物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2]边城地处水乡,水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人们在水的环绕中建立了情感纽带。[3]水乡的美景和水的存在给予他们安慰和满足,也成为他们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动力。如,《边城》中翠翠与爷爷在湘西小城撑船度日,水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源泉。
在《边城》中,善良质朴的品质是“水文化”所呈现的重要特征。[4]人们生活在乡村环境中,他们保持着纯朴的生活态度和善良的品格,互相帮助,彼此扶持,他们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如,一辈子撑船度日的爷爷从不收船钱,无奈之下收取的报酬也会将它换成卷烟进行回赠,这种善良质朴的品质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人性的高贵。
依水而居是《社戏》和《边城》中的共同之处,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通过水作为介质,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彰显出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平衡的生态关系。在《社戏》中,人物居住在水边的村庄,这种依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让人物与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情感纽带。[5]他们在水的环绕中生活、工作、娱乐,水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通过与水的互动,人物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得以体现,同时也促使他们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6]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在《边城》中,水是人们共同的居住环境,也是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人们生活在水乡边城,以渔业为生,依赖水资源,与水共同成长,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环境保护,在水的环绕中感受到平静与宁静,水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场所,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源泉。[7]人物通过与水的互动,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力量,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社戏是一种在社日节举行的戏剧活动,是中国农村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社戏》中的“戏文化”不仅是展示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有善良可爱的乡村少年,有慈祥可亲的长辈;有勤劳朴实的农民,也有狡黠的小商贩,在社戏的背景下,表现出了中国农村社会这些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社戏》中,对于“戏”的描写较少,其“戏文化”内涵通过人物心境的变化历程反映出来。如,从时间的维度上看,童年看戏与成年之后再看戏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也更好地反映了“我”心境的变化。童年的“戏”充满了趣味,“当我以为要站起来时,不料又慢慢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8]而成年后的“戏”是看不同的角色唱戏,看一班人乱打,对戏中的故事以及表演戏的人充满着不解,似乎长大后的“戏”再也没有童年时好看了。童年的“戏”充满了趣味,而成年后看“戏”心总是烦躁的,戏是同样的戏,唯一不一样的是看戏人心境的不同。《社戏》描写三次看戏时“我”的不同心境,将人物心境变化同“戏文化”相结合,丰富了文章中“戏文化”的内涵。
在《边城》中,“戏文化”内涵通过描写边城浓厚乡土气息和生命张力,呈现出小镇人的独特韵味和生活状态及坚韧不拔的精神。[9]首先,边城浓厚乡土气息体现在人物的语言、行为和生活方式中。小镇上的人们保持着朴实而纯粹的乡土风格,他们用地道的方言交流,坚守着传统的习俗和价值观念,这种浓厚的乡土气息使边城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真实的生活状态。人们在戏曲表演中也展现了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他们通过表演传达着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其次,边城的生命张力体现在人物的奋斗和对生活的热爱中。尽管小镇的发展受限,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在困境中展现出坚强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通过戏曲表演表达对梦想和幸福的追求。这种生命张力让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展现了他们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边城作为一个具有乡村特色的小镇,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这种乡土气息和生命张力使其与现代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边城人在艰苦环境中仍抱有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这是难能可贵的。
《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也在“戏”中开始。经历三次端午节赛龙舟后,她逐渐对英俊的傩送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她处在被动的状态,她心中欢喜、懊恼都无法让对方知晓,最终只能失去向往已久的爱情。爷爷也是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爷爷害怕翠翠重蹈母亲的覆辙,致使翠翠错过了好时机,翠翠的爱情悲剧映射出传统社会对个人幸福的制约和束缚,使人们无法追求真正的幸福。“戏文化”内涵在《边城》中体现在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下产生的爱情困境,这种困境反映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唤起人们对个人自由、幸福和价值的思考。
尽管《社戏》和《边城》中的“戏”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意义,但两者在文化内涵和人性本质探寻上仍有相似之处。在两部作品中,“戏”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成为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一种媒介。在《边城》中,沈从文以“戏”为主题,通过描述端午节赛船、捉鸭子的活动,展现了一种以游戏和消遣为目的的“戏文化”。这种“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戏曲,而是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娱乐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这个“戏”中,人们不仅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在游戏中体验爱情故事。与此相比,《社戏》中的“戏”包括台上的“戏”和台下的“戏”,更多地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尽管“戏”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看戏的人却因为心境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感受。这种变化的背后,反映了个体成长过程中对“戏”的认知和情感变化。无论是《社戏》还是《边城》,都通过“戏文化”展现了戏中角色人性的善恶美丑,同时映射出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边城》与《社戏》都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乌托邦世界,一个充满美好和谐的社会构想。在《社戏》中,社戏文化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通过戏曲表演和社团活动建立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边城》中,小镇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一种理想的乡村生活,人们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指引下过着安宁而满足的生活。然而,理想的乌托邦世界与沉重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社戏》中,现代浪潮和城镇化影响逐渐侵蚀着传统的社戏文化,人们面临着文化传承的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边城》中,小镇的封闭和保守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追求,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成为他们实现幸福的阻碍,爱情的悲剧结局和人物的命运也显示出现实世界中的痛苦与困境。乌托邦世界是人们向往的美好愿景,现实世界往往充满了挑战和矛盾。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面临种种阻碍和困扰,现实的沉重不可避免地映照出人类生存的苦难和抗争。通过这种对比人们才能更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才能使人面对现实中的困境时保持和拥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勇气。
《边城》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人们依靠大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和满足感,他们与山水相依相伴,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这种和谐的状态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使他们感到安宁和满足。但外界的变化和社会的压力侵蚀了人们的和谐状态,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感到迷茫和失落。比如,小镇的干旱和水源匮乏给人们带来了困扰,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传统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影响人们的爱情观,因此,当个体爱情与传统观念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被迫面临艰难的选择而缺乏反抗的勇气,大多选择顺从和牺牲,翠翠在爱情中始终是被动的,缺乏自主性,最终导致爱情悲剧的发生。
《社戏》探索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冲突和困惑,小说表达了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问。首先,小说揭示了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背景下,人们面临着思想观念的碰撞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逐渐被现代理念所取代,给个体带来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但也使其面临着自我认同的迷失,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社会角色,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其次,小说探索了现代性对集体认同的影响。在社会变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集体认同和社会结构受到冲击,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得到了提升。然而,这种个体主义的兴起也带来了社会关系的疏离和互助精神的减弱。人们渐渐远离传统的社群关系,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社戏》中就呈现出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引发人们对自我认同、集体认同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小说通过个人命运的叙述和社会结构的折射,深入探讨了现代性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边城》与《社戏》运用“水文化”和“戏文化”意象,对生命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冲突和困惑。同时,引发了对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个人欲望与集体认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两部小说启迪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继,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与他人的关系,以实现更有意义、更和谐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