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去新疆43次,上海爷叔拍下湮没在时光中的美

2024-05-09 21:39外滩君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冯其庸交河故城

外滩君

上海摄影家丁和在过去20年间43次从上海去往新疆。他用自己的镜头捕捉古代文明,被誉为“龟兹壁画摄影第一人”。

和其他摄影师不同的是,他不仅被新疆的自然风光吸引,更深入研究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足迹遍布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草原雪山和各个石窟,将被时光掩埋的瑰宝带到大众面前。

因为喜欢摄影,丁和一有空就会出去拍照。

2003年秋天,他去了新疆,想拍一个专题画册。没想到,神秘的千年胡杨、辽阔的戈壁风光,一下子就震撼了他,让他脑海里再也装不下别处的风景。回上海一个多月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期待,又跟朋友去新疆采风。

那时的他还不了解新疆的文化和历史,只是把看到的一切统统记录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和结识了国学大师冯其庸,自此改变了他的拍摄方向。

冯其庸看了丁和的作品后赞不绝口,建议丁和把新疆拍透、拍好,最好是作为文化题材去拍。

丁和听了之后有些犹豫。他一直都是自由随性,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要是按照冯老的指点去做,就必须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那就没那么轻松了。

那天夜里,他思来想去,不断问自己: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

深夜,他翻开了冯其庸赠给他的《瀚海劫尘》西行散记摄影集,一口气看完了。

他恍然意识到,风光摄影虽然好看,但把文化积淀记录下来,照片才会更有生命力。

他把能找到的和新疆有关的书全部找来看了一遍,恶补基础知识,深耕文化摄影。

为拍到心目中理想的镜头,他会反复造访同一个地方,并且驻守等待。

他到龟兹石窟拍摄壁画,在研究院的招待所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白天就带着馕饼和水,在洞窟间流连忘返。

他还去过柏林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拍摄流失到海外的新疆壁画。

每次拍摄前,丁和都要做大量功课,尽可能和石窟壁画“对话”。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呈現出其文化底蕴。

在野外拍摄,每次都面临不一样的挑战。

很多地方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酷热,穿一件衬衫都热得受不了;晚上气温低到零下20多摄氏度,即使穿上棉袄棉裤也难以抵御寒冷。

拍交河故城时,丁和刚抵达吐鲁番,就听说当地破天荒地下起了雪,交河故城已被积雪环绕。

拍摄前一夜,他满怀期待,睡不着觉,忙着装片子、擦镜头、整理行装。

第二天一早,他就扛着50来斤重的机器出门,走遍了每个角落,反复找角度、测光线、摁快门,终于拍下了“雪压交河”的壮美。

在去和田安迪尔故城拍摄时,车子开到大漠深处,沙丘起伏,落差近十米,他和同伴不得不徒步前进。

在沙丘上行走异常艰难,他累得大口喘气,“挪”了近一个小时,其间还差点和同伴走失,感觉“好像用完了这一辈子的力气和毅力”。

拍摄尼雅遗址时,为了充分利用早晨的光线,他赶在前一天深夜到达那里。入夜的沙漠一片漆黑,车身无数次被七八米高的大沙包高高举起,又重重落下。20公里的路程,他用了5个多小时。车两次陷在沙里,差点倾翻;还有好几次他走错路,迷失了方向。

可丁和一直乐在其中。他拿着大画幅相机一次次奔赴新疆,捕捉到了有价值的照片,就一倍倍放大去看每个细节,快乐得像个孩子。

因为热爱,丁和甚至把自己的工作室布置成了洞窟的模样,里面摆放着他多年来拍摄的作品。

如今,丁和虽然已经拍了20余年新疆相关主题摄影作品,可他始终觉得自己探及的不到新疆文化的万分之一。他把自己拍的新疆文化遗产图片全部捐给了新疆文物局和龟兹研究院。接下来,他还会继续用摄影的方式记录有文化价值的内容。

(摘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 Bund”2024年1月8日,梅子荐)

猜你喜欢
冯其庸交河故城
交河傍晚(外二首)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著名诗人 刘虔
错过的橄榄枝——悼念冯其庸先生
吐鲁番市文联第二届“交河雅集”文学艺术交流活动剪影
冯其庸与二月河的忘年交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冯其庸的“笨办法”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航拍图
若使梦至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