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美丽:弘扬国粹京剧,演绎戏曲之美

2024-05-09 21:39万泰然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京剧团黄石市国粹

万泰然

热爱京剧,一条路走到底

1950年,汪美麗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她从小喜欢唱歌,上天也给了她一副好嗓子。

20世纪60年代初,叶盛茂等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来到汪美丽就读的子弟小学,选拔优秀的京剧苗子,年仅10岁的汪美丽参加了选拔。她说:“我不会唱戏,就唱了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没想到过了几天,我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起初家里不同意汪美丽走京剧表演这条路,但面对女儿的坚持,父母只能让步。可汪美丽去了剧团才发现,唱歌和唱戏不是一回事。她说:“我以为唱戏就是单纯唱,没想到去了之后又是耗腰,又是压腿,痛得直哭!”

汪美丽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对艺术的热爱让她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1960年9月,汪美丽进入武汉戏曲学院京剧科培训,学习《苏三起解》《贵妃醉酒》等梅派剧目。1972年,她被调到黄石京剧团,师从国家二级演员王砚萍。1993年,汪美丽担任黄石京剧团团长。

1999年年底,黄石市决定撤销市京剧团、汉剧团和歌舞团,组建黄石市歌舞剧院。那一年,汪美丽已经49岁,她选择了内退。

2000年,黄石京剧团正式解散。“当时我们剧团有很多人改行,下海做生意,好多人向我发出了合伙邀约。是坚守艺术,还是下海赚钱?那个时候我很迷茫、很纠结。”汪美丽说,“当时我都已经准备承包酒楼了,到了签约的那天,手上拿着笔,又放了下来。思前想后,我舍不得我的专业。”

弘扬国粹,推进戏曲进校园

汪美丽退休不“退艺”,开始从事京剧教学工作,弘扬国粹,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

2007年起,汪美丽受聘在黄石老年大学担任京剧班老师。她唱腔婉转,眼神灵动,身段曼妙,很多老年京剧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她教的班总是学员爆满。

2017年,受武汉大方学校邀请,汪美丽前往该校任教。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没多久,她就担任了学校的教研组组长。

那段时间,她正好看到黄石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振华表演昆曲《牡丹亭》。“来点新鲜的,给孩子们讲昆曲吧!”汪美丽想。她先在家自学,到学校后再教给孩子们。教学相长,这也逼着她不断学习新东西。

2023年11月,第八届武汉“江夏杯、武鄂黄黄京剧票友艺术节”(黄石专场)在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启幕。“我上台表演了《牡丹亭》,过了把昆曲的瘾。”汪美丽笑着说。

学京剧要从娃娃抓起。汪美丽说:“孩子们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们画出五彩斑斓,他们今后的生活便五彩斑斓。对此,我非常有成就感。”

这些年来,汪美丽的学生在各类京剧比赛中多次斩获金银奖,她培养的武汉大方学校的小票友还登上了湖北卫视《戏码头》的舞台。

2021年,因腰伤做了手术后,汪美丽离开了武汉大方学校,回到黄石静养。2023年,黄石老年大学再次向她发出邀请,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目前,她在老年大学开了唱腔班、身段基础班和身段表演班。

与时俱进,让戏曲焕发新生机

在传承的同时,汪美丽还不忘创新,试图寻找不一样的表达。为了将京剧之美传递给更多年轻人,汪美丽注册了抖音账号,经常在上面发布视频,展示教学成果。

2023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戏剧节暨“好魅力”中国戏剧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庆祝活动在墨尔本市政厅举行,汪美丽受邀前往参加。

“我有一个学生在那边留学,她邀请我去给当地的华人学生化京剧妆。”汪美丽说,“我很高兴能把我们的国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京剧走出国门,被更多人看到。”

汪美丽告诉记者,不一样的剧场,要用不一样的色调,配合都是有讲究的,这需要长期的演出经验积累,同时京剧妆面也要与时俱进。

“以前的京剧妆面,两边的面颊都非常红,现在会画得淡一点儿;原来画嘴唇,画的是樱桃小口,现在嘴巴要画得更丰满一点儿。现在的妆面更加生活化,更漂亮。”汪美丽说。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传承发扬,需要推陈出新。在汪美丽看来,京剧艺术永远属于年轻人,她非常看重戏曲进校园这项工作,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

“京剧进校园,首先要培养兴趣,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其次要走近生活、走近观众,了解他们喜欢看什么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戏曲走得更远。”

(摘自《东楚晚报> 2024年1月26日,旺仔糖荐)

猜你喜欢
京剧团黄石市国粹
松岩:风雷传家人
中国国粹——京剧
梨园蓓蕾初绽放,百年灯小薪火传
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飘逸在方寸里的国粹
1979邓小平同志在山东
走进国粹脸谱大本营
黄石市区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近30年来黄石市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从当今群众戏曲活动现状透视群众戏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