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专业课程研究与改革
——以《食品贮藏与运输》为例

2024-05-09 07:42罗冬兰巴良杰
内江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科运输食品

罗冬兰 帅 良 巴良杰 曹 森

①贵阳学院 ②南昌师范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在“新工科”建设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加快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通过对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将培养创新型、实践应用型人才作为己任。本文以《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大学的“新工科”教育应运而生。这一重要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创新型卓越的科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地方特色本科高校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科技转型、服务乡村振兴产业的重要攻坚力量。加快高等学校“新工科”的建设,培养技术强、素质高的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因此,进一步加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对提升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和服务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贵阳学院的一流特色专业,对贵州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为贵州猕猴桃、蓝莓、食用菌、辣椒、竹荪等特色食品的贮藏与运输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有力地促进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随着贵州特色食品产业速度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尤其食品种类的多元化和科技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未来食品贮藏与运输产业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3]。在这种背景下,对贵阳学院的《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进行改革研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的建设,培养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助力贵州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4]

(1)理论课程教学学时偏少,内容过于庞杂,工程设计和专业实践知识涉及不够全面,且食品贮藏与运输的新技术、新方法课本知识更新不及时,造成学生所学的部分知识跟不上产业实践的发展。

(2)师资队伍单一,上课教师团队人员少,缺乏双创型教师,教师的工程知识水平偏低,与产业实践中的应用脱节。

(3)理论知识的教学占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提升,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4)实践学时较少,实践场地主要为教学实验室且平台仪器不足,实践项目内容陈旧且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基于上述问题,在高等学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将贵州特色区域食品的贮藏问题融入到《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整个教学实践中,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发展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对《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研究。

2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坚持“创新、实用、有效”的原则,围绕未来产业的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来培养全新的工科型人才[5]。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先进的科研文献和教师科研项目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

(2)补充实践教师队伍,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产业导师”到学校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每年选派理论教师到知名大学、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交流,提升自己实践技能。

(3)教学方法的合理改革。将传统教师的主导性讲转变成引导性,多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学生从产业实践中凝练出的问题作为学习切入点,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最终通过自己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互联网教学、知名高校的精品课程等新型教学工具进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完善实践教学项目,降低验证性项目数量,增加创新性的综合实践项目,可以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生命科学竞赛等比赛中的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严格开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②强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校企实践基地,推进科教结合、产学相融、校企协同培育的机制,形成服务当地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或工程创新训练中心。③针对实践产业的人才需求,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将工程新技术和成果引入教学,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达到企业和高校协同育人的目的。

3 结束语

为培养具有“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实践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对《食品贮藏与运输》课程的设计、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但由于食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持续性,课程改革只是一个开始,后期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补充。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还应该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成果,使本课程在未来“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工科运输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