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婧,张 维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1.康复诊疗中心2.老年医学科,陕西 榆林 719000)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大多患者进入康复期后常因神经功能损伤而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急剧下降[1]。偏瘫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常伴有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早期行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逆转功能障碍[2]。运动想象疗法是个体开展涉及日常行为的运动模拟训练方式,通过内心反复模拟、排练某一动作以达到提高相应运动功能的目的,在改善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方面作用明显。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根据微电流调节患者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能力,以达到激活大脑皮质神经网络活性的目的[3]。本研究为提升治疗效果,研究对象定为80 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研究对象为80 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20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所有选择的患者都接受了头部CT 检查,并被诊断为脑卒中,病情稳定,首次发病且为单侧偏瘫,无视觉、听觉或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相关治疗;且排除发病前存在认知障碍、恶性肿瘤、无法耐受康复训练、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意识障碍、双侧偏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畸形或严重疼痛及无法配合完成相关治疗者。以治疗方案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区间38 ~75 岁,均值为(58.76±5.33)岁;病程15 d ~3 个月,均值为(1.53±0.64)个月;偏瘫部位:左侧23 例,右侧17例。研究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区间40 ~76 岁,均值为(59.32±5.41)岁;病程16 d ~3 个月,均值为(1.51±0.49)个月;偏瘫部位:左侧22 例,右侧18 例。在上述基本资料信息方面两组无差异性(P>0.05)。
所有患者均给予患侧肢体主、被动活动,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转移、床边坐起、站立、平衡及步行训练等。对照组患者在完成基本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由康复治疗师向患者讲解运动想象疗法相关知识,指导并示范患者利用健侧完成想象中的指定动作,确保患者完全正确理解并在脑中形成“流程图”。之后嘱患者全身放松,将注意力放在患侧肢体活动上,开始进行运动想象训练,包括关节屈曲、内收、外展、旋转、握拳等,持续进行10 min。然后,将抓物、梳头、洗漱等简单的日常生活动作为训练内容,持续进行15 min。最后嘱患者将注意力放在周围环境中,倒数10 个数后缓慢睁开眼睛,结束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 次,连续训练4 周。研究组患者则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选择IS200 型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将刺激电极的阳极与阴极分别置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及右额眶区,以弹力绷带固定压紧,电流强度为2.0 mA,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 次,连续治疗4 周。
(1)治疗效果比较,评价标准[4]:显效,认知功能显著恢复,运动功能显著改善,日常生活可完全实现自理;有效,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有所好转,日常生活可基本实现自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使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进行评分,总分42 分,评分越低表示神经损伤越轻微[5];使用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共包括10 个方面,满分100 分[6]。(3)运动功能比较,使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和Wolf 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对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进行评分,FMA 满分100 分,WMFT 包括15 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功能性动作,总分75 分,评分越高提示运动功能越好[7]。(4)认知功能比较,使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改善和精神状态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满分均为30 分,分值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8]。(5)生活质量比较,采用脑卒中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量表(SS-QOL)从患者治疗后的语言表达、精神面貌、自理能力、逻辑思维、上肢运动功能、社会行为模式、工作/生产能力等12 个领域进行准确完善的评价,共包含49 个条目,选用5 级评分法,总分范围49 ~245 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9]。
统计数据选择SPSS 26.0 软件包进行处理,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例(%)]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MBI 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分,±s)
表2 神经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分,±s)
组别 时间 NIHSS 评分 MBI 评分研究组(n=40)治疗前 25.65±3.42 48.65±4.43治疗后 12.37±1.65 75.58±5.16对照组(n=40)治疗前 25.72±3.53 47.67±5.24治疗后 16.87±2.12 60.32±4.57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MFT 评分与FMA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运动功能评分变化(分,±s)
表3 运动功能评分变化(分,±s)
组别 时间 WMFT 评分 FMA 评分研究组(n=40)治疗前 21.43±3.26 35.76±4.25治疗后 67.13±4.84 76.32±7.09对照组(n=40)治疗前 21.57±3.55 36.26±4.15治疗后 54.32±4.22 55.87±5.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见表4。
表4 认知功能评分变化(分,±s)
表4 认知功能评分变化(分,±s)
组别 时间 MMSE 评分 MoCA 评分研究组(n=40)治疗前 18.24±1.53 18.87±2.32治疗后 26.35±3.21 26.46±3.25对照组(n=40)治疗前 18.43±2.11 18.79±2.44治疗后 22.68±3.35 22.18±2.62
治疗后两组患者SS-QOL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见表5。
表5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分,±s)
表5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SS-QOL 评分 治疗后SS-QOL 评分研究组 40 78.48±4.53 178.87±7.53对照组 40 80.35±4.62 126.32±6.25
偏瘫作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致病机制复杂多样,患者常因神经功能损伤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研究表明,神经功能具有可塑性及重组性,尽早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功能障碍[10]。近年来,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新兴的主动式中枢干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本质上是进行一种重复记忆的认知功能训练,可通过激活受损大脑与运动相关皮质区域神经元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11]。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指通过微弱电流的调节作用,改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其阳极刺激增强皮层兴奋性,可改善语言功能及辨别能力,另外还可增加脑部血流灌注,促进突触重塑,加快运动功能恢复,与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12]。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MBI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WMFT 评分与FMA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究其原因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时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受损区域皮质神经元兴奋性,使得局部脑区功能交互和整合,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SS-QOL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究其原因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两者的协同性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恢复,使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改善,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