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爱国热情的策略

2024-05-08 11:33陈亮星
师道·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讲授爱国爱国主义

陈亮星

少年儿童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当代的少年儿童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奋斗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动力源泉。而小学阶段的小学生,他们认识世界、認识自我的能力、爱国情结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而真切地需要我们的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渠道、多维度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客观认识。

一、读懂教材,找寻爱国题材

爱国精神的题材在我们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主要编排在中高年级。里面内容的层次感浓,爱国主义教育由认识祖国的国土和民族、生活习性,再升华到爱国的强烈情感,心灵的撼动。作为道法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明白课堂讲授的方法,逐渐把蕴藏的爱国思想渗透给学生。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里面有认识我国领土的《我们神圣的国土》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再到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美丽文化·民族瑰宝》等三篇课文。到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国情怀再次升华,情感提升到“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6篇课文。所以我们的道法课教师一定要在深入挖掘爱国精神的教材基础上领会,从而对小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是由认识到升华再到共鸣的过程。

二、渲染氛围,增强爱国情怀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的设备来营造好爱国的氛围,利用好爱国课堂的情境教学方法,巧妙创设教学的情境,抓好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去营造课堂氛围,利用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利用爱国歌曲、爱国视频作为入景的引领,也可以插叙英雄人物事迹的片段产生共鸣。也可以师生扮演当中的角色进行身临其境式教育。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课时,课堂的开始,播放一段带着凄凉的音乐,视频中是显现近代清朝时期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的场景,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心坎一起带进了中国近代清朝时期的可悲场面,由学生的共鸣产生共愤,再到共爱的情感。讲授内容时可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关天培指挥抗击英军的视频、1997年香港回归的激动人心的视频等来融入课堂。通过这样的爱国教育课堂,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曾经的历史,心坎中定会萌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当前幸福的生活。

三、课堂转移,教学爱国基地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和发扬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凝聚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情操。利用红色基地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继承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力措施。我们的道法课堂可以把传统的校园课堂直接转移到红色爱国教育基地上授课,带领学生到基地上爱国主义课,入情入景、入心入脑,追随红色的足迹去追寻红色的记忆,在游学的教学实践中,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例如:讲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我们带领学生把课堂放在了云浮市河口双上村的红色革命遗址——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旧址,这里是革命老区和革命老区堡垒村,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旧址所在地。在这里我们师生一起参观红色基地的宝贵文物、聆听与观看了英雄事迹。现场教学了英雄的人民解放的艰苦故事,结合文本讲授了:勿忘国耻——我们要铭记历史,永保和平;众志成城——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中流砥柱——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迎来了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通过红色基地的现场教学,学生热情高涨。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学生刻骨铭心;一种精神,卓越历史,事迹辉映未来。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担起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四、课外实践,厚植爱国血脉

爱国的课外实践活动是爱国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把爱国精神发扬光大的表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但要学生真正把爱国行为呈现出来,还需要生活的洗礼和验证,通过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强化学生爱国的认识,真正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自豪感。例如:利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师生全体肃立,带领学生庄严地奏唱国歌,让国歌的内容、音韵植根心里;利用“七一”“八一”“十一”等关键爱国节日,观看爱国影片、写作爱国文章、绘出爱国手抄报、畅谈爱国事迹、演活爱国故事等活动来强化、提升小学生的爱国情操,让爱国的热情种植在心灵当中。

五、英雄事迹,强化爱国认识

祖国的和平与富强,离不开老一辈革命英雄的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给我们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在道德与法治的爱国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老英雄们请进课堂里,听英雄过去的悲壮故事。例如:讲授《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我们可以邀请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革命战士来讲他们悲壮的、壮烈的战斗场面,通过老英雄的一幕幕故事,催人泪下,催人奋进。又可以师生亲自上门拜访老革命,倾听英雄的故事。通过聆听英雄讲授,让学生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辜负美好的春光,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

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培养成有爱国心、有文化、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是一项长期的、永恒的教育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既有深远的历史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强化学生的爱国认知,从而促进学生爱国思想的升华,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的校园里,让爱国主义精神永驻少年儿童的心田,让爱国主义教育永远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讲授爱国爱国主义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