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策略助力基础薄弱考生读后续写写作

2024-05-08 13:30余晓春
广东教育·高中 2024年4期
关键词:原文中应用文汤姆

余晓春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中,老师的教学往往围绕一篇记叙文的文本分析展开。老师们会引导学生梳理记叙文5W1H基本六要素,并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展开详细的人物性格分析等。而在考试实战中,大部分考生在完成阅读、完形、语填等共7个语篇的相关答题以及应用文写作任务后,往往要在半小时甚至20分钟内完成读后续写的大作文写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基础薄弱的考生基本不可能完成课上老师所要求的详细文本分析,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写作线索,理清思路,落笔成文。笔者近年连续多次参加深圳市模考作文题命制工作,以下是本人对限时完成读后续写任务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寻找2W1H,回扣核心信息

在对记叙文进行线索整理时,老师们会要求学生找出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5W1H的六要素。而在考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考生可以暂时忽略when, where, why 这三个要素,而是迅速在原文中把最关键的2W1H,即who, what, how核心三要素找出来。 以2023年全国卷读后续写为例,考生只需在原文中找出who(老师和我),what(老师鼓励我参加写作比赛,我决定一试),how(我努力打磨自己的参赛作品,真正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这三要素就足以支撑两段续写。续写的第一句为 “A few weeks later, when 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 there came the news.”(几周后,当我快把这个比赛忘了时,传来了消息)。结合上文的what, how信息, 这个消息应是“我的作品获奖了、我听到消息的反应”等。而结合what, who的要素,对第二段段首句 “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的续写则应为我告知老师好消息,老师对我的赞赏鼓励,我最终的感悟等等。

二、圈画段首关键词,反向寻找新信息

在考场上很多考生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会急于动笔写作,忽略续写和段首句信息之间的衔接,导致续写方向错误等问题。因此,考生要养成圈画段首句中关键信息,尤其是前文未出现的新信息的习惯。以2021年8省联考读后续写为例,故事中“我”的车在路上坏了,一个墨西哥家庭(爸爸,妈妈,女儿)碰巧经过,爸爸帮我修好了车。续写的第一段段首句是“我正要和他们告别时,女孩问我是否吃了午餐。” (When I was about to say goodbye, the girl asked if Id had lunch.),第二段段首句为“当他们离开后,我进入我的车,打开了纸袋。”(After they left, I got into my Jeep and opened the paper bag.) 这两句话中出现的新信息是“lunch”和“paper bag”, 考生应把这两个关键词迅速圈画出来,并到原文中寻找相关信息。根据lunch和paper bag, 结合原文作者一直忙于修车,还未吃午饭的信息,以及这家人乐于助人的性格,很容易能推断出续写内容为 “女孩主动给我提供食物,并用纸袋装给我”等相关内容。

三、确定故事冲突,思考解决方法

从近年高考读后续写真题来看,题目所给原文会对某冲突做足背景信息铺垫,以在续写第一段产生冲突。因此,第一段续写方向一般较为确定,往往是续写主人公如何面对和处理冲突,如他的心理斗争、解决过程等。这里的冲突可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2021年全国卷中双胞胎给妈妈做早餐的失败;也有可能是主人公与自我产生的冲突,如2022全国卷中David被教练劝退弃赛,沮丧、难过等。因此,在写第一段内容时,考生应多积累一些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描写和愿意面对困难、态度积极的表达,如“汤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他下定决心要尽力尝试”(Tom didnt know what he could do, but he made up his mind to try his best.)或“汤姆紧张又不确定,他知道这很难,但他没有放弃。”(Nervous and unsure, Tom knew it was very hard, but he didnt give up.)等常用且不会出错的表达。结合“负面→正面”的心理变化或故事发展方向,考生可以再结合具体的问题来续写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积累情绪表达,提炼感悟哲理

高考读后续写的故事情节发展与欧亨利小说中的一波三折不同,往往遵循“背景→冲突→圆满”的闭环规律,再结合“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续写结尾一般是较为圆满的happy ending。因此考生在续写第二段时要有意识积累一些解决问题后的积极情绪表达,如“汤姆十分兴奋,笑得合不拢嘴”(Tom was so excited and happy that he grinned from ear to ear.),或者是“汤姆紧紧拥抱某人,眼里满含热泪”(Tom hugged sb. tightly with tears in his eyes.)等表達。在写作收尾时,考生一般需要描写从该事件中得到的收获等,而每个故事传达的哲理也会有差别,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可以使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表达,如“汤姆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很多。”(Tom had learned so much from this experience.)或者“汤姆感到轻松快乐,这是他这辈子最难忘的一天。”(Tom felt quite relieved and happy, thinking that this wa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day he had ever had.)等等,这些普适性强的表达可以有效让考生回避主题升华不准确、跑题等问题。

总而言之,读后续写写作任务遵循正确价值观导向,与应用文相比,开放性更小,可预测性更大。考生在熟知其命题规律后,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在考场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 吴昊雷

猜你喜欢
原文中应用文汤姆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贪吃的汤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掉钱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也谈导数的易错点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