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4-05-08 06:50高丽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公立医院

高丽萍

[摘 要]公立医院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对财务内控体系加以完善,有助于提高综合效益,实现稳健长远发展。在现实中,部分公立医院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医院整体内控质量,并阻碍医院提升财务内控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对此,公立医院要深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找出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文章分析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公立医院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6.019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6-0060-03

0     引 言

在新医改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要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剖析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立足于财务内部控制实践,积极探究相应措施改进财务内部控制,促进财务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提高医院财务内控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

1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

部分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对于财务内控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缺乏明确的规定,难以规范、约束业务运行的具体过程,也就无法保障财务内控相关措施的高效落实和执行[1]。例如,部分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导致预算管理各项操作缺乏具体的依据,从而呈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保障预算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2   成本核算质量低

对于公立医院财会部门而言,成本核算属于基础性工作,负责成本核算的财务人员需要分别核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再分摊至各科室。公立医院采用科学方法实施成本核算,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但在现实中,部分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未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实现对间接成本的精准核算,导致医院管理层难以准确把握医院的成本支出情况。同时,成本核算采用的相关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也会影响最终结果。另外,部分公立医院业务和财务两部门之间缺乏高效通畅的数据传递渠道,财务人员各项工作的实施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持,也会影响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1.3   信息传递受阻

公立医院仅凭财务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实施财务内控,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对此,公立医院有必要鼓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财务内控相关工作[2]。医院要明确各科室和各岗位承担的财务内控责任,并确保财务内控信息高效通畅传递,加强对财务内控风险的有效防范和规避。然而,部分公立医院财务内控信息传递不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医院未在各科室间构建高效、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无法为财务内控相关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医院未能合理构建并有效落实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难以保障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利于财务人员筛选价值较高的数据信息。

1.4   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部分医院在实施财务内控的过程中缺乏风险防控意识,难以有效防控财务内控风险,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医院稳定、有序运营。部分公立医院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对财务内控风险缺乏深度挖掘,难以及时发现财务内控风险,不利于对财务内控风险的有效应对。医院各科室部门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在日常开展各项业务的过程中缺乏对风险因素的精准识别和及时汇总,不利于财务内控风险防控。另外,部分公立医院虽然针对财务内控风险构建了预警机制,但未能设置合理的预警指标,难以形成及时有效的风险预警。

1.5   对财务内控缺乏有效监督

公立医院对财务内控实施有效监督,可以保障财务内控工作的最终成效。一般情况下,由公立医院审计机构对财务内控实施监督。但是,部分公立医院对财务内控缺乏有效监督,其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难以保障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还有部分医院虽然设置了独立性较强的审计部门,但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难以找准审计重点,且沿用传统的審计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保障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另外,一些医院审计部门仅对财务内控工作实施事后核算,缺乏对财务内控工作和相关业务的全过程审计监督,难以达到良好的财务内控监督效果。

1.6   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有待强化

医院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未能灵活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财务内控工作,影响财务内控数据和相关信息的传递效率,不利于各科室形成财务内控合力,难以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部分医院虽然引进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系统没有及时更新和有效维护,影响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医院未能加强业、财两部门之间的沟通,影响财务内控负责人员调取相关数据资料,进而影响财务内控的最终效果。另外,医院方面未能针对费用报销构建线上审核系统,导致报销审核耗费的时间较长,且报销流程不顺畅,影响报销进度。即使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仅凭线下审批也无法追溯问题根源,难以形成高质量的监管审核。

2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财务内控相关制度

对公立医院而言,其应该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完善财务内控相关制度,通过相关制度有效约束和规范财务内控工作,进而增强财务内控的有效性[3]。

第一,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应设立合理、可行的目标,以医院组织架构为依托,考虑各项业务的实际运行情况,科学构建并有效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严格要求预算管理涉及的各个环节,并明确相应的实施标准,督促相关人员严格遵循制度,落实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同时,医院要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重要原则,设置预算管理机构,清晰划分具体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总结预算管理工作成效,根据预算管理反馈优化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

第二,完善收支管理相关制度。公立医院要对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实施严格监管,按照预算标准做好有效控制。对于实际支出超出预算的现象,要明确指出事由并详细说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医院要对管理、业务执行等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划分,遵循归口分类管理的重要原则,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制度,对重点费用实施严格管理。对于与收支管理相关制度不符的支出项目,应该对相应的归口部门和具体岗位人员进行追责。另外,医院应该分别设置核算岗位和出纳岗位,确保完整的资金支付业务分别由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防止发生舞弊问题。

第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公立医院涉及种类、数量较多的固定资产,为防止固定资产发生闲置、流失等现象,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和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严控与固定资产处置相关的工作环节,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综合运用转让、置换等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灵活处置和高效管理。在处理固定资产的工作环节,资产管理部门要与财务部门加强沟通,选用最佳的处置方式,并将处置建议上报至主管部门。例如,部分固定资产须实施报废处置,负责管理该项固定资产的部门应规范填写报废单,并按流程进行上报审批。

2.2   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医院要注重成本核算质量的提高,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其成本核算能力,确保其能够胜任成本核算工作,保障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医院应该引导财务人员加强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鼓励其共同探讨成本核算相关工作存在的难题,推广成本核算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技术工具,从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4]。另外,公立医院要深化业财融合,将业务、财务系统连通,方便财务人员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而保障成本核算结果准确、可靠。

2.3   构建高效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

医院需要构建高效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财务内控信息在各科室和工作岗位间高效传递。第一,在促进各科室加强横向交流的同时,强化竖向沟通,依托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要对各层级人员进行合理授权,要求其合理开展财务内控活动,防止舞弊。第二,应该重视智慧医院系统建设,及时发布财务内控相关信息,方便财务、审计等部门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实现对业务经营状况的动态把握[5]。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其要灵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便于快速、准确地筛查财务内控数据。

2.4   加强财务内控风险防控

公立医院要注重加强财务内控风险防控,最大限度降低财务内控风险的不利影响。医院管理层要引导全体职工树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鼓励其在日常开展的各项业务中找准风险因素,汇总后及时上报[6]。医院要加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方面的技能培训,指导财务人员对财务内控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透过数据变动,找准潜在风险。另外,应该全方位实施对敏感性指标的动态监控,实现对财务内控风险的有效防控。医院还必须针对财务内控风险构建预警机制,结合所收集的相关因素内容,配套设计合理的预警指标,利用信息技术对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进而发出风险预警,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风险应对措施[7]。不仅如此,医院还应该鼓励、引导各岗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财务内控工作,并将财务内控风险防控方面的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中,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2.5   对财务内控加强审计监督

公立医院要设置独立性较强的审计部门,严禁其他部门对审计部门工作造成干扰,引导审计人员明确自身职责,督促其紧扣审计目标,对财务内控工作实施严格审计监督,全面把控财务内控运行的真实状况[8]。医院管理层要督促审计部门对财务内控涉及的各个环节实施审计监督,将审计重点放在金额较大的筹资、投资项目上,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审计监督。公立医院在经营管理中要建设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按照审计工作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积极引进和充分培养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的审计人才,对审计人员实施定期培训,确保其胜任对财务内控的审计监督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审计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审计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保障审计监督的有效性。

2.6   加强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

公立医院要加强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内控数据和相关信息的高效传递和高度共享,并方便医院统筹规划财务内控措施,大幅度提升财务内控工作效率[9]。医院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合理选择软件服务商,引入先进的技术软件,在内部构建财务内控信息系统,覆盖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为落实高效的财务内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要对财务内控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设置各项功能模块,搭建高效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设置各项功能模块,对财务内控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和挖掘分析[10]。医院还必须及时更新和有效维护财务内控信息系统,促进业、财两部门加强沟通合作,便于财务内控工作调取所需数据资料,保障财务内控的最终效果。另外,要针对费用报销工作构建线上审核系统,缩短报销审核时间,形成高效、通畅的报销流程,保障报销进度,及时找准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3     结束语

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成本核算质量低、信息传递受阻、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对财务内控缺乏有效监督以及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有待强化。对此,医院要通过完善财务内控相关制度、提高成本核算质量、构建高效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财务内控风险防控、对财务内控加强审计监督以及加强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有效改进财务内部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慧媛,林建飞.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2021(26):119-120.

[2]刘馨以.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4):91-93.

[3]叶东.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思考[J].财经界,2022(33):39-41.

[4]陈芳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2(23):135-137.

[5]鞠云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2(19):98-100.

[6]吴同.基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医院内控制度研究[J].商讯,2022(24):45-48.

[7]李燕.财务风险视角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产经,2021(4):139-140.

[8]吴楠.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財会学习,2022(20):161-163.

[9]邢丽娜.公立医院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0):136-138.

[10]张晓宾.风险防控视角下公立医院内控的措施[J].中国产经,2022(18):79-81.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公立医院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