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胜
(晴隆县农业农村局 561400)
在养鸡业中,鸡一旦感染沙门氏菌病,很快就会在鸡群中蔓延。除此之外,由于该菌的特殊性,不仅会对动物引发感染,还可能传染给人类。为此,早日攻克鸡沙门氏菌病对保障养殖业的经济收入乃至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2013 年,美国便发生了一起关于人们生吃被沙门氏菌污染的西红柿而中毒的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前些年,我国福建省的“美乐鸡块”品牌也被检测出含有沙门氏菌,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也随之纷纷中枪,而他们正是美乐鸡块的大客户。由此看来,沙门氏菌离人们并不遥远,会快速地传播到人们的生活,令人防不胜防,沙门氏菌的种类非常多,不仅可以造成家禽感染,同样也可以引起人体感染。沙门氏菌最早发现于1885 年霍乱时期,它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于兼性胞内寄生菌,没有荚膜与芽孢,形状则为两端呈圆柱形的细长杆菌,直杆形状。另外,它具有多种血清型,截止目前已有2500 多种血清型,大部分为肠道沙门氏菌,其中只有20 个血清型为邦戈尔沙门氏菌。
鸡沙门氏菌病属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会导致禽类出现急性或慢性疾病。除了常见的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其他病菌都有周生鞭毛,可以自由运动,可以说鸡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中少有的菌种。鸡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与大肠杆菌相似,不需要过多营养,仅是普通培养条件下便可以生长,需要氧气或者兼性厌氧条件下培养,适宜生存的pH 值为7.4~7.6,温度为37℃左右,一旦高温条件鸡沙门氏菌会自然失活。鸡白痢沙门氏菌与其他菌种不同,它内部含有一种耐热毒素,而雏鸡对这种毒素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这种病菌在致病过程中作用不大[1]。
鸡白痢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所导致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如果雏鸡被感染,存活率很低,而成年鸡被沙门氏菌感染后,会在体内逐渐侵袭,从而直接影响到母鸡的产蛋性能。种鸡在得鸡白痢病后则通过种蛋垂直传染给下一代的雏鸡,即使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大型养鸡场已经开始了净化鸡白痢的工作,但是一些小型的养鸡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仍然会受到鸡白痢的困扰,进而影响鸡场的效益。
鸡伤寒也是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之一。鸡伤寒最直接危害的对象是3 个月龄以上的成年鸡,不分时间、季节,不受条件限制均会发生,尤其是春冬两季发病频率较大,一旦健康鸡被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入侵,消化道会严重感染。另外,鸡伤寒沙门氏杆菌还可垂直传播,由此可见,鸡伤寒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后果将难以设想[2]。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则是由可以运动、具有鞭毛的细菌构成的,该病主要危害对象是一个月龄以内的雏鸡,这时候的雏鸡抵抗力低,身体体质较差,在感染后几乎很难存活。发病鸡与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在鸡群中排放大量的病原体,对各类用具、食物、饲料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时,种鸡在感染鸡副伤寒病菌后也会通过种蛋传播给雏鸡,进而引起雏鸡发病。
雏鸡的病理变化。雏鸡在受到鸡沙门氏菌侵害后会导致急性死亡,但是病理变化不太明显。受病菌侵害较严重的雏鸡肝脏充血,并呈条纹状,体内胆囊变肿大,同时肾脏也会充血,肾小管与输尿管迅速扩张,具有大量的尿酸盐。盲肠部分变得膨大,肠腔被干酪物堵住,肝肺心肌在停止工作后会出现黄色或灰白色的结节。最后,雏鸡会出现界限清晰的病灶,主要是由单核型细胞、渗出物与细胞碎片形成的。有个别鸡表现出关节肿大,以跗关节最为常见,内含黄色黏稠液体。病鸡的肾间组织显著增生,细胞较大,细胞质较薄,只余下很少的髓样组织,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有时还混有血液[3]。
育成鸡身体结构成熟,在受到沙门氏菌危害后最明显特征是肝脏体积增大,变为正常鸡的2 倍,由暗红色逐步加深为深紫色,肝脏上由清晰可见的血凝块。与此同时,育成鸡腹腔内会存有大量的积水,甚至出现肝炎与脂肪性营养缺乏病状。成年母鸡的卵巢形状会变得不整齐,可能伴随着卵子形态变化、颜色改变、有腹膜炎等症状,鸡体内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纤维细胞与细胞增生,但是由于成年母鸡抵抗力较其他鸡型要高,没有出现渗出性变化,但如果较严重时会出现腹膜炎或心包炎症状。成年的公鸡与成年母鸡不同,病变仅限于公鸡的睾丸、输卵管部位,在极度萎缩后可见白色病灶或结节,伴随着小脓肿,输卵管腔明显增大[4]。
目前,对鸡沙门氏菌病加以诊断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行观察,另一种则为实验室诊断。观察法如下。首先,如果养鸡场中出现鸡群食欲下降,并且鸡生长缓慢,排便处有白色粪便残留,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为鸡群被鸡白痢沙门氏菌所感染。其次,鸡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发生于雏鸡,如果雏鸡表现出萎靡不振、反复腹泻甚至大面积死亡时,基本可断定为鸡伤寒沙门氏菌病。这时需要对雏鸡进行消杀处理,避免对下一代鸡群造成危害。最后,如果是在鸡群中小鸡大面积扎堆,不愿意活动,身体羽毛散乱的状态。便可判断为鸡感染了鸡副伤寒沙门氏菌病,这种病菌使得鸡群出现大面积的消沉状态,死亡率大大增加[5]。
实验室诊断法较为科学,同时所涵盖的种类繁多。首先是涂片镜检方法。将新死亡的鸡肝脏、脾脏做成触片,采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便可清晰看到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短杆菌,菌体在1~3 μm 之间,无芽胞、无荚膜。其次是分离培养法。将病鸡的肝、脾组织取样后放到血清肉汤中增菌培养,再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温度为沙门氏菌适宜温度37℃,经过一定时间后便可形成2~3 mm 大小,圆形且光滑的半透明菌落,这就是典型的沙门氏菌。最后是生化鉴定法。在进行分离培养后,挑取个别可疑菌落放于血清肉汤中培养,再接种于生化反应管,温度控制在37℃,时间为72 h。观察结果时,沙门氏菌不分解乳糖、蔗糖、水杨苷和侧金盏花醇,鸡伤寒沙门氏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外,其余血清型分解葡萄糖均产酸产气[6]。
防止雏鸡感染沙门氏菌是重点工作之一,在孵化前养鸡场需要对种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在保存种蛋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入孵前需要对孵化器进行里外冲洗消毒,建议使用戊二醛或复方戊二醛消毒,此类消毒剂消毒功效高且不会导致孵蛋受损,这样一来可以降低鸡白痢发生的概率。在引种前需要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这时则使用过氧乙酸、碘制剂或氯制剂,进行混合后对鸡舍喷洒消毒,消毒过后需要对鸡舍进行封闭,并用高锰酸钾、甲醛进行熏蒸消毒,经过完整的消杀步骤可以彻底杀灭环境中的沙门氏菌,保护雏鸡的生命健康。在雏鸡生长过程中也要增加对鸡舍内外的消毒,保证厂区、鸡舍处于无菌环境,减少沙门氏菌数量。对每天的饲喂器具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细菌对饲料或饮水的污染。
养鸡场要坚持独立化的饲养模式,做好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这样有助于减少外来沙门氏菌的风险。鸡沙门氏菌病可以通过种蛋传播,为此,在种鸡环节要及时净化疾病,对鸡群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检测,对阳性鸡及时淘汰,确保鸡群的健康。除此之外,要根据鸡群的不同阶段来合理控制鸡场的温度、湿度、环境,让鸡群在适宜的条件下生存,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因素对小鸡的身体造成影响,增强鸡的自身体质与抵抗力。鸡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干燥,如果湿度较高时,一旦达到适宜沙门氏菌的繁殖条件后就容易造成沙门氏菌的侵袭,同时,也要不断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因空气质量不好为沙门氏菌提供繁殖环境[7]。
养鸡场需要根据鸡的成长阶段与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由于不同鸡群的生长状态不同,养鸡场需要根据鸡的体重、周龄来制定饲喂程序,这样不仅可以使鸡摄入充分的营养,同时也可以减少饲料浪费霉变的情况发生。适当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可以有效提高小鸡的免疫力,降低鸡群被沙门氏菌病感染的概率。
老鼠、野鸟、野猫等动物是传播沙门氏菌的中间媒介,为了给小鸡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养鸡场务必要清除环境中的传播媒介,清除厂区周边、内部的垃圾,避免老鼠在此安家。另外,要选择离农作物较远的空旷位置建厂,防止野鸟、野猫等动物在此停留生活。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防蚊蝇工作,合理使用药物对厂内有害动物进行消杀,杜绝疾病传播媒介。
雏鸡免疫力很低,为了增强免疫力,可以选择低毒安全的广谱抗生素,添加到日常饮水饲料中,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的感染。像一些酸制剂或氯制剂也可以维持小鸡的肠道菌群,通过与饮用水混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并抑制沙门氏菌的繁殖。在鸡群的日常饲养过程中,可以添加益生菌来促使肠道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鸡沙门氏菌的生长。
中医治疗也可以运用到鸡群的防护中。对于患有沙门氏菌病的鸡只,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中药进行治疗。比如,以1∶5 的比例加入清瘟止痢散,即1 kg 饲料中加入清瘟止痢散5 g,清瘟止痢散中的板蓝根、紫草等均对鸡只的腹泻有所缓解,起到较好的止泻效果。也可以通过服用连参止痢颗粒、金葛止痢散来治疗,不仅对止泻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鸡群感染鸡沙门氏菌病后,要及时将鸡群隔离,统一进行治疗。对于一些发病严重的鸡及时淘汰,以免对后代小鸡产生危害。还要对得病鸡群的场内环境、生活器具、各项设备等进行统一严格消毒,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日后对鸡群、饮食造成污染,避免病情的恶化与扩散。鸡群在感染病毒后,所采用的药物也要进行合理选择,要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避免鸡群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与耐药性。一般选择强力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来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鸡养殖业中沙门氏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防治鸡沙门氏菌病工作必不可少。养殖场需要从种蛋培育阶段开始,把控源头,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杜绝一切沙门氏菌的源头,从而为鸡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