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东
素材阐释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意在告诉世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有时候保持一定的糊涂态度,反而能够减少烦恼和困扰。但有些时候,保持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人间清醒,就像夜空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一份冷静来解读人生,人间清醒就是那份宝贵的礼物。
素材呈现
余华等当代文化名人不看重“网红”身份
近日,莫言、余华等文化名人在互联网上再度走红,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新“顶流”。其中余华因跟一只潦草小狗“撞脸”,被做成表情包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余华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可爱小狗”。他的一些过往发言也被大家津津乐道。跟余华一起走红互联网的还有他多年的好友莫言,昔日两人接受采访时,对主持人“当代大学生像孔乙己,脱不掉长衫”一问互相逗趣,引发了网友的“造梗”狂欢,吸粉无数。然而吃到流量红利的文化名人们,却并不看重自己的“网红”身份。余华曾认真地表达对自己“顶流”“爆火”的看法:“我依靠的还是自己的作品,不靠流量,我此生为之奋斗的也不是流量,是文学。”
多维解读
1.时代在变,追求不变。莫言、余华成名之时,网络还没兴起,借道互联网成为“顶流”后,他们也清楚自己安身立命的保障依然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可见,成功需要机遇,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踏踏实实提升自己,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成为某方面卓有建树的人,这样方可抵时代巨变。
2.保持热爱,展示自我。文学创作属于公众表达,是以作品去表达自我,影响他人。我国历史上,文化名人长期引领文学风尚与社会风潮。借助文化类互联网短视频,我们看到了当代文化名人的真实模样,他们可爱幽默、性情通达、博闻强识、思维敏捷、灵魂有趣。可见互联网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元的平台,正是文化名人展示自我、表达思考的重要途径。
适用话题
清醒、坚守、正确看待流量、打铁还需自身硬……
叶诗文:“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望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的运动生涯,有巅峰,有低谷,时隔九年她重返亚运赛场,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2012年伦敦奥运会,年仅16岁的叶诗文接连拿下两枚奥运金牌,打破4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震惊世界泳坛。正当人们期待着这位“天才少女”延续辉煌时,201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叶诗文却颗粒无收。之后伴随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的失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饱受失眠、身体发育和伤病的折磨,运动生涯陷入低谷。叶诗文随后选择了暂时离开泳池,来到清华大学学习。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叶诗文看到队友们夺冠的瞬间,感到无比激动,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对游泳的热爱一直没变,她还想回到泳池。为了参加2023年杭州亚运会,27岁的叶诗文堅持每天训练:热身、游泳、拉伸。曾经那个跃入水中像小马达一样加速推进的天才少女,如今正用更成熟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年少成名,两次暂别赛场,如今不再追求“我很强大”的叶诗文却在亚运会的赛场上找回了自己。“我以前感觉 2012年是自己的巅峰,但是我现在觉得,可能还会有下一个巅峰。”叶诗文说。
多维解读
1.保持热爱,认清方向。保持热爱,才能于翻腾的大海之中保持一颗明朗的心。恰如叶诗文,历经波折,而后坚定热爱,认清方向,最终重返赛场,大放异彩,把握人生。热爱是理想、是远方,只要认清方向,持续航行,就没有到不了的彼岸。
2.浴火重生,砥砺前行。人生不会一直像雄鹰一般飞翔,偶尔跌入谷底,看过山麓的风景,才会更加向往山顶的流云。只有重新振作,才能度过人生的黑夜。从“天才少女”到破茧成蝶,叶诗文在面对自身比赛失利和外界议论纷纷的双重压力时,选择通过学习沉淀自己,同时坚持刻苦训练,终于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王者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困难,都是浴火重生的铺垫。
适用话题
成长、面对挫折、破茧成蝶、从头再来、自我认知、找准方向再出发……
两类科学研究“伦理指引”发布
日前,为促进脑机接口、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等领域的规范研究,《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伦理指引》在科技部官方网站公布,指导相关研究合规开展,划定发展的“红线”和“底线”。科研伦理是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科技发展进程中,任何一项勇闯无人区的新技术,都因其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而存在各类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强调科技向善、伦理在场。人类一直关注科研伦理问题,近年来尤为重视,因为当前科技快速发展导致伦理问题高密度、高强度显现,对相关伦理规范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共性伦理规范体现了科研伦理的原则和科学共同体的共识,个性伦理规范则彰显了对新兴技术的调查研究和前瞻预判。当然,制定伦理规范只是保障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第一步。建立多方参与、有效协同的未来产业治理格局,引导企业建立数据管理、产品开发等自律机制,完善安全监测、预警分析和应急处置手段,方能让科研伦理规范落到实处。
多维解读
1.科技不能离开人文。科技和人文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今已渐成共识。科技需要人文提供价值尺度、伦理规范和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一旦缺失人文关怀,那么在解决人的生产生活中某一具体问题的同时,极有可能在社会层面上带来更为棘手的难题。为此,在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科技创新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科技和人文工作者必须携手合作,在创新中加快推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融合,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创新的前提,共同承担起用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使命。
2.科技向善方能久远。人们在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增长和生活改善时,必须直面由此带来的社会冲突和道德挑战。科技的作用,就在于更好地保持和促进这种和谐共进的可能。如果我们的科技发展偏离或背离了这一准则,那么,这种和谐共处的状态就要被破坏,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统一体”,“求真、为善、臻美”,无论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应该是科学理想的价值取向。
适用话题
人文情怀、科技向善、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科学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