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工具(CASI-P)的信效度研究

2024-05-07 08:59刘晓佩范莹莹
黑龙江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检核内容效度效度

刘晓佩,覃 程,范莹莹,王 磊

(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2.潮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广东 潮州 521000;3.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4.北京北大医疗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0 引言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关于感知、组织与反应的神经系统过程。个体通过环境与内部感受体感觉刺激,接收到感觉信息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组织与解释,进而有效地规划运动输出,即适应性反应[1]。正常的感官知觉与环境刺激对儿童学习与健康发展有关键作用[2]。感觉统合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感觉统合能力能够影响个体的大脑成熟度及其外在行为与活动,并呈现在日常生活表现、运动技巧及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近年来,该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国内外教育界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包括游戏能力、社会参与度、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水平、情绪调节及学习能力等[3,4]。我国不同地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调查显示,6%~35.9%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5,6]。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发育迟缓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特殊儿童,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或继发性感觉处理问题[7-9]。

感觉统合评估对于早期筛查、干预、标准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使用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工具较少,主要有两种:①在台湾省郑信雄教授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基础上,王玉凤等教授修订编制了中国内地版本的量表。②由台湾奇德儿脑力开发教学联盟等联合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检核表”[6]。这些量表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针对性差、内容陈旧、评估不精确等问题[10],且大部分为间接评估,不能很好地发挥临床指导作用。

学龄前时期(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我国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形势值得关注。2014年,胡怡萍等对828名学龄前儿童开展调查,发现其中47%的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11]。2016年,沈阳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发生率为39.37%[12]。黄欣欣等调查了936例4~6岁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现其失调率为47.76%[13]。编制有关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估工具,能有效推进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筛查的准确性。

基于此,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全国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龄前儿童(2岁~6岁)为调研对象进行临床观察与量表评估,调研对象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参加本次测试。共计收回数据2000份,其中有效数据189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80%。采用SPSS 19.0及Mplus 8.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系数、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作为指标,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 量表编制

1)条目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 Ayres感觉统合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量表测试对象特点与研究问题初步构建条目池。

2)专家审查:邀请6名相关领域专家对初始评估量表进行测评,分析量表结构的完整性、合理性,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专家审查内容包括专家的基本情况、对量表结构内容定量评分、量表的不足之处与建议、评判依据等。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与评判依据,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再次分析量表的维度、结构、内容并做修改与补充。经过两轮专家审查,在Ayres感觉统合理论框架下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分为感觉调节、感觉辨别、姿势平衡与运用能力几个维度,研发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工具(preschoolchildren’s assessment for sensory integration,CASI-P)。CASI-P由两部分组成:①学龄前版感觉反应能力检核量表,适用于家长对儿童日常活动表现的观察,评估儿童的感统能力。②学龄前版感觉处理能力测量量表,适用于专业评估师进行标准化临床观察。这两部分相辅相成,既能全面评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又能避免主观误差。详见表1。

表1 CASI-P的主要内容Tab.1 Main content of CASI-P

2 研究结果

2.1 项目分析结果

1)临界比值法:学龄前版感觉反应能力检核量表中,除部分条目外,多数条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删去不存在差异的条目。学龄前版感觉处理能力测量量表中,所有条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离散趋势法:量表的所有条目标准差均大于0.75且变异系数大于0.15,说明所有条目对被测对象的区分能力较好。

3)正式量表:①学龄前版感觉反应能力检核量表包含触觉调节、前庭觉调节、本体调节、视觉调节、听觉调节、社交参与、动作技能7个维度,共88道题;2~6岁共分5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包含64道题;采用Likert四级评分(总是=4,很少=1)法进行计分。②学龄前版感觉处理能力测量量表包含感觉调节、感觉辨别(触觉辨别、本体觉辨别、前庭觉辨别、视觉辨别、听觉辨别)、姿势平衡、运用能力4个维度,共95道题;2~6岁共分5个年龄段,其中2岁量表包含69题;3~6岁量表均包含86题;依据正确与否、用时、正确次数、距离等标准打分。CASI-P儿童感觉统合评估系统结合了间接与直接评估,能完整精确地测评个体的感觉统合能力水平,正式评估系统的常模建立在两个量表的综合结果基础上。

2.2 效度分析结果

1)内容效度。根据专家的评价,该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21,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52~1.000,说明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

2)结构效度。测得学龄前版感觉反应能力检核量表的KMO值为0.923,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0 843.668,P<0.05,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以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经多次探索后删除存在双重载荷的条目,得到最终问卷共88题,分成5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包含7个维度、64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3.89%、86.24%、87.28%、81.62%、82.33%。2岁量表的因素结构详见表2。

表2 学龄前版感觉反应能力检核量表(2岁)的因素结构及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值Tab.2 Factor structure and factor loading of each item of the Pre-school Sensory Response Scale (2 years old)

通过因素分析验证各年龄段总量表的维度,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段总量表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详见表3。

表3 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量表(2~6岁)模型的拟合指数Tab.3 Model fitting index of the Pre-school Sensory Integration Assessment Scale (2~6 years old)

2.3 信度分析结果

信度系数可用于评估量表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段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与分半系数均大于0.7,即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详见表4。

表4 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量表的(2~6岁)信度分析结果Tab.4 Results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re-school Sensory Integration Assessment Scale(2~6 years old)

3 讨论

效度能够反映量表的准确性,量表效度主要从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内容效度可检验量表的评估项目能否反映被试个体的心理特质与真实水平[14]。CASI-P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21,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52~1.000,均高于标准值,说明该量表内容效度较好[15]。各年龄段量表的模型拟合指数均在标准参考范围,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16]。总体上,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能保证量表评估特征的确定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信度能够衡量量表内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分析CASI-P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与分半信度得知,各年龄段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处于0.931~0.969之间,表明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各年龄段总量表的分半系数范围为0.875~0.912,大于0.8,表明量表信度较好[17],故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评估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有助于对个体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进行早期筛查、干预、指导治疗等。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工具CASI-P是国内首个针对2~6岁儿童的感觉统合标准化评估工具,量表操作简单,可供无医学背景的早教老师使用,筛查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水平,也可在医疗机构推广使用;除能够鉴别个体的感觉处理障碍外,还可为临床儿科医生及康复治疗师提供参考,有助于制订更科学的干预方案,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技术。

猜你喜欢
检核内容效度效度
从“检核”到“鹰架”
COSMIN方法介绍:评价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的评分系统
垂直荷载木结构大跨屋顶设计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英语专八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效度的历时对比研究(2009—2017年)
检核目录法的研究与应用—以书架设计为例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建通老师:中学生创新思维课程引入“奥斯本检核表技法”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大学英语新四级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