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2024-05-07 12:22:11孙平平张磊刘艳樊丽李晓艳王金印李正男
高教学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思政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孙平平 张磊 刘艳 樊丽 李晓艳 王金印 李正男

基金项目: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NGJGH2021063);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匠精神驱动下《植物生产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以园艺专业为例”(SJJX202005)

第一作者简介:孙平平(1985-),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艺作物病理学。

*通信作者:李正男(1983-),男,满族,吉林白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园艺作物病理学。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32

摘  要: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组建于2018年,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党的支持带动下由国家调动各地院校优秀教师支援内蒙古建设而成。目前,学院设有园艺、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分别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学院本科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提出新的任务,即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对原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实践类课程是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启蒙,在涉农类本科教育中尤为关键,2021年8月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提出要求,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做出调整。植物生产基础课程是学院进行本科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实践类课程,为必修课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院紧跟党的思想,对本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建设两手抓,教师团队积极探讨,以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植物生产基础;课程改革;思政建设;农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號:2096-000X(2024)12-0134-04

Abstract: The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2018, and its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52. Short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Party, the state mobilized outstanding teache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Inner Mongolia. At present, the college has three undergraduate majors, horticulture, plant protection, facil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ong which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are selected as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major construction point, marking that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critical moment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uts forward a new task, that is, how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on the original basi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Practical courses are the enlightenment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in agriculture-rela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August 202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adjustment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The course of "Plant Production Basis"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course for the college to train undergraduate talents, and 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Standing at the historical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the college closely follows the Party's thought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focusing on both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teacher team actively discusses in order to explore a new teaching model.

Keywords: plant production found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griculture; personal training

农业是扎根土地的行业,农学的本质是实践学科。植物生产基础是农学专业中一门注重实践、多学科元素融合的专业课程。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针对农学类专业课程指出,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已任,牢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理念,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因此,此次课程改革要充分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培养出国家、社会、行业所需的新型农科人才[1]。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设立总体目标:一是带领学生认识园艺植物,了解园艺生产概况。掌握园艺作物工厂化育苗管理技术,以及主要园艺植物的优质生产设施、高产栽培或无土栽培技术要点,改变学生对传统农业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业刻板印象。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好感度以及对从事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认同感。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由劳动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型,培养知农、爱农的创新人才。二是扎实学生园艺植物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掌握园艺植物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治理、栽培和管理技术,了解园艺设施类型从无到有,带领学生感受园艺生产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以及中国的园艺生产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切实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内涵。

第一章向学生讲授园艺植物生产及概况,首先向学生介绍园艺植物,园艺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花卉、果树、蔬菜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以水果为例,柚子、宽皮橘和香橼是柑橘家族的三大“元老”,柚子和宽皮橘杂交,便形成了橙子;甜橙和柚子杂交,便形成了葡萄柚;甜橙和宽皮橘杂交,便形成了柑;橙子和香橼杂交,便形成了柠檬。经过几代育种家的共同努力,柑橘家族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需求也被满足,无核、去苦品种应运而生[2]。以蔬菜为例,马铃薯不仅是蔬菜,更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1亩约等于667 m2)可达到1 000~1 500 kg 。彩色马铃薯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3]。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坚定为祖国做贡献、为人民做贡献的决心,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以花卉为例,芦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观赏植物,也含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很少有人见过它开花。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芦荟开花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园艺植物的兴趣。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花卉基地,观赏形色各异的花卉,参照《花语与花图鉴》一书,学习不同花卉的“花语”,丰富课程的趣味性。

第二章早春生产园整理与病虫害防治,可将模拟农场经营类游戏方式引入到学习,首先是翻地、整地,带领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植物长成后到修枝剪枝环节,修剪枝的目的在于避免植物的枝叶过旺生长,使果实长势更好。病虫害防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常见的病害图、虫害图,例如马铃薯晚疫病、番茄脐腐病、玫瑰白粉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介绍其特点、表现以及造成的危害。还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收集发病的植物以及害虫,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观察病菌,参与培养病菌的过程。课后更新植物病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4]。病虫害是造成果树、蔬菜、粮食减产的重要成因,会对农民造成重大损失,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多达40%的农作物产量因虫害而损失,而入侵昆虫造成的损失至少为700亿美元。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具备责任、担当、奉献意识,以强农兴农为已任,真正做到爱农、懂农、践农,全身心投入到农业发展中。

第三章种类品种识别及物候期观察,教师讲授不同蔬菜、果树、花卉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简单的动画向学生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协调发挥师生双向作用,由“重教轻学”转到“教学相长”,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独立性程度与水平。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以知识传递及灌输为主转到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指导,在教学方法层次上,从以教为主向师生合作教学、研究性和创新性教学为主发展[5]。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能够简易种植的植物,如草莓、郁金香等尝试种植,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种植方式,学习种植知识,遇到问题向教师寻求帮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每个学生种出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学生参与教学并积极思考提出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探讨,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困境以及现代农业建设亟需智力支持的双重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农林人才是极为关键的。课程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技术、新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植物保护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撑[6]。

第四章将纪录片《蔬菜改变生活》导入课程,纪录片共三集,记录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回到土地创业的年轻人、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因设施蔬菜改变命运的贫困户等扎根于土地的生动故事,纪录片通过这些正在发生的生动故事,展现了由冬暖式大棚引发的“绿色革命”,记录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蔬菜改变生活,助力整体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画卷。日光温室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效节能温室,实现了在-20 ℃的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生产喜温果菜的突破,有力地保障了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随着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居民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得以实现,广大农民的经济收益逐渐提高[7]。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实地了解园艺生产园建园及主要温室类型与结构。2015—2019年是有气温记录以来世界上最热的五年,全球气温比前五年上升了0.2 ℃,主要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浓度显著增加。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做出了碳中和、碳达峰重大战略决策,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首次向全球明确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这预示着我国将从“相对减排”进入“绝对减排”时代,在此背景下,以碳中和为目标,开发绿色生产过程,加快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向高质量、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将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快园艺行业课程建设,提高园艺行业高等教育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才能有效促进园艺行业創新发展,实现园艺行业碳中和目标[8]。纸张最早被用作覆盖材料;透明覆盖材料朝着透光率高、耐用可降解等方向发展,体现了设施园艺产业朝着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未来的日光温室的发展在于开发更加低碳绿色的模式,这需要同学们探索实践,为国家实现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章综合学习育苗技术,无性繁殖操作技术简单易行,学生常见的马铃薯切块种植、嫁接花卉都属于无性繁殖。随着温室产业的发展,无土栽培育苗技术应用广泛。无土栽培技术最早由西方率先发展,因其显著降低育苗成本、提高种苗质量、适应机械化移栽而受农业生产者青睐。中国近年来开始逐步探索,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教师通过短视频带领学生感受最新的科技育苗技术,改变学生对传统农业的落后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好感度以及对从事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认同感。无土基质的种类多样,椰糠、树皮、草木灰和泥炭等都可以作为栽培基质,比化学施肥更环保、绿色、高效,发展前景可观。教师可带学生制作基质,体验绿色有机生产,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第六章深入学习定植技术,以不同园艺植物為例,学习相应的整地、施肥、水分管理,对于学生提出的感兴趣园艺植物,师生共同搜集其关键技术,以画图的形式或简单的模拟动画完成。秋子梨和沙棘是内蒙古的特色水果,学习其定植技术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秋子梨果实酸甜可口,肉软多汁,能生津清肺、止咳去热,同时能够有效治疗便秘[9],香味醇厚,可做果酱、果酒、果糕、果脯及罐头等。中医学上以沙棘入药,主治咳喘多痰、闭经、咽喉肿痛等,制成果汁口感酸甜,绿色无公害且具有保健效果,常被用作特产及佳节赠品。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但发展不平衡,通过对园艺植物定植技术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第七章园艺植物生产园管理技术,继续以模拟农场类游戏为导入,选择一种植物,找到其适应的土壤土质、pH,利用之前学过的整地翻地技巧、修枝剪枝技术、病虫害诊断、施肥、水分管理,使每一种植物都能按其所需生长。以马铃薯、草莓、郁金香为例,生长周期短且操作简单,配备之前学过的无土基质制作,学生便能独立完成一整套的生产操作,在此过程中,以观察日记的记录形式,记录植物从种子到收获的过程,学生体验到耕种的快乐,而不是机械地学习农活。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的种植栽培要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空泛繁杂的理论。

在课程过程中,每节课利用课程前几分钟,更新一个植物小知识,积少成多可以提高学生对植物的探究兴趣。课后采用线上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设置问题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你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是?”选项设置为“五分熟”“七分熟”“全熟”。还可以设置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否能引起你的兴趣?”选项设置为“可以”“好像没有”。通过对学生的反馈,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做出调整。课程中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掌握学生的听课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园艺植物常见病虫害的学习,划分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教师展示图片,小组抢答,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累计积分多的小组胜出。通过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奖励制度激励学生,以积分换取相应的平时成绩,既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能合理地给出学生平时成绩。“从做中学”是20世纪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关于教学的核心原则,在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形式,都以此为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分不清菠菜、油菜、生菜及小白菜等常见蔬菜,在园艺植物种类品种识别中,通过“吃火锅”的情景导入蔬菜种类识别,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蔬菜类别的认识。还可以通过挑选水果,如挑选甜瓜、柚子、葡萄等,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互促共讨,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和对农业的见解,既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又能促进农业与思政结合的课程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并且有助于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增加对农业和思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习兴趣点在不同教师风格上得到激发和共鸣[10]。通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将辩证思维、“知农爱农”意识等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增强教学感染力,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11]。推动本课程与思政建设融合由理念转化为实践、由局部扩展到全校、将课程与思政的普遍联系发展为课程与思政的内在融合,成为切实可行、深入、普遍的教学活动。近些年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中,许多高等院校提出了一系列专业鲜明、具有地区特色的选修课程,拓宽思政建设的渠道,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为思政课程理论结合与实际教学深入推广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12]。

本课程与思政建设背景结合,不仅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是园艺植物带给人的心灵享受。品尝一杯葡萄美酒,便能联想到千百年前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战争残酷无情,和平弥足珍贵,古往今来皆是如此。现代生活充斥着压力,快节奏的生产使人们的身体亚健康,化学肥料、农药残留这些都不应是园艺植物生产的代名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学会如何制作无土基质,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心,对植物的培养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断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提及农业,我们不应只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各高校应共同探索,将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挥各专业的优势,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立体农业。农业与医学发展产生了密切联系,以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农产品沙棘为例,新疆医科大学通过定性分析果中化学成分,对其进行体外与细胞抗氧化活性研究,证明沙棘果实提取物有一定的保护细胞减轻氧化损伤的能力[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废弃的沙棘籽中提取出的蛋白肽,具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制备工艺可应用于实际生产,最终产品能作为降压类功能食品的原料,为沙棘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方向[14]。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伟大的思想精神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激发了各地农业院校的兴农热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科技小院中,五光十色的葡萄正等待人们的驻足。葡萄科技小院极大促进了乌海市葡萄产业发展,葡萄种植户的自身也快速得到发展,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走访,驻扎科技小院,为基层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15]。农业应该是生机盎然的、绿色高科技的,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应肩负起农业振兴的担当与重任。学校的教育在于培养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思考获得创新能力,心怀农业,怀揣绿色和谐理念,做到知行合一,成为真正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智明,李娟,宋雯佩,等.设施园艺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6):248-250.

[2] 史军,刘春田.丑橘:柑橘家族融合的结晶[J].科学世界,2020(1):120-123.

[3] 劉力赫,彭媛媛,张欢,等.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及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高师理科学刊,2022,42(10):54-58.

[4] 夏博,吴元华,赵秀香,等,严雪瑞.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2):69-71.

[5] 陈忠军,满都拉,孙子羽,等.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视阈下的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发酵工艺学”课程改革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3):152-156.

[6] 刘向东,马启彬,宋瑞凤.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283-285.

[7] 王子勤.浅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254(2):221-222.

[8] 袁凌云,侯金锋,单国雷,等.“双碳”背景下无土栽培学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2(7):121-123.

[9] 杨得凯.肺经用药功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29-130.

[10] 陈莉,罗慧,范杰,等.“农业经济学”课程“四位一体”融合式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3(1):114-120.

[11] 周芸芸,金晨钟,刘秀,等.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农学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8):278-279,282.

[12] 沈壮海.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理解和推进课程思政[J].教育研究,2020,41(9):19-23.

[13] 李娜.沙棘果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22.

[14] 王迪.沙棘籽粕蛋白肽制备及其抑制ACE活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

[15] 杨勇.科技小院在农业推广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思政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魅力中国(2017年37期)2017-09-25 00:04:17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人间(2016年33期)2017-03-04 08:26:21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