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①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催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基于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解释。基督教对于人类社会的解释,就是上帝缔造社会并推动其前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则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马克思处于同一时代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对美洲印第安部落进行数十年观察的基础上,写了《古代社会》一书,其中提供了印第安人原始部落生活的生动素材。马克思认真阅读了《古代社会》,并作了翔实的读书笔记。恩格斯接手了马克思积累的素材,写出了唯物史观开创性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按照恩格斯的研究,人类社会群体的认同是沿着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这样的脉络发展起来的,群体的认同方式也是从血缘认同到地缘认同、文化认同的演进,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氏族认同时代,就像恩格斯所说:“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到了阶级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权力必然要被打破,而且也确实被打破了。”① 此时“相邻的各部落的单纯联盟,已经由这些部落融合为单一的民族所替代了,产生了凌驾于各个部落和氏族的法的习惯之上的雅典普遍适用的民族法。”② 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剥削,人类的群体划分的依据不再主要是血缘氏族,而是依财产多少来划分阶级。统治阶级为了抹杀阶级剥削,开始推动地缘认同和文化认同,通过向不同地域和异文化的扩张,来缓解阶级矛盾,此时民族便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存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国家就是有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工具。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③恩格斯的研究表明,待到人类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国家将随即消亡,人类认同将进入无群体差异的状态,也就是世界实现了大同。
中国文化起源与西方发展环境的不同,中国的人类认同方式比欧洲模式多出了一个环节——民族共同体认同。正如钱穆所说:“希腊有民族,无国家;罗马有帝国,而帝国之内不能抟成一民族。近代西方依然还不能走上理想的民族国家之正路。依然是希腊市府与罗马帝国之拼凑。整个西方,还是民族与国家之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只有中国及早完成了‘民族国家之体制,即由一个民族来创建一个国家,由一个国家来抟成一个民族之体制。”④ 这一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也称作中华民族。
中華民族发端于农耕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与发源于游牧、商业的西方排他性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分野,西方文化认同最高只能达到民族层面,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认同则可以超越民族,达到民族共同体的层面,进而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科理论
西方共同体研究中的国家维度
霍布斯的国家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趋利避害即自我保存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善恶并无固定标准,全然是以是否符合人的自我保存为前提。在国家出现以前,那时的人处在一种“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的特点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摆脱这种恶劣的局面,人类需要一个大于一切人的权力的公共权力做自然法的后盾,这样才能震慑住人们无限的欲望,使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而这个公共权力就是国家。① 卢梭的国家理论认为,人类曾处在自然状态之中,那里人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那时人们都具有原始的、高尚的德行,并不存在什么“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只是由于私有制,才出现了人们的种种纷争,为了避免纷争,才产生了国家。而国家是人民自愿戴上的枷锁。他还说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个人的共同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体与全体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② 卢梭发现了私有制对既有人类共同体的解构与重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又是他的局限性。
黑格尔的国家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已经是国家的公民,任何人不得任意脱离国家。“生活于国家中,乃为人的理性所规定,纵使国家尚未存在,建立国家的理性要求却已存在……所以国家绝非建立在契约之上,生存于国家之中,对每个人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国家存在的理由,是人们可以实现实体性的自由。他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③ 国家是一个“行走在陆地上的神”。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史观。
总之,西方观察人类共同体演进的视角脱离了唯物史观,体现为唯心式的发展指导思想,也就彻底放弃了对人类群体发展真正动力的研究。
中国的民族共同体理论
用历史唯物主义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影响人类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大体有三:分工、规模与范围、创新,它们在不同维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④ 作为经济发展的人类共同体支撑,我国的民族共同体也在生产力的进步中不断发展出来。
分工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费孝通教授认为:“把游牧民族看成可以单独靠牧业生产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他们所要的粮食、纺织品、金属工具和茶及酒等饮料,除了他们在大小绿洲里建立一些农业基地和手工业据点外,主要是取自于农区”,“因而后来把农牧区之间的贸易称为‘马绢互市和‘茶马互市”。① 正是这种分工促成了中国农耕部分与游牧部分的统一,共同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和范围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中国内部没有分裂为若干独立国,其缘故一则在文化的凝聚力,一则在全国性经济交换网继续的扩展,不断将全国吸入一个整合的经济结构。然而各地区域的地理特色及其在全国政治与经济体系上的相对地位,终究会造成若干区域性的分歧,从而影响若干历史事件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在空间平面上,中国的各个部分,由于若干中心地区,放射为树枝形的连线,树枝的枝柯,又因接触日益频繁,编织成一個有纲有目的网络体系。几个地区的网络体系,逐渐因体系的扩大,终于连接重叠,成为更庞大的体系。”② 从文化维度来分析,需要超越民族的人类共同体,形成了规模范围更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与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钱穆认为,世界主要是游牧文明、商业文明和农耕文明三种文明形态,前两种文明都崇尚战争,依靠武力夺得自己的生产生活资料,后一种文明不具有掠夺土地的条件,只有依靠自身对土地的持续投入才能发展农业经济,进而形成了农耕民族的创新基因。历史经验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比如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就是很好的佐证。在都江堰工程建设以前,成都平原是一个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为了争夺良好的生存环境,平原各部落间经常发生冲突;都江堰工程建成以后,成都平原变成了一个水旱由人的区域,部落间的关系也由竞争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久而久之就结成统一的人类共同体,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发现,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成,都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要求人类共同体也必须发展出一个新的方式并与发展了的生产力相匹配,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要研究人类共同体与生产力发展的匹配问题。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论述,作为生产关系集中反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除此以外,生产方式又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密切,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表现为人类共同体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实现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发展,就一定会发展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阶段。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
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①
为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化要求,我们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概念,它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完善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各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认同机理,研究方法是对已经存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历史回顾与总结,并使之沿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路线继续发展。为此,建议下设经济共同体学、政治共同体学、文化共同体学、社会共同体学等二级学科。
经济共同体学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华夷秩序推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相互认同,形成了一体认同的中华民族。在华夷秩序中,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羌)”之说。南方蚊虫多的地方的民族称为“蛮”,北方带着猎犬烤火的民族为“狄”,东方背着大弓渔猎的民族为“夷”,西方牧羊的民族为“戎(羌)”。“南蛮”为农耕民族,生产方式与华夏民族一致,经过世代交往与生产合作,较早就融为一个民族;“北狄”、“西戎”是游牧民族,虽与华夏民族采用不一样的生产方式,但由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于是两者间产生了分工,加之不断应对其他民族带来的竞争与挑战,久而久之就融为了一个民族;“东夷”为渔猎民族,远洋时代为渔猎民族带来了机遇,其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大发展,为了容纳日益发展的生产力,渔猎民族需要巨大的经济发展腹地,进而出现了东夷与华夏民族的融合。由于经济力量的推动,中华大地各民族实现了一体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政治共同体学
在政治范畴内,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结构都会对人类共同体产生影响。自文明时代开始,中国的政治就一直有利于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古代的贵族阶级和封建制度,虽然在统一政府下,常不免趋向分割,必待平民社会逐渐觉醒,逐渐抬头,始有进一步统一之需要。由春秋中叶,直到战国末期,四百年间,平民社会各方面势力,继长增高,进一步的统一要求,愈来愈盛,秦始皇帝的统一,即承应此中要求而产生。”那时的政治特点是:“一、皇位世袭,象征天下一统。二、丞相辅助皇帝,为政府领袖,担负实际行政责任,选贤与能。三、全国官吏皆由公开标准考选,最要条件是受过国家指定教育,有下级行政实际经验。四、入仕员额,依各地户口数平均分配。五、全国民众,在国家法律下一律平等,纳赋税,服兵役,均由法律规定。六、国内取消贵族特殊权利,国外同化蛮夷低级文化,期求全世界更平等更和平之结合。”①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华政治生态很早就体现出人民性、包容性的特征,能够容纳各民族进入中华民族的政治舞台,共同缔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学
中国有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中国人的共同体认同与西方不一样,我们只要认同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他成员绝不会因为你的不同民族出身而歧视你。历史学家陈寅恪说过:“汉人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② 这样一种包容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支点,就是建立越来越广泛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大家认同同一文化理念,在同一村社、街区、区域内和谐相处、形成社会认同。
社会共同体学
社会领域的核心问题,大体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和精英阶层的作用。和西方不同,中国古代学者早已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有了仕、工、农、商的社会排序,使社会的物质、政治、精神世界相统一,实现社会的平稳有序。这样的社会既具有包容性,也拥有吸引性,能够吸引各民族加入其中,共同缔造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一门源于中华大地的学科。因此,我们要提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学科范式,不能照搬西方民族學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培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 宋斌斌 尚鸣)
①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求是》,2024年第3期。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106-107页。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22页。
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93页。
④ 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① 参见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3页。
② 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页。
③ 参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2页。
④ 参见李曦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学体系构建》,《经济研究》,2023年第7期。
①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②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7-8页、第136-137页。
①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6-207页。
①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95、104-105、107页。
②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