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质迎 方金凤 姚芷龄(.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
不寐,现代医学称其为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提高,不寐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不寐病,多使用镇静、安眠等药物,许多患者担心其毒性及副作用,不敢轻易服药。而中医通过调理人体气血虚实变化及运行状态,使五脏各司其职,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姚芷龄,江西省著名妇科专家,从医50 余载,对待疾病细致入微,尤其重视气血盈亏与脏腑气机。姚师认为气血不足是不寐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气血不足则五脏失养,五脏系五神,神无所依则寐不能安。故姚师临床上善于调理人体气血、安和五脏以治疗气血不足所致不寐,且收效极佳。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共同维持生命的有序运行。《素问·宣明五气》中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的记载,正所谓五脏舍五神,神者又有赖于气血濡养,五脏气血调和则神安,气血阴阳失调则影响五神,神不安于位则不寐[1]。
《黄帝内经·素问·邪客第七十一》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心主神志活动,心神与睡眠的关系密不可分。心主血脉,血在人体脉管中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心气的推动,气能行血亦能生血,故气血与心密切相关。《景岳全书·不寐》有“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的记载,故过度劳心伤神使得心血暗耗,或素体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使得心神不安而不寐[2]。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志为意,脾的功能正常与否与人的睡眠密切相关,脾对水谷精微的运化功能正常是保证睡眠正常的基本条件。脾胃运化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脾意得充,心神得养,夜寐得安。若脾虚失运,精微化生无源,气血虚衰,意不入舍,心失所养,阴不涵阳,阳不入阴,心神不安,发为不寐[3]。
《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体属阴,主藏血,为神魂内守之所,是夜寐神安的生理基础。若肝血亏虚,血不摄魂而魂无所依,则夜不寐,或夜梦多、做噩梦。且肝主情志,以肝藏血为基础,即“肝体阴而用阳”之理,若肝血亏虚,肝体不柔,情志不畅,则五脏气机失常、气血紊乱、神魂不安,故而夜不能寐[4]。临床上可见患者除失眠外,多伴有烦躁不安、易怒或抑郁不安、多愁善感等情志异常的情况。
《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记载:“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若肾精充足,则肾水与心火相济而寐安,若肾精亏虚,夜间精气不能上济以涵养心神,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故神志不能内舍而夜寐早寤。同时,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精血同源,若肾精亏虚,精血乏源致心神失养,阴阳失调而不寐。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朝百脉。人体气血的运行需要通过经脉会聚于肺,再通过肺的呼吸,输布至全身。故心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而运行于周身,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肺气充足,正常敷布和调节血液运行则寐安。若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异常致气血运行不畅,肺藏魄而不能安,故发为不寐。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脏所藏之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姚师认为气血虚弱是失眠症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气与血相互生发、相互依托、共生共存,共同维系并促进着生命活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养气、载气。气虚则化生血液功能减弱,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在周身运行,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血虚则气不能正常流通,功能活动减弱。五脏气血充足,则神藏于心,魄藏于肺,魂归于肝,意归于脾,志归于肾,即神、魄、魂、意、志各安其位,方可正常睡眠。五脏气血亏虚,外邪趁机而入,扰乱心神,使五神出现变化致睡眠障碍,故治疗中以扶正补虚、补养气血、调和五脏为主,使五脏安定、五神安宁方能安眠。
在临床中,姚师善于通过细致的诊脉来判断患者气血亏虚的程度,如脉细、脉极细、脉细如丝、脉弱。她认为,气血不足者,应稍补气血,气血亏虚严重者,须考虑患者虚不受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当气血亏虚严重时,脾胃运化功能也随之下降,此时若补血之药量重,滋腻过甚,则脾虚不能运化,堆积于体内,阻碍脏腑气机,故在用药上应做到药量轻灵、药味精简独到。姚师常教导我们,用药如用兵,治病不可急于求成。
姚师常用八珍汤作为平补气血的基础方,再根据患者的体质及其他伴随症状随证加减。八珍汤出自《瑞竹堂经验方》,又名八珍散,是中医气血双补名方,治疗“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八珍汤为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其主要药物为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治疗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药理研究认为,八珍汤在激发骨髓造血细胞增殖、促进Hb 及白细胞恢复、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5]。八珍汤以补肾填精之熟地黄及大补元气之人参为君药,方含补血之四物汤和补气之四君子汤,既能补养肾精,又可健运脾胃,从而通过补益先天之精、充养后天之精实现补气补血目的。若患者脾胃虚弱,可将熟地改为生地,人参改为党参,并加陈皮理气健脾;若患者夜间盗汗明显,可加大剂量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若患者气虚偏重,可加用黄芪,或加用红景天;患者肝郁明显可加玫瑰花轻疏肝气;心神不宁可加合欢皮、夜交藤;患者内有湿热可将茯苓改为土茯苓。
患者胡某,女,48 岁,2022 年1 月10 日初诊。主诉失眠3 个月,加重1 个月。患者自诉3 个月前因过度担心在外子女出现失眠,彻夜不眠,白天有疲倦昏沉感,但仍难以入睡,1 个月前症状加重,一直服用安眠药,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显,故欲前来中药调理。现症:睡眠障碍,难入睡,精神尚可,夜间无疲倦感,无其他不适,平素口味清淡,饮冷易腹泻,口中和,纳可,大便日一行,成形,稍挂厕,偶有不尽感,质软,色黄,便前无腹痛,小便平。舌体偏瘦小,舌质暗红,苔微黄腻,左侧舌面有1 个瘀点。脉细弱,稍欠流利,尺沉,右寸前约1/3 不足。拟方:八珍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党参15 g,白术12 g,茯苓12 g,炙甘草6 g,当归12 g,白芍10 g,川芎10 g,熟地10 g,防风6 g,红景天6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5 g,陈皮10g。7 剂。水煎服,1 日2 次。2022 年1 月17 日二诊:患者睡眠障碍稍改善,服用安定类药物可保持5 h睡眠,可自主睡眠3 h,白日精神尚可,夜间疲倦感,白日无昏沉感。舌质偏暗红,边尖较红,苔白底浮黄,两侧较厚微腻,隐见齿痕。脉细稍减,右较弱,稍欠流利,尺沉。拟方:上方去红景天,加山香圆叶10 g,15 剂。2022 年2 月1 日三诊:服上方7 剂,余8 剂,服药期间大便溏软,每日1~2 次,便前肠鸣音重,矢气较多,偶有臭味,无不尽感,无便前腹痛。睡眠治疗较前改善,但多梦,有时恶梦,自诉安眠药可减半。舌质偏暗红,苔白底浮黄中部较厚,尖略红。脉细弱较前稍减,两寸稍旺。拟方:上余方加神曲8 剂。2022 年2 月9 日四诊:服上方8 剂,无腹泻,大便前半成形,后半不成形,睡眠障碍改善较多,现已停安眠药,夜间自行入睡5 h,梦稍多,无口干口苦,纳可,小便平。舌质正红,边尖红甚,苔中后微黄腻,中有细小裂纹。脉细中取略弦,稍欠流利,尺沉。拟方:上方去陈皮、防风,加橘核15 g、夏枯草15 g。20 剂。随访:服上方八珍汤加减20 剂,患者睡眠基本完全恢复,可正常入睡,无多梦现象。
按:本患者为思虑过度伤神所致气血亏虚之不寐,姚师诊其脉细如发丝、脉弱,谓其气血所虚程度重,姚师以八珍汤为底方,加重党参之剂量,并辅以红景天6 g 补气,加合欢皮解郁安神、和血促进睡眠,夜交藤养心安神、滋养心肾。陈皮理气健脾、调中,行脾胃之气以防滋补太过导致脾胃气滞;加入防风,是患者寸脉不足,仿玉屏风之意,增强患者肺气以固卫表。二诊中,患者脉象较前稍有好转,睡眠亦稍有好转,并自觉白日精神转佳,考虑到患者大便不成形,稍挂厕,舌苔微黄腻,脉细较前稍减,即去红景天,加山香圆叶清热祛湿。三诊,患者脉弱亦较前减,气血皆起,患者诉服药期间大便不成形,姚师告知其身体、脾胃仍虚弱,稍加一味清热药即难以承受,便嘱其余方加神曲以健脾开胃消食。四诊,患者欣然就诊,喜笑颜开,诉其后服药期间无腹泻,睡眠亦好转许多,虽未完全正常,但已知足,现已可停安眠药,感激至极。姚师视其肝已舒,寸脉起,即去陈皮、防风,考虑其过往有甲状腺结节病史,遂加橘核、夏枯草理气散结解毒。随访患者不寐已愈,并不再惧怕睡眠。
姚师注重调理气血以使五脏阴阳平衡,且用量轻微,反复小心斟酌剂量以平补气血。其在治疗不寐的同时重视精神调摄,在患者就诊过程中,追本溯源,引导患者敞开心扉,并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规律生活作息,增强体质以促进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