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电台主持人小马哥
十几年前,他还在老家做一名汽车修理工。忙碌了一天后,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收了工躺在床上,拧开收音机,在主播们的好声音中,展开无限的想象。他也有一副好声音,如果不是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他大概会一路读下去,最后考上大学,学播音,坐到主播台前……
一天清晨,他在一片空地练声。说是练声,其实没有专人指导,只是凭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找张报纸或找本杂志,挑些喜欢的文章去读。有个电台的人上早班路过这里,停下来听他读得挺好,就问:“小伙子,要不要来我们电台试一试?”
“只是没有钱。”对方感到抱歉。而他已忙不迭地答应。
为此,他必须起得更早,早点儿去修车,下午3点前就要结束一天的工作。因为是晚间节目,他也睡得更晚。做了一段时间兼职,小城电台便给他一个时段,还是没有钱,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听众。
忽然,他发了一笔“财”。企业倒闭,16岁就上班的他,拿到36000元的补偿。他的工友们,有人拿着钱买房,有人做生意,他则买了张车票,目标明确、目的地明确:学播音、去北京。
他先是去了广院的进修班,之后考进一所大学读播音系的成人大专。“你知道当时我是怎么准备成人高考的吗?”他问,我摇头。
“我每天4点多钟起床,在路灯下读英语。再用一上午的时间做数学题,抽空练声。下午就在食堂上自习,这样,晚饭才能抢到最便宜的菜。室友们都劝我:‘考上又如何?况且考的是成人大专,毕业时你已经30岁了。可我顾不了那么多,我就想坐在主播台。我有一副好嗓子,但不能只有它,我想好好学播音,哪怕30岁才开始,30岁未必不能开始。”
他坐在透明玻璃窗前,和我说这些时,导播在一旁调试设备。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演播室,他坚守在此已经13年了,眼下主持一档读书类节目——《品味书香》,今天,我是他的嘉宾。
大家都喊他“小马哥”。他告诉我,从进台起,他就被称为“哥”,因为那一年参加招聘的1500人最后只留下来8个人,“8个人中我年龄最大,当时已经30岁了”。
我好奇,“你年龄最大、学历最低,主考官看中了你什么?”
“我的声音条件、多年配音的作品,我求学期间不断兼职的经历,”他顿一顿,“它们,代表我适合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事实上,那8个人中,现在还坚持做主播的,只有我一个。”
他坐在主播台,片头音乐响起后,他的表情瞬间生动,嘴角含笑,仿佛理想的听众就在他面前。“今天,我们来分享林特特的新书《仅记住所有快乐》。我们的话题也是这本书的主题:走过的岁月中,你坚持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为什么?”
我有种错觉,他在问自己。
问:十几年前的夜里,听着广播展开无限想象的他;一个个清晨在空地上朗读、练声的他;洗净满手油污,赶场去电台做一份无薪兼职的他;以及凌晨4点多起来学习备战成人高考,哪怕30岁才开始的他。
我们说了一些话,他读了一些听众留言。节目尾声,他总结道:“只要坚持,终究会有些不同。功名,或许从来都只眷顾愿意付出的人。”
他是在对曾经的自己说吗?当然,也是对那些和自己一样,普普通通,却默默坚持,出演各自波澜壮阔、人生大戏的人说。
摘自《祝想吃的都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