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骁辉
选自《洞天福地之魏万行旅》系列。塔可 摄
塔可曾先后就讀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他被戏称为“古墓派摄影师”,其作品根植于古典文本,关注遗迹探寻与记忆重塑。除了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中国古典水墨诗画的双重熏陶,塔可亦倾慕先驱摄影师庄学本的摄影实践。塔可对于古老文明的摄影追踪与记录,也大多与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密不可分。
《洞天福地》系列是塔可用五年时间,基于道家思想文化“洞天福地”概念所进行的调查与走访;他以《诗经》为创作背景的系列作品《诗山河考》则同样花费了近五年的时间,以研读与考据为基础,走访并拍摄了这部古老歌谣中所提及的地点;《坠简》系列的主题源自罗振玉与王国维的著作《流沙坠简》,这本书是对于斯坦因在西北考察时候搜集的简牍文书的考证,塔可以河西走廊的古代地理名词为线索,考察寻访了这一条繁盛千载的古道与遗迹。
基本上,长时间的文献阅读与整理,并搭配实地考察与走访,是塔可进行摄影实践的“规定动作”。但区别于人类学家或文学研究者的是,摄影于他而言并非仅仅是对当下和文本的记录、翻译与阐释,而更像是一把通往过去、连接不同时空世界的钥匙。
选自《洞天福地之魏万行旅》系列。塔可 摄
塔可:我的拍摄主题其实一直来自古典文本。个人兴趣也一直在历史文本或者某些古代的人、事、物上,对现实通常缺乏一探究竟的兴趣。我的第一个系列的创作是从2009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2013年,大概四五年的时间,考察拍摄了《诗经》当中所提到过的一些地域,像是山川、河流、遗址、都城,等等。
《诗经》跟其他的先秦古籍不一样的是,它有比较大的篇幅记录当时平民们的生活,甚至是来自当时百姓们的创作。这就让《诗经》读起来很有一种亲切感,能被诗中所传达出的安宁平静、活泼生动、孤独落寞的情绪所感染,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幻想,诞生出如此美妙诗歌的土地,当时是什么样子,而两千年过去了,如今又是什么样子。于是,我就决定去这些地方走走,去体会一下,是否还有一丝丝从千年之前的《诗经》中所遗留下来的气息,《诗山河考》就是这样诞生了。非常自然地,之后的几个项目也是沿着这个脉络,根据历史文本来展开了。
选自《坠简》系列。塔可 摄
选自《坠简》系列。塔可 摄
选自《诗山河考》系列。塔可 摄
塔可: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古代文化的魂魄留存。这听上去像迷信,但这个东西恰恰在摄影术诞生以后变得挺主流的,不少国家的艺术工作者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发生过某件事的土地,是不是能承载发生了这件事的那些所有的回忆?其实过去既是无形的,却又随处可见,所有在土地上留存的细节,都是一股塑造我们的视觉和感官的力量。风景及对它的各种描述正待我们去重新塑造和诠释。“过去”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无形,但所有现存的景物,都在提示着它们的存在。对我来说,摄影就是指出这些痕迹的最好手段。
塔可:塔可夫斯基觉得观众在观看他电影的时候,感受与直觉的重要性要远胜于理论与解读。观看影像也是同样的道理,摄影可以做到我们肉眼所做不到的事,给流动的时间做一个切片,用现在来书写所消失的历史痕迹。这个切片,会启发观者对于曾经在这片荒野上发生过的事物,产生独特的想象。我在想这种想象是完全个体化的吗?还是对于有类似文化背景的人群,有一定的共通性?可能这个问题要问荣格。
选自《诗山河考》系列。塔可 摄
选自《诗山河考》系列。塔可 摄
选自《诗山河考》系列。塔可 摄
塔可:这种美学方面的选择一方面来自我的审美偏好与性格: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怀旧,性格也比较理性温和的人。另一方面来自《诗山河考》:当我成年后,在异国他乡重新读到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诗歌时,我既能感受到对自己已经过去的童年的怀念,也能体会到这些古诗中蕴含着的那些古老的,已经失落的文明。所以我在呈现这个项目的时候故意选择了一种低反差的影调。我希望这些作品在欣赏时,能比较含蓄地给人一种在阅读尘封多年的旧档案照片的感觉。
塔可:我最近的项目在寻访那些中国文明最早的祭祀遗址,早到甚至都还没有“中国”这个概念。有一年中秋的晚上,我在一座几千年前的先民们祭祀月亮的山上等了几个小时,等待月亮爬到山顶。在这个过程中,我忽然觉得这个山顶的环境,像极了我在纽约家旁边公园的小山,甚至连树木都一样。
我忽然意识到,这些中国人几千年前祭祀的主体元素,好像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比如“太阳”“月亮”“天空”“大地”,甚至“四季的交替”。所以,我相信人类的思想与文明,共性远远大过于分歧,感受到每个“个体”思想的独立存在,冲破一切理论与概念的枷锁,这便是直面“自然”与感受,带来的“自由”。
选自《坠简》系列。塔可 摄
選自《坠简》系列。塔可 摄
塔可:这几年我才意识到,我在拍摄时,一直在尝试捕捉一个瞬间,就是让观者模糊掉“历史”与“当下”的那个瞬间。摄影有着跨越不同时间与空间,搭建起“桥梁”的能力。古代与现代在一张照片中相逢了,它们彼此对话,互相叠加,如同回声,让观看的人有短暂的恍惚。就像是黄昏时候在乡间小路开车,车窗外的风景都在微妙的熟悉与陌生之中切换,但光线黯淡一点,感受就完全不同。这种微妙,很让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