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龙,万里川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铜仁 554300)
随着我国“二孩”“三孩”政策的先后落地,“幼有所育”被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国家、各省、市、区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铜仁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当前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于2020年颁布了《铜仁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把做好0~3岁婴幼儿照护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铜仁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取得成效。本文立足铜仁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旨在提出符合铜仁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更好地完善铜仁市婴幼儿服务体系。
国家层面有政策。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3岁以下婴幼儿(以下简称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让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满足[1]。
地方政府有举措。2020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在主要任务中指出,要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大力推动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机构[2]。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意见,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更好地满足家庭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铜仁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了《铜仁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在发展目标中提到,到2020年,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试点工作,全市至少举办15所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1年,全市增至30所,逐步建立形式多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2022—2024年,基本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全市街道、中心乡镇平均举办至少1所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托育机构作为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一个重要环境,就已经决定了其教育内容势必包含“教育”和“养育”两个部分,是以养育为基础,养育与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托育和早期教育之前,孩子被送往托儿所的目的仅仅是因为父母繁忙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相对专业的保育老师照顾孩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已经从“幼有所育”逐渐过渡到“幼有优育”,在早期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早期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定义,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需要给予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其发展。倘若托育机构里环境脏乱、教师稀缺、设施单一,都是会影响婴儿的认知、语言、动作及社会性的发展。婴儿只有在优质的托育环境中,才能获得亲社会、独立等行为。因此,婴儿父母不再是需要有人能够带孩子,更加迫切需要的是一个高品质的托育服务。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婴儿时期最多的特点是身体机能发展不足和自理能力缺少,因此他们更需要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托育服务配备安全健康,让家长放心的成长环境成为了家长们普遍关注的内容,环境设备是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早期教育旨在促进0~3岁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当婴儿离开自己的父母时,他所接触的托育人员作为其主要照顾者,同时也是婴儿心理环境的营造者,承担了家长更多的期望。比如,0~3岁婴幼儿消化系统和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获得优质营养、提升危险识别度能力、预防传染性疾病,因此对专业护理人员有极大的需求。相比在家带孩子,婴幼儿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托育机构能够获得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护,而目前托育机构恰恰最缺乏相关专业人员[3]。此外,婴儿需要的回应性照料,即为婴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面对一个只能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不适的婴儿,家长更希望照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在与婴幼儿的交流中能够用微笑、肯定等方式来强化婴幼儿的行为的同时,还能帮助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三胎”,但是根据目前政策家庭生育孩子的数目并不会影响其获得的政策支持,不管是一孩、二孩还是三孩同样能享受生育保险规定的产假和生育津贴。目前公办托育机构教学和环境设备完善、师资队伍强大,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总量不足,因此在供需不平衡下存在入托难的问题[4]。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们退而求其次选择规模大环境设施优良的民办机构,民办机构经营成本较高,因此往往收费较高。经济压力过大使得家长们迫切希望在托育服务上获得政策扶持。婴幼儿照护机构的发展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虽然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托育服务的发展,但是政策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比如,截至目前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仍然不够完善[5]。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有效整合公共资源,优先发展普惠性照护服务机构,减轻家长们的经济压力。
婴幼儿照护服务需要政府、高校、机构和家庭四方面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对该职业认识的深度和高度需要提高,一方面通过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将该职业纳入到发展规划完成目标中,切实管用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发展。而高校作为为政府和机构培养婴幼儿照护人才的桥梁,应当根据政策引导和市场实际需求培养高水平、高标准的人才,从而满足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教师的需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应该主动调查家长对教师的需求,主动与高校合作,提升办学水平,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家庭是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的主体,照护服务要满足家庭的实际需要,所以家庭应该与政府、高校、机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照护服务水平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政策引导、普惠优先的基本原则。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和统筹引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但实际情况是,虽然国家有了“二孩政策”“三孩政策”,但是很多家庭并不愿意再生[6]。
因此,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减轻生育压力。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减轻生育压力有助于提高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从政策方面减少社会对生育的抵触情绪,例如完善女性的产假制度、增加父亲的陪护制度、简化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标准等,引导适龄青年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增长。
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的兴起是保障社会家庭生育的基本措施,该行业怎么办,办得好不好同样重要。一方面政府需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借鉴学前教育发展的模式,优化和优先完成普惠性照护服务机构的发展。切勿出现“入托难”“入托门槛高”等问题,以免事倍功半,给社会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政府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是满足婴幼儿照护行业需求的保障。政府在加大投入发展普惠性照护服务机构的同时,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法律的落实,使婴幼儿照护行业的发展做到有律可循。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是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办学的关键,也是社会选择机构的关键。所以在人才培养中,高校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课程的教学到实习等环节,认真调研,充分研究,积极按照国家政策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是学校本着育人为本的宗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为两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系统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知识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性化选择相结合。
二是学校为每门课程制定教学大纲。任课教师须理解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在课程链条中的功能、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的价值。
三是学校要健全实训设施。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已有实训室的基础上,陆续配备、婴幼儿照护仿真实习实训等婴幼儿照护行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管理。为了提高使用率,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采取开放性、人性化管理模式,可随时申请随时使用。
四是要积极构建实践教学基地。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高校要积极对接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对人才、教师的需求,积极与国内优秀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机构等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五是精心安排见习、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活动。见习、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增值赋能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专业能力得以综合提升的教学环节。每一次见习都有详细的见习目标、动员安排、任务要求、指导要求、评分标准等,以确保实践教学的过程扎实、效果良好。
“幼有所育”是社会的需求,也必然是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奋斗的目标。在“所育”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机构中的老师,因此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老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对该行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1.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提升机构办学专业水平
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家长在选择婴幼儿机构中比较看重的是有专业性的老师,这说明教师的专业性在影响家长选择机构中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
首先,聘用选择教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教师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能将婴幼儿培养成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人。相关机构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人员专业性的培训,把师德修养放在专业性培训的第一环节,突出其重要性。
其次,专业教师在高校学习和机构工作中,除了加强知识和能力,还应该注重沟通能力、发展能力的塑造。
在与铜仁市某早教机构访谈中,Y园长就谈到: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婴幼儿如何“亲”其师?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能和家长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如何才算有效?如何家长和幼儿才能“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语言表达进行沟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传递给家长和幼儿,他们听明白了,听信了,才能按照你的指导去执行工作。所以我们的老师不但面对婴幼儿这一类学生,还有家长这一类学生。而在这两类学生中都要通过老师的沟通引导来完成照护服务。
2.优化职业培养,稳定师资队伍
在笔者调查中发现,因为照护服务机构的刚刚兴起,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尚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存在一些机构的教师工作一两年就流失的情况。
那么针对此问题,首先,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系统、完整且可持续的教师培训方案及晋升评定制度。一方面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把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培训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工作后不同的工作时限进行针对性培训,以保障师资的稳定性。例如,教师入职前先培训师德修养、法律法规,入职1~3年主要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培训,成为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的能手;入职 5~8 年主要针对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进行培训;入职8~12年可以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活动加强新老教师的沟通,把老教师的经验传授给新老师。
其次,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为教师制定晋升评定制度。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有利于教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有经验的教师投入到该行业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以借鉴幼儿园的职称考核制度,利用完整的职称考核制度帮助教师建立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同时帮助教师建立职业自信,进一步巩固教师队伍。
大部分家庭都有意愿选择婴幼儿照护机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得到更专业的保育和教育。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机构和家长需要互相配合。家庭对婴幼儿照护负主要责任[7]。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应坚持“家庭为主,托育补充”的基本原则。因此,家长可以积极与孩子共同参与课程,与婴幼儿服务机构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课程目标,完成孩子的发展和教育。
此外,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切勿向机构提不符合儿童实际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投资的热潮下,家长应该参与到机构早期教育的课程中,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是在消费市场的误导下盲目投资。家长在对待儿童的发展和成长阶段时,应该学习早期教育的理念,多向机构的专家和老师请教,不要片面地只关注智力、语言和艺术等方面的达成情况,而更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关注幼儿人格的培养。因此,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