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评

2024-05-06 11:02:16张芳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命题课程标准试题

□张芳萍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期末测评是对学生一个学期中所学知识和思维发展情况的全方位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里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期末测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期末测评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各类题型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素养发展情况,使评价成为“为了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坚持素养导向,围绕课程目标,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期末测评的命题进行了探索。

一、明晰命题任务,巧妙改编题型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坚持素养导向,围绕课程目标,着眼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担当精神、品德修养、法治观念、日常品行表现等方面加以考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灵活多样地开发多种题型。

【试题1】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传递一份爱心,接力一份幸福。

读读这三个经典语句,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助人为乐的行为值得点赞?你的感受如何?请写在实践表格(如表1)里。

表1

这道题目聚焦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举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总结自己对助人为乐行为的认识和实践情况,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试题2】五年级下册“重要历史事件我了解”

①中国共产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③改革开放④大庆第一口油井喷油⑤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⑥新民主主义革命 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⑧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21 年7 月,___正式成立,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的胜利,建立了______。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1959 年,____。1964 年,___。1970 年,____。1978年12月,_____在北京召开,开启了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描绘了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

本题为新型的填空题,要求学生以时间为线索,串联重要的历史事件,不仅降低了作答难度,还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命题时,教师依据“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的学段定位,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初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学生认识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

二、聚焦真实情境,深化命题任务

崔允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重新定位试题的属性和三维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明确“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哪一类知识,能做什么事,能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在命题时要向“创设真实任务”的方向改进,综合考查学生对认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情境包含着学科内容和知识点,是检测和展现学生素养水平的载体。构建核心素养测试框架时,情境的设置不可或缺。命题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试题3】三年级下册“真心话大冒险,我来判断”

判断以下行为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或打×。

1.在一个十字路口,行人通行的绿色信号灯还没有亮,但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这时我们可以立即过马路。( )

2.张敏忘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代表催交作业时,她谎称作业已经完成,只是忘记带了。( )

3.王明帮邻居带一封信给同学,他很好奇信的内容,于是私自拆开了这封信。( )

4.学生下楼去操场做广播体操,每个人有序前进,上下楼梯靠右行。( )

【试题4】四年级下册“火眼金睛,我来排序”

1.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可知道这小小的一粒米是怎么来的吗?请给下面的图片(如图1)排序。

图1

2.小城热议:李东是一名外卖员,每天需要不停地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争分夺秒地为大家送去外卖。一个炎热的下午,小鹏点了一份冷饮外卖,上面备注:亲爱的外卖小哥,天气炎热,请你喝一杯冷饮。一个小小的善举,让外卖小哥热泪盈眶,也让这座小城充满了人情味儿。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 )(多选题)

①劳动不分贵贱

②每个认真工作的人都值得尊重

③劳动最光荣

素养导向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回忆生活细节,反思矛盾的问题并进行辨析,将美好的品格内化为自身的个性,深化学习体验,进一步获得成长的动力。上述两道试题的材料均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第1题中,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因此既要感恩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又要感恩种田人的辛勤劳动,以此规范学生的用餐行为,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美好品质。第2题中,教师引入学生熟知的本地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选项中的内容包括学生学过的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知识,旨在让学生明白社会的运转需要不同人员的参与。尽管不同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题目渗透了“劳动最光荣”的理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命题立足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自主建构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认同感,并将其转化为做人做事的能力。

三、着眼任务媒介,助推素养发展

核心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格和能力,难以直接观测与度量。对此,教师通过各种具体的任务呈现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任务设计应具有合适的思维水平层级,以考查学生视野的广度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维任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试题5】四年级下册“我是环保小卫士”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现在,我们不用出门就能通过网络来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用做饭也可以吃到美味的饭菜……可是,这些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美好事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据统计,2021 年,全国约产生1083 亿件快递包裹,随之产生的纸壳、胶带、塑料袋等垃圾体量超乎想象。其中,全国快递业所使用的胶带总长度超过800亿米,可以绕赤道约2000 圈。另外,根据保守估计,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约每天2000万单。按照每单外卖使用1 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占0.06 平方米计算,一天所用的塑料袋面积总和约为120 万平方米,可铺满168个足球场。按照每单外卖平均使用3个一次性塑料餐盒计算,则每天的餐盒消耗量超过6000 万个,以每个餐盒1 毫米的厚度计算,每天消耗的餐盒叠起来的高度约等于7座珠穆朗玛峰。多么惊人而恐怖的数字!

日益增加的快递垃圾和外卖垃圾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负担。如何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减少垃圾带来的影响?

1.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句宣传标语或者画一幅简单的宣传画。

2.绿色快递,你我同行。为了减少快递垃圾,你有哪些金点子?

时代飞速发展,中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不断增大,随之产生的快递垃圾和外卖垃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教师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递作为命题素材,并用一个个数据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他们对快递垃圾的思考。两道题目旨在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6】五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

从前,我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们之间很亲密,几乎无话不谈。现在,我发现这种感觉越来越淡了。他们不理解我,对我管得越来越严。期末考试结束后,终于可以放松了。我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儿,可爸爸就是不同意,还说一个人出去不安全。妈妈连我穿什么衣服都要管,这件不合适,那件太新潮,总之就是校服最好。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成长的烦恼吗?是我变了,还是爸爸妈妈变了呢?

1.你是否与家人产生过不愉快呢?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为什么原本和谐亲密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紧张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时常感到与家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会闹不愉快。上述试题选取了现实家庭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作为问题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反思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为学生搭建倾诉成长烦恼、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通过答题,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和家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期盼,尝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而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顺利解决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应打破机械、封闭的应试模式,这样才能跳出片面考查知识掌握情况的窠臼,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要建构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从“卷面评价+平时观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世界,解决真实的问题,发展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命题课程标准试题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下一站命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对联(2011年24期)2011-11-20 02: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