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内涵及当代启示

2024-05-04 05:12张蕾王琦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人类

张蕾 王琦

摘要:马克思自然观有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强调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基础性、“实践”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新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合理修复,但仍面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力日益趋紧、生态环境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足且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的现实困境。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自然观启示当代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不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74

1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内核

1.1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基础性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人类到今天为止所进行的一切生产创造无一不是基于自然界的先在性,人类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即便是人类独有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凭借自然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相反,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自然具有“独立自在性”,即不需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更不需依赖人的发展而发展,这便是自然的鲜明特征。

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分化开来,并没有脱离自然界,人类为维持肉体的生存、精神世界的发展所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全部来自于自然界,人类始终依靠着自然生活。一方面,自然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要基础。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人类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目前出现的一系列危害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如: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关键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以合理的方式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一旦使自然生态环境“透支”,人类将面对无法承受的灾难后果。对此,恩格斯强调,“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另一方面,自然创造了人的精神世界。马克思指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山川湖海、日月星辰不仅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同样也是人文创作的灵感来源,是打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现实基础。

1.2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有着鲜明的批判性。一方面,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以获取短期直接效益为目的。在私有制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中,大多情况下,生产资料所有者仅仅考虑个人利益,这就会形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把自然当作其追求价值的工具,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甚至到了破坏的程度,而置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长远发展于不顾。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通过占有资本进而控制着自然和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着人类认识和对待自然的态度,使自然界的一切领域都服从生产。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消弭,直接体现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是唯利是图的,为了获取更多的私利,他们会无限扩大生产,大部分的财富被小部分人占有,大多数人只拥有小部分的资产。因而,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下降,自然资源则被浪费。同时,已经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管理和分配,现实中却被资本家掌控。个别企业生产的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秩序性形成矛盾,在生产中,则表现为企业对自然资源无计划的攫取与自然资源紧缺的矛盾。

1.3“实践”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既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又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人类为获取生活、生产资料,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发生联系。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变化的,这种变化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其运动方向是从主体到客体,即由人到自然。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对此,马克思指出,周围的感性世界并不是原来就存在的,而是历史的产物。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发生着客体主体化,其运动方向是由客体到主体,即由自然到人,这时自然由客观对象的存在状态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因素。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生产实践,物质资料则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经过人类的生产加工,又将废弃品排放到自然界,这就是人类与自然进行交换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交换的前提是不能打破自然界与人类需求的供需平衡。如果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料的速度超过自然界的再生速度,或者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的量过多而使得自然界“超负荷”,会导致自然界的透支,造成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隐患。那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相处?这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无法回避的问题。总的来说,人与自然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应当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尽量寻求一种和谐的状态,既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能使自然生机勃勃,致使物质世界可持续发展。

2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困境

2.1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力日益趋紧

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发展,同时也给自然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对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提出更高要求,而地球空间的相对有限使其无法长期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创伤。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世界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日本人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事件等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污染物的大范围传播造成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严重污染的自然无法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提供所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强有力地激发了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但一味地注重经济发展势必会引起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紧张,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但是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部分地区个别时段PM2.5问题依旧突出。总之,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仍然存在高含碳量的問题,这使得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限制效果越来越明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方式。

2.2生态环境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仅指的是经济领域,在生态领域也有所体现。如果说,曾经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不得不利用自然生态要素实现经济发展,如今我们已经有能力也有条件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解决最普惠的民生问题——生态环境。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表面上只是关于自然的问题,背后是多元利益的博弈,实质上是一些人或地区为自身利益而将污染治理问题转嫁于公共社会承担,这是与社会主义的性质相违背的。新时代,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总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

2.3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足、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绿色现代化的主动选择,总体来说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参与能力有所提升,但距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仍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对自然界的先在性地位认识不足。江西鄱阳湖枯水期延长、部分人群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事件表明,在某种程度上,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仍然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公众经常将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视作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而不惜危害与人类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并且,不少地区、人群仍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新发展理念”尚未充分全面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主体参与程度不足及行为失调。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属性,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既人人受益,也需要人人参与。但从现实来看,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政府部门在积极治理,其他主体参与热情不高、参与渠道不够丰富、相关知识手段匮乏,一旦局部地区出现生态问题,很难快速且有效解决。因此,应紧紧依靠群众,大力关注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程度,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助力。

3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启示

3.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由于人类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环境日益恶化,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消耗的现象。马克思的自然观启示我们必须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将自然看作是资源的提供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最好继承者和发展者。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中国”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千年大计”,党的二十大明确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准则,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3.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马克思自然观中对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揭示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启示我们破解现实生态危机,必须警惕资本逻辑,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对人的剥削和对环境的损害具有一致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持经济发展成果与生态建设成果平等惠及全体人民,不在城乡、地区之间转嫁环境污染。同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异化根源的思想也加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利用多样载体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使人们自觉抵制资本文化的渗透,自觉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唤醒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张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作为共产主义的起始阶段,社会主义要致力于建立生态文明,这是社会主义应当具备的重要特征。我国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目标,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成为缓解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这也更加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总之,马克思自然观是留给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遗产,为我国切实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贡献重要价值。

3.3坚持不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美丽中国

从新中国成立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届领导集体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世情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进步的发展思想。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绿化祖国”,邓小平同志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自然观,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在地球上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可以独立于其他生物而存在,促使人类更加谦逊、可持续地与自然相处。此外,关于调节的方向,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此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真谛即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目前,我国正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美的价值观,通过传媒、教育等途径,宣传美的思想和美的观念。总之,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方法建设美丽中国,不断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162163.

[6]习近平.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03).

[7]孙金龙.[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EB/OL].https://www.12371.cn/,20230110.

[8]習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人类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自然界的一秒钟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