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如果把太阳系比喻成一座学校,小行星就是“校园”里的“小不点”们,它们星罗棋布在太阳系的“校园”里。
近日首發的《调皮的小行星》一书,凝聚了作者李明涛对于小行星的认识,从小行星的前世今生到小行星的宝贵资源,从地球生命起源到小行星与地球“相爱相杀”,从如何追踪危险小行星到如何防御小行星,以及中国航天如何“对付”小行星等。
小行星虽然个头很小,但藏着很多“秘密”。它们是太阳系形成与早期演化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被科学家称为“太阳系的时光胶囊”。对这些“小不点”们进行探测是深空探测领域的前沿热点,美国和日本已经发射了多颗小行星探测器,去一睹“小不点”们的风采。我国也将于2025 年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计划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 进行取样并带回地球,之后继续飞向小行星带,对主带彗星311P 进行绕飞探测。
这些“小不点”们还具有不菲的“身价”,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水、铁、镍,甚至铂金。这些资源对开展可持续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水可以作为航天器的燃料,铁和镍可以用来建设太空基地,而铂金是奢侈品和高技术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不少雄心勃勃的商业航天企业,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小行星采矿领域。
当然,也不得不提到这些“小不点”们是非常调皮的,它们“闯祸”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中一部分甚至是地球的致命杀手。近地小行星运行在地球周围,存在着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科学界普遍认为,6600 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存在关联,科学家已经在北美墨西哥湾的浅海中发现了那次撞击事件形成的撞击坑。近地小行星撞击,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2013 年2 月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事件中,一颗6 层楼高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落在地广人稀之处,导致近1500 人受伤、大量房屋受损,如果发生在大城市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开展小行星防御是人类在地球上长远生存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8 年,李明涛开始研究小行星防御,是国内小行星防御领域最积极的推动者之一。一定程度上说,李明涛开展的科普工作,有力地回应了小行星相关的争议性言论,对推动小行星防御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片精美,是中小学生认识小行星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小行星防御方面的“全景图”。书中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很多引人入胜的科学小故事,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大有裨益。也希望有更多科技工作者能够走出科学研究的“象牙塔”,走到田间、工厂和校园,让科学之光照耀每个人。摘自《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