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成
继复旦大学进一步开放校门后,校外访客也可以在大学食堂用餐了。日前,复旦大学保卫处“官宣”:自3 月1 日起将现行社会公众登记身份信息刷卡进校措施优化调整为直接刷居民身份证或随申码进校,进校时间为每日6:00 至22:00。
(3 月13 日《春城晚报》)
大学校园逐步放开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众望所归。对于学校附近的市民和游客来说,能够在学校操场走一走,在食堂吃个饭,会有一种沉浸式的融入感。尤其是,一些家长喜欢带孩子去知名高校,提前接受大学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励孩子树立志向。
对于大学食堂的经营者来说,开放的市场也意味着更多的客源和收入,如果能够借此提高收益,或许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食堂菜品,从而反哺学生。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是双向的,既是学校对外开放,也是让学生走进更宽广纵深的社会人群之中。
大学对外开放,无论是食堂,还是操场、图书馆等公共设施,都要做到有序开放,在放开的同时也要做好管理工作。比如,复旦大学总务处明确提示,就餐高峰期(每日11:15—12:30)只对校内师生开放供餐。
说到底,学校的本质功能还是教育,校园是供学生学习的,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权益,要优先于外来游客的需求。应当在保障学生日常需求被满足且学习生活秩序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做一些适度的资源共享。
开放的大学食堂,溢出的不止饭香,还有更多象征意义。高校不是社会海洋中的孤岛,也不该是不问世事的世外桃源,它应是一個人从校园到社会顺利过渡的桥梁。这桥上熙熙攘攘,站在桥上的人可以眺望无边风景,也应自成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