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
2023年,全省调水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水利部决策部署和厅党组工作要求,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河北省引黄工程运行管理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印发,今年1月1日起施行;编制印发《河北省引黄工程调度应急预案》《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引调供水旬报制度;成立白洋淀补水工作专班,制定《2023年白洋淀科学补水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多引多调外调水,开展日监测、周统计、旬调度、月计划,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各项外调水年度目标均超额完成。全省累计外调水39.88 亿m3,引江中线25.34 亿m3、引江东线2.02 亿m3、引黄7.25 亿m3、引卫5.27 亿m3。
开展65 座大中型水库兴利调度,水库累计出库87.61 亿m3,其中生活4.79 亿m3、工业1.97 亿m3、农业13.92 亿m3、生态补水和汛期弃水66.93 亿m3,制定汛前兴利调度方案,预腾库容5.93 亿m3,避免汛前集中大流量泄放,最大限度多用地表水。配合海委开展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量调度,唐山全年引水5.71 亿m3。
以统筹引江水、引黄水、本地水库水,综合施策、量水而行、保障重点;以白洋淀上游、常态化补水河道、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合理配置,复苏河流水生态。生态补水58.55 亿m3,永定河连续3年、大运河连续两年全线贯通有水,滹沱河等10 条省重点河流全线贯通,65 条河道通过补水实现复苏,有水河长4271 km,白洋淀等3 个湖泊湿地生态水位保持率均达到100 %。
建立省级补水协调机制定期会商,实行日监测、周调度,打造精准补水模式,科学预报、精细管控、动态掌握补泄平衡。首次实现潴龙河向马棚淀补水,补水通道达到8 个,入淀水量19.23 亿m3,出淀15.31亿m3,淀区水位保持在7 m 左右,水质全年稳定达标并保持在Ⅲ类。
组织开展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联合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量调度,先后启闭退水闸51 次,利用11 条河道进行退水,将水毁损失降到了最低(小于2021年),保证了“23·7”暴雨过程河北境内总干渠安全。及时处置流域特大洪水中发生的廊涿干渠、邢清干渠等应急供水事件,圆满完成引江年度供水任务,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22.01 亿m3,有力保障了7 个市、雄安新区和92 个县(市、区)159 座水厂、183 个供水目标的供水安全,引江受益人口5137 万人。
列入水利部2023年60 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清单的雄安干渠6月20日开工,水源接口方案12月29日已经水利部批复;停滞近3年的雄安调蓄库,得到水利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支持,具备了作为地方项目、市场化推进、加快复工建设的条件;廊坊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段,取得了北京市规划选线方案同意意见,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建立起由北京市负责的委托建设模式;牵头推进的水发集团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一步,以保障南水北调受水区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安全为底线,以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助力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为目标,以白洋淀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永定河、大运河、滹沱河等河流全线贯通为重点,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引调水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用足外调水,用好本地水。一是全面落实《河北省引黄工程运行管理规定》,充分发挥引黄工程效益。制定印发《引黄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构建引黄工程运行管理体系,明确引黄工程维养、巡查巡护、水费使用、项目审批等实施程序,实现控制性工程统一管理全面落地。二是开展数字孪生引调水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引调水管理工作水平。制定各模块调度规程,细化完善各项调度制度,开展引调水工程标准化建设。统筹引江、引黄、本地水库水、白洋淀及河湖生态补水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建设数字孪生引调水工程。三是科学调度、精细管理,确保完成各项引调水任务。以水利部批复的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为根本遵循,科学合理编制月水量调度方案,严格调度管理程序。四是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实现地表水资源优化调度和多水源生态补水。严格落实跨区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开展大中型水库兴利调度。统筹引江、引黄、本地水库水和非常规水,组织制定河湖生态补水实施方案。五是持续精准用力,强化跟踪督导,全力推进重点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雄安引调水工程、“北三县”供水工程建设;严格配套工程设计变更、输水工程迁改、口门增设等审批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