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云芳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习作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以下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课为例,重点探讨如何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令你们印象深刻的地方呢?
生:老师,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城市公园。那里的景色非常美,尤其是春天的时候,樱花盛开,像一幅画一样。
师:非常好!你能不能详细地描述一下樱花盛开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我记得花瓣就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风一吹,像是下起了粉色的雨。而且公园里还有小溪流过。每到这时,那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师:哇,听起来真的很美!那么除了景色,你推荐这个地方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生:因为那里是我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那里一起做游戏、放风筝、野餐。我觉得那里是一个让我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你已经把推荐的理由都讲出来了。大家可以学着他的样子,分享自己喜欢的地方。现在我们来听听另一个同学的推荐。
生:我推荐的是书店。那里书的种类非常多,我可以在那里找到我想要的任何书。而且那里很安静,我能静下心认真读书,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师:你讲得非常好!你不仅讲出了书店的环境和书多的特点,还提到了你自己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推荐方式。
师:刚刚有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了自己推荐的好地方,从他们的发言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习作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他们都提到了地点、时间、事件以及推荐的理由。
师:大家已经确定了习作思路。在习作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第二,注重多方面思考,做到详略得当。
层层递进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习作要求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教学实践表明,在写作过程中,困扰学生的不是方法,而是内容。因此,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积累素材的兴趣和拓展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有物可写、有感可抒。)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进行写作。那么,如何将一个地方推荐给别人呢?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地方,其次,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地方的特点和魅力。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阅读交流来积累写作素材。
生:作者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声音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了特定情境中。特别是当潮水越来越近时产生的“如同山崩地裂”的声音,“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种声音的描绘,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了大潮的威力和冲击力,更让人们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震撼与力量。
生:颜色的描绘,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和力量,更让人们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
生:作者通过描绘大潮的形状,进一步展现了它的壮观与美丽,从“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等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教师:这些描写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那么,现在就来写一篇关于“推荐一个好地方”的文章吧。大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描述这个地方的特点和魅力。记得,要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哦。
(学生思考想要推荐的地方。)
(设计意图:阅读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技巧。在习作教学中,要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兴趣点出发,尽可能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复杂的写作方法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激发他们参与习作活动的热情,使其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感受作品美和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采用KCl敏感筛选高核酸突变菌株[16]。诱变处理后培养2~3 d,影印到含一定浓度KCl的麦芽汁培养基平板,筛选出对KCl敏感的突变株,摇瓶发酵培养并测定RNA含量。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向别人推荐一个好地方,需要注意哪几个要素呢?
(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认真思考。)
生:推荐的理由、这个地方有哪些特色以及个人的感受。
师:没错,这些很重要。当然,除了以上几点要素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刻画,对你推荐的地方作简要介绍,让读者对此有大概的了解。现在,大家根据本次习作主题,搭建选材支架。
生:(1)确定好所要推荐的地方,介绍该地的历史文化背景。(2)介绍这个地方吸引人的地方,并加入自己的游玩体验。(3)进行全面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给予适当引导。)
教师:以推荐西湖为例,可从风景、美食、人文三个方面介绍。河堤上的垂柳、断桥的美丽传说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之后,再介绍西湖的美食,如有篇文章中是这样写的:“杭州的龙井茶是我最喜欢的美食之一。茶叶是翠绿色的,闻起来清香扑鼻,泡出来的茶汤清亮透明,口感清新甘甜。喝上一口龙井茶,仿佛能品味到春天的味道。”这也是充实选材的好方法。通过一步步地构建选材支架与细节描述,作文才会更加生动、有趣。
(在支架选择中,学生能巧妙地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增强了作文素材来源的多样性。同时,以生活实际为依托,增加作文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习作选材支架是基于主题立意要求形成的一种指向核心素养的训练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焦话题———关注现实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材料;二是立足现实——用真实的事例来支撑论点,增强对事实的感性认识;三是贴近生活——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与写作动机。整合各要素资源,将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实现写作方法的有效迁移。)
师:同学们,要想写好“推荐一个好地方”这篇习作并非一件易事,它要求我们把心中美丽的地方推荐给其他人。老师给你们展示一段范文,大家先来看看,学习一下。
范文经典片段展示: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这个小山村并不繁华,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喧嚣的街道,但它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宁静和美丽。它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清澈见底的小溪。每当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溪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当然,小山村的美不止于此。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每每回到这里,我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听了教师的范文展示,学生应该对如何写好这篇作文有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师:接下来,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构思一下自己的作文内容。
(学生构思习作内容。)
生: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伴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当你停下脚步的时候,山间清澈的泉水哗哗作响,让人情不自禁蹲下身捧起泉水轻轻放在嘴里,品味泉水的清甜,其顺着喉咙而下,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在我看来,家乡的山和水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生:在我的家乡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梅花鹿、灰熊、小松鼠、灰雀,在一年四季里,这些动物都在时刻散发着自己的魅力。春天,蛇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爬出洞穴感受初春的气息;夏季,林间清脆的鸟鸣声尽情绽放着自己的歌喉;秋天,伴随着树叶的飘动,小松鼠们勤劳地搬运果实;冬天,厚厚的雪地上会留下灰熊的足迹。我的家乡是动物们的天堂,也是值得我自豪的地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例文仿写。在这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角度、写作方式、语句的表达等方面进行简单评价,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以此为后期的写作做好铺垫。)
生:老师,我在构思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家乡也很美,但好像写不出那种感觉……
师:没关系,构思作文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打开思路。你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你的家乡,如家乡的山、水、植物、动物等。选择例文中你喜欢的片段进行仿写或者扩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例文仿写。)
师:在写作时,写作对象可以不局限于家乡,可以是你之前游玩过的地方,也可以是你经常生活的地方。另外,大家在写作时可以积极吸收各种名家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优化写作思路。
(为避免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教师可多出示几篇不同主题的例文,让学生根据例文搭建写作支架,分析例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达对该地方的喜爱之情的。)
(设计意图:例文是常用且重要的素材来源之一,同时又有较强的典型性。教师要深入剖析例文中的典型现象,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思考,从中找到问题症结,突破难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题立意能力等。此外,在例文支架中,标注关键词和好的句子,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范文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及思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以读促写是基于阅读而产生的一种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其主要包括了“读”与“写”两个方面,即从课文入手,以读代讲,从生活出发,以写引悟,从语言运用入手,以读促练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深入剖析文本,把握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现读写有效融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促进思维发散。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选择了教材中的经典阅读篇目,将其作为指导文章写作的载体,同时,注重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的衔接,实现读写迁移,积累写作素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些重要知识点如主题表达、细节描写、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引导学生加强对关键语句、句式等语言形式的学习与研究。即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搭建展现自我、表现自己的舞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教师可创建习作展示公众号,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自我、发表观点的平台,定期在公众号上更新学生的佳作,分享阅读感悟;还可以为学生设置话题或专题栏目,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练习和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互相启发思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此外,教师应注意及时总结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围绕中心多角度展开论述,写出真情实感,彰显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