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化及影响机理研究
——以广西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为例

2024-04-30 08:06曾艳筠张小林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4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旅游业耦合

曾艳筠,张小林,2

(1.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休闲与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0 引言

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大力推进建成以体旅融合为特征的现代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体系。我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对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进行了明确部署,并提出要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示范区,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广西建设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1]。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已经批复海南、广西、贵州、重庆4 地为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在体旅融合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并积累经验和探索发展模式。

回顾现有文献的关注点,国外对体育产业研究伴随体育经济模型[2]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展开,众多学者指出了体育产业持续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探讨足球[3]、马拉松[4]、大型体育赛事[5]等不同类型和参与形式体育赛事旅游的融合模式[6]。国内 的 研 究 成 果 主 要 从 融 合 内 涵[7,8]、融 合 动力[9-11]、融 合 模 式[12,13]、融 合 测 度[14,15]、融 合 对策[16]等方面对融合模式和发展路径等定性研究方法展开,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测度区域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的研究较少,对耦合测度等模型的应用比较少见。

纵观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趋向丰富和成熟,但在研究案例选取、研究角度等方面对区域典型性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演进的过程描述还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广西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关联模型和OLS 回归方程,深入探究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业态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揭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机理,以期为广西加快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实现区域体育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南临北部湾,毗邻粤港澳,陆界国境线696km,陆地海岸线1 595km,拥有山地、丘陵、江河、台地、平原、石山、湖泊、滨海等地质地貌,是全国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的岩溶地貌在广西有最大面积分布和多种形态的呈现。当前,基于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以及民族文化特色,以南宁、桂林、北海、百色4 个体育旅游为核心地、海圈—山地圈—江河圈三大体育旅游圈和8 条户外体育旅游线,“四核三圈八线”广西体育旅游业态分布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广西率先选取5 市18 县(市、区)在全国开展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创建,将体育运动元素融入山水观光、滨海度假、长寿养生、民族风情、边关览胜、红色福地等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体育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体育旅游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广西体育产业总产出从2017 年的230.23 亿元增长至2022 年的586.61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0.57%;旅游业总产出从2015 年3 254.2 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9 998.8 亿元,增长超3 倍。可见,广西在借助区位、文化、生态、地理等优势的基础上,借助体育与旅游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为推进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广西样板”。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015 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体育产业各子行业统计数据,随后广西体育局联合统计局开始对广西体育产业统计并做调查分析报告,截至目前最新统计成果为2022 年,因此时间范围取2015—2022年。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6—2023)、《广西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分析报告》(2015—2022 年)、《广西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分析报告》(2018—2022 年),部分数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等官方网站及调研获得,少量缺失数据通过相邻年份均值和趋势外推方式补齐。

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可获得性等原则,在具体测度指标中,参考王玉珍、曹开军、方维等研究成果初步构建评价体系[17-19],并结合专家审阅意见修正,提出以资源要素、产出效能为基础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1.3 研究方法

1.3.1 熵值赋权法

熵值赋权法是指用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的数学方法,经过严密推导后可以估算出权重数值能够确定各项指标的独立权重,在产业融合研究中的文化、农业和旅游融合测度的研究较为广泛,如殷为华、张新成、周鹏飞等对相关指标权重的测算[20-22]。近年来,体育与旅游融合测度研究也借鉴了熵值赋权法,结合王玉珍、曹开军、陈世香等已有成果[17,18,23],研究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评价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避免不同指标因单位和极值不同而对结果造成影响,以保证得到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及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客观。由于本研究所选的指标属性均为正向,因此采用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X′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值;Xij为第i 年第j项指标的具体数值;max(Xij)和min(Xij)分别为原始指标数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零值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取值0.001,以避免出现零值情况时无法进行对数计算。

其次,计算各指标值的权重:

式中:Pij为第i 年第j 指标的比重;ej为第j 项指标的熵值;n为指标个数;Wj为第j项指标值的权重;m为评价指标个数。

1.3.2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度源于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程度,后来被引入地理、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24]。研究通过构建以时间序列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耦合协调度,以此反映两大产业系统融合水平的高低,产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 个等级和4 个融合阶段,以评判说明对应不同的融合阶段(表2)。具体计算步骤及公式为:

表2 耦合协调度区间等级划分Table 2 Level divis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terval

式中:C 表示耦合度;T 表示综合评价指数;D表示耦合协调度;U1i和U2i分别表示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测算得出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贡献水平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赋值待定系数α =β =0.5。

1.3.3 空间关联分析

依托ArcGIS10.8 软件,综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分析,通过计算重心坐标、刻画重心迁移变化,分析重心迁移的方向、距离和速度等参数,揭示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空间趋势性、空间集聚性及空间方向演化特征,借以上空间关联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拓展区域体育旅游融合水平时空演化方法论的应用前沿。

1.3.4 OLS回归方程

基于广西2015—2022 年面板数据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探究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强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Git为耦合协调度,x1,x2,…,xn为所选取的评价指标;i和t 分别为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εint为随机误差。

2 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特征

2.1 综合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根据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加权处理的数据结果,绘制得到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趋势图(图1)。

图1 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数趋势Figure 1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trend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 Guangxi,2015 -2022

从时序变化来看,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数(T)由2015 年的0.09 提升到2022 年的0.32,年均增长2.83%,呈线形增长态势,总体上广西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发展指数均值分别为0.29 和0.20。旅游业发展水平由2015 年的0.17 提升至2022 年的0.23,总体上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015—2018 年旅游业发展指数缓慢上升,2019 年达到0.5 的高峰,2020 有较大回落并开始出现波动式下降趋势,反映出产业结构升级在初始阶段对旅游业发展的正面作用较为明显。体育产业自2017 年逐渐兴起,产业发展指数逐年递增,2020 年短时期内回落后持续提升,2022 年达到最高值,为0.41,研究期内年均增长4.92%,呈线性增长趋势。2020—2022 年旅游从业人员、接待人数和收入增长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可以直接反映出旅游业发展动力略显不足。2015—2021 年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要高于体育产业,2022 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开始高于旅游业,表明体育产业作为后发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并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作为综合性服务产业,产业结构要素的高渗透性优势,催生了区域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形态发展[25],对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起到了直接促进效用。

2.2 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根据标准化的数据和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广西各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水平指数,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综合发展水平划分为4 个梯度,对应的类型分别[0.0,0.25)为低水平,[0.25,0.50)为中等水平,[0.50,0.75)为良好水平,[0.75,1)为优质水平,并运用ArcGIS10.8 软件,对其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演化进行分析(图2)。总体来看,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是不同年份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北部城市较高,贵港、玉林、梧州等东部城市次之,崇左、钦州、防城港等西部和南部水平城市较低。通过分析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演化发现:2015 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宁和柳州进入中等水平发展阶段,其余各市综合发展水平均小于0.25,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为缓慢,整体处于低水平阶段;2017 年各市综合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发展状态,这一阶段为之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2019 年大部分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处于良好阶段,这一阶段为体育旅游快速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2022年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各城市的发展差距逐渐增大,南宁率先迈入了优质发展阶段,河池、贺州、崇左和钦州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可见,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条件逐渐转好,基础逐步加牢,市场不断扩大,表现出后劲强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图2 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演化Figure 2 Space evolution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 Guangxi,2015 -2022

3 耦合协调水平时空演化特征

3.1 耦合协调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计算结果,绘制2015—2022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趋势(图3)。

图3 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Figure 3 Time sequence evolution of coupling coefficient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 Guangxi,2015 -2022

研究期内,随着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要素和产业结构不断融合和优化,二者的耦合关系由中度失调萌芽阶段向初级协调发展阶段演化。从耦合系数来看,研究期内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系数从0.55 提升至0.96,其中2017 年增幅加大,快速提升至0.94,且2017 年后耦合系数均高于0.95水平,表现出较高的融合水平。从耦合协调度来看,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由0.23 提升至0.55,且在2019 年达到峰值0.63 可以看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可分为3 个阶段:一是2017 年以前萌芽阶段,期间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之间联系不紧密,耦合协调度极差;二是2017—2019 年初始阶段,期间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相互产生积极影响,但协调度较差;三是2019 年后的短暂初级协调—勉强协调初始阶段,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勉强协调。因疫情影响,耦合协调度在第三发展阶段虽呈“N”字型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尤其是从2019 年的0.63 跌落至2020 年的0.51,可以看出外部经济社会环境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关系产生明显影响,而耦合系数却处于较高协调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不断增强。

3.2 耦合协调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基于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数据,借助标准差椭圆和中心要素分析,分别将2015 年、2017 年、2019 年和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扩展范围及趋势进行可视化表达,以揭示研究期内的空间格局演化状况(图4)。

图4 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椭圆差标准和重心演化Figure 4 Elliptic difference standard and evolution of gravity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 Guangxi,2015 -2022

通过空间演化轨迹可以看出,标准差椭圆基本覆盖了广西各地市,呈东北—西南向下“钟摆式”空间移动,发展轴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研究期间内重心距离移动了4.26km。总体上,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空间扩展保持相对稳定的演化趋势,空间发展总体变化幅度不大。2017—2019 年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重心逐渐向西南运动,2022 年可以明显区分出重心在南北方向下的空间移动,之后重心基本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重心由东北—西南推移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初期,柳州、桂林依托体育休闲和山水旅游特色优势,积极争创百里柳江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遇龙河休闲体育旅游度假区,得到了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相关政策指引和鼓励,并通过各自城市发展定位推进体育旅游业态横向发展,带动了区域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规模的迁移。其次,南宁作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发挥了较强的极化作用,使区域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在东北—西南方向下,虽受到柳州和桂林的影响稍偏离中心区域,但总体空间分布范围没有明显的缩小和扩大。可以说,2017 年是广西体育旅游经济新常态的起始之年,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的方向性特征和集聚特征呈较平稳发展态势,反映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随着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提升。

4 影响机理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特征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区域交通、社会发展水平、政府支持5 个环境条件紧密相关。借鉴宋瑞、王笑天等已有研究[26,27],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选取人均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反映产业结构;等级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反映区域交通;城镇化率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地方财政支出额反映政府支持。在确定相关指标基础上,将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与各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表3)。由表3 可知,拟合度R2为0.843,且5 个指标层的8 个变量均通过了0.05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各解释变量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已经发展到良性耦合阶段。随着两个产业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日益深入,体育产业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将更加明显[28]。从回归系数来看,影响因素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区域交通、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成了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的关键制约因素。

表3 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OLS回归结果Table 3 OLS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factors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 Guangxi

4.1 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因素中,研究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出额,结构显示回归系数最低,为-0.143 4,表明政府在财政支持上要加强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业态的培育。政府支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主要是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的规划引导和组织保障。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广西在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创建工作中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发展成效,但由于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中,缺少了体育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的专项补助或奖励资金,长效发展的活力面临着较大考验。目前,广西在发展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政策支持保障不够,体育主管部门对于广西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组织制度制定以及具体行动计划的落实不到位,尚未建立部门横向联动、试点纵向延伸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支持体系,省区市及其各县区缺少相对应的指导性规范,因此,需要从国家体育总局—区局—市局3 个层面思考夯实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基层支撑。

4.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同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02 8 和-0.114 6,其中人均GDP回归系数为0.032 1,人均可支配收入回归系数表现出负相关,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深化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作用效果不显著。人均GDP 越高意味着经济水平越高,人们有更多参与休闲、旅游、运动的可能,利于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带动两个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提高[29]。2022 年,广西城镇化率仅为55.65%,显著低于我国65.22%的平均水平[3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32m2,与全国2.62m2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广西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情形,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中部丘陵盆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全民健身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健全、旅游景区配套建设不足、体育赛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等。但往往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优质的体育旅游资源,如阳朔攀岩、都安潜水、百色探洞、北海帆船、防城港海钓等拥有极具户外运动特色的资源禀赋。因此,可以围绕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以体育旅游拉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4.3 产业结构特征

产业结构回归系数最大,为0.268 1,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均为正值,分别为0.060 0和0.208 1,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结构的优化,对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不断壮大的群众体育基础和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广西体育与旅游、教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体育旅游、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等业态融合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5—2022 年广西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年均总产出83%以上,2019 年达到峰值,为85.53%。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的主要消费形式为服务体验,体现出鲜明的第三产业特征,然而从产业结构的“量”和“质”动态角度看,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结构类型,二者在部门结构、区域空间结构、产品门类结构和组织结构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均衡且缺乏良性互动。

4.4 区域交通水平

区域交通回归系数较高,为0.041 2,表明区域交通条件对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有较为积极的影响。截至2022 年,广西高速公路总里程超8 000km,铁路运营里程达5 337km,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1 913km,位居西部地区首位[31]。目前,广西以交通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趋势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与业态转型特征[32]。《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明确,到规划期末高速公路网覆盖重要风景名胜区及所有4A 级和以上旅游景区,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为特征的区域交通将得到充分衔接。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基于2015—2022 年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关联模型研究了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OLS 回归方程进一步探究了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2015—2022 年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为增长态势,旅游业发展水平总体稍高于体育产业发展指数,但同时体育产业线性增长趋势展现出了较旅游业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另外,城市间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空间上表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演变格局,即从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到周边城市逐级递减趋势。②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达到初始阶段。在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政策指引和激励下,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达到初始阶段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发展的方向性特征和集聚特征呈较平稳态势,城市区域性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主要集聚较为明显且沿东北—西南方向下延伸发展。③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同外部环境联系紧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是制约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影响广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因素而言,各影响因素强度大小不一,产业结构和区域交通有较为积极的正向效应,经济基础起到轻度的拉动作用,但促进作用不明显,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

5.2 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以高站位的政策支持广西国家体育旅游示区创建的协同与创新,政府应加大对体育旅游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以市场导向上引导体育旅游企业的定位,进一步优化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的品质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政府机制启动体育旅游消费,帮扶体育旅游市场导向化成长与拓展。如通过国家项目、地方扶持等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对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和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给予投融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体育部门应加强联动多部门在政策供给、体系构建、机制保障、激励措施等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实践探索,加快出台广西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评定规范及具体行动计划,在指导和完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相关规划编制上予以专项政策支持。

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支撑。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体育旅游发展动能、质量转换和效率变革,在体育与旅游部门协同合作、资源融合开发、产业生态结构完善和产业空间聚集等方面实质性推动人、财、物有效配置,培育体育产业和旅游业联合生产服务模式的发展主体。一方面,将体育与旅游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兴产业布局设计,大力培育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农业、健康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以体育旅游发展驱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推进城市闲置场地的嵌入式体育就地利用,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及边境地区区域旅游交通便利性、可达性建设,特别是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区、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区、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区交通网络的建设,衔接起以户外运动、体育研学、体育康养等体育旅游吸引物,完善和丰富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

布局多元业态体育旅游空间格局。在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目标导向下,基于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和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优化体育旅游业态总体布局,推进以桂林—柳州—南宁—北海为主轴和“四核三圈八线”的体育旅游分布格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空间集聚区,创新培育体育旅游服务型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起多维度、全域性的体育旅游高效融合空间格局。如桂林发展漓江生态运动产业带,南宁、柳州和贵港发展体育科技制造业,百色、河池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北海和平果发展产业足球。

发展体育旅游精品特色与品牌。立足于江河、海岸、溪流、岩壁、天坑、溶洞、峡谷等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体育旅游资源,坚持“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的发展主题,深化“体育旅游+”素质教育、乡村振兴、大健康产业、户外运动等融合创新项目,大力打造山地户外赛事、水上运动经济、时尚运动消费和民族体育文化等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特色与项目品牌。打造一批高精尖体育旅游项目,如北海银滩体育旅游度假区、阳朔遇龙河体育旅游线路、“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系列赛等;塑造一批乡土惠民民族体育旅游精品品牌,如梧州舞狮、“三月三”抢花炮、侗族芦笙踩堂等;联结一批应用创新成果,如聚焦数字科技赋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场景变革、数字服务等。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旅游业耦合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旅游业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