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文知识。如果教师只是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系统性、情境性和实践性,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整体把握教材、课标和学情,重新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围绕学习主题或大概念设计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语言运用,丰富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式
(一)运用研读法,丰富语言材料
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标准》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教师可以围绕语言运用培养要求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可以采用研读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字词,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精读文章,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为主题,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展现自然风光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运用研读法开展教学,设计如下三个学习任务。一是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尝试换掉其中的某些词、句,对比分析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整理归纳这些句子,并标注写作手法、描写对象、表达情感等。三是展开多元对比,思考同一种描写对象有哪些不同的写作手法。
(二)运用反刍法,习得表达结构
反刍法是指教师先为学生讲述部分知识,并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消化吸收,然后安排学生反复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不同的表达结构,并让他们思考是否有更新颖的表达方式。
仍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如思维导图、大纲等,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分析《春》等文章的表达结构,将其制成表格,然后对比分析,说说这些作品在表达结构方面的异同点。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更新颖的表达结构。除了常见的“总—分—总”表达结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黄金圈、“问题—解决”等多种表达结构,并让学生思考“在写写景文时应选择哪种表达结构”这一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创作,尝试运用其他新颖的表达结构。反刍法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研读、分析、归纳的方式,了解更多的表达结构,并思考适合用于哪种作文,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运用互动法,积累学习经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互动探讨,让学生从他人的表达中挖掘创作素材,积累学习经验并将其用于自主表达,积累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仍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交流环节,并创设交流情境:“有外地的朋友要来本地旅游,你要担任小导游组织参观活动,你认为要如何介绍,才能让对方印象深刻呢?”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本地有哪些值得游玩的地方”“如何表述才能让对方感到满意”这两个问题,并让学生回忆自己听到过的导游词,写一写自己的导游词。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交流活动,将学生两两分组,让他们轮流扮演导游和游客,看看谁设计的导游词能让对方印象深刻。
二、指向思维能力,拓展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途径
(一)开展主题式大单元活动,升华主观情感
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标准》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生硬地灌输知识,教师要拓展语文大单元教学途径,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主题式大单元活动是指围绕某个主题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融入情境,开展系统性学习。
主题式大单元活动适用于人文类、情感类的主题。例如,教师可以将《秋天的怀念》《散步》等课文进行整合,设计以“亲情的温暖”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这些课文,让他们说说作者叙述了什么事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对彼此的情感有什么特点。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感受,并为其他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些事情,让父母感受孩子对他们的爱,并要求学生将亲子活动的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写一篇展现亲情的散文。这样,在主题式大单元活动中,学生融入特定的情境,能够发展自身的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从而更好地体会情感,表达情感。
(二)开展任务式大单元活动,理解对立统一
任务式大单元活动是指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问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
任务式大单元活动比较适合需要学生理性思考的学习主题。例如,教师可以整合《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等课文,设计以“如何提高辩论水平”为主题的大单元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任务,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什么是对立统一。一是向学生展示一些命题,让他们判断这些命题是对是错,并引入“对立统一”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议论方法,并思考如果双方持有的观点对立,双方该如何辩论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辩论的方法。三是组织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主题开展辩论活动,让他们试着将“对立统一”的观点运用到论证中。在任务式大单元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能够使自身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批判性,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三)开展应用式大单元活动,解决具体问题
应用式大单元活动是指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让他们解决某些生活问题。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应用式大单元活动主要适用于实用类文体的学习。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尝试撰写新闻。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提出“在亚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健儿获得了不少金牌。假如你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你该如何写新闻,给大家介绍比赛情况呢”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搜索,了解新闻的特点、类型及格式,并让学生对照课文,了解报道新闻的具体方法。在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让学生撰写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等各种体裁的新闻。在应用式大单元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创新,思考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其养成崇尚真知的好习惯。
三、聚焦审美创造,创新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比,透视人物性格
《标准》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赏析小说类作品,教师可以将《社戏》《孔乙己》《故乡》《变色龙》等课文进行整合,设计以“读懂小说”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让他们展开多种形式的对比。第一种是“同一人物前后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故乡》,对比杨二嫂、闰土等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并思考其变化形成的原因。第二种是“不同人物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社戏》中淳朴的乡民形象和《孔乙己》中充满恶意的看客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对比分析中,学生能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发展,逐步掌握如何塑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
(二)引导学生评鉴,渗透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内外作品后进行评论,让他们探讨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念,并让他们思考“作品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这一问题。
例如,在以“读懂小说”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评鉴活动。一是评鉴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为何宁愿挨饿,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工作”“孔乙己对劳动的态度是什么”“其价值观念存在什么不足”等问题。二是评鉴人物的善恶美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孔乙己,分析孔乙己身上的优缺点,指导学生辩证地分析人物。三是反思自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思考“孔乙己等小说人物给了自己什么启发”“自己在价值观念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等问题。在评鉴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意识,还能够深入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了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辨析善恶美丑。
(三)引导学生创作,享受精神愉悦
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作品后展开自主创作,思考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在以“读懂小说”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从“评”到“仿”再到“创”这一系列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在“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等不同的角度中选择一项展开评价,说说哪些地方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并尝试总结写作手法。在“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片段进行写作,学习其写作手法。如在阅读“孔乙己喝酒”的片段后,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合理选择动词,用动作描写再现人物形象,让人物栩栩如生。在“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微小说,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作为创作源泉,选择生活中耐人寻味的事情,通过艺术加工写成小说。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沟通的平台,让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创作感受,交流经验。
结语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内容、任务的结构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打破单篇教学范式,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将教学目标放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上,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以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