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子沟通不再费力

2024-04-29 00:00:00马凌浩
幸福家庭 2024年1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期,而家长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成为维系亲子关系的关键。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以及其情绪波动的影响,家长在与他们的沟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重重难题。基于此,笔者探究了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的策略,以期促进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也为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提供方向。

一、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一)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

青春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有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在生理上,孩子经历着身体的快速生长和发育,包括身高、体重、性征的变化。这一时期个体的激素水平波动大,导致性别特征更为明显,如男生的声音变低沉、喉结突出。在心理上,青春期的孩子对自身身体的变化可能感到困扰,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会产生疑虑。

(二)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面临着复杂的情绪波动,其情绪状态并不稳定,时而情绪高涨,时而低落,容易出现愤怒、沮丧、焦虑等情绪。这与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形态的不适应及来自社会期望的压力有关。他们可能感到无法理解自己的情感,从而导致行为的不稳定和冲动。

(三)自我认知逐步形成

青春期是孩子探索自我的关键阶段,也是其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取向等重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尝试不同的身份认同,并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这种自我认知方面的探索会影响其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际交往。

二、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的挑战

(一)青春期孩子的抗拒与封闭状态

由于激素水平波动,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对家长的建议和指导产生抗拒。他们会变得情绪化、叛逆,这使得沟通变得困难。青春期是孩子形成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迷茫。这种内在的混乱导致他们封闭自己,不愿与家长分享内心的困扰,也不愿接受来自外界的建议。

(二)代际沟通障碍

家长可能面临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的代沟,难以理解他们当前的处境和情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缺乏共鸣,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有些家长由于担心孩子而限制孩子的行为,或者在沟通中表现出指责和批评的态度。这样的沟通方式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阻碍家长与孩子建立互信关系。

(三)外部因素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沉浸于社交媒体中,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与家长面对面交流。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更加重视同伴关系,同伴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强。他们可能更容易听从同伴的建议、模仿同伴的行为,而忽视家长的意见。

三、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的策略

(一)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

掌握倾听技巧是建立沟通桥梁的关键。家长只有耐心倾听,鼓励孩子表达自我,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表达对孩子话语的关注,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在非言语的表达中传递更多信息。家长要关注他们的肢体动作、表情和眼神,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同时,家长要确保沟通的环境是安全、宽松的,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用担心受到批评或指责。

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复述孩子的话语或向孩子提问的方式,确保自己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对于孩子的个性表达,家长要予以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强调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想法,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存在较多情绪波动,家长在倾听时应理解并接受他们的负面情绪,适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二)表达关怀和理解

在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时,表达关怀和理解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还能促进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观点,也要表达对他们的尊重,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独立性受到认可。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在表达关怀和理解时,家长要避免使用否定性语言,要用建设性的方式提出观点,使孩子感到被关心而非受到责备。也就是说,家长要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关切,让他们感受到关心,这有助于建立起一种亲密而坦诚的沟通关系。家长可以分享自己对孩子行为或决定的感受,让孩子了解到他们的关切是基于爱和责任,而非纯粹的控制或干涉。

家长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期望,为其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抒发情感的平台,让他们感到家长是可靠的支持者。同时,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家长是与他们合作的伙伴,而非简单的命令者。除了情感上的关怀,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实际需求,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如学习上的指导、时间上的陪伴等。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确保信息传递顺畅、改善亲子关系的关键。家长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创设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畅所欲言。家长可以设定一些固定的沟通时间,如晚餐时刻或周末家庭活动期间,保证家庭成员有充足的交流互动的机会。

家长要保持言行一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他们愿意分享更多的信息。同时,家长要展现出保守秘密的能力,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可以信任的,不用担心信息被泄露;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过度干涉他们的私人空间,使他们感到安全,更愿意分享自己的心声。面对面的沟通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家长要尽量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真实感和互动性。家长还可以通过信件或便条的形式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传达更为细致的情感。此外,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制定家庭规范,明确家庭成员在沟通中的行为准则,如可以分享的话题范围、沟通的方式等,使孩子具有更多自主权。

(四)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需要充分尊重孩子,采取一系列策略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给予孩子一些在特定范围内作决定的权利,如选择自己的学科方向、参加哪些课外活动等;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一些日常任务,如制订学习计划、时间表等;以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观点,即使孩子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也要表达对孩子的支持和理解。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孩子面临问题或困境时,家长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而非立即为其解决问题。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家长要适度放手,让他们在犯错误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五)主动解决矛盾和冲突

在家长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过程中,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冲突发生时,家长要保持冷静,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虽然理解并不代表同意,但家长要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尊重。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要使用肯定性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尊重,避免使用指责性语言,并鼓励孩子进行协商,明确双方期望达到的结果,为解决冲突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家长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避免在双方情绪激动或紧张的时候进行沟通,应强调合作共赢的原则,让孩子意识到解决冲突并不是一场胜负的竞赛,而是为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如表情、姿势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家长可以适度采取书面沟通的方式,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降低冲突的激烈程度,增强沟通效果。在解决冲突后,家长还要及时肯定孩子的积极配合,强调双方的共同努力,以增进亲子关系。

(六)与教师进行合作

开展家校合作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要参与定期的家长会议,及时获取教师的反馈,主动与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促进家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家长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家长进课堂活动、义工活动等,增进与孩子的互动,与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家长可以基于孩子的特点,与教师一同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在孩子出现学习或行为问题时,家长和教师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保持沟通。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交流孩子的情感状态,以便及时介入,解决潜在的问题。这种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基础。

结语

在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关心和引导至关重要。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仅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家长要学习更多的倾听技巧,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保持坦诚而积极的沟通态度。

(作者单位: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做一名“粗糙的”家长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4
焦虑家长如何自救
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22
孩子的画
孩子(2017年2期)2017-02-13 18:20:51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