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2024-04-29 00:00:00王建荣
幸福家庭 2024年1期
关键词:QQ号资料环节

在信息化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还能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认真对待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信息时代的要求,精心备课、寻找案例,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基于此,笔者探讨了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灵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或回顾旧知,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基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视频、图片、问题等资源进行课前导入,使学生满怀兴趣和热情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生如何从网上搜索和处理文字资料时,笔者采用如下对话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网上搜索过文字类的资料吗?是用什么电子设备搜索的呢?”

学生1:“老师,我常用手机搜索,看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作文范文。”

学生2:“我也经常用手机搜索,查某一个词语的解释、某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课文作者的简介。”

学生3:“我经常用妈妈的笔记本电脑搜索学习资料,尤其是英语资料,网上不仅有正确、标准的发音,还有例句,学习起来很方便。”

教师:“同学们做得很棒,那么,如果我们现在要解决‘搜索与处理文字资料’这一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4:“可以打开百度、UC或者搜狗浏览器,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怎么搜索与处理文字资料’,或者分开搜索,分别输入‘如何在网上搜索文字资料’和‘怎么处理文字资料’,从搜索结果里找到相应的解决

办法。”

教师:“同学们觉得网络上的文字资料丰富吗?它们是否能够帮助你们学习?”

学生5:“网络上的文字资料很多,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搜不到的。”

学生6:“网络上的资料虽然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要精准搜索并学会辨别,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笔者利用问题导入新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快速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整体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感知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但是,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也没有感知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教师需要让学生感知信息技术,发现信息技术的魅力与作用。仍以教学生从网上搜索文字资料为例,笔者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搜索“计算机的发展史”,并作了如下引导。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搜到了什么?”

学生1:“我搜索到了计算机是谁发明的。”

学生2:“我搜索到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

学生3:“我搜到了从第一台计算机到现在的计算机经过了多少次更新换代。”

教师:“网络上的信息很多,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网上搜索什么?或者说我们能用信息技术做些什么?”

学生4:“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各种篮球赛、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等。”

学生5:“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制作PPT、整理读书笔记、写邮件、画图,还可以用手机购买生活用品、飞机票、火车

票等。”

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很多之前必须走出去或者去很远才能完成的事情。”

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笔者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整体感知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更感兴趣,更加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另外,笔者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合理运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搜集视频为例,给学生展示各平台上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感知信息技术的超强功能与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强化学生在网络上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民,将网络当成素材库和学习资源,从中选择、吸取有用的内容,从而健康地学习和成长。例如,在讲述与网络道德有关的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环节开展教学。

环节一:进行课堂随机调查。笔者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问题,并开展了随机调查,具体如下。

教师:“同学们,你们谁的QQ号被盗过,或者听过别人的QQ号被盗的事情?”

学生1:“我妈妈的QQ号被盗过。我妈妈经常用微信,不怎么用QQ,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QQ号什么时候被盗了。直到有朋友给她打电话,我妈妈才知道QQ号被盗了。”

学生2:“我的QQ号被盗过,盗号的人给我小学同学发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信息。”

学生3:“我的QQ号也被盗过,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

回来。”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道德吗?”

学生4:“不道德,虽然不像在生活中偷东西那样直接,但性质差不多。”

学生5:“这种现象的存在让人感觉网络很不安全。”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世界,不道德的行为都会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网民,并保护好自己与家人。”

在该环节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网络道德与规范,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接下来的教学更加顺利,确保了教学效果。

环节二:了解病毒的危害。在该环节,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问题,并与学生展开对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计算机或手机中过毒吗?”

学生1:“我家的台式计算机中过毒,直接黑屏了。”

学生2:“相比计算机,手机中毒的可能性小一些。”

学生3:“不一定,我的手机就中过毒。当时我误入一个网站,怎么都退不出来。”

接着,笔者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张计算机或手机中病毒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性,并组织学生讨论该如何清理病毒、预防计算机或手机中毒。在讨论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不同的方案。讨论结束后,笔者肯定了他们的观点。为了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笔者给学生演示了如何查杀病毒,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安全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安排,选择“全盘查杀”“快速查杀”或“自定义查杀”,确保计算机安全、快速。

环节三:引导学生识别网络骗局。笔者提出了“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网络骗局”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索答案。

笔者将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从不同方向分别上网查找预防网络骗局的方法。第一个小组搜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防范网络诈骗三种方法:一是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通信方式等泄露给别人;二是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别人,谨防上当受骗;三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涉及不良信息或涉嫌诈骗的网站。第二个小组搜到了以下四种方法:一是给自己的手机和计算机安装安全可靠的杀毒软件;二是不随意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或网址;三是不相信刷单等业务;四是上网查询资料时选择安全的浏览器。第三个小组搜到了以下三种网络防骗方法:一是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二是不能轻信以各种名义要求先付款的信息,也不能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别人;三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区域使用电子商务服务。

上述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求同存异、增长智慧、拓宽思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水平,还要通过优化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保持热情,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感,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与规范,做一个文明的网民,成为阳光、积极、向上的青少年。

(作者单位:甘肃省清水县王河镇中学)

猜你喜欢
QQ号资料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康康周记
你的QQ号是这样卖掉的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搬家,原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