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开阔幼儿的文化视野,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但从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阅读兴趣、习惯及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阅读兴趣是影响幼儿阅读状态的前提,只有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的阅读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如何提高幼儿早期阅读兴趣是幼儿园教学中重点关注的议题。
二、调查过程和结果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基本情况,笔者从幼儿阅读兴趣、家庭阅读氛围、家庭阅读材料等方面对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两所幼儿园的中班幼儿进行了调查,鼓励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67份,回收340份,问卷回收率为92.64%。
幼儿的阅读兴趣主要表现在幼儿阅读的稳定性、动机、态度及幼儿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幼儿一周偶尔进行阅读,20%的幼儿从不主动进行阅读,只有15%的幼儿每天坚持阅读。从阅读时长来看,有15%的幼儿单次阅读5分钟以下,有45%的幼儿每次阅读5~10分钟,有35%的幼儿阅读10~20分钟,只有5%的幼儿能坚持阅读20分钟以上。由此可见,幼儿阅读的稳定性并不高。从幼儿的阅读兴趣来看,大部分幼儿喜欢听故事,但在自主阅读时往往随意翻看,只有少部分幼儿能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整体来看,幼儿的阅读比较被动,大部分幼儿在家长提醒下才愿意阅读,少部分幼儿会自觉地阅读绘本,还有少部分幼儿一听到阅读的要求就表示抗拒。这些反映出幼儿的阅读兴趣偏低,阅读动力不足。
对幼儿家庭阅读氛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家庭选择在书桌前进行阅读活动,30%的家长没有为幼儿固定阅读地点,15%的家庭则选择沙发、床等作为阅读场所。在家长是否参与阅读指导方面,数据显示,经常与幼儿一起阅读和偶尔与幼儿一起阅读的家长分别占40%和60%。这说明农村幼儿参与亲子阅读的机会比较少,家庭中的阅读氛围不浓。
对幼儿家庭阅读材料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买书时,有20%的家长让幼儿自己选择,5%的家长自己决定,75%的家长选择共同商量后再购买。从幼儿拥有的读物数量上看,有10本以上书籍的家庭占30%,有5~10本的占50%,少于5本的占20%。由此可见,农村家庭的阅读材料不丰富,部分家长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比较随意。
三、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但当教师让幼儿自己阅读绘本时,他们不善于观察图片上的人物变化,不懂得抓住画面重点内容,也不能正确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在复述故事内容时存在困难,因而很难保持阅读兴趣。
客观来看,农村幼儿园和家庭的阅读资源有限,缺乏丰富的阅读材料,这使得幼儿在进行阅读时选择单一。再加上阅读材料更新速度慢,久而久之,幼儿慢慢失去了对书本的新鲜感,拿到书本后也只是随意翻看。此外,农村幼儿园中很少有专门的阅览室,未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环境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也使得幼儿的阅读兴趣不高。
此外,部分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幼儿的阅读活动,对幼儿的阅读需要认识不足,所使用的阅读指导方式单一,也没有向幼儿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使得幼儿很难从阅读中享受到乐趣。
四、培养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阅读兴趣的具体方法
(一)耐心引导幼儿,教授阅读方法
部分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在看书时往往只是胡乱翻看,未能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这样的阅读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幼儿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固定的阅读教学活动,如晨间的自主阅读、集体阅读教学等,让幼儿愿意静下心阅读,并在幼儿阅读过程中适时提供指导,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从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幼儿在阅读时愿意选择熟悉的故事、常见的事物及以色彩鲜艳的图片为主的阅读材料,有时与同伴进行集体阅读。基于此,教师要精心挑选适宜的阅读材料,提供丰富多样且符合幼儿兴趣的阅读材料,鼓励幼儿彼此分享阅读感受。
同时,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对于阅读能力不足的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或故事内容,耐心地引导幼儿简单复述阅读内容;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鼓励他们将阅读内容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让阅读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帮助阅读能力不足的幼儿,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使每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总之,教师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段让幼儿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良好环境,支持幼儿自由阅读
农村幼儿园要努力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专门的阅览室,为幼儿提供相对安静的阅读场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看到的和触摸到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需要的。教师可以在主题阅读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主题墙面,将活动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墙面上,并与幼儿共同商量、制作,及时更换墙面的内容,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可以随时回顾阅读内容并与同伴展开讨论,使他们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阅读状态,促进幼儿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让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要营造和谐、温馨、舒适、愉悦的阅读氛围,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阅览室的地上铺上泡沫地垫,再摆上几个舒适的靠枕,用幼儿喜欢的洋娃娃等玩具加以点缀,打造出一个具有亲和力、令人舒适放松的阅读区域,让幼儿收获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亲近感。例如,笔者将教室中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区域打造为幼儿自主阅读的一片小天地,让幼儿可以抱着娃娃,靠在靠垫上舒服、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增强教学趣味性
教师可以开展集体阅读活动,让幼儿从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习得关于阅读的知识和方法,产生阅读兴趣。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注意力有限,很难关注到所有幼儿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个别化阅读活动。每一名幼儿的阅读能力、兴趣点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层次、主题、类型的阅读材料,丰富幼儿的阅读选择,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及时发现幼儿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今后对阅读材料、阅读指导方式等进行调整。
幼儿乐于动手操作,教师可以拓展阅读活动,注重动静结合,将阅读教学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以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故事接龙活动,投放展现不同故事内容的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的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还原故事情节。教师也可以开展绘本制作活动,让幼儿构思自己的故事,并将其画下来,之后装订成册,再与同伴互相介绍各自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表演活动,让幼儿讨论并决定各自的角色和任务,协商制作表演道具,在舞台上无拘无束地表演。
(四)开展家园共育,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近年来,农村家长意识到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往往想教却无从下手。为此,教师要与家长开展合作,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和指导。教师可以给家长推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读物,帮助家长掌握开展亲子阅读的方法,更新教育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早期阅读指导的重点不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或阅读绘本,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幼儿喜欢模仿的对象。家长在家休息的时候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以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受到熏陶。同时,家长要尊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喜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搜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并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带领幼儿走进书的海洋。
在陪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时,家长可以提问幼儿,也可以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然后启发幼儿思考,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及时表扬幼儿学习认真、聪明伶俐,以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结语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家庭环境因素,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导、家园共育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村幼儿园中班幼儿的阅读兴趣。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