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降生,为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与欢笑。不过,许多宝爸宝妈都面临过“新生儿黄疸”的困扰。这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屡见不鲜”,但不重视也会变成危及健康“大事”。
新生儿黄疸,也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顾名思义,指刚出生的小宝宝因为体内胆红素积聚过多,导致皮肤或其他器官发黄。
很多新手家长特别疑惑,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治疗?这个前提是,必须知道宝宝身上黄疸的属性,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换句话说,新生儿黄疸可能是正常发育中出现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
“新降生的足月儿,80%都可能出现黄疸。至于是否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需要根据胎龄、生后日龄以及宝宝有无感染、溶血等高危因素来判断,每个时间节点的安全数值不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钟丹妮说,这就提醒广大家长,在宝宝刚出生逐渐出现黄疸的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如果黄疸没有达到警戒线,那么可以继续观察,等待其自行消退。
生理性黄疸宝宝能吃、能喝、能睡、精神状态好,黄疸数值最高峰足月儿不超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不需要治疗便能消退。病理性黄疸则有所不同。由于其受到感染、溶血、C6PD酶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梗阻等因素影响,因此通常需要治疗干预,给宝宝“人工祛黄”,避免黄疸持续上升,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不良症状。
“蓝光是目前公认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退黄方法,宝宝们在照光时,通常会穿好纸尿裤,戴好遮光眼罩,保护好关键部位,途中定期喂奶、喂开水,舒舒服服地进行‘蓝光浴’。”钟丹妮说,为了让孩子时刻都在身边,有些家长会自行购买蓝光仪器,在家给孩子照蓝光,但儿科医生并不建议这样做。“照蓝光虽然简单方便,但需要专业医护看守,且照光时需要全身裸露才有效果,在家时可能无法做到周全的保暖工作,导致宝宝受凉感冒,得不偿失。”
光疗效果虽然明显,但并不是一次照光就能“一劳永逸”。“宝宝处于黄疸高峰期时,血液中会不断产生胆红素,这种情况下,停止光疗后黄疸自然就会反弹了。”钟丹妮说,判断宝宝是否能健康出院,通常需要在停止光疗后观察两天,如果黄疸不反弹,达到稳定的出院指征,那么出院后家长就无须担心黄疸反复了。
如何帮助宝宝祛黄,民间有很多偏方,例如喝葡萄糖水、多晒太阳、补充益生菌、喝黄连水预防等,这些方法是否有效呢?
“一出生就喝黄连水,并不能预防黄疸。因为宝宝在出生后,会因为各方面原因出现黄疸升高的现象,此时再监测并及时处理也来得及,没必要让宝宝一出生就尝到‘人间苦’。”钟丹妮说,同样,喝葡萄糖水对祛黄也没有任何作用,还可能因此减少宝宝对母乳的摄入量,导致胎粪排出延迟,肠道内的胆红素又经过肝肠循环再次进入血液,导致血清胆红素进一步升高,也就是加重黄疸。
在老一辈口中,多晒太阳也被当做退黄的一种手段,这个方法靠谱吗?“晒太阳退黄有一定的道理。”钟丹妮说,太阳光含多种波谱,其中蓝光和绿光对退黄效果最好,临床医学上常用的就是蓝光。因此,晒太阳对退黄是有一定效果的。
很多人还认为,喝葡萄糖水能退黄。对此,钟丹妮也作出了解释。“喝葡萄糖水能退黄,并不是因为葡萄糖水有退黄能力,而是因为早期母亲母乳不够,黄疸会升高,吃得少排得少。”钟丹妮说,在奶粉这种代乳品尚未出现前,宝妈们只能喝葡萄糖水,利用的是“多吃多排”的原理。换作当下,当宝妈母乳不够时,可以合理增加奶粉的喂养量,促进黄疸的排泄。
在钟丹妮看来,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家长们可以预防,多吃多排、合理喂养、晒晒太阳便能退黄。”钟丹妮说,但如果是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所致的,那么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