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都知道高胆固醇食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首。那么,身上的坏胆固醇打哪儿来,又该怎么把它赶出体外?和胆固醇“抗战”前,先通过随堂测验。
是非题,请打0、×或△
()1.胆固醇高的食物就是坏食物。
()2.提升好胆固醇,就能降低坏胆固醇。
()3.使用人造奶油取代牛油,对降低胆固醇有帮助。
()4.体型纤瘦的人也可能有高胆固醇。
()5.胆固醇愈低愈好。
解答区
1.(△)胆同醇高的食物不一定就是坏食物,要看吃进去的食物是否会使体内胆固醇过多。另外,体内合成的胆固醇远大于食物摄取的胆固醇,因此吃高胆固醇食物并不一定会使我们体内总胆固醇量过高。可以用胆固醇饱和脂肪指数(CSI)来评估食物对胆固醇的影响,指数愈高食物对胆固醇影响越大。研究显示,吃高温油炸或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比吃含饱和脂肪酸食物所造成心血管疾病危害更大。因此,除了食物所含的是何种脂肪酸外,烹调方式也是重要指标。
2.(O)体内的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胆固醇不溶于水,要脂蛋白包覆才能送到全身各处以供利用,脂蛋白又分为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后可分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而形成粥状动脉硬化;好胆固醇可将血液中多余的坏胆固醇带回肝脏代谢,减少动脉硬化,是血管“清道夫”。若坏胆固醇低于130毫克/分升、好胆固醇高于40毫克/分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提升好胆固醇最有效及最容易做到的是适当运动。建议每周五天、每次超过半小时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若以快走为例,要达到全身大汗、无法边走边唱歌的强度。
3.(×)人造奶油即植物奶油,是植物油氢化而成。虽然牛油有胆固醇,人造奶油没有胆固醇,但人造奶油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对身体的危害反而更大。
4.(0)一般而言,肥胖容易使胆固醇升高,但这不代表瘦子或中等身材的人不会有高胆固醇。不胖的人却有高胆固醇,通常是体质因素。但也有例外,例如吃得不健康,常吃高温油炸、含反式脂肪酸或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缺乏运动也可能有高胆固醇。
5.(×)胆同醇在人体内有重要作用,是组成细胞膜、合成荷尔蒙及胆酸的重要材料。因此,它在体内的含量无论太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相应疾病。如果胆固醇过低,身体容易疲累、抵抗力变差,甚至产生抑郁情绪。所以,人体总胆同醇应控制在130~200毫克/分升。另外,要降低体内的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同醇,才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摄取食物时,可选择不饱和脂肪食物,少吃饱和脂肪食物,避免反式脂肪食物。然而,不饱和脂肪食物虽然对身体有益,但仍属高热量食物,摄取时要注意热量。
是非题,请打0、×或△
()1.严格控制饮食,就能降低胆固醇。
()2.饮食清淡的人,比较不会有胆同醇问题。
()3.降胆固醇药物副作用多,最好不要吃。
()4.降胆固醇药物服用一阵子,可在医师指示下停药。
()5.深海鱼类因富含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
()6.鸡蛋含卵磷脂,可降低胆固醇,多吃一点没关系。
解答区
1.(△)有些人为了维持健康,餐宴时避免大吃大喝,高胆固醇的海鲜类食物绝对不碰;三餐尽量吃素,降低蛋、肉类摄取等。体检却发现胆固醇不但没降,还有升高趋势。
人体胆固醇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四点:饮食、先天基因、荷尔蒙、生活习惯。胆固醇来源除了食物,身体也能自行生成,大多数体内胆固醇是肝脏从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制造的,一般人仅知注意饮食,但没有正确选择食物,反而掉入食品陷阱。尤其是号称营养健康的烘焙类食品,外包装虽标注植物油,其实在制造过程中已改变化学结构,属于“氢化油”,会增加人体合成胆固醇。
正确控制饮食才能有效达成健康目标。若本身有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或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加上药物,也能将胆固醇降到正常值;而性别、年纪及运动量、是否嗜好烟酒等,也会影响体内胆固醇量的生成。
2.(0)饮食清淡的定义与标准因人而异,但整体来说,排除基因、药物、荷尔蒙的影响,少油少盐少糖确实能降低“三高”风险。一般人会将素食当成清淡的象征,其实不少素食食品包括炸豆包等,在烹调过程中可能使用了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反而提升高胆固醇风险。另外,汆烫过的青菜或会加入肉末或其他油品调味,若加入的油品属于高饱和脂肪酸,便成“地雷”。
3.(×)平常易觉肩颈酸痛、头晕嗜睡,甚至心绞痛、胸痛胸闷,都可能是胆固醇超标导致血液循环不佳的征兆。抽血测得血中胆固醇过高时,医师会先让患者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并通过运动提升体内好的胆固醇。但若严格执行6个月后仍未达标准值,医师通常会评估并给予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胆固醇的控制必须比一般人更严格,降胆固醇药物的使用更显重要。任何药物都会有轻微或明显的副作用,人体对不同药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且医师会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减量或甚至停药,患者不应因害怕副作用而未依医嘱用药。
4.(0)医师开出降胆固醇药物后,会在三至六个月后复查患者血中胆固醇值,若已降至标准值下,医师会考虑停药,并建议每半年追踪。
但若是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即使血中的胆固醇量已控制在标准值下,医师仍会依照不同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5.(0) Omega-3在一般食物及油品内较少见,且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可额外补充,借此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炎症指数、调节生理机能等。若有服用鱼油营养品,手术前须先告知医师并停用一周。
6.(×)卵磷脂虽然能乳化脂质、带走胆固醇,但在研究中一般是使用大豆卵磷脂,而非鸡蛋卵磷脂。部分研究指出,大豆卵磷脂乳化脂质的效果比鸡蛋卵磷脂效果更好。同时,蛋黄本身仍有较高含量的胆固醇,医师建议,健康人每天胆固醇摄取量不宜超过300毫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三高慢性病患的摄取上限以每天200毫克为限。
简单来说,目前研究认为,健康人一星期吃七枚鸡蛋不会影响健康;但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三高”慢性病患者却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所以食用鸡蛋仍需注意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