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理性心律失常

2024-04-29 00:00:00邓云鹏
家庭医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生理性诱因病理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多数人每天坐着工作,而且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缺乏运动,缺乏健康养生意识,高脂高糖高油饮食,因而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健康的最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都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痛这两大类疾病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应该不陌生,而且这方面的科普文章较多,本文不做赘述。本文主要围绕心律失常及生理性心律失常做相关的论述和讲解。

什么是生理性心律失常

心律(率)通俗讲就是心脏搏动的次数和节律。心律失常就是指心脏搏动的次数和节律出现了异常。有的人是心脏搏动的次数较常人慢(心动过缓),有的人是心脏搏动的次数较正常值快(心动过速),有的人是心脏搏动的过程中有提前出现的心搏(期前收缩,俗称早搏)……以上情况在人群中非常常见。

一般来说,心律失常可以分为生理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律失常。病理性心律失常一般都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病等疾病。这类心律失常一般需要专科住院治疗。但心律失常并不都是病理性的,有的心律失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干预,这类心律失常叫作生理性心律失常。生理性心律失常是人在正常生理情况如情绪波动、劳累、妊娠等出现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早搏)等生理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经历过轻微的、偶发的生理性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常常是无害且不需要进行治疗的。

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心律失常

正常人体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在适当的范围内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心脏是这台机器的动力核心,是人体的重要脏器,承担着为全身组织和器官提供血液、氧气等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的重任。当人体面对环境的改变或突发状况时,人体这台机器会启动调节模式,改变心脏等重要脏器的“参数”来适应当时的环境或状况,使人体不会受到过度的伤害。例如,人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60~100次,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四肢及外周组织需氧量陡然增加。为了适应这一突如其来的状况,人体这台机器会迅速做出反应,立刻进入调节模式,让心脏搏动更快,以泵出更多的血液,满足身体所需,有时甚至可能达到120次/分。这时的心跳虽然超出了正常范围,但这是心脏为适应身体快速强烈活动而做出的适当反应。

在生活当中,还有一些人的心脏搏动在正常状态下比其他人慢,有的可能会低于每分钟60次。这类人大多数是体育运动员或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虽然他们的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减少,但是由于他们身体素质和心脏储备能力比普通人强,所以心脏的每次收缩向外排出的血量要比常人多得多。因此,他们平素心搏较慢也依然能维持日常生活和活动的所需。所以对此类人来说,这种生理性心律失常现象就是健康的、正常的,是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和干预的。

除此之外,在某些情况时一些人也可能出现少数期前收缩,也就是心脏过早的搏动;还有一些人会出现轻微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但只要在人体正常的调节和代偿范围内,不会对人的生活和活动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正常人的这些心律失常多数都是生理性的。

生理性心律失常的表现特点

与病理性心律失常相比,生理性心律失常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

1.生理性心律失常多发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而病理性心律失常多发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2.生理性心律失常一般发病年龄相对较小,多发于青少年,而病理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为中老年。

3.多数生理性心律失常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而病理性心律失常多数症状较重,常见症状为心慌、胸闷、心搏不规律、头晕等,甚至危及生命。

4.多数生理性心律失常有明确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因,诱因消除后可以自愈,具有可逆性;而病理性心律失常消除诱因后病情不会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

5.生理性心律失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和干预,少数生理性心律失常患者需要短期内服用药物;而病理性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生理性心律失常的处置

1.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类似上述生理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或出现诸如心悸、气短等心律失常的症状时,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心内科就诊,明确是否为生理性心律失常而非病理性心律失常,必要时完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的专科检查,遵医嘱明确是否需要服药或进一步治疗。不要以为症状轻微就置之不理。切勿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2.一旦明确自己为生理性心律失常后,一定要保证稳定平和的心态,做到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情绪波动、长期心理压力大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因。另一方面,生理性心律失常虽然短期内是无害的,但一定要尽快消除情绪波动等诱因,做好自身调节,避免过喜、过悲、过怒,尽量做到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以免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

3.除了保持心态平和之外,还要避免剧烈运动,但一定要坚持适量活动,每天要保证合适的运动量。日常运动推荐徒步走、慢跑、游泳,每天运动时间半小时,切忌大量出汗,切忌夜间锻炼身体。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饮酒、吸烟,注意休息和作息规律,清淡饮食。如果平时工作紧张或压力较大,必要时可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必要时到医院复诊。

4.要做到自我监测心律(率),定期到专科门诊复诊。生理性心律失常的自我监测至关重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随访时提供给医生,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在院外期间的心律(率)波动状况,明确自己是否有心慌、头晕等不适。

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生理性心律失常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这不代表可以任由其发展而坐视不理。有些生理性心律失常如果长期存在,也有进展为病理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对生理性心律失常既不可恐慌不安,也不要置之不理。应积极征求医生意见,听从医生的指导,做好自我保健。

猜你喜欢
生理性诱因病理性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新农民(2021年17期)2021-09-16 16:17:39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8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