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有责”品格,提升育人实效

2024-04-29 00:00:00印琼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品格

【摘 要】新时代少年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班主任可以紧扣学生“有责”品格的锤炼,借助意识启蒙、活动体验、评价激励等,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建立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班级育人实效。

【关键词】“有责”品格;班级建设;育人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4-0028-02

【作者简介】印琼,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江苏丹阳,2123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责任担当”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关系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也要有真才实学,更要有担当精神。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做到自信、自立、自强,还要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提升集体责任感。杨叶芳老师立足学生“有责”品格的塑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悦纳自我、关爱他人和热爱集体。

一、立足儿童本位,寻求建设载体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活动只有建立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杨老师用心学习纲领性文件,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围绕文件精神设计并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获得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此外,杨老师还能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她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和完善带班主张,使其具有科学性;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状态制定发展目标,使其具有针对性;参照学生能力水平设计教育活动,使其具有可行性。

杨老师聚焦儿童发展核心素养,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寻求适切的班级建设载体。她将萤火虫发光的特点与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相联系,让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化氛围中锤炼品格。这样,班级文化形象是学生喜欢的,班级建设活动是学生向往的,学生从心理上会自觉接受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二、统一思想认识,促进行思并进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有怎样的思想就会有怎样的行为。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学生思想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教室的角角落落有“萤火虫”。杨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群策群力,共同确立“萤光虽微,聚而成火”的班级口号,设计“萤火虫班”的班级标志,根据班级建设目标设置“萤火虫专栏”等。在班级文化的浸润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同伴间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儿童的阅读声中有“萤火虫”。杨老师在教室开辟了“萤火虫书吧”。她注重家校联合,带动家长与孩子共建班级图书角。她一方面邀请学生自主分享好书,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数量;另一方面,立足“有责”品格的培养目标,定期推荐相关图书,与学生共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难能可贵的是,杨老师每天带领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深化认识。

儿童的课程中有“萤火虫”。班本课程是围绕本班特点和需求而设定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具有自主性、针对性、活动性、开放性、主体性等特点。架构科学合理的班本课程是促进班级学生发展、推进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杨老师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阶段特点,整体架构“萤火虫”班本课程,通过班本课程的实施,探寻学生品格涵养的动机。

三、丰富活动体验,锤炼“自责”品格

多样化的体验能促进学生的品格涵养。杨老师利用多样活动与项目实践,让学生在行动中夯实个人品质,锻造“有责”品格;利用班级制度与学生自治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杨老师立足班级岗位进行了积极有效尝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意识。她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设置“萤火虫岗位责任制”,将班级事务进行细化,让学生在日常的履职中逐步建立“人人有岗,人人有责”的理念。如杨老师将班级日常活动与学校传统活动、各类社团、个性化作业设计等相结合,引导学生立足本职,争当“了不起的萤火虫”。

四、注重团队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协同育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六大育人途径之一。在带班过程中,杨老师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将家庭教育力量与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在班级中开展各类教育实践。如评价导行中,她不仅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还将学生发展评价延伸至家庭,提高家长参与度,这也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正向引导。在榜样设置中,杨老师充分发挥朋辈力量,促进同伴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在设计德育活动时,充分拓展学生品格实践场域,如在“心心相印—社会场”中引导学生积聚微光,奉献集体,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杨老师“萤火成炬,亮己明人”的带班主张,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有力实践。在班级建设的进程中,杨老师从环境到课程,从活动到评价,为学生成长构建了立体式育人环境,锤炼了学生的“有责”品格,引导学生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风尚,切实提升了班级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品格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8:41:08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浅谈职业学校班级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8:32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