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后勇敢踏上骑行之旅,她的世界改变了

2024-04-29 00:00:00雯慧
妇女生活 2024年3期
关键词:骑友前夫儿子

人到中年突遭婚变,郑州女子李冬菊陷入了重度抑郁,医生预言她要终身服药。一个偶然的机缘,她踏上了骑行之旅,靠一路打工的微薄收入和退休金,一人一狗一车,骑行了全国,还横跨3大洲骑行了12个国家

改变:55岁时她开始骑行

2013年,55岁的李冬菊开启骑行之旅。在那之前她的人生毫无亮色:18岁高中毕业,经历上山下乡,回城后成为一名纺织女工。婚后她围着老公和儿子转,老公事业蒸蒸日上,她是既辛苦又看不到成绩的家庭主妇。44岁时她被迫下岗。45岁时厄运又至,丈夫突然提出离婚,房子归她,存款归他。人都没了,她心想要啥都没意思,当即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前夫很快再婚,她才知道对方早已背叛婚姻……

接踵而至的打击,让李冬菊陷入了抑郁和狂躁,每晚睡眠时间不足2小时,不得不频繁看医生,吃各种中药、西药。

可连续吃了5年药,李冬菊的情况也未见好转,一停药就犯病。医生断言,她必须终身服药。儿子对她的状态很担忧:“再这样下去,咱俩要一起进精神病院!”她幡然醒悟:不能因为自己毁了儿子的人生啊!

李冬菊开始改变自己,读书、做义工、学做面点、坚持跑步。

一天早上,李冬菊跑步途中,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从她身边呼啸而过,那风一般的感觉让她顿时心生向往。她当天就买了一顶头盔,骑着一辆老旧自行车到处打听,希望结识骑友。她自认为骑自行车很老练,刚好打听到一个骑行队正准备出发去青岛,便立即前往报名。没想到,骑行队队长瞟了一眼她的自行车,来了句:“俺们一帮年轻人呢……”

李冬菊不服气,试着找其他骑友,幸运地联系上了一对中年人,3人相约骑行东南亚4国。儿子很支持她,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送给她。

李冬菊先坐火车到广西南宁,在那里与队友会合后骑行去越南。

骑友帮她在网上申请了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的签证,兑换了4国货币。懵懵懂懂地,李冬菊迈出了骑行的第一步。

然而,3人还没到达越南首都河内,就闹掰了:她骑得慢,加之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差异,分歧越来越严重,到第10天,3人在旅店门口散了伙。骑友劝她:“你最好直接回家。”

可家在哪个方向?李冬菊根本不知道。后经旅店老板帮忙,她加入一个骑友群求助,在热心骑友的帮助下才回到云南丽江。

第一次出行就这么结束了,4国只去了1国,根本没去几个地方。

儿子得知后让她直接回郑州,她拒绝了,因为她已爱上了骑行。

骑行:让她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

骑行要花钱吃饭、住宿。为了增加收入,李冬菊坚持早上在丽江周边骑行,白天到当地一家美容院做清洁工。有时干活累得腰酸,她给自己打气:“挺住!这也是骑行的一部分。”干了3个多月,适逢春节,她邀请儿子一家3口到云南过春节。之前,她跟儿子同住时一个月至少去一次医院,身体很差。如今一家老小一起爬玉龙雪山,她一路上大步流星走在最前面,儿子自叹不如:“妈,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不肯回家了。”

有了一定积蓄后,李冬菊决定再次出发。她计划先环游中国,再骑行世界。于是,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学习如何使用微信、导航软件,如何上网查资料。

出发前,她先在网上研究了别人的骑行攻略,记了不少笔记,没找到骑友便毫不犹豫地出发了。

儿子送给她一只泰迪犬做伴。她给小狗取名犀利,骑行时,把它放在车筐里,一人一狗一车,去了海南三亚。在三亚的海滩上,李冬菊感受着潮汐的神秘力量,像少女般奔跑。

后来她又一路骑行去了西藏、青海、新疆,骑行距离最长的一次,全程4000多公里。沿途的秀美风光和不期而遇的感动,让她忘却了所有烦恼。

到2015年,李冬菊已骑行到达全国20多个城市。而早在2014年,也就是骑行第一年结束时,她已经不再依赖药物助眠,骑行一天后倒头便睡。儿子要和她联系都只能靠微信留言,不禁好奇:“你能早睡早起了?”她告诉儿子:“这就是骑行的魔力。”

骑行经验渐渐丰富后,李冬菊再次走出了国门,先后到斯里兰卡、俄罗斯各待了一个月。在斯里兰卡,她和当地人一起采茶,品尝自己做的红茶。在俄罗斯,当地热心老太太带她去买一折的面包。这样的生活小惊喜,让她对每一天都充满期待。

2017年11月,李冬菊和两个网友相约,第二次骑行东南亚4国。20多天后,那俩人突然提前回国,但她坚持完成了柬埔寨和老挝的行程。

一路上,李冬菊遭遇过惊险,也曾多次被感动。在柬埔寨,她入住的一家旅社窗户上有条很宽的豁口,房间内有几处摄像头。她刚进屋就觉得不对劲,给大使馆打电话,才知道误入黑店,只好连夜冒雨离开。当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处,她在一所小学前的空地上支起帐篷凑合了一夜。

2019年,她历时2个多月骑行欧洲6国—塞尔维亚、波黑、黑山、克罗地亚、摩纳哥和法国。在法国巴黎凯旋门广场,她曾遭遇窃贼。当时她把自行车靠在广场上的一个长椅边,坐下来准备吃东西。一个女士走过来,坐在了她的车子旁边,拿出镜子开始化妆。李冬菊吃完蛋糕,偶然发现放在自行车上的背包被拉开了拉链。她留心一观察,那个女士并不是在化妆,而是用镜子做掩护,观察她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偷窃行为。李冬菊立即掏出手机对着对方不停地拍照。那个女士慌忙冲进人流溜掉了。

从法国坐飞机回国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李冬菊很感动。在机场办手续时,她的自行车需要打包。她暗想,如果打包需要付费,这辆旧自行车干脆不要了。没想到机场工作人员主动帮她找了箱子和胶带,免费帮她打了包。虽然她听不懂对方的话,但对方的热心让她心领神会:自行车陪你走了这么远,还是让它和你一起回国吧!

在北京下飞机后,李冬菊要搭乘机场巴士去火车站,机场工作人员见她带的东西多,要绕好几个弯出去搭车很不方便,就把上锁的护栏打开让她直接通过到达广场,还安排了一辆车送她到火车站。

一个人,一辆车,不会英语,不会修车,李冬菊完成了欧洲6国骑行。她对一路上帮助过她的爱心人士充满感激,也努力回报,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让世界更加美好。

在澳大利亚骑行时,途中她发现一片林区在冒烟。意识到发生了火灾,她尝试灭火,但没有成功。她赶忙掉头,快速骑行到服务区给当地人看她拍的照片。很快,火警出动,险情消除。消防员拉着她一起合影,并将照片发到了当地社交媒体上。之后几天,总有陌生人热情地与她打招呼,称她为“英雄”。

一路上她更是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帮助:看她推车爬坡,有司机下车给她助力;她的车坏了,有热心路人免费帮她修。李冬菊说:“语言不通不是障碍,微笑是万能的沟通钥匙。”

治愈:她如今的世界已经完全改变

2020年年初的疫情中断了李冬菊的骑行计划。儿子说她总算可以好好歇歇了。但她没有闲着,在网上开通了直播,讲述自己的骑行故事,并在户外论坛分享骑行攻略。她说:“别人的经验曾经帮助了我,我也要分享我的经验帮助别人,激励更多的人走出去。”

李冬菊曾骑行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当地经济落后,有些地方饮用水都面临困难。巴马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联系到她,跟她要了好多她拍摄的照片用于扶贫宣传工作。李冬菊为自己能帮助到别人感到开心,又萌生了借助直播帮助偏远地区的念头。她在直播中展示旅途见闻,讲述旅途经历,让更多人关注偏远地区。有网友给她点赞:六旬阿姨,能为自己活已是不易,还在操心他人。

2022年12月初,李冬菊开始积极锻炼,希望早日重新踏上骑行路。没想到,2023年2月,前夫因脑血栓住院,后妻弃他而去。李冬菊立即取消了自己的计划,不计前嫌,到医院看望前夫,像家人一样给他按摩、为他做饭并喂他吃。

她将自己照顾前夫的日常用手机记录后发到网上,视频很快冲上热搜。很多网友问她是否会复婚,她坦言:“我的前半生,他曾庇护我几十年。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我会顺其自然。”

有人不免为她感到担心,说她好不容易见识了世界的美好,如今却选择照顾生病的前夫,似乎在走一条老路,质问她:“不怕再次抑郁吗?”她微笑摇头:“因为骑行的经历,已经让我的世界变得很宽广。”如今,李冬菊正一边照顾前夫,一边着手整理自己的骑行经历。她希望出一本书,以自己的经历帮助那些和她有着相同遭遇的姐妹走出困境。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骑友前夫儿子
人格侵权禁止令:不准前夫网络暴力
打儿子
故事大王(2020年11期)2020-12-10 06:48:46
和前夫离婚20年再见面仍是朋友
乐活老年(2019年7期)2019-07-25 09:25:22
共绘“富春骑行图”,千名骑友完成环富阳挑战!
破粹的心再也无法缝合
女子世界(2017年6期)2017-06-08 20:16:53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联手骑友网 千岛湖以体育赛事促进旅游经济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4:08
联合“爱行动”:骑友网推动骑行与公益融合
儿子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