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称她为“金笔汤”(下)

2024-04-29 00:00:00徐鸣
妇女生活 2024年3期
关键词:金笔派克笔尖

夹缝求生

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汤蒂因清楚,一种商品想要畅销,一靠质量,二靠知名度。要提高知名度,广告必不可少。因此汤蒂因充分利用报纸、路牌、霓虹灯、广播电台等载体打广告,大造声势。

除了门店销售,她还办理邮购和电话送货。打开销路后,汤蒂因不仅没有放松广告宣传,而且更加重视电台这个宣传阵地。凭着父母都是戏迷,认得沪剧、评弹、滑稽界名角儿,像蒋月泉、筱文滨、姚慕双、周柏春等艺人的有利条件,汤蒂因一一上门拜访,请他们为绿宝金笔做广告。

果然,绿宝金笔的销量节节上升。那年月,沪上的报刊、书籍和广播电台等大都有“绿宝”牌商标的广告。汤蒂因没有因此喜形于色,她考虑如何乘胜前进,让“绿宝”家喻户晓。

一天,从收音机中听到越剧皇后袁雪芬的声音,汤蒂因当机立断,请袁雪芬上电台为“绿宝”做一次广告。

通过熟人,汤蒂因见到了久仰的明星。袁雪芬一贯坚持不唱堂会、不做广告、不应酬三原则,但在和汤蒂因交谈后,对这位店员出身,靠自己的意志、胆识和勤奋,冲破各种封建势力,在上海滩闯天下的小姐妹,深表同情与敬佩,慨然接受她的请求,答应破例为绿宝金笔义务做一次广告。

汤蒂因包下8小时电台广播时间,除了袁雪芬,还请来范瑞娟、徐天红、陆锦花等著名越剧演员演唱。随着悦耳动听的越剧曲调,电波载着“绿宝”传遍上海的千家万户,订单随之蜂拥而来。

1947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经济紧急措施方案》,好似一场风暴,吹散了汤蒂因的美梦。生产绿宝金笔必不可少的原料—黄金、白银全被搜刮干净。而金圆券不断贬值,物价飞涨,原材料根本补充不进来。至1947年年底,银根收紧,周转失灵,汤蒂因费尽心机凑不齐钱款,工厂只好停工。虽然与厂里职工商量后,大家都愿意同她一起共渡难关,避免了关厂危机,但依然度日如年。汤蒂因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一向精力充沛的她竟心力交瘁,像得了重病似的。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经济崩溃。绿宝金笔厂小,更是困难重重,汤蒂因实在支撑不住,无奈解雇了8个工人。不少朋友劝她去香港或台湾,说什么共产党得天下,穷人翻身做主人,资本家、老板都得吃苦头。对于这些风言风语,汤蒂因起初半信半疑。转念一想,如果共产党像传说中的那么坏,为啥还有那么多人支持?而且能把国民党打败?更使她难以忘怀的是,在1946年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大会上,她亲眼见过站在讲台上发表演说的周恩来。那热情洋溢、亲切动人的形象,怎么看都不像坏人。汤蒂因考虑再三,决定留在上海,迎接解放。

换了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汤蒂因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与越剧编剧成容、袁雪芬赴京观光。入住的民航局招待所离天安门不远,阳台正对着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的盛况令汤蒂因终生难忘。随后她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并会见了原上海关勒铭金笔厂副经理、实际是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人的刘晓。所见所闻,无不使她兴奋和快乐。

回到上海,汤蒂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上海市日用品公司采购供应站,明确表示绿宝金笔厂的产品接受国有公司收购。在整个金笔行业中,“绿宝”是第二家(关勒铭为第一家)接受国有经济领导的,这一举动对她的企业以及今后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绿宝金笔厂自从与上海市日用品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后,产销两旺。国家为了照顾私方利益,让厂家留出20%的产品自行销售。由于生产蒸蒸日上,绿宝金笔供不应求。

1952年,绿宝金笔厂的产量比1950年增长了10倍,产品全部由国家包销。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委员的汤蒂因,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上海市增产节约委员会评定为“守法户”。

喜讯接二连三,汤蒂因不久便同荣毅仁、胡厥文等一起赴北京出席全国工商联筹备代表大会,路过南京时,还受到陈毅宴请。

6月30日下午,代表大会一结束,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全体代表。那是汤蒂因第一次见到人民领袖,她激动不已。

1954年,汤蒂因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妇联执委,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国家大事,参与制定我国第一部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1月,汤蒂因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会场里,邓颖超找到汤蒂因:“毛主席要在主席团休息室接见你。”汤蒂因来到毛主席面前,主席亲切地称她为“金笔汤”,接着问道:“你们制笔行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有没有强迫命令?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汤蒂因反映了合营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有些小厂与家分不开,老板娘也要求进合营厂",清产核资时生产资料同生活资料难以划分。”毛泽东听后大气地说:“老板娘可以带进合营厂",生活资料划起来要从宽,不要影响他们原来的生活。”

“英雄赶派克”

1958年,针对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美国“派克”牌金笔,汤蒂因提出了“英雄赶派克”的口号。她带领全厂科技人员和工人,群策群力集体攻关,通过比较,总结出11条差距,并据此确定了11项赶超指标。

其中笔尖圆滑度最为关键,历来都是工人们用手指捏着细小的笔尖在砂轮上慢慢打磨,所以产品质量很不稳定。经过两个多月废寝忘食地钻研,厂里设计出一套崭新的磨尖机,并改进了生产工艺,由原来9道工序简化为4道,每道工序均使用机械控制,磨出的笔尖不仅圆滑度高,表层光洁,而且每支笔尖标准一致,大大超过了派克笔尖。这一制造技术领先于同行,并保持至今。

在经历了80余次的失败后,1958年10月,日后誉满中华大地半个多世纪的“英雄100”型金笔投入生产。以“英雄100”命名,就是表示要100%地达到“派克”金笔的水平,100%地达到国家标准。

后来,原轻工业部在上海组成专门小组,对“英雄100”型金笔进行技术鉴定,得出结论:根据轻工业部部颁标准,在10项指标中,有4项即笔尖圆滑、漏水温差、吸水量、铱粒耐磨,超过51型“派克”牌金笔,3项持平,2项没有可比性,1项即塑料性能比派克差。

鉴定结果令“英雄100”型金笔名声大振,产量也连创新高,1958年共生产了1万多支,到了1960年,达到152万余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及时抓住新闻热点,以当年整个研制过程作为背景,拍摄了电影《英雄赶派克》。

(摘自2023年7月13日人民政协网

作者:徐 鸣)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
金笔派克笔尖
派克的篮子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南方周末(2021-06-10)2021-06-10 11:17:45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橘子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4
The Common Us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Abbreviation in Daily Life
智富时代(2018年11期)2018-01-15 09:52:06
走来走去的树
笔尖上的“京味儿”
派克·企业家俱乐部暨新品品鉴会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1:04
英威天下闻 雄豪冠当时——英雄100型金笔的演变发展
中国制笔(2015年1期)2015-02-28 22: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