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空降“兵书记”,顶着不解和质疑接连为居民解决了两件棘手事
2021年下半年,在江苏省盱眙县地方海事处工作了8年的徐玲,向组织上打报告,申请到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亲友和同事对她的选择很不理解,徐玲却铁了心:“我做好了心理准备,掉皮掉肉不掉泪!”徐玲的话掷地有声,底气和自信来自8年军旅生涯对她的磨砺。
2005年,徐玲考入南京体育学院一个冷门专业——自行车专业。大二时,她报名参军,经过层层考核,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到辽宁舰航母服役前,徐玲先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实习了一段时间。
初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徐玲了解到,军舰操舵手之前都由男兵担任,海军历史上还没有女兵学开军舰的先例,她很不服气。等到通知女兵选择船上专业时,徐玲毫不犹豫地选了操舵。
其实,报名时别说开军舰了,就连在军舰上会不会晕船,徐玲心里都没底。上舰前,徐玲已经进行了抗眩晕训练。登上军舰后,徐玲才发现,陆地上的训练和舰上的实战完全是两码事儿。在军舰上就像坐过山车,待不了一会儿,刚吃下去的饭就被晃得吐出来。无奈,她只好在耳朵上挂个塑料袋,一边吐一边学操舵。经过一段时间实训后,她渐渐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2010年,徐玲首次掌舵,经过印度洋风浪的考验,驾驶“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亚丁湾执行任务。两年后,她成功登上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通过勤学苦练,她成为我国海军史上首位航母女舵手。
7年多的军旅生涯,徐玲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入选中国海军首批女水兵。在航母上服役3年,她荣立三等功1次,先后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2次,多次获得其他表彰和嘉奖。
2013年年底,徐玲告别军营,先后就职于江苏盱眙海事、交通部门。
徐玲到社区任职的决定不但亲友和同事不理解,2022年1月,她到黄花塘镇芦沟社区赴任时,社区74岁的老书记王其昌也满腹疑惑:“当了几年兵就来掌舵一个几千人的社区,能行吗?”持怀疑态度的还有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们,在他们眼里,社区书记只能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一个黄毛丫头能干出啥名堂?
徐玲上任后,顶着不解和质疑,接连为居民解决了两件棘手事,很快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
徐玲首先解决的是居民吃水问题。以前居民吃的水都是由马坝水厂提供,由于芦沟社区地势高,自来水虽经二次加压,但仍时常难以正常供水,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此前两任社区书记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居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徐玲。
肩负着大家的厚望,徐玲率领社区班子成员察实情、出方案,经过多方沟通,最终做出改管网、直接从龙王山水库取水的决定。改管网期间,徐玲有空就往工地跑,出了问题现场解决。3个月后,芦沟社区居民终于喝上了龙王山水库的水,再也不担心用水问题了。
初战告捷,徐玲很快就遇到了第二件棘手事:芦沟社区改造后,居民迁入新居,社区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让人想不到的是,居民看到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觉得很不实用,不如种菜来得实惠。于是,社区里的公共绿化区域一夜之间被“清空”,都被居民种上了菜。
漂亮的小区和散乱的菜地实在不协调,但徐玲又无法说服居民恢复绿地。经过实地考察,她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村头马路对面的一块空地上开发“共享菜园”,每个家庭能分到1分地,想种什么菜都可以。这样一来,居民都自觉恢复了绿地,社区里的绿化终于做到了和谐统一。
办社区食堂,给老人们送温暖。年末给社区干部评分时,老人们给她打100分
当兵多年,徐玲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常到群众中摸排走访。走访中她发现,芦沟社区户籍人口3393人,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工作,常住的1000多人中,有一半以上超过65岁。很多老人由于儿女不在家,省吃俭用,吃饭经常凑合,营养跟不上。徐玲和同事们商议后,决定创办社区食堂。
2022年5月,社区食堂建成开张,居民前来就餐,每人每顿10元钱。一开始很多老人来吃饭,对菜品也很满意。可吃着吃着,人越来越少。徐玲有些纳闷儿,经过走访了解到,老人觉得饭太贵了。不少老人在家煮一锅粥,只要花两三元钱就可以吃一天。
怎样才能让大家少掏钱又吃得满意呢?经过集思广益,徐玲决定对本社区60岁以上老人每顿饭只收5元钱,年轻人收10元钱,外面的人收15元钱,既保证收支平衡,又减轻了本社区老人的负担。
工作中,徐玲不但讲原则,还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居民。有位姓张的失明老太,徐玲隔三岔五就带头帮她搞卫生。一位姓沈的老人瘫痪,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徐玲自掏腰包买了轮椅送给他。这两年端午节,徐玲还买来鸡蛋、鸭蛋等礼品慰问孤寡老人。礼品虽不值钱,却让这些老人心里暖暖的。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让习惯了搏击风浪的徐玲变得越发细腻。社区有一户家庭,因为男主人患病花了不少钱,大儿子考上了大学,二儿子考上了高中,家里难以支撑两个孩子同时上学,就想让老二辍学打工。徐玲得知后,经过多次奔走,让学校免了老二上高中的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也得到了爱心人士的资助。
正是这一桩桩暖心感人的小事,让徐玲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年末给社区干部评分时,老人们给徐玲打100分。他们说:“徐书记接地气,真心为大家服务,做的事情大家都服气!”
打造富民直播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乡亲们的虾稻米、黄花塘老鹅,年销售额超500万元
徐玲到任两年多来,芦沟社区的居民笑容越来越多。欣慰之余,她最大的愿望是在乡村振兴方面有一番作为。
盱眙小龙虾全国闻名,徐玲在芦沟社区推行稻虾共生养殖模式,用纯天然无污染的生物肥种出的虾稻米,好吃又环保。很快,芦沟社区便建成了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芦沟社区的虾稻米、雨山茶、葡萄、梨等农产品外销困难。徐玲特地从淮安市请来网红主播“牛姐”,以直播带货方式帮助居民销售农产品。一些居民对直播带货不太了解,对“牛姐”入户直播有些警惕。徐玲用最直白的方式对居民说:“直播不但能帮大家多卖农产品,还能卖个好价钱!”居民一听都放心了。
以这次“牛姐”直播带货为契机,徐玲打造出了富民直播间,通过网络销售乡亲们的虾稻米、黄花塘老鹅,年销售额超500万元。2022年,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同比增长2倍多,2023年销售额更是直线上升。
可喜的是,在徐玲的鼓励下,一些爷爷奶奶也用上了智能手机,学着拍抖音视频,直播带货,成了“新农人”。为了增加老人们的收入,社区电子商务公司提供了分拣和打包的活儿。老人去社区干活儿,每天可收入50~80元。在家门口赚钱,老人们很有成就感。
目前,徐玲又制订了芦沟社区3年乡村振兴计划,期待3年后乡亲们的生活会有质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几年来,徐玲还义务为中小学生科普讲解相关军事知识上百场,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近百人。因为热心公益,她获得了“中国好人”荣誉称号。2023年,她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并当选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
徐玲说,自己当过航母操舵手,在乡村也扮演着“舵手”的角色。百姓就是大海,社区集体就是军舰,她要将这艘“军舰”开向远方,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刘波】